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的局部解剖与操作-人体局解剖学-课件-05
- 格式:ppt
- 大小:10.52 MB
- 文档页数:33
第五次解剖操作臂前区、肘前区和前臂前区第五次解剖操作臂前区、肘前区和前臂前区一、目的要求1.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始和行程。
2.掌握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3.掌握肱动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4.掌握肘正中静脉与头静脉、贵要静脉吻合类型及应用意义。
5.了解滑车上淋巴结。
6.掌握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
7.掌握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8.了解浅层结构、前骨筋膜鞘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9.掌握前臂前区血管神经束的构成、行径。
二、基本内容1.体表标志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腱,肱二头肌内、外侧沟,三角肌粗隆、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
2.浅层结构浅筋膜、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肋间臂神经、肘浅淋巴结。
3.深层结构(1) 臂前区深层结构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臂内、外侧肌间隔,臂前区骨筋膜鞘,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肱动脉,尺侧上、下副动脉,肱深动脉。
(2) 肘前区深层结构深筋膜、肱二头肌腱膜、肱二头肌腱、肱桡肌、肱肌、旋前圆肌、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肱动脉、正中神经、桡动脉、尺动脉。
(3) 前臂前区深层结构深筋膜、前臂前区骨筋膜鞘、屈肌支持带、前臂浅层诸肌、前臂深层诸肌、桡血管神经束、尺血管神经束、正中神经血管束、骨间前神经血管束、前臂屈肌后间隙。
三、解剖步骤及方法(一) 尸位取尸体仰卧位,上肢外展,手掌向前。
(二) 扪认体表标志结合活体,逐一扪认各区的体表标志。
(三) 皮肤切口及剥皮1.臂前下横切口在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下方3,4横指处作一横切口。
2.腕前横切口沿腕前近侧横纹绕腕做环形切口,切口勿过深。
3.臂前纵切口从臂前上横切口中点至腕前横切口中点做一纵行切口,注意切口不可过深,以免损伤深面的结构。
4.将各皮片按剥皮法剥离后翻向两侧,显露浅筋膜。
(四) 浅筋膜的解剖观察1.头静脉和前臂外侧皮神经循已解剖出的头静脉,沿肱二头肌外侧沟向下追踪,修洁头静脉至前臂远端桡侧缘,保留头静脉,观察其在臂部、肘部及前臂的位置。
臂前区、肘前区和前臂前区肌肉、血管和神经总结浅层结构:皮肤:皮肤薄,弹性较好,前臂区皮肤移动度大。
浅静脉:头静脉: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在前臂上半部从背面转至前面,上行于肱二头肌的外侧沟。
沿前臂桡侧、前面的浅筋膜内上行至肘窝,再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至三角胸大肌沟,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在肘处,头静脉可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通。
头静脉主要收集手和前臂桡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的浅筋膜上行,在腋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后,本干继续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部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助于肱静脉或伴随肱静脉注入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位于肘窝的浅筋膜内,自外下向内上连于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之间。
血管和神经:臂前区的血管: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接续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在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该动脉在臂上分位于肱骨内侧,中份居前内侧,下份至肱骨前方。
肱深动脉:起自肱动脉上端后内侧壁,与桡神经伴行,行向外下入肱骨肌管,分支营养肱三头肌和肱肌。
尺侧上副动脉:平臂中份稍上方、肱肌起点处于肱动脉,伴随尺神经穿臂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
尺侧下副动脉:在肱骨内上髁上方约5cm处起始,经肱肌前面行向内下方,至肘窝关节附近分前后两支。
肱静脉:两条肱静脉伴行于肱动脉两侧,贵要静脉在臂中点稍下方,穿臂筋膜,注入内侧肱静脉,或与肱静脉伴行,上行至大圆肌下缘,与肱静脉汇合成腋静脉。
臂前区主要神经:肌皮神经:起自臂丛外侧束,向外下穿喙肱肌,行于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终支在肘窝上方、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穿出并浅出深筋膜,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肌支支配臂部前群肌。
正中神经:起自臂丛内、外侧束,伴肱动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在臂上部行于肱动脉的外侧,在臂中部斜过肱动脉前方至其内侧下行至肘窝。
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于肱动脉的内侧,在臂中部,尺神经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