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高青三中九年级地理导学案:“北京”(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导学案责任学校责任教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北京市的主要地形类型,并会描述北京市的地势特征。
2、会根据气候统计图表资料归纳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3、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4、了解北京市的建设成就。
二、学习重点1、会根据气候统计图表资料归纳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2、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三、分组合作学习1、读北京市略图说说北京的地理位置:(1)、经纬位置:(2)、海陆位置:位于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海。
(3)、相对位置:东南临市,其余三面被省包围。
2.读图8-2北京地形分布图,分析北京市的地形、地势特征。
3、读课本70页的内容,结合资料分析北京的气候特征。
4、自学课本71—72页内容,了解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5、读图8—11,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6、自学课本73—75页,归纳出北京的交通特点。
并能够在图8-22中标注出主要的铁路线。
7、思考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产业有何特点?8、北京人多车多,交通问题备受关注,解决北京市区交通堵塞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请根据下列图片,小组合作,谈一谈你的看法。
(课本76页活动2)四、巩固练习读图北京市简图,回答1-2题。
1.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A.40º,116ºB.40ºN,116ºEC.40ºN,116ºWD.40ºS,116ºE2.图中甲海域和乙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A.渤海、天津B.渤海、山东C.黄海、河北D.渤海、河北3、北京的气候特点是()A.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D.全年炎热干燥4、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冬冷夏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16°E、40°SC.由于北京处于干旱地带,无河流流经D.北京市处在华北平原北部,北面、西面多山5、鸟巢、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都集中在北京,说明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A.文化中心B.政治中心C.交通中心D.经济中心6.北京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这说明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A.军事中心B.经济中心C.政治中心D.文化中心7.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背靠群山,水资源丰富B.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便利、通畅C.北京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D.北京是国际大都市,国际性商务活动频繁8.阅读有关北京市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2013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掌握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4、了解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如科技创新、交通发展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的重要职能和地位。
(2)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2、难点(1)理解北京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发展。
(2)探讨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三、学习过程(一)北京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京位于北纬39°56′至41°03′,东经115°25′至117°30′之间。
2、海陆位置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3、相对位置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河北接壤。
(二)北京的面积和人口1、面积北京市总面积约 1641054 平方千米。
2、人口截至_____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_____万人。
(三)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1、重要机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等国家重要机构的所在地。
2、重大政治活动北京承担着举办各类重大政治活动的任务,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
(四)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1、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北京拥有众多知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创新。
2、文化场馆北京有丰富的文化场馆,如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欣赏文化艺术的场所。
3、传统文化京剧、北京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在北京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五)北京的国际交往中心地位1、外交使馆许多国家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和领事馆,使北京成为国际外交交流的重要枢纽。
2、国际会议和活动北京经常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和体育赛事,如 2008 年夏季奥运会、2022 年冬季奥运会等,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初三地理导学案复习目标:.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前置自学:1、地球上的水,97﹪是,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绝大部分为两极和的冰川以及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2、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是。
每年的是世界水日。
3、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位,但人均拥有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随着人口增长,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可供应量呈趋势,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一个方面。
4、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受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分配和分配不均,从时间分配看,;(原因是);从空间分布看,(原因是)。
5、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调控径流和水量变化的措施是;(我县有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我县有工程)6、读右图分析该漫画反映的什么问题?分析原因: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7、水库有哪些功能?合作探究:1、读图南水北调等输水路线:(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_________和 _______。
(3)A是________工程。
将滦河水跨流域引入_________水系,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历史。
(4)B是________工程,引黄河下游的水入_______市,解决了该旅游城市常年缺水的问题。
(5)南水北调工程有3条计划路线:E是_________。
在江苏__________市计划把长江水抽进_________,用闸控制,逐级提升,在山东省穿过__________后,向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__________市。
D是____________,首先把__________(F)水库的水引到华北平原。
第二步在_________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入汉江。
“地理差异”复习导学案教学目标:(2ˊ)1、知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各自特点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问题导学(22ˊ)“要熟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形类型阶梯主要地形区及土壤类型气候类型特点温度带1月均温年降水量干湿地区自然特征河流流量____结冰期____汛期___流量____结冰期____汛期____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类型主要农业部门农田类型农作物熟制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主要农作物主要水果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既解决措施人们主食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传统交通工具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传统民居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列举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达标反馈(16ˊ)1、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气温逐渐。
南部海南岛四季皆,北部黑龙江却冬夏;自东南向西北,距海逐渐,降水逐渐。
自西向东,地势呈分布,逐级,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天,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气候。
可见,我国、、的分布呈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如农业、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的特点。
综合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线,大致与一月℃等温线一致,也与年均降水量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所以两者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 ____);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确定该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线大体一致,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3、读图回答:(1)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A________ B C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2)、地理区域的名称:①②③④3)②地区与④地区的分界线是一线,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一致,也与年平均降水量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所以两者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 ____);③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_________一致,确定③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②地区与①地区的分界线与______一致,确定①、②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位于季风区内的是地区和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内的是地区和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的是______ ______,是草地的是________ ________;农业部门是种植业的是___ _______,①(种植业)类型是______③农业类型是______是畜牧业的是______ _______4)①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该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复习导学案教学目标:(2ˊ)1、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难点: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导学(22ˊ)“要熟记”主要粮食作物2、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________”。
3、主要粮食作物有 、 、 等,经济作物有 、 、 等,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区。
4、国家为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采取了___________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长远看__________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5、讨论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6、课本第10页和12页活动达标反馈(16ˊ)“形成心理地图”一、1、省级行政区的名称:A为,B的简称是,C为。
山脉:D____________E ;F ,河流:1 2 3 4K所代表的地形区是,此地作物熟制为,盛产、、、等。
二、读北方地区图(1)A______山脉B______山脉C______山脉D______平原 E______平原 F______高原①______(临国) ②______(临国) ③______河流④______河流⑤______河流⑥______河(2)在图中a~d四个地点中,甜菜适合种在______,谷子适合种在______,冬小麦适合种在______,苹果适合种在______。
3.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半湿润、半干旱的热带季风气候B、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C、多在5、6月易出现洪涝D、降水多在800毫米左右4.北方地区著名的温带水果是()A、香蕉 B、柑橘 C、椰子 D、苹果5.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A.大兴安岭 B.秦岭 C.天山 D.昆仑山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A.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7.“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北方的界线B.西北地区与北方的界线C.西北与青藏地区的界线D.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8.“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C.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D.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9.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的是()A.河南B.山西C.湖北D.四川10.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C.交通条件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1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气候条件D.海陆位置12.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地形因素B.纬度位置C.交通条件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教学后记。
“世界气候”复习导学案班级:____ 学生:_____ 课型:复习 执笔人: 审核: 上课时间:一、明确目标: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并会简单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二、问题导学 说明:最低气温在18℃(热带沙漠15℃)以上的气候为热带的。
如果全年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多雨的为热带季风或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最多超过500毫米的是季风气候)2、最低气温在0℃--15℃之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或温带海洋气候:夏季多雨的是亚气候类型 特征 分布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1月平均温在0℃以上)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温带海洋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全年温和湿润)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夏季中纬度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寒带极地气候 长冬无夏南北两极高山高原气候高山高原地区(青藏高原)气候成垂直变化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雨的是地中海式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是温带海洋气候3、最低气温在0℃以下、最高气温在15℃以上的是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的降水的季节差异大最高气温在15℃以下的是寒带气候。
《北京市》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特色景点;2. 掌握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3. 了解北京市的交通、教育和医疗资源。
二、导学内容:1.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介绍北京市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的首都,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2. 北京市的历史文化:介绍北京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天坛、长城等;3. 北京市的特色景点:介绍北京市的闻名景点,如颐和园、圆明园、故宫等;4. 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介绍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等;5. 北京市的人口分布:介绍北京市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6. 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介绍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产业和经济特点;7. 北京市的交通、教育和医疗资源:介绍北京市的交通便利水平、教育资源丰富水平和医疗条件优越水平。
三、导学过程: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北京市的基本情况;2. 利用地图等工具展示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让学生了解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和人口情况;3. 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展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特色景点,引导学生了解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特色景点;4. 通过实地考察或虚拟实境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市的交通、教育和医疗资源,深入了解北京市的交通、教育和医疗条件。
四、导学评判:1. 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北京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特色景点的掌握情况;2. 利用作业、考试等方式评判学生对北京市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的掌握情况;3. 通过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评判学生对北京市交通、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了解情况。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北京市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景点,拓展对北京市的认识;2. 组织学生参与北京市的文化活动或旅游活动,增加对北京市的体验和感受;3. 鼓励学生开展有关北京市的钻研课题,深入了解北京市的发展和变化。
课题:农业的地区分布一、出示目标: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预习检测:1、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五个部门,狭义的农业仅仅指。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发展的产业。
2、我国的农业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和的地区。
以为界,耕地类型北方为,南方为。
种植的农作物,北方有、、、,南方有、、、。
我国的粮食作物分布特点,糖料作物分布特点,油料作物分布特点,三大棉区是、、。
3、一般来说海南岛可以一年熟,淮河以南可以一年熟,华北平原是或一年熟,东北是一年熟。
这主要是受的影响。
4、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地区和地区。
优良牲畜有内蒙古的、,宁夏的,新疆的,青藏高原的。
5、我国种植业区与牧区界限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一线。
影响农业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发展农业要)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情况等)。
6、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中部地区建立;西部地区坚决实行,大力发展、。
2、读图:请你从因地制宜促使农业生产良性循环角度考虑,在图中四个地区安排农业的生产:①发展渔业②种植果树③种植小麦④种植蔬菜花卉B 地选择,理由是。
C地选择,理由是。
D地选择,理由是。
E地选择,理由是。
(1)请你为当地人民设想一下,如何能充分合理的开发E区。
(2)、该山东省某县,作物熟制是。
(3)、该区可以种植那些水果?3、基塘生产有何好处?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从地形、气候、交通与对外联系以及技术、信息、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其有利条件:5、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在某大城市外有甲乙两地,甲为城市近郊区,乙为远离城市地区,两地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时,面临种植:A水稻B玉米C蔬菜D花卉E小麦F发展乳肉禽蛋生产的选择。
请你帮两地农民选择一下:1、甲地农民可选择(填字母)进行生产;乙地农民可选择(填字母)进行生产;2、说一说你选择的理由:3、造成甲乙两地农民不同选择的因素是。
初三地理“中国的河流”复习导学案教学重点、难点:说明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前置自学(5ˊ)1、内流河(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流河(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流河的水量占总水量的___,外流区的面积占____;内流区的面积占__,水量占___。
2、内流区域与外流区的分界大致接近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与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外流河大多在东部季风区,河水主要来自____,影响其水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____,影响其水量变化的因素是___。
3、从南向北,河流的汛期开始的_______,结束的______,汛期______。
主要是受影响。
4、我国河流中,水量最大的_____,汛期最长的_____,结冰期最长的_____,含沙量最大的_____,最大的内流河_____,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_____,注入印度洋的河流____、_________,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_____,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_,最大的咸水湖7、黄河冲积形成的平原有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平原。
______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黄河水能集中在_______河段8、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有____ _____之称。
长江水能最集中的河段是_____,最丰富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
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__,可开发利用的占全国的____。
但开发利用率却___。
长江因水能丰富被称为________,长江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巨大被称为_______9、治黄的关键是______,治黄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展示交流(展示前置自学内容)(10ˊ)综合探究:(15ˊ)初三地理“中国的河流”复习导学案1、河流:1_____2_____3_____ 4_____5_____ 6_____7_____8_____11_____12_____2、湖泊:9_____10_____13_____14_____.3、在图中描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二)读长江水系图回答支流A_____B_____C_____ E_____F______G______H______湖泊:I J邻海名称:①______②______水利枢纽:③_______④______城市:2______3_______4_______56_______7_______长江的支流分布特点是_______,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_读黄河图回答水电站:(2)城市:①②③④⑤(3)支流⑥⑧⑩水电站:a e平原g f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49页2、黄河忧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上中下游各有什么忧患?解决措施?50页)黄河流域存在着洪水威胁、泥沙淤积(原因是地上河的形成)缺水断流(措施:政府在黄河流域实施水量统一调度)、水污染(过量取水、随意排放污水、废水、废物等)现象上游地区荒漠化严重;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淤积,地上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经常发生凌讯。
初三地理“北京”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运用地区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并作出简要的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北
京的自然条件3、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前置自学:
1、运用地区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位于40°N,116°E,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并作出简要的评价
利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西部、北部、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为温带季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夏长,春秋短;河流有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等海河的支流经过)
历史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长城、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旧城基本格局是“凸”字轴线型格局;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对北京四合院的态度:对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加入新的功能,方便生活。
)和城市职能
冬冬在旅行社选择了“天坛、颐和园、故宫三日游”。
他此次旅游的目的地位于()
A.北京B.南京C.上海D.重庆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与灿烂,回答13-14题。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
B 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
C 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D.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下列建筑能够体现北京城市政治职能的是()
A B C D
7.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
关于两座城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C.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D.北京是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是全国的() A.工业和交通中心 B.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C.金融和文化D.工业和金融中心
6、“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中国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各种国际会议在此频繁召开。
”据此说出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A、国际交往中心
B、全国的政治中心
C、全国的经济中心
D、全国的交通中心
北京集中了许多国家级艺术团体,这里也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舞台。
据此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交通中心 D.经济中心22、下列环渤海经济区的港口中,位于渤海沿岸的是()A、天津、青岛B、烟台、大连C、秦皇岛、天津D、秦皇岛、烟台
23、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A、缺乏煤、铁和石油资源B、水陆交通不便
C、开发较晚,工业基础不好
D、水资源短缺
20.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
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14.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
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属于:
A.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区D.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读北京市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临燕山②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③北京
最近的出海口是北戴河④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故宫、天坛、颐和园A
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
50.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
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7分)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
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以京、津为
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
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环渤海地区城市多沿_________ 和_________分布。
(2)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_________
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_________。
(1分)
(3)2006年3月,首钢的冶炼部分从北京迁至河北省唐
山曹妃甸,此举对北京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
但首钢的科研中心仍保留在北京,
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山脉A是_________ ,矿产地B是_________。
(5)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之一。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___。
(6)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
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图中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_________、(填写简称)鲁、辽
等五个省级行政区。
(2)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