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附答案解析)(1)
- 格式:docx
- 大小:73.60 KB
- 文档页数:19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斡旋(wò) 劫难(jié) 盘旋(xuán) 豁然开朗(huò)
B.凫水(fú) 怠慢(dài) 凋零(diāo) 戛然而止(gá)
C.羁绊(jī) 挑衅(xìn) 冗杂(rǒng) 风雪载途(zǎi)
D.两栖(xī) 脑畔(pàn) 亢奋(kàng) 黄发垂髫(tiáo)
【解析】B项,“死”应读像“ji”;C项,“数“应请作“zài”;D项,“栖”应读作“q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农谚 致密 张灯结彩 叹为观止
B.陨石 迁徙 人情事故 垂珠联珑 C.帷幕 渺远 顾明思义 海枯石烂
D.沙砾 追溯 周尔复始 无人问津
【解析】B项,“事”应写作“世”;C项,“明”应写作”名”;D项,“尔”应写作“而”
3.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9)题中,任选一题](6分)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关雎》)
(2)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
(3)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衿》)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8)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贺敬之《回延安》)
(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贺敬之《回延安》)
4.名著阅读,完成问题。(3分)
【文段一】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
【文段二】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文段一】中的“书”是指《经典常谈 》,“小学”是指文字学。
【文段二】“这部书”是指《说文解字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一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②这样的人,B ,识分寸,A,懂轻重,是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③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④如果不讲规矩,__有损人品,有亏德行, _____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1)请提取第3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社会有要求。 (2)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知进退 B.有操守
(3)第4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不但……而且……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共享美丽家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把本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
倡导低碳生活 共享美丽家园
(2)请写出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2分)
【示例一】低碳生活,有益你我。【示例二】节能减排,人人有贵。【示例三】低碳生活,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3)班级准备本周五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倡导低碳生活 共享美丽家园”演讲比赛,班主任在公办楼遇到兰兰,于是让她告诉班长让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兰兰该怎样对班长说?(2分)
示例】班长,班主任让我告诉你,我们班准备于本周五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倡导低碳生活 共美丽家园”演讲比赛,她让你通知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 (4)请你仿照上下文句式,把《低碳生活歌》补充完整。(2分)
低碳生活歌
低碳生活消耗少,身边小事要做好。生活电梯搭乘少,低碳出行健身好。
【示例】水电燃气浪费少,千家万户节能好。纸杯木筷使用少,减少污染环境好。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①沙尘暴伴随着大风或强风的天气而生,挟带大量沙尘,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多发于春季。沙源的存在和空气流动的不稳定是导致沙尘暴出现的主要原因,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②从气象因素来看,春季前期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疏,使得沙尘暴一路“畅通无阻”;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线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加强;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有利于沙尘的风速加大。
③从地理位置来看,频遭沙尘暴袭击的地区多半地表土质脆弱,又处于沙源的下风向。 ④从人为因素来看,地面大型施工活动会使沙子和砾石裸露出来,在大风的作用下飞扬扩散。应对沙尘暴,需要进一步加强沙源管理,减少破坏地表的人类活动。
(摘编自中国气象网,有删改)
材料二 ①当地时间3月13日开始,蒙古国大部分省份相继遭遇特大沙尘暴。
②受特大沙尘暴影响,13日与14日,蒙古国累计586人失踪。截至15日13时,已找到565人,9人不幸遇难。目前,蒙古国方面仍在寻找其余12名失踪人员。
③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特大沙尘暴导致蒙古国58所房屋倒塌,20栋房屋顶棚被刮走,120座栅栏损毁。蒙古国西部部分地区13日和14日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
④蒙古国西南部发生沙尘暴天气,沙尘随季候风向南移动,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摘自央视新闻2021年3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是什发居国注起整上限站小星超出92月21日,该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气候变化司华长恩赫巴特接受新华社记去去访,为我们揭开真相。 ②恩赫巴特告诉记:“蒙去国是地球气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尤其是沙尘暴的发生率正呈上升之势。”
③“如果我们将要士国的共造化会为人为因者和自战因素两未离,那么大多数荒漠化都与自然因害-素或气候变化直接相关。“思共巴特介绍,在过去的80年中,蒙古国的平均气温上升约2.25摄氏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的三倍,更为惊人的是蒙古国总土地面积的76.8%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在过去80年中,蒙古国的年降水量减少7%至8%,特别是春夏等暖季降水量减少幅度十分严重。
④从地理位置上看,蒙古国个境深居内的话离清洋,往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团难以翻越大兴安给自本为品利计“银自业位媒的起湾业难以到法杭爱山以南,于是蒙古国南部就形成了干旱的戈壁沙漠。
⑤蒙古国平均降水量约为230mm,与中国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 mm相差巨大。且大约90%的降水被蒸发,只有约3%渗入土填以土壤水或潜水形式存在,不可直接被地表生物利用。目前,家古国植被覆盖率仅占国土面积的7.9%,这始导种了南部干旱区域地表土壤和岩石基本都是裸露状态。
⑥戈壁的地表形态让太阳辐射极容易对地表岩石造成影响,蒙古国的温度变化极为剧烈。单日温差最高可达30℃,冬夏温差巨大,部分地区年温差可逼近极端的90℃。极端的温差使岩石在千万年的风化中不断破裂变得细碎,细碎的砂石再经过近地面狂风的打磨,成为沙漠里面沙子的来源。 ⑦气候让蒙古国的自然环境极其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人口剧增、过度放牧是造成蒙古国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此外,无序的矿产开发也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蒙古拥有世界已知的煤炭储量的十分之一,大多矿场都采取露天的方式,这本身就是污染的一大原因。
(摘自新华社2021年4月2日和新浪财经2021年3月17日,有删改)
7.阅读材料,完成知识卡片。(4分)
8.受蒙古国沙尘暴影响较大的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试结合地理知识简要说说你的理由。(5分)
中国。中国位于蒙古国的南部,蒙古国西南部干旱的戈壁沙漠与中国西北部接壤,在春季,中国处于蒙古国沙源的下风口,直接受到向南移动沙尘的影响。(5分,意对即可)
9.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材料一介绍了沙尘暴出现的原因,材料二和材料三解说了蒙古国特大沙尘暴带来的影响及其形成的原因。
B.三则材料的语言都比较准确严谨,文中加点的“主要”“据不完全统计”“之一”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C.材料三第⑤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导致蒙古国南部干旱区域地表裸露的原因。
D.加强沙源管理,减少人类破坏地表的活动,利用丰富的地下水灌溉植被,可让蒙古国有效应对沙尘暴。
[解析】D项,材料三第⑤段提到蒙古同“大约 90%的降水被蒸发,只有约3%渗入土壤 土壤水或港水形式存在,不可直接被地表生的利期利用丰富的地下水灌溉植被”理解不正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8分)
燎疳
田静玮
①我的家乡宁夏过完春节,还有个很重要的习路,那就是“燎”。离开家乡十多年没有燎了,但仍会永远记着家乡每年正月二十三填府的热闹场景。
②听老人们说,“瘠”是一种十分顽圆的病毒,只有用烈火烧烤,才能驱毒消灾。燎疮也是为了把这一年身上的晦气全都吓跑,可以法病资空,求得五谷丰登。人们说这一天一定要闹得红红火火,来年才能有好收成,才能家和万事兴。
③记得曾经每年到正月二十三过天,我们就早早地背上背苑或拿上绳子上山割干柴,我们争着抢着,生怕自己割的少了,山坡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热闹而开心。我们把割回来的成捆的高草,高高地堆放在大门前面,如一座小山一样堆放着,孩子们会高兴地跑来跑去看,比谁家的柴草多。人们都相信谁家的柴多,烧得旺,谁家今年就一定会旺盛顺利。这此差好的心愿,促使人们把燎瘠看得如此重要。
④燎这天的晚饭就是吃“搅团”,每家都会用燕麦面或荞麦面缠一大盘“搅团”放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辣子、醋汁或蒜泥汁蘸上,津津有味地吃着。小孩辣得吸溜着嘴,但还是馋得忍不住要蔽上辣子,吧唧着小嘴吃得那么香。老人们说,“搅团”会把舟病缠住,不让它再祸害人,也意味着一家人团圆祥和。吃完“搅团”,孩子们就都急切地盼望太阳公公早点下山,天早点黑,大家就可以热热闹闹地燎瘠了。
⑤终于等到天稍黑一点,人们点燃一串鞭炮,鞭炮“噼噼啪啪”地响过之后,人们燃起门前堆放的染,火焰闪动着,扭着身子熊熊地升腾起来。孩子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