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与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答: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
首先,人民群众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就是劳动群众。
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与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灯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其次,人民群众就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首先通过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与设施体现出来,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与物质设施,任何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或精神生产都无法进行,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就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与发展的源泉。
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
最后,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又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与完成,必然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就是一致的。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国家。
在阶级本质上,它就是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就就是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与一切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就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受一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这一观点彻底否定了唯心主义历史观中"英雄创造历史"的错误观点,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正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
无论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粮食生产,还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工业生产,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汗水。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同样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语言、文字、艺术、科学等文化成果,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劳动。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直接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即使是那些被冠以"精英文化"的成果,也往往植根于民间文化的沃土,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养分。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制度的变革,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如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等,都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完成的。
人民群众通过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不仅创造历史,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种动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技能,积累生产经验,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是在科技革命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产业工人等群体,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民群众会通过各种方式要求变革。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都创造者,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取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关键词:人民群众唯物史观创造者实践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
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不仅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唯物史观呢?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些内容。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个问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第一点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然财富,只有经过劳动群众使用一定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以自己体力和智力投入到生产中,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才能把天然财富变成社会财富。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读后感姓名学号班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历史都是由那些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如古代的秦始皇,现代的毛主席,外国的牛顿。
但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三章的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后,我知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者。
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和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要有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无法从事政治、司法、科学、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也就没有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
众所周知,拿破仑是改变历史的人,但如果没有法国人民给他和他的军队提供粮食、建造枪炮,那即使他再能征善战,他也终究只会是个小人物。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拿破仑是站在广大的人民群众肩膀上的拿破仑。
同时,劳动群众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譬如,青铜器的出现使当时的社会性质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也正是蒸汽机的发明才使人类逐渐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其他物质条件,人们便不能进行社会的精神活动。
我国古代的名著《本草纲目》,就是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总结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而由李时珍加工整理而成的。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书,达八百多册,访问民间医药的土方达300多条,亲自到荒僻的深山里采药,最后将大堆的材料整理编写,前后花了27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100多万字的医学巨著,记下了1892种药,一万一千多个单方,成为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的结局。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要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又要不断地突破这些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古往今来,在各种战斗中通过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胜利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解放战争中著名的淮海战役就是广大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在战役开始前,国共双方最高统帅部都认真算过一笔账:毛泽东、周恩来得出的结论是华野与中野联合作战1+1>2,我方必胜。
儿而蒋介石得出的结论是以80万装备精良之师对付60万劣势装备之旅,优势在国军。
然而战场上实际较量的结果是却是以共产党全胜,国民党惨败而告终。
其原因何在?除了中央军委的正确指挥、前线全体指战员奋勇抗敌之外,我想最根本其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心向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才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也是我军所独有的,试想,如此65天大规模作战,需要消耗多少战争物资,这么巨大的后勤供应量如果没有几百万老百姓的大力支援,在当时的条件下简直不可以想象。
所以毛泽东早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就深刻论述说: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陈毅元帅更是讲的再形象不过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人类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所有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都说没有客观规律。
他们认为,人是有意识的,意识是变幻莫测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级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成不同的意志,发生不同的作用。
因此,社会历史是杂乱无章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一定的反作用。
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及其状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历史真正成为了“世界历史”。
那么,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什么作用呢?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他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87页。
】恩格斯也指出: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他们“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1卷第342—344页。
】。
马克思还说:“任何一次革命都不可能由一个政党来完成,只有人民才能完成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5卷第716页。
】他还强调:“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40页。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强调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内容提要】:历史发展告诉人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
而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
人民群众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那些阻碍社会前进的人不属于人民群众。
这是人民群众的质的规定。
人民群众是大多数人包括先进的阶级、阶层、集团、广大的劳动人民。
不属于人民群众的人是极少数人。
这是人民群众的量的规定。
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他们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劳动人们。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重要原则。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先进生产力和【关键词】:人民群众,生产力,社会先进文化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到人们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第一、人民群众在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的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代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在历史上生产力依次经历了从石器到铁器再到机器生产的不同形态的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有量的扩大和积累,而且有质的飞跃和转变。
当一种新的改造自然的方式和具有更大改造自然能力的生产力出现以后,它对于社会历史的推动要比原有的生产力要高出很多。
这种新的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它是一种具有革命力量的生产力,它给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新的要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不仅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呢?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到人们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根本谈不上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同时,劳动群众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这里所讲的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个部分。
没有体力劳动者积累的生产经验,脑力劳动者的活动就失去了基础;而没有脑力劳动者的总结和概括,生产经验往往不能形成新的科学技术,不能出现新的发明创造。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1、起推动作用:历史上,人民群众被赋予了推动历史发展的责任,是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弚穷胜富、为革命事业而投身,用自己的奋斗力量创造历史的伟大变化。
如中国的“七七事变”,“新民主主义革命”,苏俄革命,英国的工业变革,以及20世纪末波罗的海诸国独立建国等,都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投入后实现的精彩历史变迁。
2、起指导作用:历史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指导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多元文化能够为历史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他们的精神可以激励不断向前推进,改变固有的旧习惯,从而指导历史的发展方向。
比如,中国的“新中国”,这是人民群众认同共产主义社会文明的积极决定,激励了劳动群众全国统一,为改变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起反抗作用:历史也展现了人民群众在反抗压迫和维护自身权利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他们在击败封建社会统治者,压制专制暴政阴谋,抵抗霸权制度统治,反抗外部侵略和殖民统治时,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的法国大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成立的新中国,荷兰的抗英斗争,南非的民主革命等。
4、起转型作用:人民群众发挥着历史转型的作用,他们以崭新的意识形态介入历史,带来新的历史经验,推动历史从一个时代转向另一个时代,从一种社会制度发展到另一种社会制度。
比如,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向专制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以及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变等,都是以人民参与发动驱动的历史过渡。
五、结语以上,就是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人民群众主动发挥着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人民群众安定团结、勇于进取的伟大生命力,他们传统思想、文化传统。
以及民族装备和日常生活习惯,对历史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的发展速度变得日益迅猛,只有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作用,才能更好地应对历史的变迁,把握历史的发展思路,与历史风起云涌,共同谱写历史的美好乐章!。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
科学的产全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
由以上可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只要正常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就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是对个人的社会作用的积极的肯定。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历史的英雄人物,作为普通的个人同样是社会存在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斤人都在一定裎庋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03历史教育学号:2003020002 何春球内容提要:历史发展告诉人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在劳动发展的同时,人类自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并且历史也在演变着。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原始社会,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了生存,他们十几人或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猎取大自然所提供的食物。
到十九世纪,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
确实,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劳动了才能推进社会的发展。
动物也在劳动,人类也在劳动,但是不同的是,人类的劳动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过的结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包括劳动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累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和繁重体力劳动的逐渐减少,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将日益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生产活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努力与推动。
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大多是靠着人民的力量取得胜利的。
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也离不开人民的影响力。
纵观世界历史,人民群众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这种作用的理解也是历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一方面,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就历史而言,大多数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靠着人民的力量而实现的。
尤其是在普通民众个人无法促进历史发展的情况下,他们的力量有时是起决定作用的。
在一些改变国家政治斗争中,人民的力量可以说是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参加集体游行、组织抗议活动等方式,表示对社会变革和改革的支持。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也有着巨大的把握和带动作用。
无论是决定历史发展趋势还是决定历史模式,人民群众总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人民群众可以说是历史的主宰,他们可以控制历史的前进方向,决定历史的未来发展趋势。
可以说,历史的发展没有人民群众的作用,是无法实现的。
总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有着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巨大的把握和带动作用。
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谋划历史的前进方向,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历史的发展。
- 1 -。
浅谈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作者:周丽静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45期【摘要】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发挥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是不同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就成了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人民自觉地创造历史提供了思想保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关键词】人民群众;物质保障;精神财富;根本利益前言: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人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
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内容提要】:历史发展告诉人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学说。
而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
人民群众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那些阻碍社会前进的人不属于人民群众。
这是人民群众的质的规定。
人民群众是大多数人包括先进的阶级、阶层、集团、广大的劳动人民。
不属于人民群众的人是极少数人。
这是人民群众的量的规定。
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他们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劳动人们。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重要原则。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先进生产力和
【关键词】:人民群众,生产力,社会先进文化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到人们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在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的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代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在历史上生产力依次经历了从石器到铁器再到机器生产的不同形态的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有量的扩大和积累,而且有质的飞跃和转变。
当一种新的改造自然的方式和具有更大改造自然能力的生产力出现以后,它对于社会历史的推动要比原有的生产力要高出很多。
这种新的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它是一种具有革命力量的生产力,它给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新的要求。
而劳动者即人民群众就是始终代表着这会总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实现着这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当代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的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的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全面的一次革命,它是以往任何一次生产力革命所不能比拟的当代生产力是以21世纪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导的,科学技术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我们这个世纪的“第一生产力”。
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现代高科技推动下的一种整体性、全方位的革命,它是在物质、能源、信息三个基本方面实现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综合跳跃、整体变迁,它把人类生产力置于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
科学技术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十六大报告指出,包括先进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
人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
需要指出的是,广大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科学技术创新的知识分子在推动高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第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直接或者间接的创造着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呢?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先进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总的来说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世界眼光,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
先进的文化是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反映拧它们服务。
代表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阶级,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劳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先进文化的源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一种文化如果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背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就不可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先进文化应该体现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
这是先进文化的最根本特征。
先进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结晶,代表着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人类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精神动力。
先进文化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现阶段我国先进文化的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文化。
这种先进文化不仅体现在精神领域而且还体现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方面。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先进问哈创造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是先进文化创造活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不同方式从事着先进文化的创造活动。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革命、社会变革是人民群众参加并起决定作用的。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的量变时期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在社会变革时期则以巨大的历史主动性,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质变和历史的飞跃。
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劳动人民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主体,他们以自己的斗争来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为新的更进步的社会制度开辟道路,并成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忠实捍卫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其作用,又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所谓社会历史条件,就是指人
民群众的活动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社会要素的总和。
它们既为人民群众提供创造历史的基础,又使他们的活动受到约束。
人民群众不断克服、冲破这种约束而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每一个具体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世代延续活动又是无限的。
他们在有限的创造历史的同时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向前深入,使得我们的世界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政府创新网
[3]百度百科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