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培训(基础及通用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5.64 MB
- 文档页数:59
农业机械培训——拖拉机使用与维护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教材第四章“拖拉机使用与维护”,详细内容包括: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日常检查与维护、常见故障排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会拖拉机的正确操作方法、日常检查与维护。
3. 掌握拖拉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拖拉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常见故障的排除。
教学重点:拖拉机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日常检查与维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拖拉机模型,挂图,PPT。
2. 学具:操作手册,维修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拖拉机的基本结构,通过模型、挂图和PPT展示各部件。
(2)讲解拖拉机的工作原理,结合动画演示。
(3)讲解拖拉机的操作方法,结合实际操作演示。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拖拉机操作练习。
(2)指导学生进行日常检查与维护。
4. 例题讲解:讲解拖拉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拖拉机基本结构: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操作系统2. 工作原理3. 操作方法4. 日常检查与维护5. 常见故障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列举拖拉机操作注意事项。
案例一:拖拉机启动困难案例二:拖拉机行驶中熄火2. 答案:(2)注意操作手册中的相关提示。
(3)案例一:检查燃油系统、点火系统、空气滤清器等部件。
案例二:检查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发动机温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类型的农业机械。
(2)探讨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措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拖拉机的操作方法及日常检查与维护的掌握。
第一部分安全架和驾驶室(地板)授课目标:1.了解安全架/驾驶室的分类,了解相关名词术语;2.熟悉安全架/驾驶室的相关结构;3.掌握安全架/驾驶室及其附件安装时应注意的要点。
一、发展概况拖拉机在田野上工作时,其工作条件异常恶劣,驾驶员常因偶然的翻车事故而受到伤害,因此对防翻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安全架的国家,并在其后制订了防翻安全试验规则,颁布了法令,强制安装安全架。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拖拉机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人机工程学的发展,所以近些年来,特别是大中马力拖拉机上,出现了很多密封、隔声、防振的高级豪华型驾驶室。
这些豪华驾驶室的主要表现有:1.驾驶室全密封,室内加压,是田野里的尘土不易进入;2.进气过滤循环,是室内空气清新;3.大面积的染色全景玻璃使光线柔和、视野良好;4.各种内部装饰不仅使室内美观,而且隔声降噪,使得驾驶员的耳旁噪声减低到85dB(A)以下,有的甚至只有70多dB(A);5.沙发式的减振座椅,不仅有弹性悬挂和阻尼装置,而且座椅的各个部分均可按驾驶员的要求任意调整;6.完备的空调系统使驾驶室的小环境湿度保持在最佳范围;7.挡风玻璃冲洗设备、点烟器和收录机等。
1二、分类1、安全架的分类按立柱的数目分:单柱式:仅用于个别小功率拖拉机上双柱式:四柱式:按有棚与否分:有棚式:除了防翻安全以外,还能遮阳挡雨无棚式:2、驾驶室分类普通驾驶室/安全驾驶室:结构简单,主要保证驾驶员的安全舒适驾驶室:结构复杂、性能优越,不仅保证安全,在其他方面也有较高要求三、有关名词术语1、防护装置:防护装置是对驾驶员容身区提供防护空间的装置,拖拉机的防护装置指的就是驾驶室或安全架。
用于保护拖拉机驾驶员在正常作业遇到翻车事故时,使驾驶员收到伤害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2、安全架:安全架是由立柱构成的拖拉机翻车防护装置,在偶然的翻车事故中,安全架的立柱将支撑住拖拉机,为驾驶员的容身区提供一个防护空间。
拖拉机培训教案教案标题:拖拉机培训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拖拉机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一、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1. 拖拉机的组成部分: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
2. 拖拉机的操作原理:油门控制、换挡操作、刹车使用等。
二、拖拉机驾驶技能训练1.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了解拖拉机的各个控制装置的名称和作用。
2. 学生进行模拟驾驶练习,熟悉拖拉机的操作手法和动作要领。
3. 学生进行实际拖拉机驾驶练习,包括起步、变速、转弯、刹车等操作。
三、拖拉机安全意识培养1. 学生学习拖拉机的安全知识,包括安全帽的佩戴、安全带的使用等。
2. 学生了解拖拉机在不同路况下的安全驾驶技巧,如在坡道上行驶、通过交叉路口等。
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1. 学生分组进行拖拉机驾驶实践,通过合作完成指定任务。
2. 学生进行团队讨论,总结拖拉机驾驶中的经验和技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2. 模拟演示法:老师进行拖拉机驾驶的模拟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
3.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的拖拉机驾驶练习,通过实践提高技能水平。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评估:老师观察学生在实际驾驶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组内评估:学生进行互相评估,评价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测验评估:学生进行拖拉机相关知识的测验,检查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 拖拉机模型或图片,用于讲解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
2. 模拟驾驶设备,用于学生进行模拟驾驶练习。
3. 实际拖拉机,用于学生进行实际驾驶练习。
教学时序:1. 第一课时:讲解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
2. 第二课时:模拟驾驶练习,熟悉拖拉机的操作手法。
3. 第三课时:实际拖拉机驾驶练习,包括起步、变速、转弯、刹车等操作。
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介绍一、培训目的二、培训内容1.理论知识培训1.1拖拉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2拖拉机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规范1.3拖拉机的维护与保养1.4道路交通法规与道路行驶手续1.5非机动车辆交通安全法规1.6拖拉机的应急避险技术2.实践操作培训2.1实地操作2.1.1拖拉机的组成部分和作用2.1.2拖拉机的启动与熄火2.1.3拖拉机的制动和控制操作练习2.1.4拖拉机的起步与变速2.1.5拖拉机的转向与转弯2.1.6拖拉机的加速与减速2.1.7拖拉机的倒车与停车2.2安全操作技巧培训2.2.1拖拉机的防滑与避让2.2.2高速道路行驶技巧2.2.3临时道路行驶技巧2.2.4特殊道路行驶技巧2.3应急驾驶技能培训2.3.1拖拉机紧急制动2.3.2拖拉机在特殊情况下的避险技术三、培训时间安排1.第一周-理论知识培训:拖拉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拖拉机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规范-实地操作:拖拉机的组成部分和作用、拖拉机的启动与熄火2.第二周-理论知识培训:拖拉机的维护与保养、道路交通法规与道路行驶手续-实地操作:拖拉机的制动和控制操作练习、拖拉机的起步与变速3.第三周-理论知识培训:非机动车辆交通安全法规、拖拉机的应急避险技术-实地操作:拖拉机的转向与转弯、拖拉机的加速与减速4.第四周-理论知识培训:复习与总结-实地操作:拖拉机的倒车与停车、拖拉机的防滑与避让四、培训方法1.理论知识培训-通过教材讲解、演示视频、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每周安排一次理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上周的学习内容。
2.实践操作培训-按照课程安排,提供实际操作场地和设备。
-由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和实际操作演示,并提供针对性的操作练习。
-每周安排一次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本周学习的操作技能。
五、培训评估与证书1.培训评估-每周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
-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各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