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办法】重庆市巴南区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发放管理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21.43 KB
- 文档页数:4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1.07.14•【字号】巴南府办发〔2011〕196号•【施行日期】2011.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土地承包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巴南府办发〔2011〕196号各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巴南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管理办法》经2011年6月29日区征地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四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帐户管理第三章审批程序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附则重庆市巴南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管理,确保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安全与完整,根据相关法规政策和财经纪律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管理总体原则: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规范审批、严格管理、公开透明。
第三条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指各征地业主委托区征地办代为支付的各项资金,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青苗和地上构(附)着物补偿费、住房安置费、工作经费、税费等。
第二章帐户管理第四条全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在“五统一”的原则下,由区征地办统一负责管理和使用。
区征地办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票据、印章管理,严肃财经纪律。
第五条各征地项目应根据实施进度,及时与业主单位对账、核帐,做到项目资金进出清楚,保障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定期通报征地业主,同一业主不同项目之间资金调度由区征地办征得业主意见后统一安排,不同业主之间原则上不得调拨。
第六条区征地办每月或不定期与银行核对项目资金,做到收、支帐目清楚,并将账户余额情况报区征地工作领导小组。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9.26•【字号】巴南府办发〔2022〕61号•【施行日期】2022.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巴南区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9月26日重庆市巴南区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实施方案为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区高龄老人获得感、幸福感,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发改社会〔2021〕443号)第五项13条48款规定: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放对象凡具有重庆市巴南区行政区域范围内户籍,且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享受高龄津贴待遇。
二、发放标准1.80—89周岁老人高龄津贴每人每年120元;2.90—99周岁老人高龄津贴每人每年600元;3.10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每人每年3600元。
三、发放时间1.80—89周岁及90—99周岁老人高龄津贴每半年发放一次,于当年7月及次年1月发放。
各镇街每年6月25日、12月25日前完成本区域内上半年、下半年的80—89周岁及90—99周岁老年人高龄津贴的审核、统计工作,并向区民政局报送发放名单纸质件及电子表各一份;2.10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每季度发放一次,于每年3月、6月、9月、12月上旬发放。
各镇街每季度第二个月末前完成本区域内各季度10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的审核、统计工作,并向区民政局报送发放名单纸质件及电子表各一份。
四、申请发放程序凡符合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首次享受高龄津贴待遇需由本人或家属持申请人身份证或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向其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受理、初审,初审通过的由各村居将申请材料及汇总名单报镇街审核,镇街审核完成后将名单返回各村(居)民委员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镇街将名单报区民政局汇总,区民政局将汇总名单报区财政局,区财政局及时将经费划拨至相关镇街,由受惠人所在镇街负责发放。
农民补贴实施方案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补贴成为了农业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农民补贴实施方案,以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发展。
本文将就农民补贴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农民补贴的范围包括了农业生产和生活补贴两个方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补贴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的购买补贴,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等方面的补贴。
在生活补贴方面,主要包括农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补贴。
这些补贴的实施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也能够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民补贴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业发展基金等。
中央财政作为主要的补贴资金来源,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来支持各地的农民补贴工作。
地方财政作为中央财政的补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农业发展基金则是通过农产品市场交易税收的一部分来支持农民补贴,以实现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农民补贴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了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在制定农民补贴政策和方案时起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拨款和政策支持来保障农民的利益。
市场调节是指在农民补贴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来选择补贴对象,提高补贴的效益。
社会参与是指社会各界可以通过捐款、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到农民补贴工作中,共同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支持。
最后,农民补贴的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监督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督、农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个方面。
政府监督是指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确保补贴资金的合理使用。
农民监督是指农民要积极参与到农民补贴的管理和监督中,对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农民补贴工作的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来评估农民补贴的实施效果。
总之,农民补贴实施方案是我国农业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3.08.19•【字号】渝财基[2013]23号•【施行日期】2013.08.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渝财基〔2013〕23号)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为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提高奖补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建设质量,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财农改〔2011〕3号)、《关于印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财预〔2011〕561号)及其补充通知(财预〔2013〕200号)和《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我局制定了《重庆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有建议意见,请及时反馈,以利进一步完善办法、促进工作。
附件:重庆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重庆市财政局2013年8月19日附件:重庆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下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和项目建设质量,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市财政确定的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攻方向,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是指全市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支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以下简称奖补资金)。
第四条奖补资金安排。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01•【字号】巴南府发〔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巴南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2021年7月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征地补偿第三章人员安置第四章住房安置第五章附则重庆市巴南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下简称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安置工作,保障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重庆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4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府发〔2021〕1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区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人员安置和住房安置,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补偿,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保障其合法的财产权益和居住的权利。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的组织实施工作。
区征地中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具体实施的事务性工作,接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的管理和监督。
区人力社保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被征收土地安置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促进就业工作。
区公安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被征收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居民户口信息提供和审核工作。
区农业农村委负责征地涉及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农村宅基地管理,征地补偿费用分配使用的指导、监督。
区财政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民政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林业局、区城管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区信访办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相关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奖励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1.04•【字号】巴南府办发〔2019〕128号•【施行日期】2019.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奖励办法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巴南区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奖励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1月4日巴南区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我区农业品牌建设发展,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通知》(渝府发〔2018〕47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扶持奖励办法。
第二条扶持奖励范围。
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积极申报农业“三品一标”(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等品牌,鼓励支持使用“三品一标”、名特优新、重庆市名牌农产品标志,鼓励支持参加各类展销展会推广我区农产品。
政府对新申报或续展、复查换证(再认证或年检)获得“三品一标”相关证书、名特优新农产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奖励;对参加经区农业农村委审核同意的各类展销展会、举办各类节会活动予以扶持。
第三条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奖励资金在市级专项和乡村振兴资金中列支。
第四条扶持奖励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和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扶持奖励标准及程序第五条扶持奖励对象为在巴南区建有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会以及相关单位。
第六条扶持奖励标准(一)对我区从2017年1月1日后产品获得各级农业行政部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农产品认证并取得商标的,分别给予0.5万元每个、3 万元每个、10万元每个的奖励;对无公害复查换证、绿色食品续展、有机再认证的,分别给予0.1万元每个、1万元每个、3万元每个的奖励;对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的,给予15万元每个的奖励。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7.12.14•【字号】渝财规〔2017〕6号•【施行日期】2017.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村社会保险正文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渝财规〔2017〕6号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市农委、市金融办、市林业局、市保监局,相关农业保险机构:为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提高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及市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农业保险实施情况,在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区县财政部门和保险机构意见基础上,我局制定了《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财政局2017年12月14日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资金管理,更好服务“三农”,根据《农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29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16〕12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38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承办的符合条件的农业保险业务,按照保险费的一定比例,为投保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提供补贴。
本办法所称经办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依法设立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农业保险组织。
本办法所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其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第三条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
财政部门通过保险费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保农业保险,推动农业保险市场化发展,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二)市场运作。
财政投入要与农业保险发展的市场规律相适应,以经办机构的商业化经营为依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构建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2.06.28•【字号】渝财规〔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相关区县(自治县)财政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财政局,有关保险公司:为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筑牢农业生产风险屏障,助力乡村振兴,按照财政部统一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修订形成了《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财政局2022年6月28日重庆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补贴标准及范围第三章保险水平及费率第四章补贴资金管理第五章承保机构管理第六章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筑牢农业生产风险屏障,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21〕130号)等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费补贴,是指中央、市级财政对区县政府引导有关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以下简称承保机构)开展符合条件的农业保险业务,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为投保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提供补贴。
本办法所称承保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以及依法设立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农业互助保险等保险组织。
本办法所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其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第三条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坚持财政支持、分级负责、预算约束、政策协同、绩效导向、惠及农户的原则。
第二章补贴标准及范围第四条保费补贴资金支持的农业保险(以下简称补贴险种)标的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生态安全的主要大宗农产品,以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明确的其他农产品。
具体分为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的保险品种(以下简称中央补贴险种)和纳入市级财政保费补贴范围的保险品种(以下简称市级补贴险种)。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
兴补助资金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财政局
•【公布日期】2021.06.23
•【字号】渝财农〔2021〕8号
•【施行日期】2021.06.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
正文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
资金的通知
有关区县(自治县)财政局:
根据年初预算安排,经商市乡村振兴局和市水利局,现将2021年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下达你们(详见附件),用于“两不愁三保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项目代码:Z155110000004。
请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6〕124号)《重庆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渝财农〔2021〕31号)等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资金列报。
收入科目列“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100231)”,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130504)”,按支出内容列相应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附件:2021年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安排表
重庆市财政局
2021年6月23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2.18•【字号】渝办发[2007]347号•【施行日期】2007.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7〕34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财政局《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创新机制,大胆探索,为全市积累好的经验和做法。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积极创造条件。
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市财政局)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财政部《关于做好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通知》(财农〔2007〕109号)有关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
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和“一圈两翼”战略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通过资金整合支持重点产业发展,逐步形成管理科学、使用高效的新机制。
(二)支农资金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公共财政原则。
【财政办法】重庆市巴南区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发
放管理办法
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
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和市政府关于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发放管理有关政策及相关YYY的规定,为加强涉及农民的财政资金管理,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持续推行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直接补贴农民,真正让农民足额、及时享受到国家发展“三农”的政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以下简称直补资金)是指将财政部门安排的发展农业生产、扶持农民、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资金,由财政委托金融机构直接发放给农民的管理方式。
第三条直补资金实行“政府制定补贴政策、组织申报、社会公示、主管部门监督审核、财政部门核拨资金、委托金融机构发放”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直补资金的范围:
(一)退耕还林补助给农民的现金补助资金;
(二)退耕还林补助给农民的粮食折现资金;
(三)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
(四)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
(五)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
(六)三峡水库后期扶持移民补助资金;
(七)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移民补助资金;
(八)其他经市或区政府审定应纳入的直补资金。
每年直补资金的具体范围由市、区根据有关政策确定。
第五条直补资金的申报。
各类项目申报方式按照相关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申报,如: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经区及有关部门检查(复查)验收合格后,由镇街组织村、社根据验收结果代农民如实申报;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由镇街组织村社按照“谁种粮,谁得补贴”的原则进行申报。
申报内容包括享受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居住地详细地址(区、镇街、村社)、申报项目及具体内容、数量、补助金额等。
第六条直补资金的公示。
财政资金直补工作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为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直补资金享受对象、项目及金额以社为单位,由镇街村、居委会、社在财务公开栏张榜公示,并进行政策宣传,公示时间不得少于
7天。
各镇街、区政府主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落实举报接待人员,及时调查纠正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的问题,并将核查情况予以公布。
第七条直补资金工作的职责分工。
区政府成立区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区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的政策制定,研究协调解决直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镇街负责组织实施直补资金的申报、审核、公示、汇总、上报等工作,负责直补工作的政策宣传、贯彻、解释和直补资金兑付对象的通知、维持兑付秩序等。
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全区直补资金的政策解释、宣传和组织贯彻,负责指导本行业直补资金的具体工作,审核、监督、汇总直补资金有关申报资料,会商区财政局上报有关直补资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