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阳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阴谋和阳谋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谋略也分为阴谋和阳谋。
阴谋和阳谋,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将阴谋和阳谋相提并论,便于人们全面与深刻地了解谋略。
从主要功能来讲,阴谋是害人的,阳谋是救人的。
谋略可以害人,也可以救人。
害人的谋略就是阴谋,救人的谋略就是阳谋。
为了某些人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就是阴谋;让大家共同付出,共同受益,就是阳谋。
从应用的方式来讲,阴谋是封闭式的,阳谋是开放式的。
阴谋利用了别人的疏忽,阳谋利用了大家的先知。
阴谋就是一个圈套,要暗中进行才能奏效;阳谋就是一种发展规则,公开进行效果最好。
从发展历程来讲,阴谋是低端产物,阳谋是高端产物。
因为阳谋的缺失,才让阴谋有机可乘。
随着社会的发展,阳谋的作用会逐渐取代阴谋的地位。
阳谋观念的提出,在谋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适用范围来讲,阴谋适合对敌,阳谋适合对自己人。
阴谋是对外作战,阳谋是对内部治理。
阴谋是对敌斗争,无妨损人利己;阳谋是治理自己人,需要共享利益。
从对策上来讲,阴谋多用来对付阴谋,阳谋多用来对付阳谋。
如果敌人不宣而战,我方也应该迅速反击敌人;敌人如果要和我们谈判,我方也要提出自己的主张。
从决策上来讲,战略用阳谋,战术用阴谋。
在长远的计划中,只有阳谋才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在特定的情势下,阴谋可以获取暂时性的胜利。
从总体上来讲,阴谋是被人识破的,阳谋是被人实行的。
阴谋只要被人识破,就会失效;阳谋只要被人实行,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
阴谋需要欺骗和引诱别人参与,阳谋凭借人们的自觉自愿。
阴阳是相关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谋中有阳谋,阳谋中也有阴谋。
阴谋和阳谋,搭配得当,就能相得益彰。
军事斗争中,优待俘虏的政策,就是阴谋中的阳谋。
对敌人本来无须优待,但是优待俘虏,就可以促使更多的敌人投降。
反腐运动中,搞突击检查,就是阳谋中的阴谋。
反腐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如果预先走漏了消息,效果就会打折扣。
也有些阴谋和阳谋,搭配不当,效果就很不理想。
阴谋是保守的,阳谋是发展的。
中国四大阳谋:明知是坑不得不跳,最后一个至今无人能解古往今来,不管是开疆扩土,还是治理天下,谋略是不可缺少的。
而说起谋略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比如诸葛亮、《孙子兵法》等等。
谋略也有分类,它有“阴谋”和“阳谋”之分。
阴谋指的是暗中执行,出其不意的计谋;阳谋则是说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真大光明的改变局面,让你明明看得到却无法破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阴谋的实施通常要暗中进行,做到保密,通常也用于贬义。
而阳谋刚好相反,很多时候都表示褒义。
但是,阳谋的实施前提有一个门槛,那就是实施方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如此才能让对方明明看到目的又无法破解,而且还只能按照制定的路线走,最最重要的还是实力。
与阴谋不同,阳谋所接受的后果通常都是好的,也是实力强大后最优选择。
就拿我们今天生活来说,商场促销活动就是阳谋。
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阳谋,其中几个,至今都无人能破。
第一个:二桃杀三士这个计谋是由晏子提出的,在春秋齐景公时期,齐国有三位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这三位每个战功彪炳,但是都恃功自傲。
晏子就看出了其中利弊,建议齐景公早日除掉三人,但齐景公又害怕三人势力,于是晏子就来了一招“二桃杀三士”。
三人自然是无法平分两颗桃子的,于是晏子就让他们功劳,谁功劳大就可以吃桃子。
于是三人就开始相互比较功劳,先是公孙接和田开疆报出自己的功劳,拿了两个桃子。
然而古冶子则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但没分到桃子,于是气的拔剑指责二人,当古冶子说出自己的功绩之后,二人就自感羞愧让出桃子自尽,古冶子看到二人自尽,也对自己先前的丑态感到羞耻,于是也当场拔剑自刎,就这样兵不血刃就除掉了三个威胁。
“二桃杀三士”最重要的就是利用了三人争功的心理,但同时也利用三人自恃的“君子之风”。
如果他们不争不抢,而是自省其身,懂得一个“让”字,那么三人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第二个: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其实“围魏救赵”即使阳谋也是阴谋,阳谋的一面是孙膑真的派兵去攻打魏国国都大梁;阴谋一面则是:庞涓不知道孙膑的意欲何为,是为了“救赵”还是直接攻取魏国,于是庞涓只能撤退救援。
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古代战争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各个文明和国家之间解决问题和争夺地盘的方式之一。
在古代战争中,策略和战术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并阐述其在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一、策略古代战争的胜利和失败都取决于双方的军事策略。
在古代,军事策略主要体现在战争的发动、战场的选择、主要力量的运用、兵种的组合、兵力的调配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
以下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军事策略。
1. 分兵在战争中,分兵是一种有效的军事策略。
这种策略的主要思想是在战争中将主力部队分成两个或更多的部分,分别进攻敌人的两个或更多的阵地,从而取得战役的胜利。
在古代,有古罗马战役中的卡尼战役和中国战争中的巨鹿之役等例子。
2. 阳谋和阴谋阳谋和阴谋是两种不同的军事策略。
阳谋是指采用直接而明显的进攻方式,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战略。
在古代,希腊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和罗马共和国战役中的迦太基战争都采用了阳谋的策略。
阴谋则是相反的一种策略。
它是指用间接、曲线的方式进行攻击,例如竖起战斗堡垒。
在古代,中国战役中的赵天戡之战和宛城之战都采用了阴谋的策略。
3. 敌强我弱,避其锋芒避实就虚,利用战争中的弱点。
这种策略是当敌人人数多、装备强的时候,自己保持弱态,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部队。
在古代,中国战争中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合纵联盟就是一种利用敌强我弱的策略。
4. 干扰敌军的指挥在战争中,有时候干扰敌军的指挥是一种高效的军事策略。
例如在中国战役中的赤壁之战,咆哮风暴和火攻都是十分有效的干扰敌军指挥的办法。
而在古罗马战役中,罗马人采用的是利用拐角攻击的方式来干扰敌军指挥,达到战术上的制胜。
5. 守土取胜在战争中,守土取胜也是一种不失为好的策略。
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守住自己的防线,利用地形、兵种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来战胜敌人。
在古代,中国战役中的血溪战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战术在古代的战争中,战术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
战术主要指的是在战争中的具体操作,包括进攻、防御、战斗部署等方面。
阳谋其实⽐阴谋更可怕,历史上最著名的阳谋与阴谋李斯在齐国稷下学宫荀⼦门下留学时,有⼀个富⼆代的同学韩⾮,学成毕业以后,李斯和韩⾮⾛上了不同的⼈⽣道路。
当李斯还在吕不韦门下兢兢业业做⼀个⼩助理的时候,韩⾮已经回国潜⼼钻研学问去了——普通⼈需要⾯临的⽣存、发展问题,在他那⾥是根本不⽤考虑的。
⼏年以后,韩⾮发表了他的学术著作《韩⾮⼦》,⼀时间成了著名的国际学者,在法家学术界的地位,甚⾄可以和李悝、商鞅、慎道这些⼈⽐肩。
⽽秦王嬴政也是韩⾮的铁杆粉丝。
嬴政亲政以后,秦国吞灭六国的战略也已经进⾏到了最后阶段。
韩⾮所在的韩国,是六国⾥国⼒最弱的⼀个,这个国家恰恰⼜地处战略要冲。
很⾃然,韩国成了秦国的第⼀个⽬标。
在秦国备战的同时,嬴政给韩王下了通牒,要求把韩⾮送到秦国来,这就和拿着枪出去抢劫⼀样。
韩国⾃然不敢怠慢,赶紧把韩⾮送到秦国。
⽽韩⾮⼀到秦国,就被嬴政奉为上宾,成了秦王的⾼级顾问。
嬴政之所以在开战之前把⼀个敌国的王族⼦弟拉过来,可能有两层考虑。
从理想层⾯说,嬴政确实是惜才爱才,把韩⾮强⾏要过来就可以避免在后⾯的灭国⼤战中波及他,⽽且还不会给韩⾮制造道德压⼒,因为他是被韩王迫于压⼒送到秦国的,和他本⼈没关系。
从现实考虑是,当时嬴政⾝边确实缺⼈。
蒙恬、蒙毅兄弟虽然和嬴政关系很近,但毕竟是军⼈,不能⼲政。
廷尉李斯很⼤程度上其实就是占了⼀个先到先得的便宜,嬴政当时不⽤他也没有更合适的⼈了。
朝堂上⼀眼望去,基本就是吕不韦留下的⽼班底,这些⼈的政治诉求和吕不韦没什么不同,⽐如像丞相王绾,动不动就想着逼宫改制。
秦孝公有商鞅辅佐,秦惠⽂王有张仪辅佐,秦昭襄王有范雎,嬴政何尝不想⾝边有⼀个相才可⽤。
韩⾮是商鞅之后的⼜⼀个法家⼤才,处理实际事务的能⼒不好说,做⾼级顾问出谋划策是⾜够了。
⽽且他和此前的商鞅、张仪、范雎⼀样,都是外国⼈,和秦国内部的各派势⼒没什么利益⽠葛,可以让朝堂格局变得对嬴政有利,灭韩国,韩⾮也⽆须再背负道德压⼒,所以从理论上说,韩⾮确实可以为秦所⽤。
阴谋阳谋领导收拾人的五个狠招阴谋、阳谋、领导收拾人的五个狠招:伴随着工作环境的复杂和竞争的加剧,领导收拾人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狠毒。
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它们都是领导的杀手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摧毁敌人,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
下面是5个狠招,希望对你工作中的领导思辨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阴谋:1. 利用谣言诋毁对手谣言的力量不可小视。
利用谣言可以破坏对手的声誉,助长支持者的愤怒。
最好的方式是,在内部炒作谣言,通过音乐、电视、网络等渠道扩散,打击对手的形象,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失去信仰。
2. 利用陷阱逼对手下台陷阱可以是职位安排、高难度的任务、错误的判断等。
利用这些陷阱可以让对手一次次跌入陷阱,最终被逼下台。
同时,在故事情节上加入许多谎言和阴谋,让故事更加感人。
最终的目的是令对手形象受损,并且失去职位。
3. 挑拨对手关系利用社会芝麻,将不同的人物调动起来,形成一股一起攻击的力量。
这样可以让对手感到心灰意冷,失去信仰,并且失去支持。
同时,敌人可以通过挑拨这些人之间的关系,煽风点火,制造分裂,使对手失去团队支持。
4. 利用假装友好与敌人合作这是一种战略:实际上,敌人比谁都清楚你一心想要摧毁他/她。
但在表面上,你可以装作友好的样子,使敌人放松警惕,获得掌握主动权的机会。
这种策略在对付一些敌人时更有效。
5. 制造难题让对手陷入困境你可以制造一些大型难题,利用这些难题让对手无法解决。
这样,对手就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从而逐渐失去信仰和忍耐力。
这是最为危险的一种策略,需要技巧和经验。
阳谋:1. 利用谈心对手谈心是一种教练式的制胜策略,可以让对手感受到你的关怀和尊重,并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对你产生敬畏和感激之情。
这种策略最好让对手心甘情愿地改变立场。
2. 赠送礼品让对手信任你赠送礼品是一种表示自己强烈的信任和尊重对手的方式。
这种策略只要得当,就能打开对手心扉,从而获得信任。
礼品可以是不同的,但要注意与对手之间的联系和背景。
十大阴谋1、制造竞争对手;使用能力与你相近的同事来克制你,这在管理学上又成为“赛马”2、制造矛盾:将同事对你的工作方面的意见说成是对你个人的意见,并传递回你的耳朵,避免部属之间实现“强强联合”,统一对抗主管3、安排垃圾工作:用垃圾工作将你变成垃圾员工4、设置陷阱工作:用最棘手的工作彻底打垮你5、员工缺陷养成:培养你的缺点,让你沦为低级动物。
部属的能力越强,其缺陷也就越引起狗注目,甚而至于给同事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能力总是与更明显的性格缺陷不可分割的。
6、员工依赖感养成:主管会对你偶尔犯下的小过失横挑鼻子竖挑眼,打击你的工作积极性,使你不敢轻易下决断,从而剥夺你的狗格独立,养成对主管依赖的弱点7、以愚困智,把纵横千里的良驹与跛脚的骡子凑成一个“团队”,把在某一方面能力不足的员工与在此方面能力强的员工组合起来,形成彼此的困扰。
8、用人所短,使用员工的“短处”与不足,迫使你成为最缺乏能力的“老鼠”9、用人所长,拼命使用你某一方面的特长,压制你全面能力的发挥,在企业形成你只能从事某一方面工作却没有把握全局的能力的印象10、诋毁部属的“领导能力”,这是主管最常用的招数之一,做法是肯定部属的工作能力,但通过巧妙的安排设置几个小小的陷阱,用最不具有合作意识的同事与部属之间所发生的冲突,来证明部属“缺乏领导能力”,这样一来就彻底打消了高层对部属重用的可能。
十大阳谋1、瞄准竞争对手,时刻用业绩超越他2、平息矛盾,为上下级排忧解难3、清除垃圾工作,使员工在干中有所学4、注意陷阱,随时随地填平它5、发现员工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优劣互补6、培养员工工作能力,主动为员工承担因客观原因出现的过失7、愚智兼用,良驹与跛脚的骡子放在应该放的地方,人尽其才8、教会员工避其所短,化短为长9、用人所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0、功过分明,公正公平。
怎么看待“阳谋”和“阴谋”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阳谋”部分是什么?能够让欧美资本利益和国家利益,看着眼馋却学不去,毁之不舍又永远无法得到,只能忍者让着死皮赖脸求着还要偶尔翻个脸骂两句表示一下心中不爽的…………到底是哪部分。
说明白了说清楚了,公知精英大v就再也没有空间了。
首先什么是谋略,谋略是一种调整自己和别人的手段,其实所有谋略的本质都只有一点,那就是如何将自己从不利的角度调整到有利的立场,如何将对手从有利的角度调整到不利的立场,通过这样的手段使得自己在对抗中占据优势。
那么阳谋和阴谋有什么不同呢?阴谋往往给人负面的感觉并且总被认为排在阳谋之下,这是因为阴谋往往强调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调整,由于条件有时又往往情况不一定有利,所以阴谋常以欺骗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说“兵者诡道也”,但是在平时中阴谋则容易给人们阴险狡诈的感觉。
其实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阴谋往往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调整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但是这个结果往往是虽然取得了胜利,可自己所能处的条件会越来越对自己不利,这就使得善用阴谋的人,只能越来越依靠于阴谋的手段,但是阴谋能够施展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手的愚蠢,是在于能够如果巧妙的将利益进行分配,所以对手会上当不是因为愚蠢,而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却最终被骗,可这并不能使得每一次阴谋的使用都成功,最终阴谋家的施展环境一旦瓦解,那么不管有多么巧妙的计谋也都无法施展开了。
所以阴谋真正走向劣势和下风的不是阴险与诡诈,而是在于阴谋只能暂时缓解局势,却不能逆转对于自己不利的局势越来越大,这使得很多人开始重视阳谋的使用,那么又该如何看待阳谋呢?阳谋之所以能够成立并且受人重视,这是因为阳谋并不是对于局势的简单调整,而是创造出一种可供更多人存在的环境出现,以突破旧有的模式形成更好的空间使人们更加的能够相互存在,所以使用阳谋可以扩大自己的调整的空间,调整的空间大了,自己所能调动的势力和资源也会随之上升,这样的结果自然使得阳谋看起来更加的高大上和受人重视。
一诡:知诡识诡诡则不诡1.谋道术:道无谋不行,谋无道不立2.借势术:依附他人,扶摇直上九万里3.成势术:自创良机,水到渠成4.必胜术:谋划先行,疏而不失5.精算术:心中自有一盘棋6.精准术:袭击软肋,全面突破7.阴谋术:不动声色耍诡计8.明暗术:明棋要下,暗棋要摆9.虚实术:虚而实之的烟幕术二隐:隐智藏锋为谋而行1.低调术:低调行事,能而示之不能2.忍攻术: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都有利3.隐忍术:小忍有小福,大忍有大福4.自悟术:潜龙在渊,藏好底牌5.自保术:藏巧于拙,明哲保身6.吃亏术:吃亏不是愚昧,而是一种大智7.刚柔术:刚柔并用,不可偏废8.屈伸术:智者强屈尊,愚者强伸头9.隐匿术:假阳行阴,隐于无形三算:有算则胜无算则不胜1.谋算术:未战先算,先松后紧设圈套2.反算术:以阴狠对付小人3.谋道法:迈出的脚要有目的性4.夺本法:竭泽而渔,彻底“摧毁”5.心机法:玩的就是心计,耍的就是手腕6.权衡法:精密策划,不到位的事不能出手 7.谋动法:世事如棋,洞穿对方的心8.谋远法:谋略不远,流于轻率9.智武法:斗智高于斗力10.谋划术:先盘算后动手11.迅捷法:出手迅捷,抓住时机四防:百人百性诡计慎防1.慎防术:防止让自己掉进陷阱中2.设局术:布局与设防3.慎交术:戴上面具,蛇蝎之心人难防4.慎助术:帮助他人要警惕陷阱5.慎识术:瞬间识破人心6.识人术:做人不能太厚道,要能识破伪与诈 7.透视术:当代常见骗术透视8.识骗术:什么样的人可能是骗子五阴柔:示人以柔弱胜人以阴谋1.中庸术:变通是一种谋略智慧2.迂回法:用对方的逻辑打败对方3.诱导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解决问题4.纵横术:小计谋,大成功5.智谋术:以毒攻毒,将计就计6.心机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7.阴柔法:以情动人,阴柔不掩阳刚气8.方圆法:阳用其方,阴用其圆9.转移法:请将不如激将10.软硬法:软硬在手,牢牢掌控人心六谲:谲而藏行战而胜之1.阴暗术:笑里藏刀,无师自通的计谋2.反间术:智在用间,谋在反间3.退避术:退避三舍是高明至极的大阴谋4.识破术:阳奉阴违,暗中捣鬼搞破坏5.明察术:“背水一战”是个大陷阱6.诡智术:智术是成事的关键7.施威术:擒纵结合8.制人术:诱而击之,后发制人七厚黑:厚而无形黑而无色1.厚黑之道:寓厚于黑,处变不惊2.厚黑之道:舍小取大3.厚黑之道:红脸白脸一起唱4.厚黑之道:厚而无形,黑而无色5.厚黑之道:舌战就是诡辩6.厚黑之道:以阳掩阴,厚黑行事7.厚黑之道:先“黑”后“厚”8.厚黑之道:脸厚心黑的凶狠之术9.厚黑之道:以厚制厚,以黑制黑10.厚黑之道:真、假糊涂八德:德不孤必有邻1.攻心术:征服人从“心”着手2.诚信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3.得失术:谋远用德,大谋无形4.仁德术:益民则民悦,民悦国无疆5.谋道术:道未尽知,大谋谋道6.修德术:仁术是一种智谋7.为道术:把握人生之“道”的底线8.共赢术:“和”是一种最得人心的谋略九道:一阳一阴谓之道1.守恒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2.仁和之道:文治武卫,亦阳亦阴最和谐3.阴阳之道:阳谋之智成大事,阴谋之技弄小情 4.均衡之道:善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5.智勇之道:亦智亦勇,让人琢磨不透6.正邪之道:亦正亦邪,阴阳两端尽穿透7.进退之道:以退为进,曲径通幽8.谋划之道:阳行阴道,试看谁是天下英雄 9.福祸之道:福祸相依10.谋深之道:含蓄中正,中和为福。
“阳谋”与“阴谋”与朋友闲谈历史谋臣,我说分为“阳谋”与“阴谋”两种,前者是“政治智慧”,后者是“政治诡计”。
朋友说,前者是“大智慧”,后者是“小聪明”。
我们所说的“阳谋”是指张良诸人,“阴谋”则是陈平之辈。
“阳谋”是“攻其虚弱”即直奔对方的薄弱环节,对方无可防范,这就是张良建议刘邦授予韩信、彭越、英布军事全权,建议刘邦不封六国后代而是封赏有功将士,建议刘邦不可放虎归山而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最终击败楚霸王项羽。
对于“阳谋”,项羽即使知晓也无能为力,这就是“堂堂正正”的王道。
陈平建议不惜重金收买分化项羽部下,建议反间计逼走项羽首席谋士范增,建议诈游云梦车前抓捕韩信。
对于“阴谋”,只要项羽、韩信知晓则很容易“反制”甚至“将计就计”。
如果韩信真有反心,则陈平建议刘邦诈游云梦就是“自投罗网”,历史上就没有汉高祖刘邦而只有楚太祖韩信了。
如果项羽信任范增,再好的“反间计”都是徒劳,只是空费万两黄金。
三国时期曹操的谋臣中,荀彧是另一位张良,郭嘉则是另一位陈平。
荀彧建议曹操坚守兖州作为高祖关中、光武河内那样的后方根据地,建议曹操奉迎天子提高政治地位,建议曹操击败袁绍后乘胜夺取河北,这都是对手无可“反制”的“阳谋”。
而郭嘉建议曹操避开强敌袁绍先行消灭吕布,建议曹操水淹下邳,建议曹操隔岸观火除掉袁谭袁熙,这些都需要利用对方疏忽甚至误解才能实现目的,这就是“阴谋”。
历史上的建功立业,无不是“阳谋”与“阴谋”并举,“大智慧”辅以“小聪明”,从而成就大业。
“阳谋”本属于“君子之风”,“阴谋”则是“市井诡计”,“阴谋”可以用但不可以常用,更不能取代“阳谋”变成主业,否则当权者就从“政治家”沦为“阴谋家”。
对于一个单位而言也是如此,“大智慧”应当受到重视,“小聪明”有效,但是存在后患,而且必须利用对方疏忽才能实现。
正如鲁迅所言,“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今无有。
”。
阳谋是什么意思谈到阳谋,可能很多人只知道这个概念,但却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者说大概理解这个词的含义,而不清楚怎么描述。
那么,阳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阳谋是针对阴谋而言的,具体指的是根据现有的状况,在不依赖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大势,顺势而为,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想要的目的。
这样的解释可能很多人看到后,更加糊涂了。
简单来说,阳谋就是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但所有人都有无法拒绝的理由。
明知道是坑,但是跳坑确实当时唯一合乎利益的选择。
下面从两个例子看一下具体的阳谋。
第一个是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
魏惠王以保护卫国为理由,派上将庞涓率领魏、宋、卫三国联军攻打赵国。
不到一年时间,便打到了赵国首都邯郸。
当时的赵国国君赵成侯一边全力防守,一边派人向楚国和齐国求救。
楚宣王在景舍的建议下,派少量兵力增援赵国,但由于行动过于缓慢,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另一边,齐威王在段干纶的建议下,任命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援赵国。
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接北上救援邯郸,孙膑则献策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待庞涓回师解救之时,再于中途伏击。
田忌依计而行,齐军奔袭大梁,庞涓回援,齐军集结在桂陵,以逸待劳,大败魏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赵国之围遂解。
这段阳谋的精彩之处在于攻打大梁,大家都知道是佯攻,是为了逼庞涓班师。
但如果庞涓不回援,那佯攻就会变成真打。
虽然打下大梁的机率非常小,但那样的话庞涓也将魏惠王彻底得罪了。
所以,庞涓明知道继续攻打邯郸可能才是这次军事行动的最佳选择,但最后却不得不选择救援大梁,因为这是庞涓的唯一选择。
第二个是远交近攻。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夺宣太后、魏冉等人权力,拜范雎为相。
范雎主张“远交近攻”的策略,先进攻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暂时交好较远的楚燕齐。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
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
一诡:知诡识诡诡则不诡
1.谋道术:道无谋不行,谋无道不立
2.借势术:依附他人,扶摇直上九万里
3.成势术:自创良机,水到渠成
4.必胜术:谋划先行,疏而不失
5.精算术:心中自有一盘棋
6.精准术:袭击软肋,全面突破
7.阴谋术:不动声色耍诡计
8.明暗术:明棋要下,暗棋要摆
9.虚实术:虚而实之的烟幕术
二隐:隐智藏锋为谋而行
1.低调术:低调行事,能而示之不能
2.忍攻术: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都有利
3.隐忍术:小忍有小福,大忍有大福
4.自悟术:潜龙在渊,藏好底牌
5.自保术:藏巧于拙,明哲保身
6.吃亏术:吃亏不是愚昧,而是一种大智
7.刚柔术:刚柔并用,不可偏废
8.屈伸术:智者强屈尊,愚者强伸头
9.隐匿术:假阳行阴,隐于无形
三算:有算则胜无算则不胜
1.谋算术:未战先算,先松后紧设圈套
2.反算术:以阴狠对付小人
3.谋道法:迈出的脚要有目的性
4.夺本法:竭泽而渔,彻底“摧毁”
5.心机法:玩的就是心计,耍的就是手腕
6.权衡法:精密策划,不到位的事不能出手 7.谋动法:世事如棋,洞穿对方的心
8.谋远法:谋略不远,流于轻率
9.智武法:斗智高于斗力
10.谋划术:先盘算后动手
11.迅捷法:出手迅捷,抓住时机
四防:百人百性诡计慎防
1.慎防术:防止让自己掉进陷阱中
2.设局术:布局与设防
3.慎交术:戴上面具,蛇蝎之心人难防
4.慎助术:帮助他人要警惕陷阱
5.慎识术:瞬间识破人心
6.识人术:做人不能太厚道,要能识破伪与诈 7.透视术:当代常见骗术透视
8.识骗术:什么样的人可能是骗子
五阴柔:示人以柔弱胜人以阴谋
1.中庸术:变通是一种谋略智慧
2.迂回法:用对方的逻辑打败对方
3.诱导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解决问题
4.纵横术:小计谋,大成功
5.智谋术:以毒攻毒,将计就计
6.心机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7.阴柔法:以情动人,阴柔不掩阳刚气
8.方圆法:阳用其方,阴用其圆
9.转移法:请将不如激将
10.软硬法:软硬在手,牢牢掌控人心
六谲:谲而藏行战而胜之
1.阴暗术:笑里藏刀,无师自通的计谋
2.反间术:智在用间,谋在反间
3.退避术:退避三舍是高明至极的大阴谋
4.识破术:阳奉阴违,暗中捣鬼搞破坏
5.明察术:“背水一战”是个大陷阱
6.诡智术:智术是成事的关键
7.施威术:擒纵结合
8.制人术:诱而击之,后发制人
七厚黑: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1.厚黑之道:寓厚于黑,处变不惊
2.厚黑之道:舍小取大
3.厚黑之道:红脸白脸一起唱
4.厚黑之道: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5.厚黑之道:舌战就是诡辩
6.厚黑之道:以阳掩阴,厚黑行事
7.厚黑之道:先“黑”后“厚”
8.厚黑之道:脸厚心黑的凶狠之术
9.厚黑之道:以厚制厚,以黑制黑
10.厚黑之道:真、假糊涂
八德:德不孤必有邻
1.攻心术:征服人从“心”着手
2.诚信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3.得失术:谋远用德,大谋无形
4.仁德术:益民则民悦,民悦国无疆
5.谋道术:道未尽知,大谋谋道
6.修德术:仁术是一种智谋
7.为道术:把握人生之“道”的底线
8.共赢术:“和”是一种最得人心的谋略
九道:一阳一阴谓之道
1.守恒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
2.仁和之道:文治武卫,亦阳亦阴最和谐
3.阴阳之道:阳谋之智成大事,阴谋之技弄小情 4.均衡之道:善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5.智勇之道:亦智亦勇,让人琢磨不透
6.正邪之道:亦正亦邪,阴阳两端尽穿透
7.进退之道:以退为进,曲径通幽
8.谋划之道:阳行阴道,试看谁是天下英雄 9.福祸之道:福祸相依
10.谋深之道:含蓄中正,中和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