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3.00 KB
- 文档页数:4
3.3.2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考向分析:结合示意图,考察洋流的分布,性质的判定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3、知识目标:分析洋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4、重点知识:结合资料,说明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及措施。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5、难点知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易混易错知识:洋流的分布二、问题导学:阅读教材61页1.找出洋流的概念?2.洋流的分类?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典型例题:例1:(2020·海南学业水平合格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一艘轮船沿航线从甲地到乙地,去程比返程速度快、燃料省,是因为()A.逆风逆水B.顺风顺水C.顺风逆水D.逆风顺水(2)北海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温高B.盐度低C.寒暖流交汇D.水质好①错因分析:②关键能力点:例2:读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示来看,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洋流一般是()A.暖流B.寒流C.逆流D.漂流(1).澳大利亚西部的洋流对澳大利亚沿海的影响是()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洋污染范围C.降温减湿D.增温增湿①错因分析:②关键能力点:【方法技巧】1、按照成因,海雾可以分为三类:(1)寒暖流交汇处的海雾。
由于暖流经过的海域水温较高,海水蒸发形成了充足的水汽;而寒流经过的海域气温下降,故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这类海雾大多常年都有。
(2)中低纬度有寒流流经海域的海雾。
在中低纬度海域,水汽充足的暖湿气流遇到低温的海面,容易形成海雾。
在夏季,温暖的海水蒸发形成了很多水汽,在寒流流经该海域时,海面气温下降,水汽容易遇冷凝结成海雾,这类海雾多出现在夏季。
(3)中高纬度有暖流流经海域的海雾。
由于海面上有暖流经过,形成了大量的水汽,而海面上经常有冷气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海雾。
公开课教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2005年11月16日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会运用有关图表解释、应用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通过学习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大海是很令人神往的,一想到大海,我们会想到大海“海纳百川”的胸怀、“波澜壮阔”的气势……海水在不停地运动,海水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
〔课件演示〕波浪、潮汐图片归纳总结: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我们今天来学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
由此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标要求提出问题:什么是洋流?根据水温情况,洋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学生自学课本第一、二自然段回答。
〔课件演示〕归纳总结寒、暖流。
〔承转〕洋流是怎样形成的?〔课件演示〕风海流的成因。
展示图片: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
讲解洋流模式图的形成。
〔板书〕洋流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课件演示〕洋流模式形成过程〔板书〕(归纳总结)洋流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低纬度北半球南半球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风海流寒流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冬季〔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
学生利用图2—3—7落实需要记忆的洋流名称。
〔课堂练习〕1、下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C: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D: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2、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东侧的中低、纬海区,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该洋流是:A:日本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C:巴西暖流 D:秘鲁寒流3、1月份,自波斯湾到日本横滨的油轮在航行途中将会:A:一路顺流 B:一路逆流C:先顺流后逆流 D:先逆流后顺流〔承转〕洋流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有哪些?〔课件演示〕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航运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地理洋流教学设计篇1:地理《洋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标准”要求学习目的是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材料,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正文部分着重讲述了中低纬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并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世界洋流的分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的活动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
对具体的洋流名称不作强记性要求,对洋流的基础知识也作了较多的简化处理。
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北大西洋海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均为艺术类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还较缺乏,因而洋流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地图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力2 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潮阳黄图盛中学地理组陈楚斌【考纲要求】1.洋流的概念和性质2.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洋流作为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范畴,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中不断接触,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在知识、应用、迁移、分析问题能力上显得不足,如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讲学到的知识形成系统化,转化为做题的能力是高三学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法设计】在本节课的复习中,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考纲要求,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学生画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
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问题情景为驱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典型的高考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的严密性。
还课堂与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思考中实现知识的再现、巩固、应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洋流的形成,同时会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来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已有知识建构洋流分布的模式。
同时掌握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分布示意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同时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地图的判读,提高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式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模式图建构【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引进洋流概念)漂流瓶的故事——漂流瓶如何从澳大利亚到达美国——世界洋流的分布【问题递进1】洋流是怎样形成的?洋流的分布规律如何?要求学生绘制气压带风带模式图。
地理《洋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洋流》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材分析】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标准”要求学习目的是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材料,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正文部分着重讲述了中低纬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并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世界洋流的分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的活动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
对具体的洋流名称不作强记性要求,对洋流的基础知识也作了较多的简化处理。
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北大西洋海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均为艺术类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还较缺乏,因而洋流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地图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力2 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高一地理教案:《世界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一地理教案:《世界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世界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课标解读】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完整word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则小故事————漂流瓶靠什么力量在大海中游荡?(学生回答是洋流)?那么它的“航线”是漫无方向还是存在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水的运动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那么什么是洋流,她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同学阅读教材49页的内容,找出答案。
板书再请同学回答这是世界洋流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洋流的流向不是完全一致的,主要有哪些方向的流向?有无规律可循呢?它们的性质一样吗?这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一一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洋流的分类。
请同学阅读教材50页,找出洋流按性质分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板书再请学生回答洋流的分类及寒流、暖流的概念。
(寒流是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洋流,暖流是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那么我们在题目中如何根据等温线判断寒暖流。
一般我们分成三步————在黑板上一边演练一边讲解步骤,下面我们来牛刀小试一下,这是四副等温线图,请同学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海区位置及洋流性质(将学生分成四组)————这是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大家一起思考回答)——————请同学阅读教材50页的知识窗看看洋流除了按性质分类之外还有什么分类方法。
板书请同学回答再讲解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密度流:不同海域因为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
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杨柳,使海水流出的还去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的海水刘过来进行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要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首先要了解全球大气的运动状况,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相关知识,下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简图————在这些风带的影响下,海洋中的海水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之后我再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尝试着画出洋流的分布模式图(注意一下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已经大陆轮廓的阻挡),根据学生画的图讲解一下赤道两侧盛行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他们的作用下,赤道南北两侧海域的海水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洋流》教学设计简案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与高考考纲完全一致。
(一)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题目为“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小节内容“水循环和洋流”是自然界物质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运动,本框题主要讲述水环境中海水运动的部分,洋流不仅是全球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也是其流经地区沿岸环境的重要塑造者,研究和学习洋流对于学生明白各地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
(2)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洋流的利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用简明语言概括材料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3)能尝试提出研究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
(1)通过洋流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同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
(2)通过学习,了解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辨证唯物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洋流分布规律的观察认识及相关的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
(1)学生对于洋流模式的归纳、总结。
(2)探究洋流成因
(四)课时:1课时
二、教学方法
1.自学指导法
2.引导—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江苏省泰州中学(225300)王晓圣
一、课标分析:
㈠《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㈡《江苏教学要求》: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3.阅读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㈢《09江苏考试说明》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洋流的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重点:
我校在教学中,使用的是鲁教版的教材。
本节教材是从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性质分类、成因分类;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来组织教材的。
其中,把洋流的成因分类放在知识窗里;人教版对洋流的成因分类基本未提及。
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从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及南纬40°附近海区三方面总结,没有提及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而人教版教材没有总结洋流分布的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对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对航海的影响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四个方面阐述。
其中对前2个方面的讲述较为详细。
在讲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中,先阐述了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的意义及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再结合3个具体的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西欧海洋性气候及摩尔曼斯克港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与寒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印证。
在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中,主要以洋流对渔场的形成为例,归纳寒暖流交汇及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流处形成世界四大渔场的原因。
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中,点出洋流对航速的影响,而人教版还举例说明洋流产生海雾及携带冰山对航海不利。
在讲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时中,只指出洋流对海洋污染物扩散的有利及不利。
对照其他的三个版本的教材发现,人教版、中图版一样,都把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讲述,并相应举了例证,中图版只从三个方面阐述,没有提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湖南版在这段教材的处理上与上述三个版本有较大的区别,它没有正文,而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问题及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结四个版本的教材,他们在对课标的理解、知识结构及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是基本一致的,其共同点是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有所侧重、把洋流对渔场分布及对航海的影响作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体现。
因此,在教学中以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海的影响作为重点;洋流对污染的影响用作提升学生环境意识、环保素养。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策略
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地理空间概念不强,教学中要强化读图能力的训练,并培养运用地理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尽可能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更多的信息,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地图增加素材的直观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并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思路:
通过二战中,德军与盟军交战实例创设情境导入,以实际生活中与洋流相关的案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展开,从而使学生把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体现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图片及问题】:二战中,德军的潜艇为什么总能在英军戒备森严控制下的直布罗陀海峡神出鬼没地往来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对盟军海军舰队实施攻击,使盟军海上力量损失惨重?”
【过渡及转承】:这与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存在的洋流有关。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小组一起讨论、及时记录下来或随时提出来。
二、自学探究
学案:
一、洋流的概念
洋流是 的现象。
二、洋流的类型
㈠按照成因分类:
1.洋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 流、 流和 流。
2.北赤道暖流的形成与 风带有关;北太平洋暖流的形成与 风带有关;
3.你还能列举哪些风海流?他们的形成分别与哪些风带有关?
4.由于 和 的差异,使得流出海区的海面 于相邻海区,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 。
5.补偿流可以分为 和 。
垂直补偿流又可分为 和 。
如: 就是上升补偿流。
6.相邻海域因海水温度、盐度的差异,导致海水 的差异,引起海水的流动,形成的洋流,叫做 。
如:地中海的盐度 于大西洋,表层海水从 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 ,按照成因这种洋流就属于 ;而底层的海水则从地中海回流到大西洋,这种洋流就属于 。
㈡按照性质分类:
1.洋流按照性质可以分为 和 。
2.判断对错:暖流的水温一定高于寒流。
( )
3.右图是“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若图中
等温线的弯曲是因洋流甲所致,则甲洋流是:( )
A.南半球的暖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北半球的寒流
三、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下图中标出五条纬线的度数、并用带箭头的线条画出
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模式图。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太平洋海域,说出各个箭头分别代表
的洋流名称。
3.如果换成大西洋,你能熟练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4.由此,总结出世界大洋洋流分布的规律。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 流有关;摩尔曼斯克和海参威,同为
19℃ 17℃
21℃
俄罗斯的两个港口,海参威的纬度相对低得多,但是却有很长的封冻期,这与流有关。
2.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到的作用;而寒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到作用。
3.在下图中填出四大渔场的名称,并说出它们附近的洋流名称。
4.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企鹅体内为什么有DDT农药?由此,说明了洋流对污染有怎样的影响?
三、大组互动探究:
1.你怎样理解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的?
2.一艘英国的油轮从波斯湾海域满载原油返航过程中,航程大致依次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阿拉伯海、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你能分析该油轮沿途在哪些地方可能遇到的密度流并分析有密度流存在的地方是顺流还是逆流?你还能列举世界其他海域的密度流吗?
3.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图”举出洋流对沿岸的气候的影响,并具体说明它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印度半岛是什么气候类型?7月日本的油轮满载原油从波斯湾返航的途中是顺风顺水还是逆风逆水?换成1月呢?总结北印度洋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
5.请在下图中绘出太平洋东、西部的海水等温线。
6.虽然秘鲁渔场的形成仅仅是与秘鲁上升流有关,但世界著名大渔场的形成一般都与寒暖流交
①
② 汇有关,请总结世界著名大渔场形成的一般性的原因。
四、小结、巩固
一、洋流的概念
二、洋流的分类
1.成因分类
2.性质分类
【强调】:洋流的成因可能是多种原因形成的。
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都可能影响洋流的形成。
检测与巩固:据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990年5月的一天,在美国华盛顿州(美国
西部沿海)海滩漫步的人们突然发现,成千上万只不同
颜色和尺码的鞋子向岸边漂来。
人们带着满腹疑惑收集
起这些湿透了的鞋子,并猜测鞋子的来源。
原来是一艘
货轮在太平洋遇到台风失事,集装箱遭到了破坏。
⑴在右图中用箭头画出北太平洋海区的洋流的模式。
⑵①附近海域洋流对沿岸气候有什么影响?
⑶这些鞋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资料。
你
能根据右图推测出鞋子从哪里来的吗?为什么?鞋子还
会在哪些洋流的作用下飘回到原来的国家?
⑷说出②附近渔场及洋流的名称。
⑸停靠在日本沿海的油轮发生原油泄流事件,美国、加拿大立即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这是为什么?法律依据是什么?
三、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⑴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⑵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⑶南纬40°附近海域: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⑷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夏顺冬逆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有利于大型渔场的形成。
3.对污染物的影响: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是,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对航海业的影响:顺洋流航速快,逆洋流航速慢。
六、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通过典型的战例和生活中的现象及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3.教学中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讨论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现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4.在完成学案及相关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能较好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