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12 MB
- 文档页数:102
管理经济学真题简答题论述题答案管理经济学计算题题库1.简要说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管制经常是非均衡状态出现的原因。
答:(1)政府规定最低价格,由于最低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势必造成超额供给,但由于此时价格下限限制了供给和需求向均衡价格的移动,就必然会导致供给过剩。
(2)政府规定最高价格。
当政府实行价格上限时,限制了市场价格向均衡价格的移动,必然导致商品短缺。
2.简要说明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答:(1)技术方面的经济效果。
(2)管理方面的经济效果。
(3)金融方面的经济效果。
(4)承担风险方面的经济效果。
3.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述为MC=P?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是MR=P,所以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述为MC=P。
4.变折需求曲线的寡头垄断模型是否意味着没有一个厂商在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答:是的。
弯折需求曲线的提出,就是假定某厂商以外的其他厂商不跟着它提商价格,只跟着它降低价格,因此该厂同并不占支配地位。
5.与产品销售相比,劳务的销售中价格歧视或称差别价格的现象更普通,如医疗服务可按人们收入的不同收取不同的费用;交通运输服务可按年龄不同定价。
请解释这种现象。
答:(1)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出于非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物品或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2)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利润,如果按较高的价格能把商品卖出去,生产者就可以多赚一些钱。
因此,生产者将尽量把商品价格卖得高些。
但是如果把商品价格定得太高了,又会赶走许多支付能力较低的消费者,从而导致生产者利润的减少。
(3)如何采取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以较高的商品价格赚得富人的钱,又以较低的价格把穷人的钱也赚过来,这就是生产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价格歧视”产生的根本动因。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习题(一)填充题1。
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
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4.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5。
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6.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7.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8。
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_____,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______。
9.管理的___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12.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_______。
1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_,又具有________属性.14.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
人际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周三多第四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管理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3. (1)需求下降(2)需求上升(3)需求下降(4)需求不变(5)需求量上升(6)需求上升(7)需求上升4.(1)供给上升(2)供给下降(3)供给下降(4)供给上升(5)供给下降5。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猪肉价格将会上升,因为猪肉的需求将上升.6.(1)P=1000,短缺,过剩(2)P=1033.3,Q=383。
3,T=12777。
8(3)短缺,数量50 7.(1)Q=2389 P=14。
6 (2)替代品8.(1)P=4。
3,Q=31428。
6(2)否,9000(3)否,否第3章2.不正确,弹性的大小不仅与斜率有关,还与点的位置有关.3.弹性从大于1逐渐递减为小于1,总收益由递增逐渐变为递减。
4.粮食、食油类商品应提价,黄金、首饰类商品应降价.5.⑴前者弹性大;⑵后者弹性大;⑶后者弹性大;⑷前者弹性大;⑸前者弹性大.6.E P=60=-1。
5,E P=40=-0。
667.E P=-a,E Y=18.16。
7%~25%9.75.48%~208。
62%10.(1)E P=-1.1(2)P=37。
511.(1)59(2)-11。
412.(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错误(6)错误(7)错误13.(1)Q D=2231.1-3.015P,Q S=-844。
2+6.03P (2)均衡价格和产量都将增加(3)市场将出现短缺14.(1)Q=125-5P(2)E=-4,Q=25(3)△Q=1第4章4.方案A:7500,方案B:6600,选方案A。
5.(1)Q=1500,P=105(2)π=892506.Q=257.(1)L=30(2)L=20(3)Q=3060(4)L=408*.C=2(P L P K Q)1/29.(1)C=9750000(2)△Q=2500010.(2)Q=25000(3)π=1000011.(1)会计成本=26000+75T(2)经济成本=31000+75T(3)T=12400小时12.租大型复印机,Q=1333413.(1)选方案B(2)Q=10(3)同时使用这两个方案,Q A=14,Q B=814*.(1)L=288,K=72,C=1152(2)L=64,C=256第5章3.产品同质,广告投入无收益。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1)人类活动的特点①目的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理想。
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②依存性。
目的性来源于人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去取得必需的资源,必须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劳动为自己或他人提供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③知识性。
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包括各种科学理论、原理、方法和技艺。
(2)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而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使得管理活动和人类实践一样历史悠久。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其内涵包括: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通过群体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
但是应当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群体中的个体正在向自由劳动者的方向接近,他们越来越关心个人发展的前景,个人兴趣、个人爱好、个人感情及个人自我实现程度都会成为他们是否愿意在组织中工作或积极工作的原因。
另外组织与社会、组织与环境关系越来越密切,因而组织的社会责任也愈来愈重,所以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
即不仅要正确地做事,并且要力争做正确的事,这样才能又好又快地做事。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如人、财、物、信息、技术、专利、社会关系、品牌、声誉等)之间的协调,使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成强大的竞争能力;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例题:某矿产需求函数为:Q=50-4P,式中,Q表示矿产需求量,P表示价格。
(1)计算P=1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εd;(2)计算P1=5与P2=10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εd。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1已知AVC=10-2Q+0.5Q2, MC=10-4Q+1.5Q2由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产品的边际收入等于价格。
即P=MR=AR (1)当AVC最低时,则AVC=MC10-2Q+0.5Q2=10-4Q+1.5Q2解得:Q=2(2)AVC=10-2Q+0.5Q2=10-2*2+0.5*22=8所以当AVC最低时的产量Q=2,AVC最低值AVC=8(3)已知P=7,有以上可知AVC=8,则P<AVC说明销售收入不足以弥补变动成本,此时进行生产会增加企业的亏损,因此应当停产。
2解:由题意得已知P=640,LTC=240Q-20Q2+Q3,P=MR=AR则MC=240-40Q+3Q2(1)当利润最大时,MC=MR则240-40Q+3Q2=640解得:Q=20 或Q=-20|3(舍去)LAC=LTC|Q=240-20Q+Q2=240-20*20+20*20=240π=PQ-LTC=640*20-(240*20-20*20*20+203)=8000所以利润最大时的产量Q=20,此时的单位平均成本LAC=240,总利润π=8000(2)已知该企业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
有上述可知P=640,AC=240,MC=240-40Q+3Q2=640行业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的P=AC=MC,有上述计算可知P≠AC因此该行业没有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3)当带行业处于均衡时则,AC=LAC/Q=240-20Q+Q2,MC=240-40Q+3Q2AC=MC即240-20Q+Q2=240-40Q+3Q2解得:Q=10AC=P=240-20Q+Q2=140当该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这家企业的产量Q=10,单位产量的成本AC=140,单位产品的价格P=140.3解:依题意的已知:需求曲线Q=4500-P ,短期成本函数STC=150000+400Q则P=4500-Q, MR=4500-2Q, LMC=400当企业利润最大时则MC=MR 则4500-2Q=400 解得:Q=2050把Q=2050代入P=4500-Q 解得:P=2450π =PQ-LTC=2450*2050-(150000+400*2050)=4052500利润最大时的产量Q=2050,此时的利润π=4052500,此时的价格P=2450(4)当最求最大销售收入时,即MR=0MR=4500-2Q=0 解得:Q=2250把Q=2250代入P=4500-Q 解得:P=2250π =PQ-LTC=2250*2250-(150000+400*2250)=4012500所以当企业不再对最大利润感兴趣,而是最求最大销售收入,此时定价P=2250,此时的利润π=4012500(5)不是,因为该企业存在经济利润。
第一章:P201.若某彩电市场上,市场的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分别为Qs = -450000 200PQd =450000-100PQs和Qd分别为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单位是台;P为市场价格,单位是元/台。
求市场上彩电的均衡价格和成交数量。
若人们的收入增加,需求函数为Qd=510000-100P这时市场上均衡的价格和交易量又有什么变化?Qd 二Qs答.450000 -100P 二-450000 二200P口,P= 3000Q 二150000此时彩电的均衡价格为3000元,均衡数量为150000台。
Qd =Qs510000-100P =-450000 200PP =3200Q =190000此时均衡价格为3200元,均衡数量为190000台,相比之前均衡价格增加200元,均衡数量增加40000台。
第二章:49页1.某空调生产商认为其一品牌的空调机在某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如下:P=6 000-5Q 式中,P为每台空调机的价格(元/台);Q为每月在该市场上的销量(台)。
要想每月能在该市场上销售400台,应当定什么价格?如果价格定在3 600元,能销售多少台?在价格为3 200元/台时,需要价格弹性是多少?会在需求单一价格弹性时出售空调机吗?(1)每月在市场上销售400台,即此时Q=400由题意可知,P =6000 —5Q =6000 —5 400 = 4000 (元/ 台)1(2)由P =6000-5Q= Q =1200 P ,5价格定在3600,即此时P =3600二Q =1200—」3600 = 480 (台) 5 (3)由题意可知,价格P = 3200时,可以求出Q=560需求价格弹性二垃P「偉也一8dP Q 5 560 7(4)需求单一弹性表示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由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知1 =丄P=P=5Q,5 Q又P = 6000 - 5Q 二P 二3000,Q 二600总收益二PQ = 6000Q - 5Q2对总收益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 ,即6000 - 10Q = 0,刚好求得Q =600,并且总收益的二阶导数为-10,是最大值点,因此,会在需求单一价格弹性时出售空调机。
作业IA B互补品8.给定两种商品A和B, A的价格上升引起B的需求下降供给的变化 5.生产者在任何价格下所愿意供给的数量都与以前不同边际成本12.多生产一单位产出而增加的成本价格接受者11.企业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边际效用15.增加1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稀缺 2.人们需要的物品和资源是有限的斜率 1.横轴变量每单位变化所引起纵轴变量的变化停止营业点14.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的位置需求弹性 3.消费者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机会成本 6.经济品的次优使用价值规模经济4.随着产出的增加,每单位的生产成本下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7.得出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一种原因市场均衡9.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博弈论10.描述某企业策略如何取决于其竞争对手行为的通用术语总收益13.企业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1、F2、T3、F4、F 5、F6、T7、T8、F9、T 10、T三、选择1、D2、D3、D4、C5、D6、D7、E8、D9、A10、D四、计算(2)解:根据点弹性计算公式,点弹性E D= K (Q-Qo) -Q…3 - HPi-Po) -PoOL分别取Po=3、Pi=6,则其对应的Qo=35, Qi=20,代入到公式中,可得其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15/35 |=0, 43(3)、由于0<&=0.43<1,故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类型。
2、(1)解:由工人劳动供给函数L=0. 5W-20可得劳动力价格W=2L+40;由生产函数Q=4L可得劳动力数量L=Q/4,由于该企业在产品和要素市场上均为垄断者,故其成本函数TC=L*W=Q78+10Q;对TC 求导,得MC=Q/4+10;AR=P=100-Q,则TR=AR*Q=100Q-Q2对TR求导,得MR=100-2Q为谋求利润最大,则使MC=MR,得Q=40(2)解:Q=40,由Q=4L 可得L=10,由L=0. 5W-20 可得W=60,由Q =100* 可得P=603、(1)答:根据上策的定义:不管对手采用什么策略,你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优的这一定义, 可得企业A与企业B的上策都是生产中档组合音响产品。
周三多第四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周三多第四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关于“管理——原则和方法”课后练习的回答第一章目的:人类在不断的劳动、思考、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正是在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逐步进化的。
2:依赖性:人类的目的来自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之间的相互依赖。
3:知识:人类可以从过去的实践和经验中学习,并能记住、积累、分析和推理所学的知识,从而形成人类独特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征为人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不同于人类历史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管理是以社会组织中的人为中心,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最基本的特点是: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
3.在管理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任务:一般来说,是通过采取特定的手段和措施,设计、创造和维护一个环境,包括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协调有序地开展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从计划开始,通过组织、领导和控制。
同时,各种职能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导致新的计划,开启新一轮的管理周期。
管理经济学课后答案管理经济学题目汇总管理经济学题目汇总管理经济学题目汇总管理经济学题目汇总P78 7、一项对美国香烟在1955-1985年间销售量的调查显示,如果香烟价格上涨1%,则香烟消费在短期E=-0.4%/1%=-0.4长期自价格弹性 E=0.75/1%=-0.75(b)香烟需求在长期内比在短期内是更有弹性还是更缺乏弹性,请解释。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香烟需求具有依赖性,价格升高后,吸烟者短期调整比较困难,弹性较小。
在长期,吸烟者可以通过戒烟或者转移到其他爱好,也就更富有弹性。
(c)如果政府对香烟征税,使其价格提高了5%,则在短期内消费者花费在香烟上的支出会增加还是减少,在长期内又如何呢,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提价后,短期消费者需求将下降5% * 0.4=2%。
则消费者支出为原来的(1+5%)(1-2%)=1.029倍。
短期消费者花在香烟上的支出将增加2.9%。
长期消费者需求将下降5% * 0.75=3.75%。
则消费者支出为原来的(1+5%)(1-3.75%)=1.01。
长期而言,消费者花在香烟上的支出将增加1%。
P1386、住房是中国的一个敏感问题。
很多人将房屋价格的大幅上涨归咎于投机商。
为了给投机行为降温,200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不再鼓励金融机构给超过拥有一套住宅的投资者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希望将按揭的首付款比例从30%提高到50%。
(a)下面的因素将会怎样影响住房的需求:(1)收入上涨;(2)人口增长;(3)家庭模式由几代同堂转为单代模式;(4)性别比例失衡。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需求增长;(2)需求增长;(3)需求增长;(4)需求增长(b)住房供给在短期还是在长期更有弹性,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长期更有弹性,开发商可以退出房地产市场。
(c)政府关于住房按揭的限制将会怎样影响新建建筑的比率、住房价格和住房量,请分别在短期和长期范围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短期而言,限制将降低新建建筑的比率,减少购买者需求进而降低住房价格和减少住房量。
管理经济学高质量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4章-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管理经济学高质量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4章目录[练习题] (9)1.名词解释 (9)2.选择题 (9)3.问答题 (11)4.计算题 (11)[答案] (13)1.名词解释 (13)2.选择题 (13)4.计算题: (15)[练习题]1.名词解释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恩格尔系数2.选择题(1)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A.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B.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C.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D.需求曲线的斜率(2)万达影院的爆米花价格由每桶10.00元提升至每桶12.00元,由此造成其日销量由100桶降至80桶。
据此回答以下①②③题。
①此时,爆米花的需求价格弹性为:A. -0.43B. -1.00C. -1.21D. -1.92②由此可见,爆米花的需求价格弹性属于:A.富有弹性的商品 B.缺乏弹性的商品 C. 无弹性的商品D.单位弹性的商品③此时的爆米花的总收益将:A.下降 B.增加 C. 不变 D. 翻一倍。
(3)当某人的收入增加一倍后,却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没有任何变化。
我们一般就会将该商品视为:A.对收入缺乏弹性 B.对收入单位弹性 C.对收入富有弹性D.对收入无弹性(4)假定有X和Y两种商品,同时假定X产品涨价,Y商品的销量也发生了变化,根据需求交叉弹性弹性公式的计算,其结果为0.8,据此我们可以认定,X和Y两种商品属于:A. 替代产品 B.互补产品 C. 无关产品 D.同一产品(5)对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而言,他们常用的牙膏、香皂等产品,一般应属于:A.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B.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C.需求无弹性的商品 D.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6)薄利多销是指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会导致总收益的增加,一般来说,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商品是:A.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B.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C.需求无弹性的商品 D.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7)当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该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向不同方向变化,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8)某销售者打算通过提高某种商品价格,以达到获取更多销售收入的目的,但结果是,销售收入反而下降了。
《管理经济学》习题课1、某城市对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作了市场调查,发现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9,收入弹性为0.8,与电影院服务的交叉价格弹性是0.75,指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有线电视要增加它的观众数量,就应当降低价格。
B. 降低有线电视的服务价格后增加有线电视台的收入。
C. 电影院和有线电视服务是互补品。
D. 降低电影院门票的价格会增加有线电视收视者数量。
E. 降低电影院门票价格会减少有线电视台的收入。
F. 居民收入增加10%,将导致有线电视的观众增加80%。
解:A. 正确。
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9小于0,要增加观众数量,就应当降低价格。
B. 错误。
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地绝对值小于1,降低有线电视的服务价格后会减少有线电视台的收入。
C. 错误。
有线电视服务与电影院服务的交叉价格弹性是0.75,大于0,电影院和有线电视服务是替代品。
D. 错误。
电影院和有线电视服务是替代品,降低电影院门票的价格会减少有线电视收视者数量。
E. 正确,降低电影院门票的价格会减少有线电视收视者数量,因而会减少有线电视台的收入。
F. 错误。
居民收入增加10%,将导致有线电视的观众增加8%。
8.0//=∆∆=II Q Q E I %8%108.0/8.0/=⨯=∆⨯=∆I I Q Q2、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300S+200U-0.2S 2-0.3U 2Q 是每天的产量,S 是每天投入的熟练工人数,U 是非熟练的辅助工人数,若熟练工人每天的工资10元,辅助工每天工资5元。
A. 若企业总经理决定用400名熟练工,100名辅助工,这个决定对吗?B. 若决定每天的工资总额控制在5000元,熟练工和辅助工各应用多少? 解:S SQ MP s 4.0300-=∂∂= U U Q MP u 6.0200-=∂∂= S 和U 最优组合的条件应满足:UU S S P MP P MP =14104004.0300=⨯-=S S P MP 2851006.0200=⨯-=U U P MP UU S S P MP P MP <,因此,决定不对。
目 录 绪论 ................................................................................................................................................ 1 一、名词解释 ............................................................ 1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1 三、作业题解答 .......................................................... 5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 7 一、名词解释 ............................................................ 7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8 三、作业题解答 .......................................................... 9 第二章 需求分析....................................................................................................................... 14 一、名词解释 ........................................................... 14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16 三、作业题解答 ......................................................... 18 第三章 需求估计与需求预测 ................................................................................................... 24 一、名词解释 ........................................................... 24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25 三、作业题解答 ......................................................... 28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 35 一、名词解释 ........................................................... 35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36 三、作业题解答 ......................................................... 39 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 43 一、名词解释 ........................................................... 43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45 三、作业题解答 ......................................................... 50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 54 一、名词解释 ........................................................... 54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56 三、作业题解答 ......................................................... 58 第七章 定价实践....................................................................................................................... 66 一、名词解释 ........................................................... 66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67 三、作业题解答 ......................................................... 69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 ............................................................................................................... 75 一、名词解释 ........................................................... 75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77 三、作业题解答 ......................................................... 79 第九章 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 ............................................................................................... 86 一、名词解释 ........................................................... 86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88 三、作业题解答 ......................................................... 90 第十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 ........................................................................................................... 93 一、名词解释 ........................................................... 93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95 三、作业题解答 ......................................................... 97 1
第一部分 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 2
2、 3 4 5
三、作业题解答 6 7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一、名词解释 8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9 三、作业题解答 10 11 12 13 14 第二章 需求分析
一、名词解释 15 16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7 18 三、作业题解答 19 20 21 22 23 24 第三章 需求估计与需求预测
一、名词解释 25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26 27 28 三、作业题解答 29 30 31 32 33 34 35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36 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37 38 39 三、作业题解答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