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美学研究读后感

  • 格式:pdf
  • 大小:440.05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和狂妄的“专 家 们 ”以 及“从 地 底 下 突 然 冒 出 来 的 语 文 教育界的绝对权威们”[5]( P14 - 16) 对语文课标的“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加以诠释,于是,导致大批的教师越来越不 知道怎样教语文了。
读到《语文 教 育 美 学 研 究 》之 前,作 为 在 课 堂 一 线 从 事语 文 教 育 的 我 等,懵 懂 过 十 年,迷 茫 过 十 年,研 究 过 十 年。身居课堂,我等本当探究具体教学任务的实践方式, 但因面对“语文教育少慢差费”、“语文教育误人子弟”等 等怨责,我等判定根源出在语文教育理论建设上,而不在 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以,我等“越位”了———我等置 成堆的微观的操作性问题于不顾,执著于语文教育的基础 理论,艰难匍匐了十年。从 2000 年开始的十年探索让我 等逐渐清醒: 名正言顺的语文课,不是以认知“语言 + 文 字”为目的的学科,不是以“语言 + 文学”为教学内容的课 程,不是以“语言 + 文化”为教学旨趣的科目,也不能概括 或理解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 2000 年 5 月发现 “语文”一词早在 1932 年就是熟词、1950 年 8 月 1 日成为 法定的课程名称[6]( F9 - 10) ,到 2006 年 10 月在与同仁的交 流中感悟 到 语 文 教 育 的 本 体 是“言 语 文 化”[7]( P14) ,再 到 2010 年 10 月 发 表《言 语 文 化: 语 文 课 程 与 教 学 的 本 体》[8]( P1) ,初步完成语文教育的“言语文化”本体观的论 证,我等不断地增强着专业自信: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 科,应属于传承民族文化的课程,确切地说是传承民族文 化中的言语技艺的课程,用 2012 年公布的 2011 版《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 标 准 》的 话 语 来 说,“语 文 课 程 是 一 门 学 习
收稿日期: 2012 - 07 - 09 作者简介: 张小美( 1966 - ) ,女,江西丰城人,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陈金海 ( 1962 - ) ,男,江西景德镇人,景德镇教育学院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名师网络联盟 “真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语文课程网论坛版主,主要从事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摘 要: 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是一部让语文教育人提振学
术勇气的典范之作。读过之后,深觉这是一部着意向语文教育的深度、广度、高度开掘的学理著作,既适宜于不同
层次的语文教育学专家、学者们选用,又适宜于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提高思想品德、学业知识、教学能力、
一、众里寻她千百度
语文教育应该怎样运作才是理想模态? 关于这个问 题一线教师常常左右为难,持语文教育的“工具”论者,往 往主张语文教师以“教语言”为本职; 持语文教育的“人 文”论者,则倚重语文教师的“育人”,俨然“教学语言文字 的应用技艺”压根儿就没有“育人”的“副作用”一般。语 文教育若真能做到既注重语言( 即所谓“工具”) 的学习又 不忽视言 语 作 品 的 育 人 功 能,那 确 实 是 很 了 不 起 的。 然 而,由于不少“语文教育界的芸芸众生”所迷信的浮躁、自
127
第6 期
张小美,陈金海: 一部提振语文教师学术勇气的典范之作
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9]( P2) 。文化学意义 的言语文化是关于语言文字应用的文化,教育学意义的言 语文化是关于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习惯的教化过程。语 文教育就是一个文化进程,是一个以中华民族的“言语文 化”为内容的文化进程,是一个以文化传承之固有的浸润、 熏陶、唤醒、领悟规律加上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为方式的教 化进程。当代中国的言语文化进程即语文教育的“个性” 在于: 以中华民族的古今经典为材料,以浸润、熏陶、唤醒 和领 悟 为 方 式,教 学 全 民 通 用 的 语 文 ( 语 言、文 章、文 学) [10]( P530 - 538) 以及中华民族古今一贯、言文一致、圆融和 谐的言语技艺,从而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言语文化素养。我 等把自己的探 究 所 得 自 洽 为“真 语 文”。 “众 里 寻 她 千 百 度”,追寻一种可以信赖的语文教育观,三十年,匆匆而过。
一部提振语文教师学术勇气的典范之作
——— 杨 道 麟 博 士 的《语 文 教 育 美 学 研 究 》读 后 感
张小美1 ,陈金海2
( 1. 江西省樟树市实验学校,江西 樟树 331200; 2. 江西省浮梁县江村中学,江西 浮梁 333422)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第 11 卷 第 6 期
2012 年 11 月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7864. 2012. 06. 058
Vol. 11 No. 6
Nov. 2012
科研智力等的得力助手,因此很乐意向语文教育界的同仁推荐,这种切实在专业领域能够分辨真、假善、恶、美、丑,
并真正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煌煌大作。
关键词: 杨道麟博士; 语文教育美学; 真善美融合; 典范之作
中图分类号: I206.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864( 2012) 06-0126-04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wenku.baidu.com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的新著《语 文教育美学研究》(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12 月版) 从美学视野即东方美学的真善美合一的理念、西 方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理念和马克思美学的真善美同一 的理念来观 照 语 文 教 育,以 期 让 语 文 教 育 有 效 达 到 塑 造 “求真”、“向善”、“崇美”[1]( P121 - 126) 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 全的人 格 ”[2]( P2) 的 理 想 目 标 与“人 的 发 展 和 完 整 性 建 构”[3]( P13 - 14) 的全新境域,从而真正实现特色鲜明的“真善 美融合”[4]( P130 - 132) 的 语 文 教 育 理 论 大 厦 早 日 构 筑 成 功。 这是一部着意向语文教育的深度、广度、高度开掘的学理 著作,是一部让语文教育人提振学术勇气的典范之作,它 既适宜于不同层次的语文教育学专家、学者们选用,更是 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提高思想品德、学业知识、 教学能力、科研智力等的得力助手,因此很乐意向语文教 育界的同仁推荐。下面就感受最深的几点分别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