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德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计算题训练答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89.62 KB
- 文档页数:4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解析]A中碳棒是正极,工作中不会消耗,A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错误;原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C正确;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D错误。
[答案] C2.(2016·浙江高招选考)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解析]装置甲中锌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装置乙中形成铜锌原电池,且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H+得电子生成氢气,A项正确;装置甲中没有形成原电池,不存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B项错误;装置乙形成了原电池,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C项正确;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D项正确。
[答案] B3.(2017·黑龙江实验中学月考)将编号为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解析]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②为正极,①比②活泼;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说明①比③活泼;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②是正极,④比②活泼;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是负极,③比④活泼,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③④②。
课时跟踪训练(四十)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5·安徽卷)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 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 L CO2[解析]A项,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3H2O3。
B项,分子中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中各有一个σ键,碳氧单键全部是σ键(4个),碳氢键也是σ键(2个),共有8个σ键。
C项,分子中的碳氧键、碳氢键都是极性键,而碳碳键是非极性键。
D项,8.6 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燃烧后得到0.3 mol CO2,只有在标准状况下0.3 mol CO2的体积才是6.72 L。
[答案] A2.374 ℃、22.1 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A.显中性,pH等于7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显酸性,pH小于7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解析]超临界水仍然呈中性,pH不等于7,A、C项错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以知B正确(有机物大多数是非极性分子),D错误。
[答案] 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CHO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D.沸点:PH3>NH3>H2O[解析]HCHO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既含σ键又含π键,A项正确;CO2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B不正确;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杂化,C项不正确;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因而氨的沸点反常高,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强于氨气分子之间的氢键,因此水的沸点高于氨的沸点,D项不正确。
[答案] A4.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解析]由石墨的晶体结构知C原子为sp2杂化,故B原子也为sp2杂化,但由于B(OH)3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羟基间能形成氢键,故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
课时跟踪训练(十二)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7·全国百校联盟第二次联考)结合化学与环境相关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O2、NO2、CO2均属于大气污染物B.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C.CO2也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大气中S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解析]酸雨的pH小于5.6,主要是由NO2和SO2溶于水形成的。
[答案] B2.(2017·福州质检)下列各物质分别滴加浓硫酸后,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胆矾晶体由蓝色变无色B.pH试纸变红C.蓝色石蕊试液褪色D.白纸变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A项,胆矾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A项错误;B项,pH试纸先变红后变黑,B项错误;C项,蓝色石蕊试液变红,C项错误;D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白纸变黑,D项正确。
[答案] D3.(2016·苏北四市一模)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B.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C.将过量的S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2不能漂白石蕊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解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Ba(N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NO气体,故A错误;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故B正确;二氧化硫溶于水具有酸性,S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SO2不能漂白指示剂石蕊,故C正确;亚硫酸酸性大于碳酸,故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故D 正确。
[答案] A4.(2017·福建泉州3月质检)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解析]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A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时导管应该“长进短出”,B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混合液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应该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滴定,D错误。
2018届高三化学选择题训练五7.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0 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7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2N AC.1 L浓度为1 mol·L-1的H2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1 mol氯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9.EDTA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
4 mol 一氯乙酸和1 mol乙二胺(H2N N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 mol EDTA和4 mol HCl,则EDTA的分子式为A.C10H16N2O8B.C10H20N2O8C.C8H16N2O8D.C16H20N2O8Cl10.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以及对应结论都正确且现象与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和H2O2为原料的新型电池的工作原11.一种以NaBH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的正极反应为H2O2+2e-=2OH-B.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C.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D.b极室的输出液经处理后可输入a极室循环利用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族,Y、Z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性:X<YB.原子半径:Y>Z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Y元素氧化物不溶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13.25℃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H2SO4视为二元强酸)。
2018~2018学年英德中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化学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有8小题共24分)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小于7的是()A、Na2CO3B、NH4NO3C、Na2SO4D、KNO3H30++ 0H-,若使水的电离平衡2、在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2H20向正方向移动,并使溶液pH减小,应加入的物质是()A、CH3COOHB、KHCO3C、KHSO4D、(NH4)2SO43、体积相同,pH值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与碱完全中和时,前者与后者相比较消耗碱的量()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4、某酸溶液中c(H+) = 0.1mol/L,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一定等于0.1mol/LB、一定大于0.1mol/LC、一定小于0.1mol/LD、无法确定5、有一只50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溶液液面恰好在10ml刻度处,现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用量筒接收,所得溶液的体积为()A、40mlB、10mlC、小于40mlD、大于40ml6、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最多的是()A、KClB、Mg(OH)2C、MgSO4D、Na2CO37、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NaNO2易溶于水B、HNO2不与Na2SO4反应C、用HNO2做导电实验,灯炮很暗D、0.1 mol/L的HNO2溶液的pH值为2.18、下列溶液蒸干能得到原溶质的是( )A、Na2SO3B、FeCl2C、Fe2(SO4)3D、(NH4)2S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有10小题共40分。
)9、实验室中,某学生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每次使用时润湿程度相同)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液进行测定试液的p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的测定值一定有误差产生B、当溶液为中性时,该生的测定值不会有误差C、用此方法检测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两溶液时,盐酸的pH比醋酸小D、用此方法检测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两溶液时,醋酸的pH比盐酸小10、有pH分别为8、9、10的三种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溶液NaX、NaY、NaZ,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酸HX、HY、HZ中,以HX的酸性最强B、 HX、HY、HZ三者均为弱酸C、在X-、Y-、Z-三者中,以Z-最易发生水解D、中和1mol HY酸,需要的NaOH稍小于1mol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水解反应的是+H2O NH3·H2O+H+ B、S2-+2H20H2S+2OH-A、NH4C、CH3COOH+H2O CH3COO-+H3O+D、CH3COOH+OH-= CH3COO-+H2O12、已知常温下某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4mol/L,溶液中可能含有①Fe2+②Cl-③ HCO3-④ Na+⑤NO3-⑥ Al3+将上述离子任意两种组合,肯定..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②⑥B、①⑤C、④⑤D、②④13、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氯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中,为了除去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为4,应加入的试剂是()A、NaOHB、NH3·H2OC、ZnOD、ZnCl2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B、NH4HSO4C、CH3COONH4D、NH4HCO31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Na+0.2 N A个,CO32-0.1 N A 个B 、1L0.3mol/L的K2SO4溶液中,含K+和SO42-离子总数为0.9 N A 个C 、2L0.6mol/L的Fe2(SO4)3溶液中,含SO42-离子总数为2.4 N A 个D、0.1mol/L的Na3PO4溶液中,c(Na+)∶c(PO43-)>3∶116.将pH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稀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时m倍和n倍后,两溶液的pH值仍然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A、m<nB、m>nC、m=nD、无法确定17.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的关系为( )A、A>BB、A=10-4BC、B=10-4AD、A=B18、已知某温度0.1moL/L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c(H+)>c(OH-),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 、c(H+)+c(Na+)=c(HB-)+2c(B2-)+c(OH-)B 、c(Na+)=0.1 moL/L>c(B2-)C 、c(H+)·c(OH-)=1×10-14D、溶液的pH=1三、填空题:(每空2分,20分)19、25℃时,0.02mol/LCa(OH)2溶液中,c(Ca2+)=__mol/L,c(H+)=___ mol/L。
2018届高考化学填空题专练(四)及解析1.已知:N2(g)+2O2(g)===2NO2(g)ΔH=+a kJ·mol-1N2H4(g)+O2(g)===N2(g)+2H2O(g)ΔH=-b kJ·mol-12NO2(g)??N2O4(g)ΔH=-c kJ·mol-1写出气态肼在气态N2O4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N2H4(g)+N2O4(g)===3N2(g)+4H2O(g)ΔH=-(a-c+2b) kJ·mol-1解析①N2(g)+2O2(g)===2NO2(g),②N2H4(g)+O2(g)===N2(g)+2H2O(g),③2NO2(g) ??N2O4(g),2×②-①-③得出:2N2H4(g)+N2O4(g)===3N2(g)+4H2O(g)ΔH=(c-2b-a) kJ·mol-1。
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气合成甲烷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Ⅰ.CO(g)+3H2(g)=== CH4(g)+H2O(g)ΔH1=-206 kJ·mol-1Ⅱ.CO(g)+H2O(g) === CO2(g)+H2(g)ΔH2=-41 kJ·mol-1Ⅲ.2CO(g)+2H2(g)===CH4(g)+CO2(g)ΔH 3=-247.4 kJ·mol-1(1)图1是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利用热力学数据分析得到温度对反应Ⅰln K(化学平衡常数K的自然对数)的曲线图,请分析出现这样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德中学2010届高三化学(理科班)选择题专项训练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环境保护的首选对策是“污染预防”,即在源头防止污染的生成,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积极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 .使用聚乳酸、聚碳酸酯等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新型聚合物材料C .工业上停止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等D .把烟囱造高或把无法回收的垃圾深埋2.最近科学家确认世界上还存在的另一种“分子足球”N 60,它与C 60的结构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N 60和N 2是同素异形体C .N 60和14N 都是氮的同位素D .N 60和N 2是同系物3.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 .Na + B . C . D .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 2O >NH3>CH 4 ②离子半径:Na +>Mg 2+-③酸性:盐酸>硼酸>醋酸 ④结合质子能力:OH - > > HCO 3-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5.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用松花蛋时蘸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B .用淀粉溶液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C .用双氧水的稀溶液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D .用稀硝酸回收利用破碎热水瓶胆内的银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④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⑥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②⑤D .③④⑥7.在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能与Na 反应生成H 2的溶液:Ca 2+、NH 4+、HCO 3-、Cl -B .存在多量Fe 2+的溶液:H +、Na +、NO 3-、SO 42-C .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2mol/L 的溶液:Na +、K +、Cl -、NO 3- O -D .c (H +)∶c (OH -)=1∶2的溶液:K +、Ba 2+、ClO -、CO 32—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有CO 32一或SO 32一B .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42一C .某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显碱性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 2+9.亚硝酸钠(NaNO 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 2+离子转化为Fe 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维生素C 缓解,下列叙述中表现严硝酸钠和维生素C 的性质正确的是A .氧化性和还原性B .还原性和氧化性C .氧化性和酸性D .还原性和碱性 10.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 ΔH<0,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第6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 B .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 .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11.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CH 3CH 2Br 浓硫酸△ C 2H 4↑ + HBrB .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C .表示CH 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O(g)2H (g)CO (g)2O (g)CH 2224++ ∆H =-802.3 kJ ·1mol -D .示踪原子法研究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12.它的问世使得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等大型蓄电池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课时跟踪训练(十)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
若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D.自然界中硅的贮量丰富[解析]由于硅的亲氧性,自然界中的硅都以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无单质硅。
[答案] B2.①水泥路②门窗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石英钟表⑤玛瑙手镯⑥硅太阳能电池⑦光导纤维⑧计算机芯片,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是()A.⑥⑧B.①②⑦⑧C.①②③④⑤⑦D.全部[解析]①②③④⑤⑦中直接用到SiO2,而⑥⑧中使用的是Si,而不是SiO2。
[答案] C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石英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2OH-===SiO2-3+H2OB.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2OH-+H2O===SiO2-3+2H2↑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2H2O+CO2-3D.往水玻璃中加入盐酸:2H++SiO2-3===H2SiO3↓[解析]选项C中,当石灰水过量时,NaHCO3中的HCO-3一定会完全反应转化为CO 2-3,CO 2-3再结合Ca 2+生成CaCO 3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CO -3+OH -+Ca 2+===H 2O +CaCO 3↓。
[答案] C4.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 2Fe 5Si 8O 22(OH)2。
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石棉属于硅酸盐原料B .青石棉中含有大量的石英晶体C .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D .1 mol 青石棉能还原1 mol HNO 3[解析] C 项,先依据钠原子数、硅原子数、氢原子数,把它们改写成氧化物形式,后余下Fe 5O 6,再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将其改写成3FeO·Fe 2O 3;D 项,根据C 项的氧化物形式,可知1 mol 青石棉发生氧化反应时,失去3 mol 电子,1 mol HNO 3被还原为1 mol NO ,得到3 mol 电子,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018届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推断题专项练习
1.(9分)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
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 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
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 mol。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八)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为防治病虫害,冬季马路两旁和公园的树干上都涂抹了石灰水。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饱和石灰水加入生石灰,若温度不变,则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不变B.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若温度不变,则pH不变C.升高饱和石灰水的温度时,Ca(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减小D.石灰水显碱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有防治树木病虫害的作用[解析]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CaO+H2O===Ca(OH)2,由于水减少则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减少,A项错误;B项温度不变,饱和石灰水的浓度不变,OH-的浓度不变,B正确;C项,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K sp[Ca(OH)2]减小,正确。
[答案] A2.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解析]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A项不正确;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C项不正确;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D项不正确。
[答案] B3.(2017·大连双基测试)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8.5×10-16。
下列关于难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gCl难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同一类型难溶物的K sp相差越大,难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C.常温条件下,将饱和的AgCl溶液和AgI溶液等体积混合,会有沉淀生成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大于8.51.8×10-11 mol·L-1[解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转化,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英德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11.(10分)(1)C(2分)(2)c(NaHCO3)=c[Ba(OH)2]=1.8mol·L-1(2分)c(NaHSO4)=0.9mol·L-1(2分)或c(NaHSO4)=c[Ba(OH)2]=1.8mol·L-1(2分),c(NaHCO3)=0.9mol·L-1(2分)2、(10分)(1)C(2分)(2)①C(2分)②Mg和Al(2分)(3)x=1.008L(2分)y=2.016L(2分3..(8分) (1) V1:V2=1:1(2分) (2) V1:V2=1:10(2分) (3) V1:V2=10x+y-14(2分)4.(12分) (1) n(Cu)+n(Cu2O)=0.300mol(3分) (2)0.1mol<n(CuO)<0.4mol(3分)(3)(6分)设其中一份中n(Cu)=x mol,n(Cu2O)= y mol,n(CuO)= z mol,依得失电子守恒和氧元素守恒,有:亦即反应后生成的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350mol(3分)则500mL稀硝酸中,n(HNO3)=0.350mol×2+0.100mol=0.800mol(2分)于是:c(HNO3)=0.800mol/0.500L=1.6mol/L(1分)21.(共8分)(1)n(H+)=0.10mol, n(NO3-)=0.02mol3Fe + 8H++ 2NO3—= 3Fe2++ 2NO + 4H2O8mol 2mol0.10mol 0.02mol∴n(H+,过量)=0.10mol-0.08mol=0.02mol …………2分生成的NO为:n(NO)=0.02mol …………2分(2)过量的H+继续与Fe反应Fe + 2H+= Fe2+ + H22mol 1mol0.02mol 0.01mol又生成氢气为:n(H2)=0.01mol …………1分n(气)=0.02mol+0.01mol=0.03mol …………1分V(气)=n(气)×Vm=0.03mol×22.4L/mol=0.672L …………(2分)2.(共12分)(1)F、Cl …………2分H+、SO32—、HSO3—、Cl—、F—…………2分(2)在25.00 mL溶液中产生n(BaSO4)=0.01mol, 则n(SO42-)=0.01mol ……1分原A中n(S)=0.1mol, n (A) =n (S)=0.1mol,M (A)=11.90g/ 0.1mol=119g/mol, …………2分由于S元素在A中的化合价为+4价,且A中只含一个S原子,故A中只能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卤原子…………2分又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故两个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为:119-32-16=71 所以,只能是两个氯原子…………1分A的化学式为SOCl2…………2分△ △ △ 3. (共8分)设分解的KMnO 4的物质的量为x ,分解的KClO 3的物质的量为y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O 2 2KClO 3 ==2KCl +3O 2↑x 0.5x 0.5x y y 1.5yMnO 2 +4H + +2Cl -===Mn 2++ Cl 2↑+ 2H 2O 0.5x y0.5x ×2=y (0.5x +1.5y )×22.4L/mol=1.792L 解得 x =y =0.040mol m (KMnO 4)=6.32g m (KClO 3)=4.90g 4.(共12分)⑴BaSO 4和Fe(OH)3 (2分)⑵1∶1(2分) Ba 2++SO 42-=BaSO 4↓(1分) Al(OH)3+OH -=AlO 2-+2H 2O(2分)⑶(每空1分,共5分)31.溶液中n (H +)=0.05 L ×1 mol ·L -1=0.05 mol ,根据电荷守恒有溶液中n (NO 3-)=2 n (Cu 2+)+n (H +)=0.35 mol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 L ×12 mol ·L -1-0.35 mol =0.25 mol 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4L/m ol4.48L=0.2 mol即n (NO)+n (NO 2)+n (N 2O 4)=0.2 mol ①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4g/molg6.9×2=0.3 mol ,根据电子守恒有3 n (NO)+n (NO 2)+2 n (N 2O 4)=0.3 mol ② 根据氮元素守恒有n (NO)+n (NO 2)+2 n (N 2O 4)=0.25 mol ③ 解①、②、③得:n (NO)=0.025 mol ,n (NO 2)=0.125 mol ,n (N 2O 4)=0.05 mol 2.⑴ CuSO 4·3H 2O CuO Cu 2O (4分) ⑵ 可以 260℃~650℃ (每空1分)3. (1)20%(4分)(2)后者大 (2分) (3)0.29V (4分)4. 2Cu 2+ ~ I 2 ~ 2S 2O 32-(2分) n (Cu 2+)=20×10-3L ×0.05mol·L -1×mLmL 10100=0.01 mol (2分)g g molg mol g mol g mol CuSO S 2510016001.00.816001.0)(114=⨯⋅⨯-⋅⨯=-- (4分) 5. (1) n(H 2O) =mol mol g gg 00300.0·18437.0491.01=--(2) n(C 2O 42-) = 0.0500 mol ·L -1×0.024 L ×mol 00300.025= m(C 2O 42-) = 0.003 mol ×88 g ·mol -1 = 0.264g ω(C 2O 42-) =gg491.0264.0×100% = 53.8 %(3) 因为n(Fe 3+) = n(Fe 2+) = 0.0500 mol ·L -1×0.004 L ×5 = 0.00100 mol 1 :y :z = 0.00100 mol :0.00300 mol :0.00300 mol = 1 :3 :3 则 y = 3 , z = 3根据电荷平衡有:x + 3 = 2y ,得x = 3所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 3Fe(C 2O 4)3·3H 2O41.(1)C (2)①烷烃、烯烃 ②因为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因为V 烷=V H2O -V CO2,V 烯=V H2O -V CO2=0而V 炔=V CO2-V H2O ,又因为V H2O >V CO2故为烷和烯两类烃 ③7︰32.两个,注意条件 _0.84_ 1∶43. (1)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钡:171%1.1720⨯=0.02mol故原混合物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9802.0⨯×100%=9.8%(2)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04.0171%1.17)2060(=⨯-mol 故原混合物中HCl%:205.36204.0⨯⨯×100% = 14.6%(3)沉淀中硫酸钡的质量:0.02×233 = 4.66g 。
生成氯化钡:0.04×208=8.32g ,因为4.98>4.66,故其中也有氯化钡固体析出,留下的溶液为氯化钡的饱和溶液,析出氯化钡质量:4.98-4.66=0.32g 。
饱和氯化钡溶液中溶有氯化钡的质量为:8.32-0.32=8.00g 饱和溶液的质量:(20+60)-(43.02+4.98)=32.00g 氯化钡的溶解度:3.3310000.800.3200.8=⨯-g4. ⑴Fe 2Al (2分) ⑵37)10(274568-⨯⋅⨯+⨯a N A 或32110556aN A ⋅⨯ (4分) ⑶Fe ~HNO 3~Fe(NO 3)2~NO Fe ~HNO 3~Fe(NO 3)3~NO3 8 3 2 14 1 1 根据铁和稀硝酸的反应,不管铁被氧化到什么价态,均有 n (HNO 3)=4 n (NO)=4×1L m ol 22.4L0.672-⋅=0.12molc (HNO 3)=L0.1m ol0.12=1.2mol/L (4分) 51.(8分)(1)Cu 2S +2 MnO 4-8H +==2Cu 2++SO 42-+2Mn 2++4H 2O (2分)(2)35.7%(6分)26.(12分)(1)y=26x+2(2分)(2)y=17.6(2分)(3)(每一组答案2分。
每组3项正确得2分,2项正确得1分,仅1项正确不得分,一、二两组答案合并表达也可)(6分)(4)(2分)3.(8分)n(BaSO 4)=0.03mol(1分)n(H +)=0.2mol ,与NH 3反应的H +的物质的量为:0.2mol -0.08L ×2mol ·L -1=0.04mol (1分)n(SO 42-)=0.03mol ;所以:n(NH 4+): n(SO 42-)=0.04:0.03=4:3(1分) 所以:2x :(x+1)=4:3 (2分) 所以:x=2(1分)又因为:M(复盐)=4.42g ÷0.01mol=442g ·mol -1,所以,y=1。
(2分) 其他合理解法也给分。
4.(12分)⑴4NH 3+5O 24NO+6H 2O (2分) ⑵0.091(4分)⑶1/(1+ab ) (3分) 2abc/(1+ab )(3分)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