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1-2课件:章末归纳总结3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66
成才之路・数学人教A版•选修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二章章末归纳总结自主预习学案2 典例探究学案知识梳理• 1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二者都能由已知推测未知,都能用于猜测,得出新规律,但推理的结论其正确性有待于去证明•2.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不同,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数学证明中的基本推理形式,只要前提正确,推理形式正确,得到的结论就正确.•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pr »_* / r k―»t\ \ / v r t 八一 F A——♦—匸▲r . Pr t—t t .知识结构误区警示•1 •进行类比推理时,可以从①问题的外在结构特征.②图形的性质或维数.③处理一类问题的方法.④事物的相似性质等入手进行类比.要尽量从本质上去类比,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否则,只抓住一点表面的相似甚至假象就去类比,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2.进行归纳推理时,要把作为归纳基础的条件变形为有规律的统一的形式,以便于作岀归纳猜想.•3.推理证明过程叙述要完整、严谨、逻辑关系清晰、不跳步.•4.注意区分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当前提为真时,前者结论一定为真,后者结论可能为真.•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其正确性需要进一步推证,合情推理中运用猜想时要有依据.•5.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必须把反设作为推理依据.书写证明过程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假设”误写为“设”,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用语的否定形式.•6.分析法的过程仅需要寻求某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即可,而不是充要条件.•分析法是逆推证明,故在利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应注意逻辑性与规范性.一般地,用分析法书写解题步骤的基本格式是:•要证:.... ,只需证,只需证......... ,..... , ..... 显然成立,所以成立.讓^鯛%学案]题型探究• 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合情推理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基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合情推理是合乎情理的推理,通过归纳、猜测发现结论,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特点与区别: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结论都是有待于证明的•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是数学证明中的基本推理形式,“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7》归纳推理•例题1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6 10图116•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 289 B・ 1 024• C・ 1 225D・ 1 378题型 类比推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形的有关知识.图 1 中满足 血—"1=2,么3 — ^2=3, …,a n —a n -\—n^ 以上累力口得 a n ——如 =2 + 3 +・・・+弘 ©= 1+2 + 3+…+川给 叽"J",图2中满足b n =n 2, 一个数若满足三角形数,其必能分解成两个相邻自然数乘积的一半;一个数若满足正方形数,其必为某个自然数的平方.•・T225 = 352="9;5° •••选C ・•[答案]c题型类比推理例题2若记号“斜表示两个实数。
复数的运算复数的加法和减法.熟练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重点).理解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难点、易混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阅读教材例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运算法则设=+,=+(,,,∈),则()+=;(+)+(+)()-=(-)+(-)..加法运算律.已知复数=+,=-,则+=( )-+【解析】+=(+)+(-)=(+)+(-)=.【答案】.已知=+,=+,则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第二象限.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第三象限【解析】=-=(+)-(+)=(-)+(-)=-,对应的点为(,-)位于第四象限.【答案】教材整理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阅读教材练习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如图--,设复数,对应向量分别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与+对应的向量是.图--.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如图--所示,设,分别与复数=+,=+对应,且,则这两个复数的差-与向量不共线,-这就是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对应(即图--这表明两个复数的差-(即)与连接两个终点-,,且指向的向量对应.被减数在复平面内,向量对应的复数为--,向量对应的复数为-,则+对应的复数为.【解析】由复数加法运算的几何意义知,+对应的复数即为(--)+(-)=-.【答案】-[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