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教师产假国家规定201Xword版本 (6页)
- 格式:docx
- 大小:18.71 KB
- 文档页数:7
教师请产假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教师在怀孕、生育期间的权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全校教师,包括正式教师、临时教师、兼职教师等。
第三条教师产假规章制度的遵守与执行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监督。
第四条教师产假期间,学校应当按照规定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受影响。
第二章产假的申请与批准第五条教师在怀孕后应当及时向学校人事部门提交产假申请,需提供医生出具的病例证明和预产期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六条学校人事部门接收教师的产假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批并予以批准。
第七条教师提交产假请假条后,学校人事部门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将决定书面告知教师。
第八条学校人事部门应当将已批准的产假计入教师的请假记录,确保教师请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第三章产假的期限与待遇第九条教师产假期限为不少于98天(14周)。
第十条学校应当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产假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第十一条教师在产假期间享受的工资待遇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在教师产假结束后,及时安排教师回岗上班,并与教师协商好工作安排。
第四章产假期间教师的权益保障第十三条教师在产假期间,享有医疗保险和生育津贴等相关权益。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为产假期间的教师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确保其在生育期间的健康与安全。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为产假期间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其应对生育带来的各种情绪困扰。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为产假期间的教师提供适当的工作安排,让其能够顺利完成产假期间的工作任务。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七条对不按规定提交产假申请、擅自延长产假期限或其他违反规章制度行为的教师,学校有权依规予以处理,包括警告、罚款等。
第十八条对恶意违反规章制度的教师,学校有权解除其劳动合同。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第二十条对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人事部门。
以上便是关于教师产假规章制度的详细内容,希望全校教师能够遵守规章制度,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保障教师在产假期间的权益,使之能够顺利度过生育期,做好教育工作。
国家产假规定是多少天2018年推荐文章2017国家晚育产假天数是怎么规定热度: 2017广东省计划生育新规定产假天数热度: 2017晚婚晚育产假规定休多长时间热度:产假三个月工资规定是怎么算热度:2017年教师产假规定是有多少天热度:近年来,大家都知道,国家各地的产假都有了很大的调整,那2018年产假是休多少天?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2018年国家产假的天数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2018年国家产假的天数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2018年二胎产假的规定第二胎产假规定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比第一胎少放了八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而不管“双独”还是“单独”生二胎的,都不会再有晚育假了。
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二胎的规定生育政策:推行一对汉族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符合下列特殊情况之一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含县级市、区,下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取消晚婚晚育假,将原来的独生子女母亲产假调整为奖励假30天。
这意味着,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增加30天产假的优待;同时,丈夫的陪产假从10天增加到15天。
与以往有何不同?1、当爸爸的男同胞们能多获得5天带薪休假时间。
2、对于妈妈来说,情况不同。
此前,女性产假一般为98天基本产假+35天独生子女假+15天晚育假=148天。
调整后,则是98天基本产假+30天计生奖励(即二孩以内)假=128天,相比少了20天。
关于教师产假的规定是怎样的我国法律制度并没有特别规定教师的产假,教师能够享受到的产假最低也是98天,如果地⽅⼈民政府定有规定,以地⽅政府的规定为准,但地⽅政府只能在98天的基础上延长产假。
如果有难产或⽣育多胞胎的特殊情况,产假应该相对应的延长。
⼀、关于教师的规定是怎样的?对教师的产假没有特别规定。
《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职⼯⽣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育多胞胎的,每多⽣育1个婴⼉,增加产假15天。
⼥职⼯怀孕未满4个⽉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条期间的⽣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的,按照⽤⼈单位上年度职⼯⽉平均的标准由⽣育保险基⾦⽀付;对未参加⽣育保险的,按照⼥职⼯产假前⼯资的标准由⽤⼈单位⽀付。
⼥职⼯⽣育或者流产的,按照⽣育保险规定的项⽬和标准,对已经参加⽣育保险的,由⽣育保险基⾦⽀付;对未参加⽣育保险的,由⽤⼈单位⽀付。
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的⼥职⼯,⽤⼈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职⼯安排1⼩时哺乳时间;⼥职⼯⽣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每天增加1⼩时哺乳时间。
第⼗条⼥职⼯⽐较多的⽤⼈单位应当根据⼥职⼯的需要,建⽴⼥职⼯卫⽣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职⼯在⽣理卫⽣、哺乳⽅⾯的困难。
⼆、产假到期后⽆故不上班公司可以辞退吗?产假到期后⽆故不上班的公司可以辞退。
《中华⼈民共和国》第三⼗九条【⽤⼈单位单⽅(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的,⽤⼈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间被证明不符合录⽤条件的;(⼆)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单位建⽴,对完成本单位的⼯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六条第⼀款第⼀项规定的情形致使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女教师二胎产假多少天篇一:国家关于女职工二胎产假的规定1、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2、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42条规定,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生育子女,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3、《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除按四十七条第一款(一)、(二)、(四)项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按下列规定处理:(一)国家工作人员未依法取得夫妻关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给予记过的行政处分,3年内不得评为先进;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二)农民、无用工单位的城市居民在社会抚养费缴纳后3年内不得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三)产假期间停发奖金、福利,孕期检查、分娩、产褥期的医药费自理。
4、:《劳动部就处理劳动争议有关政策问题解答》二十、怎样理解《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第四条规定?答:《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对此,1989年劳动部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劳安字(1989)1号)中规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以怀孕、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1990年劳动部办公厅在《对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问题的请示复函》(劳办计字(1990)21号)中进一步明确“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三期’内劳动合同期虽满,也不解除其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哺乳期满。
”在处理有关女职工在“三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时,应全面理解、适用以上有关法规和文件。
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女教师合法权益,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在编在职女教师。
三、产假期限1. 女教师产假期限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2. 在产假期内,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女教师,可增加一个月产假。
3. 晚育(24岁)的女教师,可增加一个月产假。
四、请假程序1. 女教师怀孕期间,应提前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说明预产期。
2. 学校应予以批准,并办理请假手续。
3. 女教师产假期间,应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产假待遇。
五、请假期间工作安排1. 女教师在产假期间,学校应妥善安排其工作。
2. 女教师产假期间,如需他人代课,学校应优先考虑其他老师,并支付相应的代课费用。
3. 女教师产假期间,如需请假,应提前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六、产假期间待遇1. 女教师在产假期间,享有国家规定的产假待遇。
2. 学校应按时足额支付女教师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等。
3. 女教师产假期间,其工龄、职称、职务等不受影响。
七、违反本制度的规定1. 女教师未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
2. 学校未按规定为女教师办理产假手续或拖欠女教师产假待遇的,应予以纠正。
3. 学校工作人员泄露女教师个人信息或滥用职权的,应依法承担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工会关于教职工产假的文件根据国家《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原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镇江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定,现将教职工婚假、产假的相关规定说明如下:一、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对晚婚的,延长婚假十天。
夫妻双方晚婚的,双方享受;一方晚婚的,一方享受。
3、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4、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产假1、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包括双休日和国定假日。
2、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3、女方24周岁及以上初婚、初育者,可享受晚育假30天包括双休日,但不包括国定假日。
4、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包括人工喂养)。
5、男工护理假:对晚育的,在女方分娩期间给予男方10天护理假。
(包括双休日)。
凡请婚假、产假、护理假的教职工,应提前三个月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由部门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休假时间,并将休假计划报工会。
为不影响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同一学科(岗位)的教职工婚期应错开。
前两款规定的假期视为出勤,不影响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
三、采取节育措施假接受节育手术的公民,凭医疗单位的证明,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有相应的假期。
具体假期事先到工会核准,经部门同意后按规定休息。
二O一一年三月十日。
一、总则为保障女教师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产假申请条件1. 学校在编在职女教师。
2. 符合国家法定生育条件。
3. 已通过学校相关部门的产假审批。
三、产假时间及待遇1. 产假时间:女教师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1)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
(2)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2. 产假待遇:(1)产假期间,女教师工资照发,社会保险、公积金等按规定缴纳。
(2)产假期间,女教师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学校规定的福利待遇。
四、产假审批流程1. 女教师怀孕后,应向学校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结婚证、户口本、孕检报告等。
2. 学校对女教师的怀孕情况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由学校相关部门办理产假审批手续。
3. 学校应将女教师的产假信息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五、产假期间工作安排1. 产假期间,女教师应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校汇报。
2. 学校应关心女教师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必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3. 产假期间,女教师可申请在家办公或远程办公,具体安排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六、产假期间纪律要求1. 产假期间,女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活动。
2. 产假期间,女教师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相关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相关规定为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劳动法产假规定劳动法对产假有具体的条文规定!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201X劳动法产假规定,希望能帮到大家!现行生育二孩规定:不享受晚育假按目前的法律规定,我国的所有女性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都享受产假待遇。
现行的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
基础性产假为国务院201X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奖励性产假包括晚育和独生子女增加的产假。
对于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
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
二孩产假能休多久?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更不是独生子女,因此,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基础性的98天。
到底会不会延长产假,或者让“二孩”妈妈也享受晚育假,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不过,国家卫计委在本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会积极推动调整完善生育产假和配偶陪产假制度,同时要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最新201X年劳动法产假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14周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2周;难产的,增加产假2周;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2周。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含人工流产)的,享受不少于2周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含人工流产)的,享受不少于6周的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女职工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前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18-2019-山东产假201X最新规定-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山东产假201X最新规定
山东产假201X最新规定,最新规定产假有几天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山东产假201X最新规定,欢迎阅读!
山东产假201X最新规定【1】
据介绍,为保持与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法制统一,将原《条例》第十九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的规定,修改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删去了晚婚晚育的有关规定,这是此次最重要的修改。
同时,新《条例》明确、具体规定了病残儿、收养、再婚等申请再生育子女的的条件,作为全面两孩政策的补充。
原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第二十九条规定,男女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
新《条例》中,删去了晚婚假奖励。
国家规定产假外再增60天
据介绍,新《条例》增加了产假。
考虑到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母婴健康的需要,新《条例》第二十五规定,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不分孩次,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均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
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另据记者了解,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而新《条例》出台后,今后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的生育,不论是一孩还是二孩,产妇都将享受最少“98+60”即158天产假。
2018教师产假新规定最新标准(2)产假的工资规定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这90天又分为: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两部分。
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
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如果(只要有医院证明就可以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
除了90天法定基本产假天数,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女职工能享受增加天数的产假。
难产、多胞胎的因素,有《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明文规定;但是,晚育、独生子女的因素,各地方的规定有所不同。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在广东省,实行晚育者(24周岁后生育第一胎)增加产假15天,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生育一胎但生的是多胞胎,不属于独生子女),增加产假35天。
有些单位在女职工产假天数问题上自行制订标准,只要产假天数不短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更强,应当予以认可。
至于产假期间男方能否休假照顾,在广东省,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
不论是女职工产假,还是男方看护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
(劳动法律师团1、产前假(孕期)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
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
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保胎假期间的工资《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1982年)中规定,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教师产假国家规定201X
201X教师产假国家规定是怎么样的?201X年全国陪产假新规定就在下面
哦!
北京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
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
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
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
上海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
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
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
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
天津
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组织职工晚育的,男方所在单位给予七日护理假,女方所在单位增加产假三十日。
《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三条
广东
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护假。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
江苏
女方产假在国家规定基础上延长30天,一共128天;男方护理假延长5天,共15天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草案
浙江
晚育的,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六条
重庆
晚育者产假期间,男方所在单位应给护理假七个工作日。
《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八条
河南
实行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
一个月。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三条
河北
实行晚育的,奖励产假四十五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
山西
符合晚育规定的,女方享受产假4个月,男方享受护理假15日
《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
山东
女方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
《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九条
湖北
已婚妇女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并给予其配偶10天护理假。
《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
湖南
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
《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四条
安徽
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延长产假30天,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
江西
晚育的增加产假30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0日。
《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七条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