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巴政办发[2011]66号【发布部门】巴彦淖尔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9.05【实施日期】2011.09.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巴政办发〔2011〕66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农垦局,经济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好我市“十二五” 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巴彦淖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 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巴彦淖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 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市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自治区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以“五大人群”为重点,以“四个工程”为基础,以建立完善政策经费等保障机制为突破口,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以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以服务基层为着力点,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进一步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原则;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和谐科普的原则;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引领的原则;坚持环境友好、低碳增长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原则;二、目标与任务目标: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十一五”基础上有快速发展,公众获取科学技术知识渠道进一步拓宽,对科学发展的态度更加理性和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形成较为完备的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实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4.8%。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市场化运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彦淖尔市政府•【公布日期】2012.09.05•【字号】巴政办字[2012]174号•【施行日期】2012.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市场化运营的通知(巴政办字〔2012〕174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农垦局,经济开发区,双河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驻市各单位:创作生产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是巴彦淖尔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加强河套文化建设,打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重要举措。
剧目的实施,对于弘扬河套文化,特别是加快推进我市阴山岩刻申遗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剧的创作生产,将会极大地推进我市文化产业、旅游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按照市委、政府的指示,巴彦淖尔市民族艺术学校青年艺术团承担了创作、排演《阴山古歌》的重要任务,聘请国内知名导演团队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精心创作,最终将该剧打造成了一台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剧目。
《阴山古歌》继2012 年1月12 日在河套文化主题剧场成功首演后,又于2012 年 6 月为国家文物局阴山岩刻申遗评估检查组、自治区规划局长会议和国家信访工作检查组举行了专场演出,其后又进行了 4 场商业演出的试运营,每场演出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经过近 2 年的精心准备,《阴山古歌》已具备了开展商业演出的水平和条件。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阴山岩刻申遗工作,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在人们品味美食的同时更要倡导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市场化运营一举成功。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9月5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示范工作进行评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8.27•【字号】内政法发[2012]81号•【施行日期】2012.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示范工作进行评估的通知(内政法发[2012]81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示范地区、各示范点: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的通知》(内政办发[2008]12号,以下简称《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通报》(内政办字[2012]129号)以及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印发的《2012年全区政府法制工作要点》和《关于确认各盟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示范点的批复》(内政法发[2009]21号)等文件要求,现就开展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示范工作评估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评估示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示范工作机制,是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工作,是高起点、高标准建立统一完善的备案监督体制的基础工作,是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全面监督,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
自治区自2006年开展示范工作以来,经国务院法制办审查确认,先后确定了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伊金霍洛旗、阿拉善左旗等5个示范地区。
2009年,自治区法制办又确认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等23个旗县和呼和浩特市卫生局等11个盟市直属部门为各盟市示范点。
截止目前,全区示范地区(点)共计39个。
六年来,各示范地区积极探索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制度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初步形成了“前置合法性审查与备案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9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10•【字号】内政办字[2010]96号•【施行日期】2010.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9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通报(内政办字〔2010〕96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35号,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09年度各盟市、自治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2009年度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及自治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制发规范性文件213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备案197件,报备率92%。
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中,在法定期限内报送备案的160件,备案及时率81%;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182件,备案规范率92%。
制发的213件规范性文件中,根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政府公报、网站或当地报刊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布的166件,公布率78%。
经自治区法制办审查,内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5件,违法率3%。
2008年制发2009年补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中有3件内容违法。
目前,上述8件内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已全部由制定机关自行修正或废止,纠错率100%。
2009年度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共制发规范性文件109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备案98件,报备率90%。
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中,在法定期限内报送备案的76件,备案及时率78%;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90件,备案规范率92%。
制发的109件规范性文件中,根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向社会公布的102件,公布率94%。
2009年度自治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制发规范性文件104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备案99件,报备率95%。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河防凌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彦淖尔市政府•【公布日期】2009.02.09•【字号】巴政字[2009]15号•【施行日期】2009.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河防凌预案的通知(巴政字〔2009〕15号)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为切实做好黄河巴彦淖尔段防凌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按照上级要求,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巴彦淖尔市黄河防凌预案》,现予印发。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并根据实际,制定更为详细具体的防凌防汛工作预案,确保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
二00九年二月九日巴彦淖尔市黄河防凌预案为确保黄河巴彦淖尔段防凌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以减轻凌灾损失为主要目标,根据国家和自治区防凌要求,结合黄河巴彦淖尔段现状,特制定本指导性预案。
1 总则1.1编制目的做好防凌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防凌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障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巴彦淖尔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突发性凌汛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突发性凌汛灾害包括:冰凌洪水、凌水、卡冰结坝等引发的堤防损毁决口、堤防上的建筑物损毁等引发的突发性灾害。
1.4 工作原则1.4.1本预案为指导性预案,沿河各旗县区要根据当地实际,细化或调整本地预案的内容及重点,以保证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1.4.2 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不断提高防凌的现代化水平。
巴彦淖尔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彦淖尔市政府•【公布日期】2010.11.17•【字号】厅发[2010]75号•【施行日期】2010.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巴彦淖尔市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厅发[2010]75号)各旗县区委、政府,市各部、委、办、局、室和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驻市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及人员、机构变动的实际,市委、政府决定对市信息化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何永林市委副书记、政府代市长副组长:王建平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张明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明珠市政府副市长孙宪春巴彦淖尔军分区参谋长成员:周玉林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树森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惠忠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云席日夫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家安全局局长陶淑兰市纪检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贾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晓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蔺巧玲市委机要局局长陈华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史应明市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郜秉礼市无线电管理处处长贾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贾林市财政局局长杨生柱市教育局局长赵含铭市公安局副局长郭玉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杨文山市规划局局长王志云市农牧业局局长刘健市商务局局长陶格陶市民政局局长刘还俊市文体局局长王海祥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许多文市统计局局长武志杰市审计局局长杨焕枝市科技局局长李强市人防办主任刘森魁市档案局局长郑敏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于明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中心支行行长杨江天内蒙古广电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分公司总经理顾生亮中国移动巴彦淖尔分公司总经理王守祥中国联通巴彦淖尔分公司总经理张树青中国电信巴彦淖尔分公司总经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史应明同志兼任。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彦淖尔市政府•【公布日期】2018.04.02•【字号】巴政办发〔2018〕28号•【施行日期】2018.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意见》的通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双河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
为了大力实施农牧业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我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结合我市农牧业生产实际,就推进我市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树立质量兴农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标准化示范园(场)建设、“三品一标”认证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为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原则——统筹协调,共同推进。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实施农牧业标准化战略,建立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和工作机制。
——科技引领,补齐短板。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制定完善农牧业标准体系,补齐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短板,提高农畜产品供给质量。
——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加快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园(场)建设,辐射带动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
——创新驱动,科学管理。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并重,“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目标任务到今年年底,制修定农畜产品地方生产技术规程与地方标准180个,到2022年,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700个,“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50%,建立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七个旗县区均创建成为国家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主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2024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30•【字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三号2024年5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2024年5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2019年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24年5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根据宪法、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在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
制定机关为了实施内部管理,决定人事任免和奖惩,处理具体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等制定的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不属于本条例所称的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备案审查工作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实行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保证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发布日期:2019-08-20巴政办发〔2019〕48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农垦局,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中央、自治区驻市各单位:《巴彦淖尔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经充分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巴彦淖尔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或国家有新的规范、规定后再及时调整。
二00七年六月十八日巴彦淖尔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国家及自治区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巴彦淖尔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区及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建制镇、各类新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建设项目。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第四条建设用地使用性质规定㈠各类建设用地的使用和划分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㈡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地区,应根据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的划分和使用。
第五条建筑容量的控制㈠城市居住建设用地的居住建筑净密度、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不超过表一的规定。
住宅建筑容量最大值控制指标表一注:⒈表中改建区是指政府批准日照标准可适当降低的区域。
⒉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㈡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过规定值的,不得在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㈢城市旧区的建筑基地为社会提供广场、绿地、公共停车场等室内外开放空间,且符合有关要求的,可按表二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面积不得超过该建筑占地面积或地上建筑面积的20%。
容积率奖励指标表二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原则上不得单独建设:低层居住建筑500m2;多层居住及公共建筑1000m2;高层居住建筑2000m2;高层非居住建筑3000m2;建筑基地未达到上述最小面积要求,但属于街道、河道改造,有利于城市景观或确实无法与其它地块合并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可以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办法
无
【期刊名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9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总页数】5页(P16-20)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的通知 [J],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2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工作情况的通报 [J], 无;
3.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 [J], ;
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通报 [J], 无
5.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彝族自治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通知[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
处罚备案实施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发文字号】巴政办发[2013]95号
【发布部门】巴彦淖尔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9.11
【实施日期】2013.10.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施办法》的通知
(巴政办发〔2013〕95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双河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驻市各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和行政处罚案件统计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办法》的重要举措,对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旗县区、市直各执法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
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从 2013 年起,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和行政处罚
案件统计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考核内容。
二、切实履行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备案审查职责,对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定期组织检查,及时通报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并于每年1 月底前将上一年度备案审查情况(包括电子版)报送上一级备案审查机构。
三、强化责任落实
各旗县区、市直各执法部门要明确机构及专人负责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和行政处罚案件统计工作,确保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对不按规定期限上报或虚报、瞒报、漏报有关统计数据的单位和个人要责令限期改正,并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1. 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报告;
2. 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登记表;
3. 巴彦淖尔市行政处罚案件统计报表。
联系人:王东联系电话:8655545邮箱:fzbwd@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9月11日
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加强对重大行政处罚的监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巴彦淖尔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