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oc 31页)

  • 格式:doc
  • 大小:616.00 KB
  • 文档页数:3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oc 31页)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兼论中间业务的发展

摘要

按照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划分,商业银行业务可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自身职能的变化,传统上由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占主导的情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以投资理财、代理业务、承诺咨询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当前国际后危机时期与国内面临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希望结合国外银行业经验,对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发现其中的不足,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银行业的顺利转型,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中间业务,盈利模式

目录

第1章导论 (1)

1.1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研究框架与内容 (2)

第2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4)

2.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 (4)

2.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具体分类 (5)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7)

3.1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及原因探究 (7)

3.1.1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 (7)

3.1.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12)

3.1.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原因的探究 (13)

3.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15)

3.2.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介绍 (15)

3.2.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7)

第4章香港银行业与内地银行业盈利模式的比较 (19)

第5章转变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23)

5.1高度关注中间业务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23)

5.2研究市场特点,推进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 (24)

5.3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是中间业务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26)

5.4健全中间业务组织架构,明确管理责任 (26)

5.5稳妥管理业务风险,高效开拓中间业务 (27)

5.6完善中间业务人才培训机制,建立中间业务发展的专业队伍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29)

第1章导论

1.1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按照现代商业银行传统上业务的划分,商业银行业务大致可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随着近些年来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自身职能不断的发展变化,商业银行传统上由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占主导的情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商业银行信用媒介的角色相对淡化,而以投资理财、代理业务、承诺咨询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走入了客户的视野,也与广大银行客户的联系日渐紧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凭借其风险小、成本低以及收益高的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计算,全美国纳入报告的商业银行及存款类金融机构,整体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84年的9.57%快速上升,2003该比例即达到33.42%。经历了2008国际金融风暴的低谷后,该比例重新回到30%以上,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32.51%和30.51%。中间业务正日渐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1、从国际视野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时期,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有

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管与限制。

2010年9月12日,27个成员国的代表就《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该改革方案主要涉及最低资本要求水平,还引入杠杆比率、流动杠杆比率和净稳定资金来源比率的要求,以降低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此次协议最终实行,提升了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将影响银行新增贷款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息收入。

2、从我国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未来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商

业银行赖以生存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利润必然被逐渐挤压,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将受到挑战。

近期央行已采取一系列加息、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2010年10月20日央行近两年来首度加息,我国开始进入升息通道,至2011年7月7日,9个月内央行已经连续5次加息。而且央行此轮采取了不对称加息,加息前后,虽然1年期贷款与存款利差未变,依旧为315bp,但5年期贷款与存款利差从234bp大幅下降至155bp,下降幅度约为1/3,银行业面临存贷利差逐渐收窄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而存款准备金率从2010年1月18日起也开始上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15.5%一路调整至创纪录的21.5%,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在2010年末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实行稳健货币的

政策,未来银行信贷增速要制定出更合理的目标,很可能要有所下降,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低位。未来银行的信贷规模必然受到更大的约束,从而影响贷款利息收入。

3、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对利率

因素敏感度过高。

根据最新公布的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利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在75%以上,主要股份制银行该项指标也在80%左右,在整体收入中占比过高,也使得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对利率的敏感性过高。而反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净收入”指标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大多在20%左右徘徊。而在我国当前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存贷款利率水平基本属于商业银行的外部因素,利率变化对银行总体经营效益影响过大,不利于银行的长期持续稳健经营。

4、从与国际银行业的比较来看,国际同业收入结构相对更加均衡合理。

国际上银行利差收入占比这一指标相对要低得多。以香港银行业为例,根据最新公布的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恒生银行这一指标约为40%,东亚银行约为68%。国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情况都会占营业收入的40%~50%,成为其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中国银行业的这一数据长期以来只占20%左右。

5、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尽早降低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也

是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已有十多年的历程,目前除存款贷款利率外绝大部分其他利率已经放开,改革处在最后的攻坚阶段。从国际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虽然改革初期存贷款利率水平都有较大程度上升,但由于竞争加剧,最终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存贷利差还是呈现缩小的趋势。因此,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应尽早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以便应对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经营困难,提高稳健经营水平。

在当前国际后金融危机时期与国内面临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希望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外银行业经验,对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发现其中的风险和不足,并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盈利模式提出具体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银行业的顺利转型,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1.2研究框架与内容

本文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后危时期代盈利模式面临的转型问题,在结合

我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市场商业银行的经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