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98.21 KB
- 文档页数:3
家庭防盗报警器工作原理及介绍系统组成及原理介绍家庭安防系统是指有效的利用技防手段来实现的安全防范体系。
系统包括防盗、防燃气泄漏、防火等功能,同时可备远程监控,方便住户可以远程通过网络或电话随时了解家庭内部情况,同时可监听或者监视家庭内部情况。
就技术角度而言,家庭安防系统是将传感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以及现代光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应用于探测器非法入侵行为和防止盗窃等行为。
在任何需要防范的位置均可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探测器构成点、线、面、空间等警戒区,又可将他们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交叉防范体系。
简而言之,家庭安防系统是用于探测器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行为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一.系统组成1.探测器探测器是安装在防范现场的,用以探测入侵信号的装置。
它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被探测的物理量(包括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声、光等)转换成相应的,易于精确处理的电量(如电流、电压、电容等)输出的一种置换装置。
探测器中的信号处理器(有的探测器只有传感器没有信号处理器)具有将原始的电信号放大、滤波、调制等,使之成为能在信道中传播的探测器电信号功能。
探测器种类很多,例如:磁开关探测器、振动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主动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等。
2.信道信道是传输信号的媒介,它不仅包括从探测器到报警控制器之间的导线,还包括其中所有的转换设备。
例如:中继放大器、编码译码器、发射接收器等。
信道的作用是将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及时、准确地传送给报警控制器,并将报警控制器的指令传送给探测器。
在报警技术中常用信道有两种即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1)有线信道有线信道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信道。
常用的传输线有:多信芯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电话线等。
(2)无线信道无线信道也可以说是无形信道,它是以电磁波为传输媒介的信道。
3.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是安装在指定位置的能接收由信道传输来的危险信号而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又能向探测器发出指令的装置。
防盗门的报警原理防盗门报警原理是通过内置的报警装置和传感器来检测门的状态并触发报警,以提醒用户门口发生异常情况。
下面将详细解释防盗门的报警原理。
防盗门的报警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传感器、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报警器。
传感器是防盗门报警系统中最核心的组件之一。
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磁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作用是感知门的状态或门口的环境变化。
磁性传感器是最常用的一种传感器类型。
它通常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放置在门框上,另一个放置在门上。
当门关闭时,两个磁性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磁性传感器会感应到磁场的变化。
而当门被打开时,两个磁性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会增大,磁性传感器会感应到磁场的变化。
通过检测磁性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系统可以判断门的状态。
压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地板上或门框上,用于检测踏入门内的人或物体的重量。
当有人或物体踏入门内时,压力传感器会检测到压力的变化,并触发报警。
红外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门前的环境变化。
当有人靠近门口时,红外传感器会感应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触发报警。
或者,红外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门内,用于检测门内的活动。
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门附近的声音。
当传感器探测到高于设定阈值的噪音时,系统将触发报警。
控制器是防盗门报警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
它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传输过来的信号,并根据信号的类型和阈值来触发适当的响应。
控制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件设备,也可以是嵌入在报警面板或门操作系统中的软件。
控制面板是用于控制整个防盗门系统的一个控制界面。
它通常包括一个集成电路板和一组按钮或开关。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来设置防盗门系统的参数,例如报警延迟时间、响铃音量等。
控制面板还可以显示报警状态、传感器状态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报警器是防盗门报警系统的输出设备。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声音设备组成,例如蜂鸣器、警报器或喇叭。
当防盗门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控制器将触发报警器发出响铃声,以提醒用户门口发生异常。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防盗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防盗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操作方法;3. 提高对防盗报警系统实际应用的认知。
二、实验原理防盗报警系统是一种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传输线路和报警装置等组成。
当探测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将信号传输至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分析信号后发出报警信号,通过报警装置提醒相关人员。
三、实验内容1. 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 探测器的安装与调试;3. 报警控制器的安装与调试;4. 报警装置的安装与调试;5. 防盗报警系统的整体测试与操作。
四、实验器材1. 防盗报警系统一套(含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报警装置等);2. 电源线、传输线、工具等;3. 实验场地。
五、实验步骤1. 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了解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传输线路和报警装置等;(2)掌握防盗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即探测器检测异常情况,将信号传输至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分析信号后发出报警信号。
2. 探测器的安装与调试(1)根据实验场地选择合适的探测器类型,如红外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等;(2)按照说明书安装探测器,注意安装位置和角度;(3)调试探测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报警控制器的安装与调试(1)按照说明书安装报警控制器,确保电源线、传输线连接正确;(2)调试报警控制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报警装置的安装与调试(1)根据实验场地选择合适的报警装置,如蜂鸣器、LED灯等;(2)按照说明书安装报警装置,确保电源线、传输线连接正确;(3)调试报警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5. 防盗报警系统的整体测试与操作(1)在实验场地进行整体测试,确保各部分正常工作;(2)进行实际操作,模拟入侵场景,测试防盗报警系统的报警功能;(3)观察报警装置是否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防盗报警系统各部分安装、调试正常,整体工作稳定;2. 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报警装置等均能按照要求工作,满足实验要求;3. 实验过程中,模拟入侵场景时,报警装置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系统反应迅速。
有线防盗报警系统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防盗报警系统的设备一般分为:前端探测器,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是一台主机(如电脑的主机一样),用来控制包括有线/无线信号的处理,系统本身故障的检测,电源部分,信号输入,信号输出,内置拨号器等这几个方面,一个防盗报警系统中报警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
前端探测器包括有: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和红外/微波双鉴器、紧急呼救按钮。
一、有线报警的系统原理安防主要分监控、报警、门禁控制三大块。
今天跟大家唠唠报警。
我们常见的安防报警系统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无线的报警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没有线缆束缚,也不破坏家居的整体环境风格,因此深受家庭用户喜欢。
小户型、公寓式智能家居安防产品主要以无线报警为主也就是这个主要原因。
但是在工程项目、大别墅、庭院、商业环境中,或者叫系统工程中无线的劣势就出现了。
因此有线防盗报警器因为稳定,价格实惠,所以受到大部分智能集成商的信赖,但是对于一般不是专业的人员来说,似乎连接有线探测器和防盗报警主机有点困难。
这让我想起来第一次用报警主机(D S7400X I)的时候的情景,又是说明书,又是电阻、又是继电器的挨个琢磨的场景。
我们知道一个典型的防盗报警系统主要部件是由:报警主机板、前端探测器和警讯发送装置(联网报警通讯和现场声光报警)三部分组成的。
前端探测器又包括了被动红外、红外加微波双鉴、红外对射、红外护栏、手动报警、火宅探测、玻璃破碎等等,根据不同的功能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前端探测器是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报警系统对外界警情的侦测就是通过前端探测器来完成的。
就前端探测器和报警主机间的联系、信号传递,说到底就是一个开关量信号的传送和接收过程。
所谓开关量信号,就是一个电气回路的开路和短路过程。
以常规报警系统一般采用常闭工作模式为例,系统加电正常工作时,如果探测器失电或被警情触发,探测器内的继电器发出动作,将触点由闭合状态改变为断开状态,当报警主机侦测到对应防区端口的这一变化时,就会根据当前的状态设置采取相应的反应(包括忽略、报警、信号输出等)。
红外防盗报警器原理
红外防盗报警器常用于保护房屋、商店、办公室等场所的安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的检测。
红外防盗报警器主要包含了红外传感器和报警装置。
红外传感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感知红外线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进入被保护区域。
当有人进入时,红外传感器将会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然后将这个信号传送给报警装置。
红外传感器通常采用的是被动红外传感技术(PIR技术)。
该
技术基于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具有不同的热量特征,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这种热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靠近。
在无人经过时,红外辐射保持稳定,但当有人经过时,人体会带来一个热量的扰动,导致红外辐射的变化。
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这种变化后,会触发报警。
报警装置是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入侵行为后发出警报信号。
报警装置可以是声光报警器、电话报警器,甚至是与安防中心相连的报警系统。
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可以选择相应的报警装置。
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的检测,通过红外传感器感知到人体的热量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进入被保护区域,并在检测到入侵行为后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红外防盗报警器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安防设备。
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是现代高科技安防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
这种系统利用激光技术和电子围栏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周界安全保障。
本文将对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原理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采用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两端对射,形成一个透明的激光幕帘。
如果有任何物体穿越这个幕帘,激光会被遮挡,此时会发生反射和散射,接收器会感测到这些改变。
如果探测器感测到任何变化,就会立即触发报警。
二、技术优势与传统的安防系统相比,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具有多项技术优势。
1、高可靠性:激光对射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对各种恶劣天气和环境下的干扰作出高效反应。
2、高精度:激光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距离、速度、形状和大小等信息,从而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加准确的监测和侦查。
3、智能化: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采用的是数字语音语音报警,能够实现语音提示、短信提醒、云端数据存储等多种智能化方式,方便用户实时掌握安全状况并远程管理。
三、应用领域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和领域,如企事业单位、银行、监狱、电网、子站、矿区、公路、机场、码头等。
针对不同应用领域,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可以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不同客户的安防需求。
四、总结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是一种创新而又高效的安防技术,它通过激光技术和电子围栏技术的结合,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周界安全保障。
相信在未来,激光对射电子围栏周界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将成为安防领域中的主流技术,为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防盗报警系统的毕业设计防盗报警系统的毕业设计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对于住宅和商业场所来说,防盗报警系统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需品。
本文将以防盗报警系统的毕业设计为主题,探讨其设计原理、功能和实施过程。
一、设计原理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三个部分。
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如门窗的开关状态、人体的移动等。
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判断,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控制器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
二、功能1. 实时监控:防盗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住宅或商业场所的安全状况。
通过安装多个传感器,系统可以全方位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2. 报警功能:当系统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如有人非法入侵、窗户被破坏等,控制器会立即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
这样可以及时提醒用户并吓退潜在的入侵者。
3. 远程控制:现代的防盗报警系统还具备远程控制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远程操控系统,实时查看监控画面、设置报警参数等,提高了系统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三、实施过程1. 硬件选型:在进行防盗报警系统的毕业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
根据设计要求和预算,选择传感器、控制器、报警器等设备,并确保它们之间的兼容性。
2. 系统设计:在硬件选型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包括传感器的布置位置、控制器的逻辑设计、报警器的音量和声音类型等。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如室内、室外的区别等。
3. 硬件连接:将选好的硬件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
这包括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连接、控制器与报警器的连接等。
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和信号传输。
4. 软件编程:对于防盗报警系统的毕业设计,还需要进行软件编程。
根据控制器的型号和功能,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实现传感器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以及报警器的触发。
5. 测试和调试:完成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汽车防盗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防盗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多种技术和装置的组合实现的。
以下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工作原理:
1. 远程控制:汽车防盗系统包括一个远程控制器和一台主机。
远程控制器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与主机进行通信,控制汽车的防盗功能。
当车主离开车辆时,他可以使用遥控器将车辆锁定,启动防盗模式。
2. 车辆状态监测:主机通过安装在车辆中的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状态。
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是否被震动、是否有异响或异常振动。
当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出现异常情况时,它会向主机发出信号。
3. 报警系统:一旦主机接收到传感器信号,它将触发车辆的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通常包括声音警报、闪光警报和车辆灯光闪烁等。
这样可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阻止小偷继续盗窃。
4. 引擎禁用:某些汽车防盗系统还可以禁用车辆的引擎,防止盗贼开走车辆。
当主机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时,它会发送指令到车辆的引擎控制单元,以禁用引擎。
只有使用正确的解锁程序或遥控器才能解除引擎禁用。
5. GPS定位:某些高级汽车防盗系统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如果车辆被盗,车主或执法部门可以使用GPS 定位跟踪车辆的位置,以便迅速找到被盗车辆。
这些是汽车防盗系统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
根据不同的汽车防盗系统和品牌,可能还具备其他功能和技术。
汽车防盗报警原理
汽车防盗报警装置是一种用于保护汽车安全的设备,它通过感知车辆遭到非法入侵或被破坏时发出警报,以提醒车主或周围人群。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震动感应器: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内置了震动感应器,当车辆受到外部冲击或晃动时,感应器会产生信号。
这种震动感应器多为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车辆的震动和颠簸情况。
2. 声音报警器:当震动感应器检测到车辆受到不正常的冲击时,报警装置会触发声音报警器,通常为一个高分贝的警报声。
这个声音的目的是引起车主或附近人的注意,并吓唬盗贼。
3. 光闪报警器:一些汽车防盗报警装置还配备了光闪报警器,当感应器触发时,闪烁的灯光会提醒周围人员。
这种光闪报警器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后灯组或车身上,能够在夜间或遮挡视线的情况下也能引起注意。
4. 远程报警功能:现代汽车防盗报警装置通常还具备远程报警功能,即通过无线遥控器将警报信号发送给车主手机或控制中心。
这样,即使车主不在车辆附近,也能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体来说,汽车防盗报警装置通过感知车辆的震动和冲击,以及发出声音和光闪等方式,来起到警示和震慑盗贼的作用,保护车辆的安全。
它是一种重要的车辆防盗装置,对于增加汽车防盗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是用来探测入侵者的移动或其他行动的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一般由探测器、信号传输系统、控制器和报警控制中心四个部分组成。
开关报警器是一种电子装置,它可以把防范现场传感器的位置或工作状态的变化转换为控制电路通断的变化,并以此来触发报警电路。
由于这类报警器的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类似于电路开关,故称为“开关报警器”,开关是防盗系统中最基本、简单而经济有效的探测器。
其可靠性高、误报率低。
开关报警器常用的传感器有磁控开关、微动开关和易断金属条等。
当它们被触发时,传感器就输出信号使控制电路通或断,引起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
磁控开关,它是由一个干簧管及磁条组成,它可分为有线/无线门磁.一般应用在门,窗户.只要磁条及干簧管离开距离<20mm之后就会有报警信号输出.玻璃破碎探测器是利用压电陶瓷片的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扭曲、变形时将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可以制成玻璃破碎入侵探测器。
对高频的玻璃破碎声音(10k~15kHZ)进行有效检测,而对10kHZ以下的声音信号(如说话、走路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玻璃破碎声发射频率的高低、强度的大小同玻璃厚度、面积有关。
玻璃破碎探测器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声控型的单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选频作用(带宽10到15KHz)的具有特殊用途(可将玻璃破碎时产生的高频信号驱除)的声控报警探测器。
另一类是双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其中包括声控-震动型和次声波-玻璃破碎高频声响型。
它一般适用于银行的ATM机上,其它的玻璃防破坏.红外线报警探测器红外线报警探测器是利用红外线的辐射和接收技术构成的报警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又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
1.主动式红外报警探测器主动式红外报警探测器是由收、发装置两部分组成,如图2.14所示。
发射装置向装在几米甚至几百米远的接收装置辐射一束红外线,当被遮断时,接收装置即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它也是阻挡式报警器,或称对射式报警器。
超市里的防盗系统原理
超市里的防盗系统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射频识别技术,常见的工作原理有:
1. 电子标签防盗系统
在商品上贴加电子标签,标签内含有天线和芯片。
收银台设有感应器,可读取和消除标签信息。
未经支付的标签会触发报警。
2. 电磁防盗系统
商品货架与收银台设置感应线圈,线圈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场。
商品通过时如果未除标签会破坏电磁场并触发报警system。
3. 射频识别(RFID)
商品内置射频标签,存储商品信息。
收银台设置射频读取器,可以读取标签信息,配合后台系统实现防盗。
4. 磁力防盗系统
商品内置磁条或磁片,这会改变经过门口的磁力线分布。
如果未打断磁路,它会遇到不同的磁力线而触发报警。
5. 视频识别系统
使用视频摄像头识别未支付商品,结合图像识别和人工核对来预防店内盗窃。
综上所述,这些系统根据不同物理原理,实现了对商品的电子监控,是超市常用的防盗手段。
震动防盗报警器原理
震动防盗报警器是一种常见的家庭和商业安全设备,它通过检测和感应周围环境的震动来发出警报。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震动防盗报警器内置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通常是加速度传感器或振动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物体或周围环境的震动。
2. 感应器:传感器监测到震动后,会将这个信号传递给感应器。
感应器是一个电子元件,能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识别出是否发生了意外的震动。
3. 报警装置:一旦感应器检测到不正常的震动,报警装置即会触发。
报警装置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警报器、闪光灯或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4. 警报器:警报器是一个发出高声音或警报声的装置,当感应器触发报警信号时,它会立即发出警报声。
警报声大部分情况下会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和警觉。
5. 闪光灯:为了增强报警效果,一些震动防盗报警器还配备了闪光灯装置。
当报警信号触发时,闪光灯会不断闪烁,吸引更多人们的关注。
6. 无线通信模块:部分高级的震动防盗报警器还会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将报警信息传输给接收器或者安全公司。
这样,即使主人不在家,相关人员也能及时得知报警信息,并做出相应的
应对。
综上所述,震动防盗报警器通过传感器监测和感应震动,当检测到不正常的震动时,触发报警装置产生响警声和警示的闪光灯,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发生。
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其中,扫地机器人作为智能家居中的一员,不仅能够为我们解放双手,还具备了防盗报警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介绍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是指该机器人可以通过连接到家庭网络,与其他安防设备进行互联,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全面保护。
该系统通常由摄像头、智能传感器、联动报警器等组成,它们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入侵者或火灾等,会及时向用户发送手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通过扫地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点,与其他安防设备实现联动,形成一个整体的安全监控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监测家庭环境:智能传感器和摄像头部署在关键位置,不断监测家庭环境。
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温度、湿度、烟雾等异常情况,摄像头则可以实时观察家庭区域。
2. 数据分析与处理:扫地机器人通过连接到家庭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云端的智能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识别和筛选,判断是否有安全威胁。
3. 报警通知与联动: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如入侵者或火灾等,会立即向用户发送手机警报。
同时,扫地机器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联动规则,触发其他安防设备的警报器,如门窗报警器、闪烁灯等,以最大程度地威慑入侵者。
三、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意义1. 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家庭环境进行监控和控制。
即使不在家中,用户也可以远程调控扫地机器人的行动,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安全隐患。
2. 可视化监控:摄像头可以实时观察家庭区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视等终端设备观看实时视频。
这种可视化监控使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家庭的安全状况。
3. 联动报警系统:智能家居防盗报警系统可以与其他安防设备进行联动,当扫地机器人监测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触发其他设备的警报器。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原理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和报警人体或物体的移动。
其原理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测范围内时,红外线传感器就会被触发,产生报警信号。
红外线传感器是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组成。
红外线发射管会发射红外线信号,而红外线接收管则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信号。
当没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测范围时,正常情况下红外线信号会被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
但是,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测范围时,他们会对红外线造成一定的阻挡或反射,这会使得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比较弱的信号。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会通过比较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强度来判断是否触发报警。
一般来说,当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强度低于一定阈值时,就会认为有人或物体进入,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
除了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还包括其他辅助设备,如控制电路、报警器和触发器等。
控制电路用来控制报警器的工作状态,一旦红外线传感器触发报警,控制电路就会将信号传递给报警器,使其发出声音或光亮警示。
触发器则用来设置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工作模式。
例如,可以设置监测范围的大小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安防需求。
总的来说,红外线防盗报警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测范围内时,红外线传感器会被触发,产生报警信号。
这种报警原理简单而有效,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安防领域。
防盗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来源:未知2016-04-06作者:王华丽
[摘要]防盗报警系统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
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防盗报警
系统是
【华强安防网讯】
防盗报警系统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
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
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
重要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
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防盗报警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
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等一起构成了安全
防范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防盗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又称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
器三部分构成。
报警探测器是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组成的,用来探测入侵者入侵行
为的,由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装置,是防盗报警系统的关键,而传感器
又是报警探测器的核心元件。采用不同原理的传感器件,可以构成不同种
类、不同用途、达到不同探测目的的报警探测装置。
(1)报警探测器按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红外报警探测器、微波报警
探测器、被动式红外/微波报警探测器、玻璃破碎报警探测器、振动报警探
测器、超声波报警探测器、激光报警探测器、磁控开关报警探测器、开关
报警探测器、视频运动检测报警器、声音探测器等许多种类。
(2)报警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式报警探测器和被动式报警
探测器。
(3)报警探测器按探测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点控报警探测器、线控
报警探测器、面控报警探测器和空间防范报警探测器。
除了以上区分以外,还有其他方式的划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使
用情况不同,合理选择不同防范类型的报警探测器,才能满足不同的安全
防范要求。
报警探测器作为传感探测装置,用来探测入侵者的入侵行为及各种
异常情况。在各种各样的智能建筑和普通建筑物中需要安全防范的场所很
多。这些场所根据实际情况也有各种各样的安全防范目的和要求。因此,
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报警探测器,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防范要求。
根据实际现场环境和用户的安全防范要求,合理的选择和安装各种
报警探测器,才能较好的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当选择和安装报警探测器
不合适时,有可能出现安全防范的漏洞,达不到安全防范的严密性,给入
侵者造成可乘之机,从而给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