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2017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十强排行榜
- 格式:docx
- 大小:348.20 KB
- 文档页数:3
解读:2017年全球十大电梯品牌排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电梯的安全也是越发严厉!!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单纯地依托于发展规模、制造能力、销售台量、服务网络、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再生产投入、大项目订单获取能力等“硬实力”上,电梯企业历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工程投诉率、顾客满意度、战略客户数量等“软实力”也不可小觑。
电梯虽然常见,可是这些电梯品牌你都知道吗?那么,世界电梯的品牌你都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梯品牌排名是怎么样的吧!(排名不分先后)全球十大电梯品牌之一美国●奥迪斯OTIS电梯奥迪斯电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公司,150多年来奥迪斯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制造、安装、维修、保养、更新改造电梯。
扶梯、自动人行道等运输系统。
作为中国电梯业的领先厂商,奥迪斯电梯公司在中国一直以国际一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为中国客户提供着整套的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
全球十大电梯品牌之二中国●亚太西奥电梯亚太西奥电梯是由广东亚太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主打不困人电梯,针对电梯吃人、困人等事故。
2012年,企业陆续投入数百万研发经费,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调试,不困人电梯在2014年研发成功,并经验证其技术已经成熟,于2015年正式上市,经销网点遍布全国各地。
亚太西奥独立研发的不困人电梯,当发生电梯故障困人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轿厢内有乘客,同时语音与动画提示乘客不必惊慌,本电梯有脱困技术,只需随意按任意楼层按钮,2分钟内可抵达临近楼层,轻松脱困。
乘客可随时使用电梯,不必担忧电梯安全问题。
全球十大电梯品牌之三芬兰●通力KONE电梯通过引领先于世界的电梯技术和管理,使顾客享受到世界一流品牌电梯的技术和服务,同时结合成本优势使电梯性价比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设备上具有国标规定的安全保护装置,具有强大的软件保护功能。
采用微机控制和带自学习功能的矢量控制变频器,实现了无触点控制,简化了井道信息。
全球及中国高空作业平台销量、保有量及市场发前景分析高空作业平台是满足高处作业的需要而设计和生产的一类专用设备,它可以将作业人员、工具、材料等通过作业平台举升到指定位置进行各种安装、维修操作,并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高空作业平台下游应用广泛,具有产品技术密集及附加值高等特点。
下游主要包括建筑、船舶制造、飞机制造、钢结构安装及检修、建筑物装修及清洗、军事工程、仓储物流、机场及车站服务等领域。
2015年全球租赁市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约112万台,同比增速8%;2016年全球租赁市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约117万台,同比增长约4.5%。
国际市场上,北美、西欧和日本是高空作业平台的主要生产国。
美国的Terex和JLG、加拿大的Skyjack、法国的Haulotte,和日本的Aichi几家规模较大,位列全球前五强。
2018年前50强设备保有量为705882台,同比增长9.4%。
其中,前5强设备保有量为324855台,同比增长11.6%(比2017年的31.1%略有回落)占前50强的比例没有太大变化(2017年为45.1%,2018年为46%),集中度较高。
近年来全球前50强的设备保有量约占整个租赁设备市场的一半,我们推算,2018年全球租赁市场保有量超140万台。
从成熟市场日本的发展历程来看,AWP的渗透周期较长。
日本的高空作业平台产量从2000年到2008年实现了高速增长,期间日本建筑业就业人数不断减少,从业人员平均薪酬不断攀升,整个成长期长达8年,加上前期的市场导入,总的渗透周期在15年以上。
因此AWP 渗透率的提升虽与建筑业从业人数减少及薪酬水平提升有关,但两者之间并非充要条件关系。
2013年至今国内AWP年均复合增速约45%,目前仍处于高速成长期。
2013-2018年国内AWP年均复合增速约45%,2018年行业销量达3万台,行业处于加速渗透的快速成长期;从租赁商的出租率来看,2017年近一半租赁商出租率处于70%-89%的较高水平,行业平均出租率达73.6%,2018年平均出租率进一步上升3.6%至77.2%,出租率维持在高位验证国内AWP终端需求持续旺盛,行业整体租金水平略有下降。
十大工业机器人品牌排行榜工业机器人什么牌子好无论是第三次浪潮、还是工业,亦或是产业转型升级,本质上都是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而工业机器人显然是这一场改革的急先锋。
下面,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就来盘点一下最新工业机器人十大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如果您还有更加优质的品牌推荐,请联系鹿豹座!发那科(FANUC)FANUC(发那科)是日本一家专门研究数控系统的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
FANUC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公斤到吨,广泛应用在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涂、码垛等不同生产环节,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2008年6月,FANUC成为世界第一个突破20万台机器人的厂家;2011年,FANUC全球机器人装机量已超25万台,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库卡(KUKARoboterGmbh)库卡(KUKA)及其德国母公司是世界工业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领域的顶尖制造商,KUKA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食品和塑料成形等行业。
KUKA机器人公司在全球拥有20多个子公司,其中大部分是销售和服务中心。
KUKA在全球的运营点有: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韩国,台湾,印度和欧洲各国。
库卡工业机器人的用户包括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福特汽车、保时捷、宝马、奥迪、奔驰(Mercedes-Benz)、大众(Volkswagen)、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波音(Boeing)、西门子(Siemens)、宜家(IKEA)、沃尔玛(Wal-Mart)、雀巢(Nestle)、百威啤酒(Budweiser)以及可口可乐(Coca-Cola)等众多单位。
KUKA的机器人产品最通用的应用范围包括工厂焊接、操作、码垛、包装、加工或其它自动化作业,同时还适用于医院,比如脑外科及放射造影。
那智(NACHI)不二越NACHI不二越公司总工厂在日本富山,公司成立于1928年,除了做精密机械、刀具、轴承、油压机等外,机器人部分也是他的重点部分,起先为日本丰田汽车生产线机器人的专供厂商,专业做大型的搬运机器人、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涂胶机器人、无尘室用LCD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晶片传输机器人、高温等恶劣环境中用的专用机器人、和精密机器配套的机器人和机械手臂等。
空压机排名前十的品牌是:阿特拉斯,英格索兰,寿力,德耐尔,康普艾,博莱特,昆西,复盛,日立、神钢、凌格风附前五大品牌空压机介绍:1、Atlas Copco阿特拉斯、柯普科(以下简称AC)AC是一个跨国集团,总部在瑞典,空压机生产企业只是其下属一个集团。
由于多年的不断收购,AC几乎能生产各种形式的空压机,颇负盛名.估计其在全球的占有率最高。
AC主要生产有油螺杆空压机,在全球有多个工厂,在中国无锡亦设有工厂. AC在中国国内主要依靠其分公司销售,AC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要城市均设有分公司。
AC最大优势在于知名度,对于重要项目能采取灵活价格.AC的劣势在于服务品质较差,服务费用高,同时对于小项目的关注不多。
AC目前是国内最赢利的无油螺杆空压机。
2、Ingersoll—Rand英格索兰(以下简称IR)IR亦是一个跨国集团,其总部设在美国,空压机生产企业只是其下属一个集团.IR亦能生产各种形式的空压机,产品种类丰富,知名度也高.IR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AC或与之不相上下.IR是最早在中国合资生产螺杆机的公司,1987年成立于上海。
1995年以前,上海IR的生产和销售非常好。
市场上的客户都等着购买螺杆机,而此时只有IR 生产螺杆机.IR主要通过分公司销售,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有分公司,如北京、沈阳、青岛、武汉、三峡、广州、上海等。
在其他地区,IR则通过经销代理商进行销售。
IR因为在中国国内建立工厂比较早,知名度比较高。
不过由于上海IR采用的是30年以前的生产技术,其品质不是很好,且已经大大影响了其销售。
过去10年中,IR在中国最赢利的产品是离心式空压机。
1997年以前,IR占有中国国内进口离心式空压机的80%的市场。
其销售人员的职责仅仅是忙于签单,带客户去美国观光而已。
IR另一个赢利的产品是移动式空压机,该产品在中国国内被广泛应用。
IR目前的优势仍然是其知名度,其劣势在于其有两套销售系统:一是远东IR,一是上海IR。
国外工程机械品牌国外工程机械品牌.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1】小松KOMATSU Ltd著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成立于1921年5月13日。
主要从事内容:工程机械、工业机械、地下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程事业、土木工程、运输、流通机械、金属材料制造和销售,软件以及金融、服务业。
小松产业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小松产业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
公司由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日本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所属的日本小松产机株式会社全额出资。
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在广州设有分公司,天津、深圳设有办事处。
【2】卡特彼勒 CaterpillarCaterpillar公司发展历程1890 年,Benjamin Holt和Daniel Best尝试使用各种形式的蒸汽推土机进行农耕。
他们在各自的公司单独进行试验。
1904 年,Holt研制成功第一台蒸汽履带式推土机。
1906 年,Holt研制成功第一台天然气履带式推土机。
1915 年,联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 Holt的"Caterpillar?"履带式推土机。
1925 年,Holt制造公司和C. L. Best推土机公司合并,组成卡特彼勒推土机公司。
1931 年,第一台Diesel Sixty推土机从伊利诺斯州东皮奥利亚的装配线下线,它是采用新型高效动力源的履带式推土机。
1940 年,卡特彼勒产品系列现在包括机动平地机、铲式平地机、升降式平地机、筑梯田机和电动发电机组。
1942 年,美国在战争中使用卡特彼勒的履带式推土机、机动平地机、发电机组和用于M4坦克的特殊发动机。
1950 年,卡特彼勒推土机公司在英国成立,这是众多海外公司中的第一家。
目的在于帮助管理外汇短缺、关税、进口控制,并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953 年,1931年,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发动机销售小组,向其他设备制造厂商推广柴油发动机。
过去一年,是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在冰面上踉跄行走的一年。
受世界市场需求骤减影响,全球工程机械TOP50陷入了历史冰点。
全年,50强企业销售额仅为1131.13亿美元,较上一年陡降30.20%。
比销售额指标更加触目惊心的,是企业的利润水平。
全年50强企业的营业利润由上年的125.82亿美元,俯冲至-2.29亿美元,跌幅达到101.82%。
跌宕的时势,不仅激化了企业间的竞争,更放大了各自的进退步幅。
对产业中绝对的“带头大哥”卡特彼勒而言,2009年绝对是晦暗的一年。
在经历了2008年的增长放缓后,2009年,这家巨头又陷入了沉重的下滑之中。
全年,卡特彼勒工程机械业务销售收入仅为181.48亿美元,较上年下滑42.94%。
与卡特彼勒一样,排在第2位的小松制作所,看起来也不怎么乐观。
虽然势头不错的亚洲市场为小松全球发展扳回几分,但无奈于大环境的低徊,2009年小松的销售额仍减少28.49%。
比前两位大佬的“挣扎自救”更让行业震骇的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曾经把持全球产业“探花”位置久已的特雷克斯,在剥离了矿山设备业务后,销售额猛然缩水至40.43亿美元;而之前排名第4位的日立建机,终于在这年凭借59.82亿美元的销售额,反超特雷克斯,顺利将全球第三大企业的爵号挑落怀中。
当然,全球范围内,忍受下滑煎熬的企业绝对不止这些巨擎。
除了中国企业,来自印度的BEML,以及拥有矿山产业背景的新入榜企业—比塞洛斯外,50强中其他公司无一不或多或少地遭遇下挫。
其中,下降超过50%的企业包括豪士科(JLG)、宝长年、竹内制作所、欧历胜集团、CNH和特雷克斯,其降幅分别达到63.09%、59.70%、56.79%、53.63%、52.51%和51.79%。
就在其他企业忙于通过各种方式应对“业绩俯冲”时,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企业,却正在品尝着又一轮增长的赋予。
过去一年间,受益于直接而干脆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早早启动的经济回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无论在体量规模还是盈利水平上,都继续稳健攀升;而恰恰是这些,直接拉高了他们在全球产业中的“段位”。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发布:中国9家企业上榜(长沙3家)近日,世界领先的工程机械信息提供商英国KHL集团旗下《国际建设》杂志(InternationalConstruction)发布了2018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
在此份榜单中,中国工程机械企业9家上榜(徐工、三一、中联、柳工、龙工、山推、厦工、山河智能、福田雷沃),而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长沙当仁不让,三一、中联、山河智能均强势上榜。
这三家企业均不是首次入榜,据悉,2017年三一就位居全球工程机械第11位,今年强势杀入前十,位居第8名;中联由2017年的第14名,前进一位,位居第13名;山河智能由2017年的第47名,前进7位,位居第40名。
其中,2017年三一的全球销售额近60亿美元,同比2016年上涨67.4%;中联的全球销售额近38亿美元,同比2016年上涨25.3%;山河智能的全球销售额为6.26亿美元,同比2016年上涨109%。
2017年开始,沉寂多年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突然重新爆发,其设备销量竟奇迹般的增长了82 %,使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销售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超过20万台。
无论是起重机械还是挖掘机行业、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主要领域都迎来了大幅增长。
三一的挖掘机指数甚至上了总理的经济座谈会,2017年三一重工挖掘机销量近3万台,国内市场份额达到了20.9%,且超过2011年历史顶峰销量,已连续7年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而三一集团在2011年高峰期有员工7万多人,目前1.3万多人,经过行业低谷的浴火重生,现在的三一竞争力更强。
目前,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共有规模企业30多家,大中型主机企业6家(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恒天九五、中铁五新),配套企业约200家。
在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行业整体绩效、增长效率均强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将会使得长沙经济如虎添翼,在中部城市的竞争中更有底气。
1德马格Demag(始创于1819年德国,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行业著名品牌,十大起重机品牌,德马格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2安盛起重机集团(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广东安盛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3中联重科(中国驰名商标,曾获中国名牌,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之一,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4利勃海尔(创于1949年德国,世界著名品牌,世界建筑机械领先制造商,十大起重机品牌,利勃海尔机械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5马尼托瓦克-东岳(1925年美国,全球目前最好的起重机机械生产商之一,大型跨国企业,马尼托瓦克起重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6三一重工(中国驰名商标,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之一,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7特雷克斯(世界性多元化机械设备制造商,世界知名品牌,大型跨国公司,十大起重机品牌,特雷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8福挖(中国驰名商标,全球移动式起重机著名企业,最具综合竞争力,十大起重机品牌,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9科尼Konecranes (1910年,世界领先的起重设备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之一,十大起重机品牌,科尼起重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10柳工(始于195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世界工程机械5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公司50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起重机厂家排名最新统计表,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
中国十大升降机品牌中国十大升降机品牌由中国起重设备网主办,中国升降机网承办的“中国升降机行业Top10品牌”评选大典,旨在借助网络传播影响力,为国内升降机行业企业搭建展现企业风采的网络平台,通过公开公正的网络票选,沟通生产企业与消费群体,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明晰企业行业地位,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经过充分的前期宣传、为期两月的中期投票和严谨公正的后期计票统计,综合企业网络票选得票数和参选企业的企业规模,销售状况及行业影响力,中国升降机行业十大品牌已经各有归属。
希望获奖企业能够发挥积极影响,引领中国升降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济南鑫顺升降机械有限公司济南鑫顺升降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公司专业制造升降机、升降平台、登车桥、液压升降机械和高空作业平台,技术力量雄厚,工艺流程先进合理,检测手段齐全。
公司产品具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升降平稳、载重安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货物装卸升举、厂房工地、仓储物流、高空设备安装等不同场合。
济南鑫顺升降机械有限公司以“诚信、创新、高效、稳健”为宗旨,以“品质卓越、服务一流”为理念,满怀信心迎接市场的挑战。
济南龙豪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济南龙豪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液压升降机、升降平台、液压货梯的机械制造商,公司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升降机产品。
公司在全国拥有数十家代理商及售后服务单位,建立了庞大的销售体系和完善的售后咨询服务体系。
公司已开发并完善移动剪叉式升降机等具有全国领先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升降设备和升降平台。
公司产品涵盖医疗、卫生、厂矿、教育、科研、起重等各大行业的20大类多个品种规格,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升降作业的各种需求。
济南巨龙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济南巨龙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以升降机、升降台、登车桥为主的大型合资制企业。
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液压生产工艺,管理体系完善、生产工艺先进、检测设备齐全、操作程序严密,是本地区最大的升降机械的龙头企业。
“2018全球塔式起重机制造商10强”排行榜发布受欧美市场带动,全球塔式起重机行业再度焕发活力。
包括马尼托瓦克、利勃海尔、沃尔夫、林登科曼萨等在内,全球大部分主流塔式起重机制造企业迎来业绩增长。
全球范围,欧洲和美国是增长较快的两大区域市场,且欧洲市场销售额增幅高于美国。
马尼托瓦克—波坦塔式起重机业务欧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利勃海尔塔式起重机业务德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41.8%,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8.6%。
不过,尽管欧洲地区整体表现良好,但新增塔式起重机需求主要集中在西欧地区,东欧市场表现仍然欠佳。
全球范围内,另一重要市场——亚洲,各企业表现发生分化。
对于多数亚洲制造企业而言,由于服务和租赁业务拉动,整体销售业绩依然保持稳定发展;但对于欧美制造企业而言,多数公司在亚洲的销售额则出现小幅下滑。
2017年,全球塔式起重机需求最为乏力的区域市场当属中东。
在此,大多数企业销售额均较上年有所减少。
过去一段时间,各制造商在塔式起重机产品创新上,方向和重点也有所不同。
从吨级来看,大吨级、长吊臂的产品和小型建筑起重机需求相对更为旺盛。
沃尔夫、林登科曼萨、特雷克斯,都在2017年推出了更大吨级的塔式起重机新产品。
与此不同,法福克集团则进一步侧重于小型建筑起重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与此同时,各类细分产品——动臂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下回转塔式起重机、上回转塔式起重机和移动式建筑起重机等,在全球不同市场,也有着旺盛的需求。
利勃海尔、林登科曼萨等公司也紧跟需求变化,各自推出了相应新产品。
在技术升级上,全球主流塔式起重机制造企业当前最为关注的,当属信息技术的应用。
不少企业都在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操控系统等,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智能性和操控便利性。
2018全球塔式起重机制造商10强榜单整体阵营和上届并无变化,10家企业分别为马尼托瓦克—波坦、利勃海尔、中联重科、法福克集团、沃尔夫、林登科曼萨、特雷克斯、徐工集团、永茂控股和 RAIMONDI。
2017世界数控机床排名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那么你想知道2017世界数控机床排名有哪些吗?下面就由店铺为你带来2017世界数控机床排名,希望你喜欢数控机床排名前十名。
2017世界数控机床排名一、吉特迈Gildemeister吉特迈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商,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机床产品”、“服务”及“软件解决方案”。
吉特迈集团(GILDEMEISTER-Group)凭籍德尔克(DECKEL)、马豪(MAHO)和吉特迈(GILDEMEISTER)这三个品牌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切削设备生产厂家。
成功的背后是该集团在欧洲的十个工厂对创新的不断追求以及对生产和物流的不断优化。
吉特迈集团(GILDEMEISTER-Group)的下属公司以德马吉销售和服务公司(DMG Vertriebsand ServiceGmbH)作为全球范围内面向销售、服务和市场的统一机构。
目前该公司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所有重要的工业国家设有办事机构。
为了更好的向中国用户提供服务,吉特迈集团(GILDEMEISTER-Group)于2002年在上海收购了一家外资机床厂生产厂房。
吉特迈集团(GILDEMEISTER-Group)第一家在欧洲外境的工厂已经于2003年1月在上海正式竣工投产。
上海工厂生产在机床行业中最新型的数控铣床和数控车床。
并可提供根据客户需求增加多种选择性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
吉特迈集团公司总裁卡彼萨博士认为,中国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需求国。
二、德国通快TRUMPF集团德国通快TRUMPF集团是全球制造技术领域的主导企业之一,1923年成立至今,已具有80多年辉煌历史。
通快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附近的迪琴根(Ditzingen),在工业用激光及激光系统领域是技术及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基于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TRUMPF集团自2000年起在中国持续投资,先后在江苏太仓与广东东莞投资了四家生产化企业,生产数控钣金加工机床与医疗设备等。
高空作业机械(包括车载式工作平台、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和固定式升降工作平台)是一种将作业人员、工具、材料等通过作业平台举升到空中指定位置进行各种安装、维修等作业的专用高空作业设备。
由于该设备是用来载人高空作业,因此,对设备的安全要求很高。
高空作业机械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表面的装饰、清洗和维护、绝缘架线和维修、消防救援及大型物体(船舶、飞机)维护检查、路灯维修、机械化施工作业等。
以下介绍国内外高空作业机械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1 国外高空作业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国外高空作业机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三个地区的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又各有特点。
1.1 国外高空作业车1.1.1 欧洲高空作业车行业欧洲高空作业车生产厂家多,欧洲仅意大利已知的就有二十家左右高空作业车生产厂,德国、法国、英国、芬兰、丹麦等国也都有很多高空作业车生产厂,可以说欧洲是高空作业车最主要的产地。
欧洲产品的结构型式齐全,高空作业机械按臂架结构可分为折叠臂、伸缩臂、混合臂等型式,欧洲产品各种结构都有采用,尤其是各种结构的混合臂产品,美国和日本很少见,而欧洲混合臂产品非常多。
欧洲产品作业高度规格全,作业高度最国内外高空作业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上)The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erial working machinery■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张 华 李守林低在10m左右,最大高度超过100m;北美地区的产品最大作业高度基本不超过70m,日本产品最大作业高度不超过60m。
欧洲高空作业机械生产历史长,技术水平高,因此目前欧洲产品在世界上销售范围最为广泛,中东、东南亚、南美洲等地都是以欧洲产品为主。
从以上几点可以说明欧洲是高空作业车最发达,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但欧洲基本上不生产和使用高空绝缘车,目前仅芬兰博浪涛(Bronto)公司生产大高度高空绝缘车。
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欧洲风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4家企业跻身全球十大风电设备制造商,其中华锐风电全球市场份额为%,居第2位,泰玛、东方电气新能源设备公司、联合动力分别居第4、第7和第10位,市场份额依次为%、%和%;丹麦企业维斯塔斯蝉联冠军宝座,市场份额达%;美国GE风电为第3大风电企业,占%;其他十强企业为德国Enercon第5位,%、印度苏斯兰第6位,%、西班牙迦美莎第8位,%和德国西门子第9位,%;与2003年相比,中国企业数量从0家上升到4家,表明中国风电行业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欧洲企业则从8家减少到4家,其中丹麦、德国分别减少2家和1家;全球风电设备制造商10强顺序依次为:维斯塔斯丹麦、华锐中国、泰玛科技中国、歌美飒西班牙、埃纳康德国、GE风电美国、苏斯兰印度、国电联合动力中国、西门子德国、明阳风电中国;国外着名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介绍:Vestas风机制造领头羊维斯塔斯提及风机制造,维斯塔斯是一个很难被绕开的名字;来自丹麦的风电设备巨头以大约2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了全球第一大风机制造商的位置;维斯塔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这一年,年仅22岁的铁匠汉森. Hansen来到风力资源丰富的丹麦海滨小镇Lem,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坊;其后的几十年间,这间小小的工坊逐渐发展为一家私人有限公司;1945年,铁匠汉森之子彼得·汉森与9位同事合力创办了西日德兰钢铁技术公司,此后不久,这家公司即更名为今天的维斯塔斯Vestas;创建伊始,公司产品不过是搅拌器一类的家庭厨房用品;1971年,维斯塔斯聘用了一位工程师Bringer Madsen,开始尝试制造风力发电机;风机被设计为打蛋器的形状,不过,后来证明这种风机无法生产持续而有价值的电力;与此同时,在丹麦的另一座小镇上,两名铁匠也在研究风力发电机;他们找到维斯塔斯,并最终与该公司合作,制造出类似现代所用的三叶风机;1979年,维斯塔斯出售并安装了第一台风力发电机;这台机器的转子长10米,发电能力为30千瓦;由此,维斯塔斯正式踏上了风机制造之路;1985年,维斯塔斯成功研发世界第一台变桨距风机,使得风机叶片可以根据风况时刻微调叶片的角度,从而大大提升风机的发电量;这一特性很快成为维斯塔斯的卖点;然而,一年之后,维斯塔斯却经历了一场重大危机;198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布,为安装风机提供优惠政策专项税收立法到期;此举重创了维斯塔斯在美国的市场,并导致该集团一度宣告破产;这场危机使得维斯塔斯集团出售了大部分资产,但却很快于当年年底新建了维斯塔斯风力系统公司,开始专注于风能设备制造;1990年,维斯塔斯研发了突破性的叶片,把重量从3800公斤降低到1100公斤;1995年,维斯塔斯海上风电启航,建造了全球首批海上风电场;1998年,维斯塔斯在哥本哈根股票交易所上市;2001年,该集团被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的设备供货商;2004年末,维斯塔斯和另一家风力系统制造商尼格麦康NEG Micon合并,新企业仍冠以“维斯塔斯”的名字,并以高达34%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当时全球风电行业的领航者;根据维斯塔斯公司网站提供的数据,如今的维斯塔斯已在全球五大洲的65个国家和地区安装了4万多台风机,平均每3小时就安装1台新的风机;截至2009年末,维斯塔斯全球总装机容量超过万兆瓦;维斯塔斯于1986年进军中国风能行业,在海南省和山东省安装了首批风机;在天津,维斯塔斯拥有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制造厂,生产发电机、叶片、机舱、轮毂和控制系统;截至2009年12月31日,维斯塔斯已在中国安装了2043台风机,可提供兆瓦的发电量;维斯塔斯的风机遍布中国13个省区,从南方的广东到北方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以及西部的新疆和东部的浙江、福建;维斯塔斯还成立了中国海上风电业务办公室,专门负责中国海上风电业务的开展,并将依托天津生产基地,携2兆瓦和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进军中国海上风电市场;GE EnergyGE能源公司美国电力行业巨头通用电气旗下的通用能源公司GE能源公司也是世界主要的风力发电机供应商之一;该公司于2002年开始进入风电业务领域;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截至2009年,GE能源公司装机总量排名全球第四,达到万兆瓦;目前,该公司共有6个风机制造与组装工厂,分布在德国、西班牙、中国和美国;GE能源公司与许多同类企业一样,不仅提供质量较高的风机叶片,而且能够提供先进的机组制造、维护方案等服务;目前,GE能源的风机产品装机容量在兆瓦至兆瓦之间,都具有变速变桨距运行的特征,而且配置了独特的电子控制装置,不仅能够用于陆上风电场,同时还可用于海上风电场;GE能源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风机制造工厂建成于2006年,位于沈阳,负责提供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风机;GE能源公司还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下设风力发电机研发部、设计部和系统部,这也是该公司四个全球性研发中心之一;亚洲最大的风场——中国江苏如东风场就采用了144台GE能源公司的兆瓦级风机;这也是该公司全球销售量最好的机型之一,有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全球就已经出售超过1万台;GE能源公司在中国风电市场的地位也日渐上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已达20%;全球排名前列的风机企业中,德国公司的力量不容忽视;他们大多依托技术,以其精良的制造技术在业内站稳了一席之地;Enercon公司Enercon的名字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或许还有些陌生,然而,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最新数据,该公司2009年装机总量仅次于维斯塔斯,位列全球第二,该公司同时也是德国目前最大的风机制造企业;Enercon公司由德国工程师Aloys Wobben带领其团队于1984年创立,总部位于德国北部的Aurich;或许因创始人员均为工程师,技术创新一直是Enercon公司的强项;该公司所生产的风机叶片等主要构件均为其自主研发;1991年,Enercon公司开发了世界上首个无齿轮直驱型风力涡轮机,该机采用了一种新型变速箱,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的转速;1993年,该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风力发电机,并制定了能源输出、可靠性和服务寿命等方面的新标准;2002年,该公司安装了第一台兆瓦风机,直至2004年底此种机型还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不过,由于创始人Aloys Wobben 认为海上风电的成本与风险都远高于陆上风电,因此,Enercon公司至今一直未涉足海上风电领域;Enercon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德国本土;2009年,该公司在德国安装风机约8000台,装机容量超过1万兆瓦,在德国市场所占份额超过60%;全球范围内,Enercon共安装超过万台风机,装机总量达到2万兆瓦;该公司在瑞典、巴西、印度、土耳其和葡萄牙均设有生产车间,在全球15个国家设有销售办公室;Enercon公司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市场;Nordex恩德公司恩德公司于1986年在丹麦成立,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以生产风力发电机为主;1987年,该公司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50千瓦级系列风机;1995年,公司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000年公司将总部迁至德国汉堡,重组资产,生产了全球第一台兆瓦级风机;2001年,恩德公司正式在德国法兰克福上市;2005年初,恩德公司完成资本重组,进一步增强了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实力;如今,恩德公司在德国、丹麦、印度、中国、西班牙等地均设有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根据Enercon公司的数据,仅2008年,恩德公司新增装机容量增长就达到60%;2009年,恩德公司还成为德国市场前五名风机制造商之一;恩德公司自1995年开始在中国的业务;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外风机制造商之一,首先于1998年在西安建立了合资企业进行风机的组装;到目前为止,恩德已经在中国安装超过350台风机;在这些风机中包括由DEG德国投资发展协会有限公司融资建成的青岛华威风场;这是当时国内第一家风场,并且全部采用兆瓦级风机;2006年底,在银川成立了恩德银川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致力于兆瓦风机机舱的组装;此外,恩德还在2007年1月在东营市成立叶片制造厂,专门生产兆瓦风机的叶片;Siemens 西门子西门子Siemens公司是有160年历史的大型跨国企业,总部设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电子公司之一;电力是该公司6大主要业务之一;2004年,西门子成功收购了丹麦Bonus能源公司Bonus Energy A/S;从此,西门子公司的风力发电部门开始跻身于全球主要风机供应商行列;在收购Bonus的同时,得到了该公司的叶片专利技术IntegralBlades,取得核心竞争力;并拿到了Bonus在风机设备和海上风电场的订单;Bonus公司的主要研发人员也成为西门子风能部技术主管;西门子正式进军风电产业后,美国成为其首个海外扩张战略重点;德克萨斯州的风力发电场就订购了70套西门子出产的系统;此外,西门子的风电机组还出口中国、印度、加拿大的相关企业;除了风电机组的外销,西门子还通过在海外兴建制造工厂的方式加速对外扩张,提升全球范围内的制造能力;2006年,西门子在美国的第一个风机叶片制造厂落户爱荷华州,成为该公司全球战略计划的重要一步;据了解,西门子在海上风电业务方面实力强劲;目前,在全球已成功为7个项目安装了总装机容量逾600兆瓦的风电机组,而且正在执行累计容量达3300兆瓦的一系列风机订单;西门子不仅设计制造了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世界第一台大型漂浮式海上风机,同时也将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提供175台风机,装机总量达到630兆瓦;2009年,西门子正式进军中国风电市场;公司在上海投资亿元建立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西门子风力发电叶片上海有限公司;按照计划,投产初期,西门子将生产兆瓦及兆瓦风机的叶片,生产基地计划年均生产能力为500兆瓦;首批风机叶片及机舱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出厂;在上海的布局,也为西门子未来发展海上风电业务埋下了伏笔;Repower瑞能公司成立于2001年的德国瑞能公司Repower Systems AG是一家从事风机研发、生产、组装的企业;成立当年,该公司就跻身全球十大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之列,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0%;该公司曾生产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5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并在2008年将该风机发电能力提升至6兆瓦;瑞能公司的产品在加拿大、法国等市场都赢得大量订单;2009年,瑞能公司在德国本土市场份额接近10%,成为德国五大风机制造商之一;2006年,瑞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后发制人,迅速赢得了市场信任;2006年,瑞能公司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英国宏腾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瑞能北方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在内蒙古生产制造低温型2兆瓦风机;Gamesa歌美飒西班牙之风歌美飒集团不仅是西班牙风机制造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风机制造商之一,更是维斯塔斯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强悍竞争对手;歌美飒集团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大区首府维多利亚的阿瓦拉地区,2000年前后进入风电行业;最初,该集团曾与维斯塔斯合资进行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之后不久,歌美飒收购了维斯塔斯40%的合资股份,并终止合作关系;此后,歌美飒集团在风电行业迅速成长;该集团业务领域除风机制造外,另有风场开发、建设、运营等;有数据显示,歌美飒在西班牙风机制造市场拥有超过半数的份额,而截至2008年,歌美飒在全球也拥有约12%的市场份额;2005年,歌美飒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于次年成立歌美飒风电天津有限公司,专门制造和装配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当年9月,在天津的风电设备工厂正式投产,歌美飒集团在中国的装机容量也逐年增加,截至2008年,歌美飒在中国新增装机超过50万千瓦,约占外资新增装机总量的33%;Acciona Energy安迅能能源公司西班牙之风安讯能能源公司隶属于西班牙建筑商安讯能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场营造商与开发商;公司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9年间,该公司共生产了2139台风力涡轮机,总装机容量达到兆瓦,跻身全球主要风机制造商行列;安讯能能源公司主要业务多集中于西班牙本土,目前拥有三座风机制造工厂,其中两座在西班牙,一座在美国,年生产能力为2025兆瓦;截至2009年底,包括美国、墨西哥、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在内的全球12个国家的风力发电场,均安装有安讯能能源公司制造的风机;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安讯能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及中西商务集团签署协议,在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投资建成了中国国内最大的一家风电设备制造厂,这也是中国国内首家利用西班牙技术建设的风机厂;Suzlon印度风能之子苏司兰能源公司印度人图尔西·坦提Tulsi Tanti最初在印度创立跨国绿色能源企业时,曾有批评家认为,这对于饱受停电问题困扰的印度而言,简直是无稽之谈;然而,短短十几年时间,坦提已将其创办的苏司兰能源公司Suzlon Energy Ltd.一手打造为全球名列前茅的风机制造企业;公司90%的订单来自印度以外的市场,其中包括美国、南美洲的许多地区;苏司兰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主要从事风能技术设计开发、风力发电设备生产、风力发电场设计、建造及技术咨询服务的综合性跨国公司;该公司风机总装厂及零部件生产厂设在印度,国际销售总部位于丹麦,研发机构设在德国和荷兰,现在北京也设有办事处;公司重点开发的是兆瓦级风机,已经连续7年位列印度最大风机制造商,占目前印度市场份额的1/3,曾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00兆瓦的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2004年,该公司就已占国际市场份额的%,在全球风机制造商中排名第六,在亚洲更是排名第一;苏司兰作为一家印度企业,先是在本土突破外企包围,成为印度国内领军企业;在印度成功上市后,苏司兰又迅速展开全球扩张;2006年,苏司兰以5660万美元价格收购比利时风机齿轮箱制造商汉森传输有限公司Hansen Transmissions;同年,苏司兰将其战略目标瞄准了中国,成立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并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整体风力涡轮发电机生产厂,主要生产兆瓦级风机。
世界10⼤起重机品牌盘点过去⼏年,随着各国推出巨额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以⽀持快速发展的⼯业化和城市化,全球对起重机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这为各类起重机的⽣产商创造了巨⼤的市场,尤其是服务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前两⼤建筑市场的起重机。
以下是世界⼗⼤起重机制造商之⼀:1. 徐州重机(徐⼯)| 中国徐州重机(XCMG) 销售额从上⼀年的 31.1 亿美元增长 74% ⾄ 2020 年的 56.6 亿美元,⽬前在全球起重机制造企业 10 强中排名第⼀。
此前在顶级起重机制造商 ICM20 指数中排名第四的徐⼯取代了多年来位居榜⾸的德国设备巨头利勃海尔。
这家成⽴于 1943 年轻的国有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专业⽣产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压路机和平地机等重型机械。
2. 中联重科 | 中国中国跨国公司中联重科重⼯科技有限公司在起重机销售额从 2019 年的 33 亿美元增长 58% ⾄2020 年的 55 亿美元后,正式位列前 10 ⼤起重机制造商名单的第⼆位。
中联重科⽣产⼀系列重型机械,包括挖掘机、推⼟机、进出设备、混凝⼟相关产品和钻机。
该公司成⽴于 1992 年,由于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该公司在 2020 年销售了价值 94 亿美元的重型机械,⾼于 2019 年的 62.7 亿美元。
中联重科⽬前位居世界⼗⼤重型装备制造商榜单的第五位。
3. 利勃海尔 | 德国利勃海尔集团是欧洲最受欢迎的重型设备供应商。
这家德国公司成⽴于 1949 年,⽣产范围⼴泛的挖掘机、起重机、轮式装载机、伸缩式搬运机和推⼟机。
利勃海尔的 LTM 11200 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强⼤的移动式起重机。
该公司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伸缩臂,其跨度达到 100 ⽶。
该机器安装在双驾驶室卡车上,可起重 1200 公吨。
由利勃海尔家族完全拥有的利勃海尔集团在 2020 年售出了价值 43 亿美元的起重机,低于 2019年的 47 亿美元。
4. 科尼 | 芬兰科尼总部位于芬兰海⽂卡,是全球第四⼤起重机制造商,2020 年销售额为 36.8 亿美元,低于上⼀年的 38.4 亿美元。
中国十大起重机品牌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中国十大起重机品牌:江阴鼎力高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江阴鼎力高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隶属于鼎力重工集团旗下子公司, 是江阴市鼎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与芬兰科尼起重机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专门生产、经营科尼起重机公司设计的工业起重机,主要生产80吨以下的单、双梁起重机, 2吨以下的轻轨起重机和环链电动葫芦。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队伍、“ 信得过产品和企业” 。
山东兴源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兴源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省技术监督局起重机械安全认可单位、三级资质企业。
工厂具有雄伟的技术力量和人才梯队, 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工艺过程、质量检验、公司在全国各地建有服务网络70家, 高效、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修保养等一条龙服务。
中原圣起有限公司公司是以生产“ 圣起” 牌双梁起重电磁、变频、冶金铸造起重机等各系列多品种物流设备为主导, 集设计、开发、制造、安装、维修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现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完善的质保体系及TQC 全面质量管理体制,今后,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造世界品牌。
辽宁龙士达重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辽宁龙士达重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是一个集起重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为一体的综合起重机产品的制造企业。
公司成立几年来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知名的起重机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后, 投入了较大的资金进行建设, 目前辽宁龙士达重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已建成国内起重机制造行业规模较大的起重机产品制造基地,为机械、冶金、矿山、水力、能源、交通、化工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提供技术先进、优质、可靠的大型起重机设备。
【榜单】2017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
十强排行榜
2017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10强排行榜,主要根据各家企业2016财年高空作业设备业务销售额进行排序。
全球高空作业设备领军制造商——捷尔杰(JLG)与吉尼(Genie)继续稳居前两位。
由于北美市场需求持续低迷,2016年,两家企业销售额均未增长,分别同比下降16.0%和11.9%。
加拿大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全球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份额最大的制造商——斯凯杰科(Skyjack)、日本最大的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爱知(Aichi)集团,以及欧洲最大的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欧历胜(Haulotte)集团,分列本届榜单第三至五位。
2016年,浙江鼎力提速发展,业绩再创新高,首度入围2017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10强榜单,位列第9位。
2016财年,10强企业总计销售额为66.83亿美元,同比上年下降6.9%。
(具体报道,详见2017年11月号《中国工程机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