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班超平定西域后对西域的管理有多少年
- 格式:docx
- 大小:14.96 KB
- 文档页数:4
新疆地方史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新疆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可对其领土拥有最高统治权或最高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原则的重要体现。
自汉统一西域后,历代中央政权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对西域的最高统治权和管辖权,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汉朝:公元前101年设置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政权继成东汉在西域的各项统治,设立西域戊己校尉。
公元327年平定反叛的西域戊己校尉赵贞后在车师前部(吐鲁番)设置高昌郡。
三国-西域都护府、乌孙(公元26隋唐曾先后在鄯善、且末、伊吾三地设郡。
公元640年,唐消灭了高昌,分别设西州和庭州。
702年设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遗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元于1251年在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
清统一后,于1762年设立总统伊利等处将军。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在国家有用的领土上设立军事机构并驻军,是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
历代中央政权在西域一直设立有军事机构,并派驻大量军队,行使管辖权和自卫权。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汉朝多次出兵西域,实行屯田,设立军事官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各割据政权也纷纷驻兵西域。
唐朝设安息、北庭都护府,下设军、守捉、城、镇等军事机构。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元朝在西域驻有蒙古军、汉军和新附军,驻守各地。
清朝时期,伊犁将军兼理军事和民政,有满、蒙古等八旗军队长期驻守新疆。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汉朝时期,西域各地要向汉朝京城朝贡。
魏晋南北朝时期,依然沿用了汉朝的制度。
北魏开始征收赋税。
唐朝在西域推行内地的均田制和租用调制,并向西域商贾征收商税以补充军费。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西域出使使臣向唐朝进贡•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元朝时期,在西域按人丁征收赋调,建立户籍制度。
广东省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能力提升第三单元第14课试卷考试总分:4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9分)1.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A.疏勒B.于阗C.乌垒城D.敦煌2. 西汉王朝不断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A.西域都护B.刺史C.郡守D.县令3. 读图,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欧洲B.敦煌C.安息D.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4. 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意欲联合抗击匈奴。
使者一路历经磨难不忘使命,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
“此行”指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B.张骞出使西域C.卫青出击匈奴D.班超出使西域5.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面对疫情考验,“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B.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C.丝绸之路因主要运输的货物是丝绸而得名D.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 )A.西周B.秦朝C.西汉D.战国7.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设立()A. 西域都护B. 安西都护C. 伊犁将军D. 驻藏大臣8.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A.公元前二世纪B.公元前一世纪C.公元一世纪D.公元二世纪9.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的这首《凉州词》描绘的景象是( )A.江南小镇的闹市B.黄河下游的滩涂C.蒙古草原上的马队D.丝绸之路上的商贾10. 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易错点06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时间汉宣帝在位时(公元前60年)概况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意义(1)管辖新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推动西域发展:加速了西域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3)对东西方交流: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保障了往来商旅的安全,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2、唐政府: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3、元政府(1)东南边疆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西北边疆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3)西南边疆地区: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并在西藏当地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使西藏地区在元朝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4、清政府:a、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清朝经营台湾(1)清朝在稳定对内地的统治后,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统一进程,于1683年打败郑氏子孙,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册封达赖顺治帝时期,五世达赖被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后来清朝还重修布达拉宫。
自此,达赖由中央政府册封形成定制册封班禅康熙帝时期,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自此,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形成定制,监督西藏地规定驻藏大驻藏大臣掌管,金奔巴瓶c.清朝西北边疆的巩固【素养提升】1.历代中央政府与新疆的关系2.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的关系3.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01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1.历史遗迹是古人历史活动最有力的证据。
经过三年的发掘与研究,通过对出土文物尤其是云纹瓦当的分析,考古学家确定昌吉石台县石城子古城遗址为东汉时期,基本可认定为东汉时期戊已校尉耿恭所驻守的“疏勒城”遗址。
后汉书班梁列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汉将班超少子勇。
勇字宜僚,少有父风。
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勇为军司马。
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
因罢都护。
后西域绝无汉吏十余年。
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请出兵匈奴,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
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
勇上议曰:昔孝武皇帝患匈奴强盛,兼总百蛮,以逼障塞。
于是开通西域,离其党与,及至永平,莫不内属。
会间者羌乱,西域复绝,北虏遂遣责诸国,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以期会。
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
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
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
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心胆,北押匈奴,东近敦煌。
如此诚便。
”于是从勇议。
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
明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绥。
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
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
还,屯田柳中。
四年秋,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
永建元年,更立后部故王子加特奴为王。
勇又使别校诛斩东且弥王,亦更立其种人为王,于是车师六国悉平。
译文:汉朝大将班超小儿子叫班勇。
班勇,字宜僚。
年轻时就有父亲(班超〕的(大将〉?度。
永初元年(公元107 年),西域反叛(汉朝),朝廷派班勇做军司马。
班勇和哥哥班雄一起从敦煌出兵,迎接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来。
于是撤销都护。
后来西域有十多年完全没有汉朝的官吏。
元初六年(公元119 年),敦煌太守曹宗请求朝廷出兵攻击匈奴,替索班报仇雪耻,趁机收复西域。
邓太后召班勇到朝堂聚会商议。
初中学业考试新疆地方史考点知识复习解答初中学业考试新疆地方史考点知识复习解答考点1 汉朝与乌孙的和亲---西汉前期1、目的:共同抗击匈奴2、事件:细君公主嫁乌孙昆猎骄靡:解忧公主嫁乌孙昆莫军须靡。
3、作用:既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政治目的,又促进了彼此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2 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武帝时期1. 张骞出使西域(1)第一次:1.时间:公元138-公元前126年。
2.目的:联合与匈奴有宿仇的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3.结果:历时13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物产和人民的生活情况。
(2)第二次:1.时间:公元前119年。
2.目的:进一步联系乌孙,“断匈奴右臂”。
3.结果:未实现与乌孙结盟的目的,但乌孙等国派使节随张骞至汉答谢,“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考点3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西汉时期1.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了西域,在乌垒城(今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都护,统辖西域诸国,2.意义:西域都护府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从此,西域纳人汉朝的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考点4 班超在西域的活动-----东汉时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使鄯善、于阗、归附中央。
3.第二年,公元74年又使疏勒归附东汉。
4.公元74年,东汉政府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
其后,班超一直留在西域,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帮助下,有力地稳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势,使西域重新与内地联为一体。
5.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汉和帝为褒奖其功绩,封他为“定远侯”。
6. 班超在任期期间,派甘英等人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
其使团足迹曾抵达波斯湾,使东西方之间交往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考点5 丝绸之路的拓展1. 背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一条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了。
2. 线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西行,经鄯善,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逾葱岭,至大月氏、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
古诗班超传翻译赏析《班超传》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1),徐令彪之少子也(2)。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2]永平五年(3),兄固被召诣校书郎(4),超与母随至洛阳(5)。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6)。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7),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8)?”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9),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超问其状。
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10),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久之,显宗问固(11):“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12)。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13)。
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14),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15),以超为假司马(16),将兵别击伊吾(17),战于蒲类海(18),多斩首虏而还。
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19)。
超到鄯善(20),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21),狐疑未知所从故也(22)。
明者睹未萌,况已着耶?”乃诏侍胡诈之曰(23):“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24)。
超乃闭侍胡(25),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26),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今虏使到裁数日(27),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28)。
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29),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30)。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曰:“当与从事议之。
”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
从事文俗吏(31),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东汉班超班勇父子传投笔从戎班超(32—102),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西北)人。
少有大志,略涉书传。
善辩,不修细节,孝谨,“不耻劳辱”。
父班彪,官至兰台令史,博学多识,作《史记后传》。
建武三十年(公元54 年),班彪卒,合家还归乡里。
兄班固继承父志,潜心研究,继续写作。
人告班固“私改作国史”,明帝下诏逮捕班固。
班超上书为其兄辩白。
明帝诏见班超,了解详情,正巧郡县奉命将查抄班固的书送到洛阳。
明帝观后,十分赏识班固的才能,便封班固为兰台令②,掌管皇家的图书,从事校书工作。
班超与母随班固到洛阳。
班超曾为官家抄书,继而辍业,投笔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别人皆笑之。
班超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西域与中原的关系,王莽时期中断。
匈奴乘虚而入,重新控制了两域。
由于“匈奴敛税重刻”,西域诸国无法忍受。
建武年间皆遣使求内属,要求汉朝派遣都护。
光武帝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竟不许之”①。
明帝时期,政治已经稳定,经济得到恢复,要求反击匈奴的侵扰,恢复汉在西域的统治。
班超“立功异域”的心愿,适应了客观形势的要求。
永平十六年(公元73 年),明帝遣窦固等四路讨伐北匈奴。
班超投笔从戎,随窦固出酒泉,扫荡车师一带的匈奴势力,破匈奴呼衍王于天山。
班超以假司马率偏师击伊吾,与匈奴大战于蒲类海,斩获甚众。
班超首战,崭露头角,受到窦固器重,因此遣他与从事郭恂出使西域。
①本节主要取材于《后汉书·班超传》,凡引此传文字不另作注。
②《后汉书·班固传》。
①《后汉书·西域传》。
开通南道班超一行走南道,至鄯善,鄯善王广对待班超毕恭毕敬,奉若上宾。
但时隔不久,突然对他们疏远冷淡起来。
班超判断:一定有匈奴的使者到来,使鄯善王狐疑,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乃召侍胡者诈说:“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说出了真情。
班超立即扣留侍胡者,召集部下三十六人共饮。
一.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有哪些?
答:和亲、设置管理部门、战争等措施。
举例:
古代对新疆采取的措施: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西汉统一西域后,建立了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108年,西汉出兵攻破楼兰、车师,打败大宛后,在轮台、渠犁驻兵屯田,建立了“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宜。
这是西汉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
公元前68年,西汉派特郎郑吉、校尉司马憙到渠犁一带屯田。
公元前64年,任命郑吉为“护鄯善以西使者”,主护南道。
公元前60年,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管南道和北道,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轮台东北)。
2、唐朝时,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立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乾隆帝平定了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
扩展资料:
古代边疆多指四大地域:西北人烟稀少之地,东北极度苦寒之地,西南烟瘴遍布之地和东南荒岛几近无人之地。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些地方有多荒凉。
气候恶劣,去那里很容易水土不服。
还没等累死,就先病死了。
就算没病死,周围也有很多凶猛野兽神出鬼没。
而且边疆地区很容易发生战事,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稍不留神,自己就是炮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管辖都那些地方
导语: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此时的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已具备了反击匈奴的强大实力,于是在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此时的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已具备了反击匈奴的强大实力,于是在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其中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三次大胜后,匈奴右部王的活动中心已迁至天山东部一带。
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张骞的两次通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联系西域的一些势力抗击匈奴。
虽然其目的没有达到,但却一方面使汉朝对西域的了解更为深入,另一方面扩大了汉朝在西域各地的影响,从而为汉朝击败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并最终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
汉朝势力最初进入西域后,虽然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掌控西域,但由于汉朝政府有着较为成熟的统治理念。
在统治方式上,注重政权机构的建设,将内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等,变通地实施于边疆地区,打破了西域地区“无所统一”政治格局,从而把西域诸国有机地纳入汉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之内。
同时,汉朝发达的经济,也对西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内地与西域经济的互补与交流,最终导致西域的经济与内地的经济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此,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一旦确立,就相对比匈奴在西域的统治更为稳固。
公元前108年,应乌孙昆莫(王)之请,汉武帝将宗室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嫁与乌孙昆莫,几年后,细君公主去世,汉武帝又于公元前104年将另一位宗室之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昆莫。
汉朝与乌孙的关系愈益密切。
张骞通西域之后,汉王朝派往西域各地的使者和西域各
生活常识分享。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措施
1、“西域都护”设立是新疆地区统一于中央政府的显著标志。
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专理屯田事务的“戊己校尉”等统领西域各地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吏;
2、委任册封当地各族首领,颁发汉朝印绶,允准其按照本地习俗管理地方行政事务,令其遣子入侍、贡献方物;并驻军镇守,进行屯田戍边,设立烽燧、驿站维护交通畅达,极大地推动了“丝绸之路”沿途的经济发展。
3、东汉建立后,西汉继续统治西域。
著名的“定远侯”班超曾多年担任西域护国公。
后来,建立了西域的悠久历史,取代了“护西域”的职能。
4、班超之子班庸被称为“西域历史之长”。
班超父子不仅留下了一段值得称道的“书写入融”的故事,而且继承了父子二人,为巩固边疆、发展西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朝班超平定西域后对西域的管理有多少年
本文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时,西域各国与东汉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因此,西域各国被北匈奴所控制,被北匈奴屡次胁迫侵犯东汉,使得边境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七三年,班超弃笔投戎,跟随窦固等人征讨匈奴。
在军队中,班超的军事才能与外交才能有了充分发挥的舞台,立下不少功绩,得到了窦固的赏识,被派往出使西域。
班超等人首先到达鄯善国,班超用他出色的口才说服了部下乘夜进攻驻扎在鄯善过的来自北匈奴的使者,并成功击杀他们,之后又好言相劝鄯善国国王归顺东汉,成功说服鄯善国国王同意归附朝廷,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往东汉做侍子。
之后班超等人回师复命,得到了汉明帝的欣赏,并再一次被命令出使西域。
这一次西域之行,班超等人到达了于阗国,成功镇压安抚了于阗国,使得于阗国归属于朝廷,并且也使西域其他国家同意归顺东汉,至此,时隔五十六年,西域与中原的关系得以重新恢复。
之后,班超又相继攻陷龟兹、葱岭西月氏国、焉耆国等国,就此平定西域各国,加强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与东汉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班超经营西域
班超是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他的外交能力非常出色,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
在世期间,他曾在西域待了数十年,数十年里,班超一直兢兢业业地经营着西域,平定西域各国,为西域回归中原以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班超经营西域之前,也经常会有汉族人前往西域做买卖,也有前往西域进行政治活动的人,也曾有西域的国家多次要求恢复与东汉的政治关系的情况发生,可以说,虽然也有些西域国家侵犯中原边境,但是西域与中原两者之间是有联系交流存在的。
公元七三年,班超带领三十六个官兵出使西域,在那次西域之行中,他杀了鄯善国的匈奴使官以及于阗国的匈奴监督官,迫使两国国王以及其他国王将儿子送往东汉做侍子,这是时隔五十八后西域与汉的又一次交流。
之后班超与匈奴争夺西域的统治权,并且得到于阗等国的大力支持。
七六年,汉章帝曾打算放弃西域,召班超等人回国,就在班超奉命准备回国时,归顺东汉的各个西域国家大为震动,纷纷恐于来自龟兹等敌对国家的报复,皆哭留班超。
于是班超留了下来,后得到了汉章帝一千的援兵。
之后,班超率领西域各国战胜了龟兹等国家,彻底平定了西域,将西域归入了中原版图。
班超于一零二年回国,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
他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经营西域,为东汉与西域的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伟大之人。
班超告老归国
班超告老归国的故事是这样的。
班超一直都在西域生存,年岁渐渐大了,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
班超向皇帝上了一封奏折,哀求道,他已经不指望能够有机会回到酒泉,但至少希望能够在活着的时候踏入玉门关。
班超也向皇帝表示他派遣自己的儿子跟随外邦的贡品一起到汉朝,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见到中原的大好河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班超的奏折寄出了很久,朝廷都没有给他回信。
班昭是班超的妹妹,是个女性历史学家,在当时是女性的典范,享有盛誉。
班昭也向皇帝上书说,蛮夷人还没有开化,不像大汉人那般知礼节。
班超年岁渐渐大了,早晚有天会死,到时候朝中一时之间找不到替代班超的人,西域恐怕会乱作一团。
班昭又继续劝说皇帝,现在的士大夫都只想着现在,而不考虑长远的计划。
如果西域真的发生了战乱,班超因为年龄太大力不从心,到时候会伤害大汉朝苦心经营西域的功业。
班超自己也会非常遗憾,感到对不起边境百姓。
百姓们真的失去了和平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所以班超在万里之外也向
朝廷衷心恳求归国,讲诉了自己的烦恼。
可是朝廷这么久以来都没有给班超回复。
班昭继续说道,古时候十五岁参军,在花甲之年也应该可以回来了。
班昭最后总结道,她现在甘愿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为自己的哥哥请求,让他能够在临死的时候返回自己的家乡。
让她这个做妹妹的能够在朝堂上看到她。
班昭哀求陛下能够体恤班超这个年迈的老人。
皇帝被班昭的话深深感动了,把班超从西域召了回来。
八月,班超终于赶到了国都,接受朝廷封赏。
一个月后,班超就去世了。
这就是班超告老归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