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俄罗斯印象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旅游俄罗斯后感受或体会旅游俄罗斯后感受或体会旅游俄罗斯后感受或体会【1】很多人都没有去过俄罗斯,之前我的一位同学就经常问我关于去俄罗斯旅游签证的事,因为我去过俄罗斯好几回啦,对这些手续都比较了解,而且关于俄罗斯的很多景点和特产我也是了如指掌,下面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去俄罗斯的经历和说说签证的事吧!了解这些可以让你的旅途更加省心和方便呀!俄罗斯,全称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全国分为九个时区,其领土几乎是世界上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的两倍。
虽然面积巨大但俄罗斯缺乏适宜农业的土地和气候资源,要么太冷,要么太干。
但俄罗斯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白金、金、铬、石棉、甜水。
俄罗斯的那条贯通亚欧的西部利亚铁路更是全球旅行者最向往的旅行路线之一。
为了领略西部利亚铁路沿线优美的自然风光,我决定放弃直飞欧洲的计划,改为乘火车走西伯利亚铁路去欧洲。
俄罗斯红场阅兵自行办理俄罗斯签证的详情可在俄罗斯驻北京大使馆网站上查到,在俄罗斯的上海和广州领事馆均可办理。
俄罗斯使领馆的收费是342人民币,但需要自备邀请函和亲自去办理。
邀请函可在网上购买电子版的,搜索关键词“俄罗斯签证邀请函”或“Russian visa invitation letter”,价格约为50美金。
西伯利亚铁路自办签证费、邀请函费用、桂林往返广州的交通费以及在广州等待签证的消费肯定超过1000元了,所以我决定找旅行社代办。
在网上我找到了深圳旅行家旅行社的淘宝店,只需要将两张证件照、身份证复印件和护照邮寄给他们即可办理。
15天(并非网上写的14天)的旅游签证费用约为900元(不含回邮费),10个工作日。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确定入境日期,不能早于你确定的入境日期入境,入境后停留15天。
但是据最近的新闻报道:中国游客将能够免签赴莫斯科旅游。
莫斯科政府将向赴首都旅游的中国旅游团队实行免签政策。
莫斯科旅游与酒店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格奥尔基·莫霍夫周一发表了这一声明。
去俄罗斯旅游真实感受我最近去了俄罗斯旅游,这是我第一次到这个国家,我对这个国家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点,品尝了当地的美食,还了解了一些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
首先,我去了莫斯科,这是俄罗斯的首都。
莫斯科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有许多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购物中心。
我参观了红场和克里姆林宫,这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红场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广场,周围有许多历史建筑,如圣巴西尔大教堂和国家历史博物馆。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历史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这让我对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莫斯科,我还去了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文化中心,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画廊。
我参观了冬宫博物馆,这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如彼得大帝的王冠和珠宝,还有许多著名的欧洲艺术品。
此外,我还去了彼得宫和圣以撒大教堂,这些都是非常漂亮的建筑,让我感受到了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
在俄罗斯,我还品尝了许多当地的美食。
俄罗斯的美食非常丰富多样,有许多传统的菜肴和饮料。
我尝试了俄罗斯的酸菜汤、俄式肉饼和俄罗斯传统的伏特加酒。
这些食物都非常美味,让我感受到了俄罗斯的独特风味。
总的来说,我非常喜欢俄罗斯,这是一个非常美丽和有趣的国家。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漂亮的景点,品尝了当地的美食,还了解了一些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
我希望有机会再次去俄罗斯旅游,探索更多的美丽景点和文化遗产。
外出游玩心得体会1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这次给大家整理了外出游玩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参考。
外出游玩心得体会篇1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
”“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
登高一望,才会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驻足山中,才会感受到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跋山涉水,才能体会到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迈,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追求。
一旦大自然别样的风景去占据视野和思想,你会觉得,生活并不总是乏味,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处处充满阳光。
旅游,是人们多么喜欢的字眼,它能够使你中断每一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
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
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
江南的绮丽,塞北的广漠,能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你能和此地人沟通结识,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你会觉得,还有比自然景观更深刻的领悟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真是一花一世界,万花装扮春。
前天我刚出门就碰见我认识多年的浙江朋友,正因为我去过上海,对我这个朋友更加肃然起敬。
20___年前,他远离家乡来我们那里租个小店卖眼镜。
作为文化水平不高的浙江农村人,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务实肯干的精神,在经商过程中,早已习惯了以几分甚至几厘的利润与人血拼,因此获取的机会和利润十分惊人。
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有几个专营眼镜店铺的老板,连他自己都承认,一生中在那里赚取了“第一桶金”。
俄罗斯文化考察印象
王业群
【期刊名称】《广东艺术》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今年7月1日至10日,我随广东省文化考察团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和考察,考察团到了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图拉州和黑海岸边的城市索契,除参观游览了部分重要文化设施及文化场所,与一些文化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外,还在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文化参赞的陪同下,拜会了俄罗斯文化部的高层官员,就增强广东省与俄罗斯在文化方面的了解和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王业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51.22
【相关文献】
1.利马印象——秘鲁文化考察随笔之一 [J], 张小军
2.俄罗斯文化考察印象 [J], 王业群
3.“中国印象·秀美重庆”走进俄罗斯文化旅游受追捧签订多项合作协议 [J], 柳驰;贺煜;Liao Wei
4.俄罗斯名家笔下的中国印象 [J], 刘子舆
5.清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俄罗斯印象 [J], 王琛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心中的俄罗斯作为中国人,提到俄罗斯,内心总会充斥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我曾经对俄罗斯的印象就是冰雪王国,对俄罗斯人的印象就是战斗民族,用现在时髦的词来形容就是“硬核”。
如果一个人无惧于和熊打交道,那这个人一定是俄罗斯人。
现在,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心中的俄罗斯,“伏特加”再贴切不过。
伏特加口感纯净,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
俄罗斯就像这杯烈酒,“爽口浓烈”。
俄罗斯冬季寒冷,严寒持续数月,但俄罗斯人性格却如“伏特加”一般,浓烈得足以融化寒冬的冰雪。
天气越冷,内心就要越阳光,俄罗斯人从来都无惧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冷。
大雪封路,寸步难行,依旧挡不住俄罗斯人的热情。
冬泳,滑雪,溜冰等等冰雪项目成为俄罗斯人的冬季活动,这不光让俄罗斯人练就了强健的体魄,也让俄罗斯的冬运项目人才辈出。
不得不感慨俄罗斯人如此火辣的个性,他们让如此冷酷的冰雪世界燃烧着熊熊“烈火”。
为了抵御寒冷,光运动是不够的,与严冬最配的当然是烈酒伏特加。
酒是很多俄罗斯人的命根,一天不喝酒就浑身难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伏特加不光是俄罗斯人抵御寒冷的利器,更是积淀下来的文化。
提到红葡萄酒,就能想到法国;提到啤酒,就能想到德国;提到二锅头,就能想起中国;提到伏特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俄罗斯。
伏特加是烈酒,更是俄罗斯的一个文化烙印,挥之不去。
伏特加浓烈,畅饮伏特加的俄罗斯人更烈!俄罗斯人个性如“伏特加”般浓烈,俄罗斯作为世界上一个大国,政治态度也如“伏特加”般刚烈。
世界上敢和美国叫板的国家不多,俄罗斯肯定是其中一个。
俄罗斯政治态度的强硬与历届俄罗斯的领导人密不可分。
十月革命时期,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苏联;苏联时期,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二战胜利。
如今的普京带领俄罗斯人民重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光受到大部分俄罗斯人民的爱戴,连许多中国人都十分喜欢他。
普京是典型的俄罗斯人,不善言语,和美国叽叽喳喳的特朗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话不多,但普京的行事作风透露着霸气和魅力,“普京大帝”称号当之无愧。
我曾随旅行团赴俄罗斯9天游。
当日凌晨5时,在上海浦东机场登上俄方航空公司飞机,在飞机上,由俄方空姐为旅客提供饮料、面包和两顿中餐。
空姐个头很高、都有1.7米左右,鼻子尖尖的,不会说中文,广播也是播俄语和英语。
但空姐面带笑容,热情可亲,与旅客交流都配以手势。
飞机以980公里时速于俄罗斯当地时间13日10时正点到达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国际机场。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在沙俄时期曾是俄罗斯的首都。
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又恢复圣彼得堡原名。
到了机场出境口,便有中方导游接团,我们一行45人,乘坐大巴首先游览市郊两处教堂和市内的冬宫。
俄罗斯教堂是该国建筑的亮点、圆圆的镀金楼顶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光。
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冬宫,曾是沙皇时期的宫殿,著名的苏联十月革命就是从这里发起。
1917年,由列宁领导的红军,用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揭开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冬宫现为国立博物馆,是一座蔚蓝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以金黄色为主调,装饰辉煌。
次日早晨8时,我们团队便乘高铁动车由圣彼得堡前往莫斯科市。
俄罗斯的高铁才刚起步,动车只是在原有普通铁路上行驶。
动车车厢外表跟国内的和谐号差不多,但车厢内每排是4个座位,每节车厢还没有挂衣架。
圣彼得堡至莫斯科相距600公里,动车要运行4个小时。
俄罗斯铁路路轨1.524米宽,且全部是木头枕木,或许是该国木材产量丰富的原因吧。
而我国是采用1.435米的国际标准轨道,据说北京至莫斯科的列车行驶在双方边界时要更换车轮。
由于俄罗斯每条铁路都采用各自的火车站,仅首都莫斯科市就设有9处客运火车站,因此各站面积都不大。
在列车上看到窗外,显得地广人稀,相隔上10多公里才能看见1个村庄,且村庄房子大多是木头房屋,面积也不过几十平方米,田野上种植以俄罗斯印象汪士奇大麦、土豆、绿草和树木为主,通往村庄的道路基本是泥路,很少看见农民耕作。
旅行俄罗斯的心得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刚刚从俄罗斯回来,这次旅行简直太棒了!我得说,俄罗斯这个国家,真是充满了惊喜和不可思议。
让我来给你们好好讲讲我的旅行心得。
首先,让我从莫斯科的红场开始说起。
那个地方,哇,简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我站在红场中央,四周是那些色彩斑斓的洋葱头教堂和克里姆林宫的高墙,感觉自己就像是穿越回了沙皇时代。
我还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洒在红砖上,那种温暖的感觉,我现在想起来都还能感受到。
然后,我得说说圣彼得堡。
这个城市,简直就是艺术和文化的宝库。
我在冬宫里逛了整整一天,那些画作、雕塑,每一件都是那么精致,那么震撼。
我还记得,我在一幅画前站了好久,那幅画是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那种强烈的情感表达,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但是,旅行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些小细节。
比如,我在莫斯科的地铁站,那些装饰华丽的站台,简直是地下的艺术宫殿。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坐错了车,结果意外地来到了一个装饰着马赛克壁画的站台,那种惊喜,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
还有,俄罗斯的食物,那真是一绝。
我在圣彼得堡的一家小餐馆里,尝到了正宗的红菜汤和鱼子酱。
那个味道,鲜美极了,我现在想起来都还流口水。
而且,俄罗斯人的热情好客,也让我印象深刻。
我在一家小酒吧里,和当地人聊天,他们的热情和友好,让我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
最后,我得说说俄罗斯的自然风光。
我在贝加尔湖旁边,看着那清澈见底的湖水,感觉心灵都被净化了。
我还在那里看到了日出,那种宁静和壮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总之,这次俄罗斯之旅,让我收获满满。
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体验了丰富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俄罗斯人的热情和友好。
这次旅行,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冒险了!。
走马观花游北欧俄罗斯(13)俄罗斯.苏兹达尔制作:陈国章2014.10
图文来自汤任远专辑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里面有圣母圣诞大教堂、钟楼和大主教宫,大主教宫内则有苏兹达尔历史博物馆和俄罗斯绘画展示厅等。
风车磨坊,大部分建于18世纪,在1960年之后从弗拉基米尔州内各村庄陆续迁到这里,再现了俄罗斯18世纪以前的农村生活。
18 古老的俄罗斯风车
22 位于市区北边高坡上的斯巴素·叶夫菲米男修道院是苏兹达
26 马路对
面是漂亮的圣袍修道院,其钟塔是苏兹达尔的最高建筑。
本专辑结束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俄罗斯游体会前不久我有幸去了一趟俄罗斯旅行,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来到这个神秘而又充满情感的国度。
在这里,我经历了许多令人惊喜的体验,也收获了许多难以言喻的感受。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俄罗斯游玩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首先,我想说的是俄罗斯的城市真的很大。
在这里,最常见的交通方式是地铁。
虽然我很害怕坐地铁,但是当我看到莫斯科地铁的装修风格时,我真的被震撼了。
地铁站往往装饰得非常华丽,有时候甚至能看到像艺术品的壁画。
这让我不由得感到,俄罗斯人对历史和艺术的热爱真的是深入骨髓。
此外,我还去了许多有名的景点,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应该属于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
尽管我并非政治爱好者,但是我还是被那里的氛围所感染,那种庄严、肃穆,却也充满了敬意的感觉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
此外,我还在俄罗斯试着学习了俄语。
我认为,语言是任何文化中最能代表这种文化本质的因素。
学习俄语对我来说十分困难,但是却也让我深刻了解了这个国度的习俗和风土人情。
尽管我依然无法用流利的俄语进行对话,但是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俄罗斯人把他们的语言视为一种发自内心的神圣之物。
来到俄罗斯,你也许还会意外地发现,这个大国的民风豪放,与世无争。
在这里,夜生活非常丰富,你能找到任何你想要的玩乐场所。
我去过许多酒吧和俱乐部,目睹了在这个国家既激情又欢乐的庆祝方式。
人们热情友好,总是愿意邀请你一起来参加他们的聚会。
最后,我想说的是,俄罗斯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国度。
它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除开华丽的建筑和海量的世界级博物馆,普通的俄罗斯生活,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东西。
在这个大国的心脏中心,我发现了一个深沉的魂灵,它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正在前进。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命并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总而言之,俄罗斯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情感的国度,在这里旅游能够令人收获颇丰。
在莫斯科被那些艺术壁画所震慑,在圣彼得堡看到如此多的博物馆和历史,甚至在一些偶然的举动中探寻到生活的多样性。
俄罗斯印象由于考察项目,去了趟俄罗斯。
2011年3月19日到3月27日,行程: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圣比德堡、罗宾斯克。
总体印象:天蓝得刺眼,办事效率出奇的低,冰天雪地,地广人稀。
从北京乘坐国航的CA909飞行8个小时到达莫斯科。
莫斯科与北京的时差是5小时。
国航的飞机停在莫斯科北部的1#机场,是个老机场,下飞机很快,但是购买俄国内机票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可见俄罗斯人办事的效率,但态度很认真。
买完机票天已经黑了,我们去酒店路上花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由于是周末,还不算堵。
据说莫斯科车堵得厉害,平时是4个时,到了洒店已经是人困马乏。
第二天20日飞新伯利亚,莫斯科的2号机场,是个新机场,就是上次爆炸的那个。
先坐地铁,然后换火车(机场线)。
2个小时才到机场。
莫斯科机场的安检很严,要脱鞋,腰带也要解下来过,人要过X光机,只是没有录指纹。
但对中国人还算比较照顾,如果中东的黑头发的,行理都要开包检查。
再说俄罗斯的地铁,俄罗斯的地铁非常发达,多条铁路通过一条环线换车,地铁不知是开得快还是线路不好,开起来很响,起停车如果不扶好,多半会摔跟头。
地铁的深度有30-40mm,,上下没有步行梯,只能乘电梯。
人总是满着,电梯开得也很快。
地铁很古老,据说是用二战的德国战俘修的,死了二十万人。
地铁实行一票制,出来不检票,有自动售票机,但大家都不用。
从地铁出来,换机场专线,就是普通的火车,直接到达候机楼,每个机场都有,半小时一趟。
从莫斯科向东飞4小时后到达新西伯利亚,新西伯利亚是西伯利亚州的首府。
地广人稀,距中国只有两小时时差。
天气很冷,3月下旬的气温和北京最冷的天差不多,零下13度。
由于航班的原因在新伯利亚住了两上晚上,从到俄罗斯开始,看到差不多都是雪。
俄罗斯的汽车都装着带钉子的轮胎,过路口时开得象坦克一样呜呜作响。
马路看不见多少豪车,拉达车(档次有点象中国的夏利)比较多。
在新西伯利亚,有许多右舵车,据说是从日本进口的二手车。
顺便说一下出租车,在俄罗斯,专业的出租车比较少,比较贵也比较破。
你可以随便在路上拦车,只要他愿意拉你,讲好价就行。
绝没有黑车这说儿。
但有时也会碰到耍赖的,到路上让你加钱或让你给加油,否则拉着你的行李就跑。
第三天,22日飞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的机场很小,安检也比较松。
圣彼得堡在地中海的边上。
是个港口城市,空气很潮湿。
在莫斯科西北方向,距莫斯科700公里。
机场在城市的南边。
只是我们下了飞机以后没进市里,直接住进了一个叫普希金城的小镇,这个小镇有北方的一个县城大小,有四、五条街道。
城市里没有高楼,一般是两三层的房子,教堂是这里的最高建筑了。
据资料说,从1710年开始,这个地方属于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5年后,成为沙皇最大的离宫之一。
1728年开始,称为"皇村"。
1756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叶卡捷琳娜宫在这里建成。
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皇村改名为普希金市。
我们有兴在雪天逛了一下普希金市和做为公园的叶卡捷琳娜珍珠园,坐落在普希金城的西侧。
23日从圣彼得堡飞莫斯科,降落在莫斯科新建的3号机场。
然后从机场坐汽车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当地时间凌晨3点到达莫斯科北部的Rybinsk(雷宾斯科)市,这个城市在伏尔加河边,是一个工业城市,没有什么特点。
看到的有二战纪念塔,以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大的战役。
问过当地人才知道,只是纪念当地支援战争的人们。
24日晚回到莫斯科。
25日没安排任务,我们去了红场。
红场象我门的天安门广场,但没我们的天安门广场那么宏大。
红场的方向不是方正的,地面用条石石块彻的,地面还有一些坡度,靠着莫斯科河。
之后看了无名列士墓,正赶上卫兵换岗,感觉人家的卫兵很牛。
之后参观了克里姆林宫,普京还在里边办公,只是让出一部分供人参观游览。
当然普京办公的地方是不能参观的,连照相也不让朝那个方向。
克里姆林宫,坐落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汇合处的鲍罗维茨丘陵上。
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南界红场,20 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的三边。
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罗伊茨克塔、鲍罗维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楼各装有大小不一的红宝石五角星,红光闪闪,昼夜遥遥可见。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宫墙内,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教堂耸峙,政府大厦在其东侧,各种博物馆穿插其间。
宗教建筑群中首推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5世纪后期,其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带有俄罗斯东北部的风格,一直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
稍晚于圣母升天大教堂建成的报考教堂,造型美观,顶端有9个金色圆顶,是皇族子孙的洗礼与结婚之地。
天使大教堂兴建于16世纪初叶,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公园历代帝王的墓地。
进入克里姆林宫需要买门票,分为普通票和兵器博物馆门票。
兵器博物馆有点象中国的军事博物馆。
当然不进兵器博物馆,外边也有许多大炮,还有一口4-5米高的大钟和一尊890mm口径的青铜铸的火炮。
光炮弹有一吨多重。
26日,回北京之前去了一家跳蚤市场,有点象北京的潘家园。
主要卖的有木制套娃,这是俄罗斯的特产,有7个一套的、10个一套的,也有15个一套的。
视精美程度,从几千卢布到几百几千卢布不等。
也有俄罗斯的邮票,可以用人民币。
还有琥珀,是俄罗斯的特产。
据行家说,根据年代颜色不同,年代最近的是茶色,稍远的是绿色,年代最古老的是乳白色。
100个美金可以买一串不错的琥玻项链。
再有不锈钢的小酒壶,据说都是从中国的义乌发过去的。
市场还有一部份是卖油画的。
画基本是临摹的,也有一些画家(暂且叫画家)自已临摹的,极少有原创。
几百美元一幅。
再有一些就是古旧家具,钟表等玩艺。
说到买东西,顺便说一下钱的问题。
在俄罗斯,除离中国较近的远东地区外,主要还是用卢布,小摊上还可以用美元结算,象商场、酒店都得用美元换成卢布结算,当时汇率为1美元换28.5卢布,合1元人民币换4.2卢布。
人民币基本上没用,也没法换。
但你可以刷卡,象VISA卡可以直接在柜员机上支卢布,银联卡也行,但手续费比较高,回来后需要还人民币。
美元兑换卢布很方便,酒店等地方自动柜员机很多,热闹的商业街也能换。
也有黄牛,1美元26卢布。
说下一吃和住。
下飞机当天我们住在莫斯比较有名的COSMOS酒店,很大。
单人间4000多个卢布,双人间5500卢布。
看起来很大很不错,有点象开放前的北京饭店。
在过去中国人比较多的时候这里很热闹,地下的舞厅、赌场天天爆爆满,现在中国人开的市场搬到郊区去了,这里新冷清了许多。
恰好中国击剑队去俄参加比赛,也住在那里。
但COSMOS酒店外表和前台很漂亮,进到房里就会觉得不怎么样,里边的设施比较陈旧,卫生间的墙皮都要掉了。
据说莫斯科近几年都没有盖新洒店,在俄罗斯很少见到新的建筑物,不象我们国内到处都是工地。
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保安很负责,没有房卡就别想上电梯。
这里的大厅可以WiFi上网,房间里上网是收费的。
在新伯利亚住的洒店稍好一些,比较新。
但规模小多了。
也要4000-5000个卢布(含早餐)。
普希金市住的酒店比较小一些,价格也稍低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人家问你是不是吸烟,吸烟的房间和不吸烟的房间是分开的。
吸烟的房间会比不吸房间贵1000多卢布,而且房间也不好。
在罗宾斯克,住的是那种别墅改的那种旅店。
住得还算舒服,每晚2000多个卢布。
在俄罗斯,旅店里是不提供拖鞋、洗漱用品的。
开水也没有,在新伯利亚每个双数楼层有一个饮水机。
其它的.只好买瓶装水喝。
如果你自带了杯子,可以在吃饭时跟人家要点开水。
再说吃,基本上是洋食,面包、火煺、香肠咖啡。
也有中餐馆,但不好找。
我们在莫斯科.COSMOS里边我们7个人每人吃了一碗面条(只有挂面),喝了几杯啤酒,花了8000多卢布。
在超市物价还差不多,一瓶矿泉水12多卢布。
折人民币2块多。
有时洋食吃腻了,只好吃个方便面。
但是有时找不到开水。
通信和电视。
俄罗斯的开放性比较差,有线电视也没有。
莫斯科COSMOS酒店算是比较大的了,只有央视4套中文频道上和凤凰卫视。
新伯利亚住的洒店只有(好象是台湾的)东讯台。
在其它两个地方没有中文台可看。
上网,基本都有无线上网,只是这次没带电脑。
通信。
手机可以漫游。
中国移动要在国内先开通漫游,交押金。
在俄拨中国35元1分钟,被叫,26元1分钟,短信发2元/条,收短信不收费,上网每M流量51元。
曾经有报道说在国外上了几个小时的QQ,上网资费可以买一辆QQ 车,说的就是俄罗斯。
注意出去前把彩信关掉,否则要走流量。
好象中国联通的便宜一些。
主叫差不多也是30多1分钟,被叫6元多一分钟。
中国电信的CDMA 到俄罗斯是没法用的。
忘了说穿,俄罗斯冬天室外很冷,但室内温度很高,好多人都穿短袖。
出门穿大衣。
还有俄罗斯人认为西装是正装,餐厅吃饭穿西装可以进,穿外套不能进去,必须脱下来挂在门口。
否则你就别想进去。
啰嗦了半天,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