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 格式:docx
- 大小:98.63 KB
- 文档页数:2
并发症的关键[5-6]。
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本项小样本前瞻性研究,以初步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双层不锁边缝合与单层锁边缝合对术后切口愈合及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层不锁边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单层锁边组的产妇。
分析原因在于:(1)单层缝合虽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但其不利于切口对齐,易形成褶皱。
(2)单层缝合时,子宫肌层两端易发生重叠而影响切口处血液循环及血供,因其缺血、缺氧导致切口局部组织水肿,不利于子宫切口愈合,子宫下段容易形成穹隆样缺损[7-8]。
与之比较,双层不锁边缝合法则充分考虑到子宫的血供状态。
子宫动脉分支进入子宫肌层,向内、外垂直分支,其中尤以向外分支较多,采用分层不锁边间断缝合,能够有效避免出血及血肿形成,利于切口愈合[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双层不锁边组产妇的BMT及TMT均比单层锁边组产妇高,表明双层不锁边子宫切口缝合术能够有效减少子宫瘢痕缺陷情况。
其原因在于:(1)不锁边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对切口处子宫壁组织的压力及强度,显著降低组织对血管的压迫。
(2)能够充分保障蜕膜与蜕膜、肌层与肌层之间的无缝对接,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瘢痕缺陷[10]。
综上所述,与单层锁边缝合比较,双层不锁边缝合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更利于切口愈合和子宫肌层厚度的恢复,但仍需大样本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4 参考文献[1] 郭菲菲,吴乃文,佟玉,等.不同缝合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678-680.[2] 魏娜,宋鸿碧,许吟,等.剖宫产纵切口皮下脂肪层不缝合与缝合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16-4718.[3] 夏艳萍,郑颖,张耀飞,等.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195-2198.[4] 钟秀梅,张春艳.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量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8,31(24):5529-5531.[5] 谢辛,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0-81,147.[6] 陈蕊娟,王瑜,陈德新,等.剖宫产子宫肌层不同缝合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1):829-833.[7] 孟莉莉,王晓蕾,王佳旭,等.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改良横切口皮肤美容缝合法对剖宫产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881-2884.[8] 邢忠兴,刘俊凤,施玉琴,等.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与再次剖宫产切口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18(1):119-120,122.[9] 曹晓明,黄庆,史玉爽,等.不同剖宫产缝合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3):31-33.[10]苏秀梅,陈新,罗新,等.首次剖宫产单层缝合法与双层缝合法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2):939-944.(收稿 2020-09-0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王蕾 王倩 王远珍 王丽聪河南嵩县人民医院妇科 嵩县 47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护理。
方法观察分析15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结果本组病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
护理措施恰当,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宫腔镜电切术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288-0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宫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
宫腔镜具有不开腹、安全、经济、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我院自2013年3月~5月完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15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15例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3岁,15例患者中,有异常子宫出血3例,不孕者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单发息肉7例,多发息肉3例。
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住院时间4~6天。
所有病人均一次完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成功率100%。
无1例水中毒、子宫穿孔、空气栓塞,无1例术后感染,效果满意。
1.2 手术方法:宫腔镜检查手术多采用静脉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术者探明子宫屈度及宫腔,扩张宫口至所需大小,将宫腔镜送入子宫腔内,按顺序检查宫腔内部位,通过显示器观察子宫腔内的病情变化,或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
单发息肉切除根蒂后完整取出,多发息肉和息肉样增生者同时行浅层内膜切除,即切除内膜功能层。
2 仪器和器械的准备2.1宫腔镜设备1、内镜的照明系统:包括冷光源和光纤维。
2、内镜的视频系统:光学转换器、摄像机、彩色监视器、图像记录系统。
3、彭宫系统:全自动彭宫机,面板上有预设宫腔内压力、流量及流速。
4、动力系统:高频电刀2.2宫腔镜手术器械:1、镜头:有12°、30°等不同规格,一般选用30°镜头。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41%,腋下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3%。
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腋下小切口组患者,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例(%)]组别例数胸管漏气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总计胸腔镜组271(3.70)0(0)0(0)1(3.70)2(7.41)腋下小切口组270(0)1(3.70)2(7.41)6(22.22)9(33.33)χ²值 1.02 1.02 2.08 4.10 5.59P值>0.05>0.05>0.05<0.05<0.052.3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对比在术后12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
3 讨论自发性气胸是指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疾病。
此病可分为继发性气胸和特发性气胸。
一般情况下,特发性气胸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群体。
继发性气胸多由肺基础疾病所致,例如肺气肿等[1]。
肺大泡破裂是引起自发性气胸的常见病因。
进行保守治疗、胸腔闭式引流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
但由于无法处理肺大泡,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
有研究显示,接受保守治疗的肺大泡破裂所致自发性气胸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为20%~30%[2]。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肺大泡破裂所致自发性气胸。
近年来,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常规的开胸手术、腋下小切口手术相比,此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腋下小切口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腋下小切口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腋下小切口组患者,P<0.05。
在术后12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
这表明,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破裂所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膜样肿块,常常导致月经不调、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症状。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针对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宫腔镜电切术介绍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宫腔镜引导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将电切刀引入子宫腔内,对息肉进行切除。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介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一种激素缓释系统,通过将左炔诺孕酮植入子宫腔内,释放持续的激素,起到调节子宫内膜生长的作用。
这种系统具有疗效持久、便捷安全的特点,常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辅助治疗。
1. 临床研究方法我们选取了100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2. 临床治疗效果经过一定的观察时间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术后恢复快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
3. 临床意义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一方面,宫腔镜电切术可以直接切除息肉,恢复快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调节子宫内膜生长,减少复发率。
这种联合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还能够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多发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和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在生育期及绝经期妇女均可发生,且有一定的恶变率。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诊断刮宫加药物或子宫全切,由于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腔内子宫内膜情况,准确、直观、可靠,经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定位、活检、刮宫,提高了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治准确率,且保全了患者的子宫,是子宫内膜息肉诊治的“金标准”。
本院自2006年年8月开展宫腔镜检查385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并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26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2006年8月—2011年12月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已婚妇女,年龄25-60岁,其中绝经妇女12例。
共263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
症状均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绝经后子宫出血。
术前常规妇科检查、白带化验、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
1.2 器械采用奥林帕斯等离子电切镜与WOLF膨宫泵,手术镜外鞘9mm,以0.9%生理盐水溶液作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12-20kPa,膨宫液流量为200-300ml/min,电切功率为40-280W,环状电极。
1.3 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选择在经后3~7天内,月经期间出血或异常出血者,可尽量避免手术。
术前3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软化宫颈[1]。
在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术中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常规消毒术野后,铺无菌巾,以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至10号,将镜置入宫腔,检查子宫内膜息肉位置、数量、大小及根蒂部,以环状电极沿息肉根部切除,尽量不伤及周围正常内膜,注意切割不宜过深,以免引起严重出血甚至子宫穿孔。
对有生育要求者切除内膜功能层,无生育要求者行息肉切除同时行内膜切除,即用滚球电极电凝破坏内膜的功能层和基底层。
术后将切除组织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
1.4 随访于常规术后1、2、3个月门诊复查,主要了解患者月经情况及其症状的改善程度。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在月经期经常会出现阴道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效果较好,本文将讨论该方法的临床疗效。
1. 患者选取一般来说,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若病灶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的不适,可以进行观察并规律检查。
但对于持续不断的出血或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在手术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或子宫内膜削片术等。
2. 手术过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小创伤、微创的手术方法。
手术前需要实施麻醉,常规进行消毒,引入宫腔镜进行观察。
手术医师在宫腔镜引导下找到病灶所在部位,并利用电切或切割器进行切断。
手术时间通常不会太长,时间视治疗范围具体大小而定。
3. 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功率较高,手术安全性也较高。
手术后病人很快恢复能力,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术后恢复期短,一般只有数天。
有研究表明,经过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月经排出物正常,再生病率比较低,治愈率较高。
因此,此种治疗方法较为安全,同时也有良好的疗效,对于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4. 注意事项手术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恢复康复,并严格遵守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
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此外,要重视随访检查,定期进行检查以确定手术的效果,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前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戈伍琼(沭阳县中医院 妇产科,江苏 沭阳 223600)【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研究组29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刮宫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10±1.05)ml 、(35.20±1.08)min 、(4.10±1.20)d ,均低于对照组的(62.18±5.20)ml 、(47.26±5.20)min 、(6.28±1.20)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分别为(1.22±0.22)ng/ml 、(4.43±0.13)×109/L 、(7.65±1.20)mg/L ,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20)ng/ml 、(6.58±1.26)×109/L 、(9.46±1.50)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效果突出,可减轻炎性反应,利于患者康复,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有效性;安全性;炎性因子Clinical eff ect analysis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Ge Wuqio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huy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uyang 2236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29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2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urettag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9.31%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3.4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4.48%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40.10±1.05) ml, (35.20±1.08) min and (4.10±1.20) d,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lower than (62.18±5.20) ml, (47.26±5.20) min and (6.28±1.20) d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white blood cell (WBC),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1.22±0.22) ng/ml, (4.43±0.13)×109/L, (7.65±1.20) mg/L,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lower than (2.55±0.20) ng/ml, (6.58±1.26)×109/L, (9.46±1.50) mg/L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 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is eff 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 which can reduce the infl ammatory reaction and facilita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The effi cacy and safety of treatment are high, 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Endometrial polyps;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Effi cacy; Safety; Infl ammatory factors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病率,由于利拉鲁肽分子结构相对较大,因此,主要治疗形式为注射方式,可以在注射部位形成聚体,降低吸收速度[12]。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均低于参照组,提示,利拉鲁肽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效果较好。
此外,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利拉鲁肽联合替格瑞洛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优于利拉鲁肽联和磷酸西格列丁,且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1]董非斐,吉晓理,符薇薇,等.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7):47-49.[2]金康,张力双,董丽娜,等.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6):642-645.[3]冯会芳,万明,孙秋.沙格列汀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功能及体重影响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6):55-57.[4]王珏云,杨高松,张显燕,等.化浊解毒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及对血脂、肝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2):2425-2428.[5]施劭锋,陈根本,柯涓,等.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20):2770-2773.[6]张志英,范春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63-764. [7]张红敏,吴锦林,张兴渝,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内脏脂肪水平的影响[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2019,9(3):144-148.[8]菅小红,申晶,徐建宾,等.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24):5-8.[9]赵琳,刘洋,申晶.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超重男性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9):41-44.[10]杜益君,潘天荣,钟兴,等.利拉鲁肽治疗不同2型糖尿病病程肥胖/超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12):1066-1069.[11]解彦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家庭医药,2017,35(7):81-82.[12]梁明.利拉鲁肽和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比较[J].医疗装备,2018,31(14):92-9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同处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效果分析崔月美,金仙玉(大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大连116033)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同处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的异位生长形成的息肉样突起。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高频电刀切割息肉,达到切除息肉、恢复子宫内膜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宫腔镜进入子宫腔,定位并切割子宫内膜息肉。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疗效可通过疼痛缓解情况、术后出血状况、术后复发率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缓解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疼痛症状,术后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患者,结果显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能够有效缓解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疼痛症状。
92%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仅有8%的患者疼痛未能完全缓解。
术后出血情况良好,出血量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的疗效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该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息肉,通过高频电刀切割息肉,切除息肉。
术后出血较少,创伤小,恢复时间短。
术后复发率低,能够长期维持子宫内膜正常形态和功能。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通过该方法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恢复子宫内膜正常形态和功能。
鉴于本研究是回顾性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疗效。
一.手术名称:手术名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三、用物准备:
敷料:1.敷料: 截石位敷料2.器械:宫腔镜器械、奥林巴斯电切器械3.一次性物品:无菌线套*2、纱块、一次性阴道窥器、吸引管、一次性手术衣、脑科袋,0.9%3000ml生理盐水
七、消毒范围:上起耻骨联合以上10cm左右,包括腹股沟大腿内侧上1/3处,下至肛门,两侧至腋中线
铺巾方式:一块34号单加一块治疗巾垫于屁股下;两条裤套分别套两只脚;两块治疗巾铺会阴周围;一块治疗巾用两钳固定遮挡病人肛门
7、麻醉方式:静脉全麻非插管
8、手术体位:截石位
九、手术相关解剖
十、手术间布局:
十一、手术注意事项:
1.患者入室后建立1条上肢静脉通路,取膀胱截石位,腿架高度不超过30cm ,双腿带上棉裤套,并轻轻固定于腿架上,患者双腿分开的角度110°~120°,老年患者相应小些。
2.检查电凝机、光电视频转换器、监视器、冷光源、膨宫机,保证性能良好,冷光源导线、视频转换导线
3.调节冷光源亮度,保持亮度适宜
4.注意入水出水量是否一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医生 患者头部 脚部 水机
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