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凄凉景色的诗词
- 格式:docx
- 大小:43.23 KB
- 文档页数:3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诗词注释翻译及赏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诗词注释翻译及赏析《八声甘州》柳永的词集注释翻译及赏析八声甘州①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释]①八声甘州:一名《甘州》。
②潇潇:雨势急骤。
③“是处”句:到处花叶凋零。
④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
物华休:美好的景物消残。
⑤渺邈(miǎo):同“渺渺”,远貌。
⑥归思:归家心情。
⑦颙望:凝望,呆望。
颙(yóng):仰慕。
⑦渺邈:遥远。
⑧淹留:久留。
⑨颙望:抬头远望。
⑩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好多次看到远处有船驶过,便以为是爱人乘舟归来。
⑾争:怎。
⑿正恁(nen 第四声)凝愁:恁,如此,这样。
凝愁,愁绪凝聚化解不开。
【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心上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译文二】看潇潇暮雨洒落江天,一番清洗,洗出一片清秋。
渐觉凉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全变得肃杀冷落,如血的残阳正斜照高楼。
到处是一片残花败叶,一切美好风物都渐渐萧条。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默默无声匆匆东流。
不忍心登上高楼远眺,怕望故乡遥远渺茫,归心更难以收。
可叹几年浪迹萍踪漂泊不定,不知为何事在他乡苦苦滞留?想此时佳人定在妆楼凝望,不知她会有多少回误认归舟?她哪会知道我和她一样,身倚栏杆苦苦思念满怀忧愁。
描写秋天萧瑟的景象诗句夏蝉走了,秋虫去了,绿荫开始稀疏,黄叶铺满了小路。
荒芜的原野连野草也开始枯萎,太阳匆匆走过,悠悠白云感叹着生命的短暂和冬天的临近。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描写秋天萧瑟的景象诗句吧!描写秋天萧瑟的景色诗句1、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吴西逸《清江引·秋居》2、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3、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赵翼《野步》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5、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张可久《普天乐·秋怀》6、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卢纶《逢病军人》7、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8、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马戴《落日怅望》9、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10、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11、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吴文英《琐窗寒·玉兰》12、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白居易《微雨夜行》关于秋天萧瑟的景色诗句1、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2、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白《长相思·其一》3、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刘彻《秋风辞》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5、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戚继光《望阙台》6、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白居易《空闺怨》7、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李白《秋思》8、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陈维崧《醉落魄·咏鹰》9、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10、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描写霜降的古诗词23首1. 寒霜降世间,万物皆凋残。
云雾笼峰岳,寒气入江山。
白花飘飞落,红叶凋零寒。
独自凝思处,霜降已无端。
2. 秋景瑟瑟寒霜降,万里江山皆盖白。
红叶飘落寒风中,思念堪比秋水寒。
3. 霜降寒气透骨寒,江南一地凋残。
红叶如火燃秋尽,白花似雪染庭前。
4. 寒霜降,瑟瑟风寒裂旧枝。
白雪覆江山,红叶凋零似血丝。
5. 霜降至,万物憔悴向寒天。
待到寒雪飘满野,一年愁事一年愁。
6. 寒霜降,凄凉似冰。
落叶纷纷,飘零间淡忆。
7. 寒霜降,秋意浓。
森林凋零,一地黄。
8. 寒霜降,江山变。
白雪皑皑,红叶飘散。
9. 寒霜降,冷意浓。
霜华飘飞,水草凋零。
10. 寒霜降,万物凋零。
秋风萧瑟,寒气入股。
11. 霜降星辰璀璨明,万物凋零已无声。
寒气渗透入床幕,银装素裹似仙境。
12. 寒霜降,天地冻。
落叶飘零,寂寞中。
13. 寒霜降,天地白。
冰雪覆盖,心凉意。
14. 霜降落,凛冽寒风起。
世界变白,万物凋零迹。
15. 寒霜降,冰雪飞。
一夜凋零,人间寒意。
16. 寒霜降,林中悲凉。
雪片飘荡,白花纷飞。
17. 霜降至,秋意浓。
朔风凛凛,万物变冷。
18. 寒霜降,寒意浓。
雪花飘飘,凋零中。
19. 寒霜降,寒气透。
落叶凋零,心事愁。
20. 寒霜降,江山变。
冰雪覆盖,一片寂寥。
21. 寒霜降,萧瑟风。
岁月凋零,思绪中。
22. 霜降至,世界变白。
水草凋零,孤独中。
23. 寒霜降,秋意浓。
红叶飘飞,思念中。
【导语】《淡黄柳》在柳⾊春景的描写中,作者的万般愁绪,⽆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然、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姜夔的诗词《淡黄柳》,欢迎阅读! 《淡黄柳》 宋•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
唯柳⾊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吹⼊垂杨陌。
马上单⾐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寒⾷。
强携酒、⼩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碧。
【赏析】 开篇两句与作者的《扬州慢》“清⾓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主要从听觉⾓度写作者的凄凉感受。
“空城”已给⼈荒凉之感,⼜增以“晓⾓”,客⼼更显凄苦。
紧接⼀句“马上单⾐寒恻恻”,带出⼈物,这“寒恻恻”的感觉不仅来⾃外界环境,更来⾃⼈物内⼼。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两句引出序⾔中的“夹道之柳”。
作者客居合肥,见“巷陌凄凉”,与江南景⾊⼤异,然⽽夹道的杨柳却似江南之柳,作者因⽽对之倍加关注,⽬睹柳⾊由鹅黄变嫩绿,并亲切地称之为“旧相识”。
“鹅黄嫩绿”四字,形象地再现柳⾊之变化过程,也暗喻时光已从初春转到了暮春。
“看尽”情感极深,只有触动⼼灵之物,才值得作者⼀次次地观看。
这⼆字既表明合肥除柳⾊外⽆悦⽬之景,表现城中之荒凉;⼜从神情上表现游⼦的内⼼所属,语意⼗分深沉。
以上⼏句从听觉、触觉、视觉三层写出了孤寂凄凉之感,这便是下⽚所说的“正岑寂”。
下⽚以惜春为主题。
因为“怕梨花落尽成秋⾊”,所以才“强携酒,⼩桥宅”,寓迟暮之悲。
结句只寥寥四字,便概括出暮春三⽉,江南草长的景⾊。
上呼下应,韵味⾃⾜,将词中空寂之感更写得切⼊⾻髓。
作者的伤春情绪,实际上反映出同时代⼈的⼀种普通的忧惧,是⼀种⼤难临头的末⽇之感。
扩展阅读:姜夔的主要作品 姜夔今存词⼋⼗多⾸,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之意。
忆旧游·别黄澹翁古诗词忆旧游·别黄澹翁古诗词古诗原文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
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
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
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
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
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
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译文翻译送人南浦还算不上痛苦,更痛苦的是、送春随人去天涯。
枝上一点残花都飞尽,叶肥阴绿暗里闻啼鸦。
赋诗吟情顿使双鬓雪白,飞梦逐尘远渡江沙。
叹病渴凄凉人消瘦,恨分香人远,两地独看花。
想西湖断桥路边,曾经系马的垂杨依旧摇荡枝斜。
菟葵燕麦迷烟雾,问离巢的孤燕,将要飞栖谁家? 故人为我写下深深的离怨,题诗空壁运笔挥扫若秋蛇。
且登上吴地的高台醉饮,夕阳草色将伴随你远远归来呀。
注释解释忆旧游:词牌名,又称。
双调,以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浅黛》为正格,此词为变格。
此词上片十句,押四平韵,五十一字;下片同,共一百零二字。
黄澹(dàn)翁:名中,作者好友,《阳春白雪》中有其词《瑞鹤仙》一首。
苦送春、随人去天涯:可能本自王观《卜算子》“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片红:指春花。
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指树正枝叶浓密翠绿,鸦在人看不到的地方鸣啼。
雪:这里用为动词,使……变白。
病渴:指患酒渴病。
司马相如有消渴疾,常称病不朝,卧于茂陵。
分香瘦减:指因分别而腰围消瘦。
断桥:在西湖上,唐·张祜《题杭州孤山寺》:“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欹(qī)斜:倾斜。
葵麦迷烟处:指兔葵燕麦在淡烟中凄迷一片。
葵麦,即“兔葵燕麦”。
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对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化用。
空壁扫秋蛇:指挥毫题璧,笔势如龙蛇飞舞。
秋蛇,字迹盘曲。
吴台:指古代吴都所在地(今苏州)的台苑池。
归思赊(shē):即归思十分强烈。
赊,长,远。
创作背景据孙虹和谭学纯所著《吴梦窗研究》,此词作于淳祐九年(1249年)之前,是词人在苏州送友人黄澹翁时回忆起姬妾而作。
描写寒夜的古诗词寒夜,是冬天中最为寒冷的一夜。
当夜幕降临,大地沉浸在一片寒冷的氛围中,岁月的寒意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这样的寒夜,内心是如此的冰冷,仿佛被寒风所侵袭,心情也因之变得孤寂而凄凉。
古人对于寒夜的描写,融入了他们内心的思绪和感受,通过那些优美的诗词,将寒夜的冰冷、孤寂与凄凉尽情地展现出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家住江南几千里,寒夜自吟更寂然。
”这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寒夜》中的一句诗。
诗中以“家住江南几千里,寒夜自吟更寂然”表达了作者在江南寒夜中的孤寂之感。
他身处千里之外的江南,却在这个寒夜里自我安慰而吟唱,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寒夜的凄凉与孤寂,往往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怀念。
宋代文学家柳永的《寒夜》一诗中便写道:“忍入衣裳寒着眠,梦随明月到楼前。
心事常和秋宵度,窗前谁念北窗烟。
”诗中描写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作者在这样的夜晚中陷入了深深的思绪之中,他的心事常常随着秋宵度过,在北窗边忧思愁绪不断。
这样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寒夜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无论是寂寞还是伤感,都以深沉的笔墨完美呈现。
寒夜的凄凉不仅是对人们内心的困扰,还融入了自然界的冰冷。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意已忘返,轩车问阙倾。
”这一段名句中,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在寒夜中的不息和生机。
夜晚的野火燃烧不尽,春风吹过又会重新生长,远方的芳香弥漫,晴朗的绿意连接起荒凉的城市。
然而,古人也将这样的景象与人的别离和别情结合在一起,以凄凉之情来为这样的寒夜渲染更多的忧伤与情感。
在古人的诗词中,寒夜成为表达情感的寓言。
南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中便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寓意着人们对于未来的追求和憧憬,寒夜是人们前进的道路,而人们通过努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抵达寒夜以外的黎明。
总之,古诗词中关于寒夜的描写,凝聚了古人对于寒冷、孤独、凄凉等情感的体悟,也融入了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古诗词鉴赏《三峡》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左山右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注释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出自唐代高适的《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及注释】译文1/ 8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赏析古诗一:《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这首诗,写出了悲痛欲绝的心情。
清明节前夕,天空挂满了淅淅细雨,景色显得汤汤寒、凄凉无比,没有此前一样的欢乐,行人心里似乎莫名的沉重,想靠酒忘却这事童,却不知什么地方有好酒可以喝,令人唏嘘无奈。
诗人以反问传达了他苦恼的情绪,通过“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又传达出牧童美景的特色另外,诗中意境不尽添一份禅悟: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也是一种清明的生活安排,让我们学会接纳清明的节气。
古诗二:《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李白,他把天空中香炉中缭绕出的紫烟象征为佛灯照耀;把山水景观象征为天晴空中的银河。
他以超然家园的和气,勾画出了纯粹自然,清新脱俗的美。
诗中还蕴含了人生应道德生活、仁慈善行的教育意义,这首诗特别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真情实感,一股令人开朗、明媚的活力,循环于诗的每一句。
古诗三:《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清新简洁,气势雄伟,诗中用语点到为止,把一次远行的情景和感受写出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作者起早贩道,却把头顶的彩云比作天上的白帝,凝神赏玩;而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话把时间和空间紧密结合,精辟地表达出了受苦受难,但最终取得胜利的人的坚持不懈的劲头。
另外,诗的最后一句,表现出轻舟一路尽情的穿越,真是让人不禁大开眼界。
古诗四:《江畔独步寻花》“往来无白丁,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空凭栏杆半缘听,那人笑我太疯癫。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描写的是江畔,以及诗人自由随心的观赏江畔花开花落、感受江南水乡之美,让人有一种游荡在芳草地里的暇情。
“往来无白丁”一句,把孤苦之感连系在一起,传达出失落的悲哀沧桑;而空凭栏杆半缘听,这句诗里又透出了一种“冷漠”和自困的情愫。
边塞古诗赏析边塞古诗赏析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边塞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诗赏析】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中间四句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
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
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最后四句描写战士“望归”的愁苦心情。
“戍客”“思归”愁肠百结,望着边塞荒凉景色,满面愁容,难以名状。
想家中高楼上的妻子、满头白发的亲娘和瘦骨伶仃的儿郎,一定也在这清冷的茫茫月夜里或站立楼头,或折柳门前。
写景诗句 -描写凄凉景色的诗词
描写凄凉景色的诗词
导读:写景诗句 描写凄凉景色的诗词
1、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
郸冬至夜思家》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
月》
3、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李白《与贾至舍人于龙兴
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4、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白居易《秋雨中
赠元九》
5、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6、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
花·出塞》
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西江月·世事
一场大梦》
8、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9、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
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10、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
参军》
1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
江遇雨》
12、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葬花
吟》
写景诗句 -描写凄凉景色的诗词
13、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曹雪芹《秋窗风
雨夕》
14、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
秋》
1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
复》
16、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杜牧《秋浦途
中》
17、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
怀》
1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
一》
1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
慢·寻寻觅觅》
20、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纳兰性德《减字木兰
花·相逢不语》
21、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
咏》
22、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
郎中》
23、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2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5、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
寺远眺》
2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写景诗句 -描写凄凉景色的诗词
27、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28、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
花》
29、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
白》
30、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3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
见赠》
33、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冯延巳《应天
长·秋雨》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