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研究综述

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研究综述

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研究综述
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研究综述

水资源研究报告报告

水资源研究报告报告 水资源调查报告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如此重要,水滋养了人类,但同时又让人类面临着水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安全危机。对此,我对xx区的水资源与水污染概况做了调查: xx区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20%的丰水年可产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95%特枯年的可产地表径流量仅有亿立方米。xx区主要含水层:(1)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2)二迭系砂岩裂隙含水层;(3)碳酸盐奥灰裂隙岩溶水含水层;(4)火成岩风化裂隙及侵入围岩接触带裂隙水;(5)中寒武纪张夏组鲕状灰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 xx区主要供水水源地有3处,分别为城子~口头水源地、北下册水源地和磁村~岭子水源地。 城子~口头水源地地下水水温化学类型比较单一,系良好的饮用水水源地。xx区已经于1997年开发了“南部供水”工程,主要供xx、xx、xx等沿途乡镇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该工程设计日供水量万m3,实际日供水量万m3。 xx乡北下册水源地含水层富水性较强,水质好,易于开

采,经勘探评价该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3万m3/d。xx区于1991年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设计日供水3万m3,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为万m3/d。 磁村~岭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地下岩溶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及储存条件,含水层厚度大等优点。目前该水源地已建成为xx区“西水东调”工程的水源地,设计日供水万m3。 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是xx水库水源地,xx水库坝址位于xx区xx乡南1km, xx干流中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80km2。水库设计总库容18330万m3,兴利库容11280万m3,死库容715万m3,兴利水位234 m,死水位205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乡供水为主的大(二)型水库,是优良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xx水库规划向xx区供生活及工业用水2万m3/d。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xx区水质型污染缺水状况日益严峻,主要分布于xx河沿岸区域及xx、xx、xx等煤系地层区域,污染原因主要是xx河上游污水、沿河企业排放的废水以及煤炭等矿产资源停采后形成的地下水串层污染。 由此可见,如果不注重保护水资源水污染状况会更加严重。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为了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召开的全国水利

水资源-习题(含答案)

水资源-习题(含答案)

水资源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 A. 南多北少 B. 男少北多 C. 夏秋多,冬春少 D. 夏秋少,冬春少 2. 关于西气东输路线判断错误的是() A. 一线和二线都经过了我国地势三个阶梯 B. 一线二线都经过了黄土高原 C. 两条线都到长三角,到珠三角只有二线工

程 D. 两条线都经过甘肃省、陕西省 3. 【西气东 输】二线工程西起新 疆霍尔果斯口岸,南 至广州,东至上海, 途经14个省(区 市).据此回答 36-37题.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气源主要来自()A. 塔里木盆地 B. 中亚 C. 中东 D. 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 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东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

B. 东南地区终年高温,热量充足 C. 东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D. 东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十分丰富 5. 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其主要目的是() A. 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B. 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C. 降低施工成本 D. 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6. 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 B. 提高自来水的质量 C. 减少社会用水需

求 D.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7. 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 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 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读下列漫画,完成12-13题. 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不合理 B.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不会发生水资源危机 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8. 读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回

焦作市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浅析

焦作市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浅析 【摘要】: 本文完成了焦作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需水量预测、水平衡分析,开展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研究;提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和配置方案。 【关键词】: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变化趋势 [ Abstract ]: This paper completed the Jiaozuo city water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evaluation, prediction of water demand, water balance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layout and configuration scheme. [ Key words ]: water resources zoning;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change trend 1 焦作市概况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112°34′~113°47′,北纬34°53′~35°28′。全市面积4001km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气候季节差异性较大。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焦作市地处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北部为太行山区,地形陡峭,山峰连绵;南部为平原区,地形平坦。 2 水资源分区 根据焦作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分布将焦作市水资源划分为:漳卫河山区、漳卫河平原区、沁丹河区、小浪底——花园口干流区(表1)。 焦作市水资源评价流域分区 3 地表水资源量 3.1山丘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焦作市山丘区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形成区。根据各水资源分区的气象及下垫面条件,综合考虑气象、水文站点的分布,采用代表站法,推求分区径流量。 以降雨量修正的面积权重推求规划区河川径流量公式: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 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 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 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 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 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 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 亿立方米,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 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 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 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 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保护水资源研究报告

保护水资源研究报告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如此重要,水滋养了人类,但同时又让人类面临着水枪所带来的生存安全危机。对此,我对xx区的水资源与水污染概况做了调查: xx区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20%的丰水年可产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95%特枯年的可产地表径流量仅有亿立方米。xx区主要含水层:(1)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2)二迭系砂岩裂隙含水层;(3)碳酸盐奥灰裂隙岩溶水含水层;(4)火成岩风化裂隙及侵入围岩接触带裂隙水;(5)中寒武纪张夏组鲕状灰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 xx区主要供水水源地有3处,分别为城子~口头水源地、北下册水源地和磁村~岭子水源地。 城子~口头水源地地下水水温枪类型比较单一,系良好的饮用水水源地。xx区已经于1997年开发了“南部供水”工程,主要供xx、xx、xx等沿途乡镇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该工程设计日供水量万m3,实际日供水量万m3。 xx乡北下册水源地含水层富水性较强,水质好,易于开采,经勘探评价该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3万m3/d。xx区于

1991年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设计日供水3万m3,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为万m3/d。 磁村~岭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地下岩溶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及储存条件,含水层厚度大等优点。目前该水源地已建成为xx区“西水东调”工程的水源地,设计日供水万m3。 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是xx水库水源地,xx水库坝址位于xx区xx乡南1km, xx干流中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80km2。水库设计总库容18330万m3,兴利库容11280万m3,死库容715万m3,兴利水位234 m,死水位205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乡供水为主的大(二)型水库,是优良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xx水库规划向xx区供生活及工业用水2万m3/d。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xx区水质型污染缺水状况日益严峻,主要分布于xx河沿岸区域及xx、xx、xx等煤系地层区域,污染原因主要是xx河上游污水、沿河企业排放的废水以及煤炭等矿产资源停采后形成的地下水串层污染。 由此可见,如果不注重保护水资源水污染状况会更加严重。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为了遏止水枪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召开的全国水利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汪怒诚提出,要转变以往比较注重水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93846634.html,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特点 作者:侯慧敏严维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2期 Changing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of Shiyang River Basin Hou Huimin;Yan Wei (①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兰州 730050; 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 730050) (①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Lanzhou 730050,China; ②Lanzhou Resources & Environment Voc-Tech College,Lanzhou 730050,China) 摘要: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特点是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不大,多 年补给基本稳定;垂直及水平呈梯度分布;多年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地下水多年动态 总体特征是地下水位持续性下降。 Abstract: Changing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 of Shiyang river basin include that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 is uneven; annual change is little and supply is basic stability;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how gradi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obvious change is cyclical for years. Years’ dynamic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water is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persistent decline.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 Key words: Shiyang river basin;water resources;changing trend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317-01 1流域概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地区东部,处于乌稍岭以西,祁连山北麓,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41′~104°16′,北纬36°29′~39°27′之间,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南紧靠青海省,

关于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资的调查报告 1 关于水资的调查报告 为了使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会组织了一次水质调查勘测活动。在环保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对萍水河水质进行了勘测,对萍水河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更深的了解,并向沿岸居民及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采访。 据近几年调查,我国的水资总量约为3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然而,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列入世界上13人均水的国家之一。 一、我国淡水污染概况 随着人口人增多和污染的增加,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而且江、河、湖、水库的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做饮用水,城市中 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使七大水系和主要大淡水湖泊都受到污染。东海、渤海、黄河和南海四大海域的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污染普遍超标。 二、萍水河概况 萍水河是我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它于杨岐,有多条支流汇入,

中部贯穿整个萍乡城,流域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它是萍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 三、关于萍水河水质问题调查。(访谈录) 针对萍水河水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记者:您好,我想问您一些关于萍水河的问题。您以前见到的萍水河怎样? 路人:河水清澈,可以洗衣、洗菜,还可以洗澡。萍水河历史上曾经是一条水上交通运输通道。 记者:现在的萍水河呢? 路人:河水水质明显变差了。有些地段可以看见水上有一层油脂,河上还浮有许多垃圾。河道变窄,水变浅。 记者:您认为导致今天萍水河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路人:附近的从们向河中倒垃圾,排放污水,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 记者:您好,能否问您几个问题?现在的萍水河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住在河岸居民:原水更清,河沿岸环境好,现在河上经常漂流着垃圾。夏天蚊子多,臭味熏天。治理后,情况有所好转。 记者:您认为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居民:一些人环保意识差,向河里倒垃圾。沿途工厂、矿、

关于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655-27 关于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调查者:*** 调查时间:xx-4-17 调查地点:周边各条河流、湖泊 调查内容:关于家乡的水资源 调查方法:查阅地图、资料、实地考察 调查所得: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由于我国所处的地 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而山东省更为 特殊,导致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从我国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逐步递减,与人口和土地资源分布不相适应。黄 河、长江两大水系分别我国的南北两侧,蕴含着丰富 的水资源。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加 地带,东接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

背靠黄河,济青高速横穿其境内。 邹平县的水资源十分短缺,不足全国人口的一半,黄河水成为邹平县重要的水资源,只有合理利用好黄河水资源,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水是我国西北和华北的重要水源,但是黄河水非常有限,曾经多次断流,多年平均流量为580亿m3/a,相当于长江流量的1/20,尽管如此,但实际可以利用的流动量仅为370亿3/a。又因为黄河处于亚洲的东部,位于人口稠密区,随着黄河沿岸地区的人口增长,工业、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用水量也随之急剧增加,黄河水已逐渐不能满足两岸的用水需求,黄河水的供应矛盾愈演愈烈。黄河由于降水量的原因,频频断流,水资源危机已严重的制约着两岸流域工、农业等生产和发展。 只有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加强水资源配置,落实各级部门的职责,才能然我们的母亲河永远“年轻”,这才是治理和开发黄河的终极目标黄河水滋润了梁邹大地,促进了邹平县工农业经

水资源研究所简介

水资源研究所简介 概况 水资源研究所是隶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公益性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理论、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包括水循环基础理论、模拟技术与水资源评价、规划、配置、节约、调度、管理、保护及宏观战略研究,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咨询、国际涉水事务合作。水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前身是水文研究所;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所已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齐全、享誉国内外的国家级水资源研究基地。 水资源所现有职工9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人员占40%;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占80%;现有在站博士后1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0名、硕士研究生29名。我所设一个综合办公室和10个专业研究室,研究室分别是:水资源管理研究室、水资源配置研究室、水生态环境研究室、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室、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研究室、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室、水资源信息研究室、水资源调度研究室、水经济与战略研究室、城市水文与水务工程研究室。我所还是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撑单位,拥有延庆试验基地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综合试验大厅等科研试验条件平台;具有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

我所是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的挂靠单位;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署、环境计划署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国际同行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是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和中澳流域管理联合研究中心的中方技术支撑单位。 我所先后主持完成了“六五”-“十二五”的科技攻关/支撑项目课题35项;国家973项目2项、课题10余项;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8项,面上项目13项,青年基金项目22项;参与完成了全国第一次、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等国家级的重大战略与规划;主持完成流域、省部级及其他重大科研与咨询项目90项;编制完成全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首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方案和首个水资源综合管理试点方案;先后主持完成135项规划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已形成了创新特色显著的现代水文水资源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引领带动了水资源学科的发展;上述理论方法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南水北调、三峡等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与调度运行。当前全所职工正围绕新时期中央新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变化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文综述了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文水资源的响应情况。关键词:气候变化西北干旱区水文水资源水循环 引言:气候变化指在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气候系统及要素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气候变化对全球各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并深刻影响水文循环和水资源。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已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中国西北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具有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靠山区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的地表径流,景观以山地荒漠为主体,生态极其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水文过程、水资源的数量分布都会发生变化,给区域未来的水资源安全管理规划带来挑战。因此探讨该区气候变化的规律特点,展开气候变化下该区水文水资源的响应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气候变化特征 根据IPCC 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经历了升温过程,变暖最快的区域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影响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 以上。在我国同样存在气温普遍升高的现象,西北干旱区更为显著。 1.1气温变化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据研究表明过去半个多世纪西北干旱区气温上升速率高达0.34oC/10a,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球平均水平。1987年,西北干旱区年平均温度出现了“突变型”升高,并以每10年升高0.517C 的速度呈现出加速升高趋势。自1997年以来,温度一直处于高位震荡状态,升温趋势已不十分明显。在对西北干旱区过去50年不同季节气温变化的研究分析表明,冬季气温变化对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贡献率达57.01%,冬季温度的大幅度升高可能是拉动年平均温度抬升的重要原因。近50年以来,西北干旱区的极端气温变化中,冷指数在减小,而热指数则呈现增加态势,冷指数趋势更为显著;且2000年以后气温的变率明显加快,极端气温变化的频率也更为稳定。 1.2降水变化 西北干旱区的湿日数显著减少,但降水总量增加明显。湿日数减少主要是由于0.1~6mm 强度的降水日数锐减引发。强降水对西北干旱区降水总量贡献很大,降水总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12-24mm和6-12mm的强度降水的显著增加引起的。因此西北干旱区降水过程发生了变化。 区域气候变化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又影响全球气候。既有外部环境强迫因素的影响,又有内部过程因素影响。外部大气环流和大气组分影响区域气候,据研究西伯利亚高压、温室气体浓度和季风环流的变化是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的部分原因。区域内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下垫面的改变,如土地利用、水文的变化影响着区域大气环流。陆气的相互作用使区域气候的变化机理变得复杂。 近30年来西北干旱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的事实,有学者指出气候在向暖湿方向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是气候的波动变化。由于气候变化过程和原因的复杂性,关于气候变化趋势的确定很困难,但推测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西北干旱区气温仍将升高,气温降水的变率增大。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讲解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壹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一 最近,我国的西南地区又闹干旱了,不要说种庄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难以保证。我总觉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东西吗?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么多吗?怎么会缺水呢! 后来,我上网查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我才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8万亿亿升。这个数量似乎能满足全球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现存水储备的99%是不宜人类利用的海水和极地冰,其余1%还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层,人们生存所依赖的河流湖泊的水仅占总量的0.01%。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拥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世界上有34亿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50升水,这标志着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 我们家乡地处黄河之滨,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咸的,是不能直接饮用的,我们日常饮用的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地球上寒冷的南、北两极和终年积雪的高山上,这样淡水资源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实在很多。因此,流到我们家乡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更是稀少。随着家乡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水的危机,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调查目的 (一)、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让同学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三)、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提高同学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20xx年4月20日 (二)、调查地点:东坎镇境内的响坎河、中山河流域 (三)、调查方法:询问长辈、实地考察 (四)、调查组成员: 领队:王老师 组长:xxx 成员:xxx县实验小学xxx]班3组同学 四、调查结果 十年前: 水的颜色:无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河道大小:一般大小;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现在: 水的颜色:大部分呈现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五、主要原因分析 (一)、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不少居民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河道中。 (二)、由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越来越坏。 (三)、某些工厂的废水不经过污水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消亡。 六、建议

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536-27 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成员:胡雨,刘诗诗,陈露,纪书华,袁文艳,余慧娟,鲁嘉慧,刘若焱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党政机关要率先行动起来。切实强化节水措施和管理责任,配备节水龙头,杜绝长流水和跑冒滴漏,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争做节约用水的示范者、推动者。工业企业要大力推进节水技术进步。广泛推广和使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传统工艺技术

改造,大幅度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污水的排放,努力将用水大户变为节水大户。农业要做节水的主力军。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广渠道防渗和田间节水技术,积极发展高新节水技术,普及旱作和生物节水措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服务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推广运用节水器具,改善高耗水的消费结构,提倡水资源的合理消费。社区和家庭要全面行动起来,坚持一水多用,节约厨房一盆水、浴室一缸水、洗衣一桶水,真正做到节水在身边。学校要不断强化节水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播节水理念,学习水情知识,树立节水意识,努力培养科学、文明、节约的用水习惯。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功能,深入持久地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培养和提高全民节水意识。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要增强节水意识,从小处做起,共同行动,坚持不懈,节约每一滴水,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趋势

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 趋势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趋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贺伟程张象明卢琼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社会经济用水安全保障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国际组织甚至将中国的水资源供应能力和粮食安全自给能力联系起来,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超越洪涝灾害而成为中国政府最大和最难解决的水问题,甚至会引发全球粮食市场的变动和其他国际问题。据有关部门研究,1997 年,仅华北地区各城市,因缺水造成的工业和农业损失达 2000 亿元,相当于当地当年 GDP 的百分之三。从全国水旱灾害统计来看,1997 年,我国水旱灾害的成灾面积达四亿亩,其中水灾面积约一亿亩,旱灾三亿亩。其它年份我国水旱灾害的情况也类似,旱灾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洪涝灾害。因此,保障社会经济用水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对我国水资源保障和粮食自给等战略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见解。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两万八千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从用水量上说,从 1980 年到 1999 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 4437 亿立方米增加到 5591 亿立方米。但是,不同的行业用水增长趋势不同。农业用水由占总用水的八成下降到七成,而同期工业用水比例由一成上升到两成,生活用水比例由 % 上升到 %。这说明我国用水的结构在发生

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范文(标准版)(1)

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范文(标准版) Model text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tandard Vers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范文(标准版)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X市水资源现状调查 一、我市水资源现状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0.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资源大量流失。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位下降迅速。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

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 六、七十眼。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 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 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 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水质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响着我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畜饮水。 二、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我市的水资源大致可分为 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

水资源研究报告报告-精品

【关键字】方法、条件、会议、效益、模式、计划、传统、认识、问题、矛盾、焦点、体制、有效、充分、现代、良好、优良、和谐、快速、持续、加大、执行、召开、保持、统一、发展、建设、建立、提出、了解、研究、措施、位置、突出、关键、局面、安全、基础、环境、工程、项目、职能、资源、制度、方式、比重、力度、关系、提倡、形成、保护、推广、规划、管理、坚持、保证、帮助、发挥、解决、优化、加快、完善、保障、促进、加强、实现、提高 水资源研究报告报告 水资源调查报告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如此重要,水滋养了人类,但同时又让人类面临着水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安全危机。对此,我对xx区的水资源与水污染概况做了调查: xx区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20%的丰水年可产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95%特枯年的可产地表径流量仅有亿立方米。xx区主要含水层:(1)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2)二迭系砂岩裂隙含水层;(3)碳酸盐奥灰裂隙岩溶水含水层;(4)火成岩风化裂隙及侵入围岩接触带裂隙水;(5)中寒武纪张夏组鲕状灰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 xx区主要供水水源地有3处,分别为城子~口头水源地、北下册水源地和磁村~岭子水源地。 城子~口头水源地地下水水温化学类型比较单一,系良

好的饮用水水源地。xx区已经于1997年开发了“南部供水”工程,主要供xx、xx、xx等沿途乡镇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该工程设计日供水量万m3,实际日供水量万m3。 xx乡北下册水源地含水层富水性较强,水质好,易于开采,经勘探评价该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3万m3/d。xx区于1991年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设计日供水3万m3,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为万m3/d。 磁村~岭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地下岩溶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及储存条件,含水层厚度大等优点。目前该水源地已建成为xx区“西水东调”工程的水源地,设计日供水万m3。 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是xx水库水源地,xx水库坝址位于xx区xx乡南1km, xx干流中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80km2。水库设计总库容18330万m3,兴利库容11280万m3,死库容715万m3,兴利水位234 m,死水位205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乡供水为主的大(二)型水库,是优良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xx水库规划向xx区供生活及工业用水2万m3/d。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xx区水质型污染缺水状况日益严峻,主要分布于xx河沿岸区域及xx、xx、xx等煤系地层区域,污染原因主要是xx河上游污水、沿河企业排放的废水以及煤炭等矿产资源停采后形成的地下水串层污染。

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趋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贺伟程张象明卢琼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社会经济用水安全保障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国际组织甚至将中国的水资源供应能力和粮食安全自给能力联系起来,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超越洪涝灾害而成为中国政府最大和最难解决的水问题,甚至会引发全球粮食市场的变动和其他国际问题。据有关部门研究,1997 年,仅华北地区各城市,因缺水造成的工业和农业损失达2000 亿元,相当于当地当年GDP 的百分之三。从全国水旱灾害统计来看,1997 年,我国水旱灾害的成灾面积达四亿亩,其中水灾面积约一亿亩,旱灾三亿亩。其它年份我国水旱灾害的情况也类似,旱灾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洪涝灾害。因此,保障社会经济用水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对我国水资源保障和粮食自给等战略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见解。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两万八千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从用水量上说,从1980 年到1999 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 亿立方米增加到5591 亿立方米。但是,不同的行业用水增长趋势不同。农业用水由占总用水的八成下降到七成,而同期工业用水比例由一成上升到两成,生活用水比例由% 上升到%。这说明我国用水的结构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农业节水工作的普及和开展,农业用水效率在不断提高。据全国实灌面积统计,从1980 年到1999 年,我国实际灌溉面积增加了800 万公顷,而灌溉用水量变化很小,这说明增加的实灌面积,主要靠发展节水灌溉实现的。全国平均每公顷用水量由1980 年的8750 立方米下降到1999 年的7270 立方米,单位面积的用水量减少了17%。这些数据说明了农业节水工作成绩是明显的。 近二十年,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从1980 年到1999 年,工业产值增长了13 倍。同期工业用水从457 亿立方米增加到1159 亿立方米,增加仅倍,其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工业产值增长速度。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工艺技术进步及节水水平提高,万元产值用水量迅速下降,由1980 年的887 立方米下降到1999 年的156 立方米。因此,工业节水效果也十分显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增长很快,加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活用水量(含居民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增长迅速。全国城镇生活用水量从1980 年到1999 年,增长了四倍,为同期城镇人口增长率的两倍。从上面的一些基本事实和数据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是在节水和内部挖潜的基础上稳定发展的。农业用水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提高,农业用水可望在稳定现状的前提下,保持农业产值的稳定提高。但农业依然是我国的第一用水大户,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七成。从我国水土资源和现有耕地灌溉率分布情况看,今后发展灌溉面积的潜力主要在北方,近期靠节水和非充分灌溉措施来实现灌溉发展。 工业作为我国第二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增长较快,节水潜力也大。从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治水污染的角度考虑,今后应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和企业规模,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使万元产值用水量继续下降。在工业部门中,工艺落后的小造纸、化工、酿造、制革等企业用水效率低下,污染严重,是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分配管理中的主要控制对象。 我国生活用水量只占总用水量的十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率的提高,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