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设计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6.01 MB
- 文档页数:18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目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摘要. (1)引言 (1)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共性 (2)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2)(-)提高设计作品的价值 (2)(二)培养受众的审美观念 (3)(三)使现代平面设计文化内涵不断增强 (3)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3)(-)传统色彩元素的应用 (3)(二)传统文字元素的应用 (4)(三)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 (5)(四)传统图案元素的应用 (6)(五)传统绘画元素的运用 (7)四、总结 (8)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风采,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撑,凭借其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包容性,在经历时代发展变迁后,历久弥新,延绵不息,到了现代社会,也被设计师们广泛提取,应用到各类设计之中,凭借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以及文化内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平面设计作品有效透露出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及审美情趣,更好地展现出了平面设计的民族性。
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这两者进行分析,探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借助传统文化来对现代平面设计作品进行丰富与创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使平面设计具备更多的中国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平面设计;文化元素;设计与应用引言平面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设计。
平面设计的对象和范围是“二维空间”。
它以视觉语言的形式展现了一些复杂而独特的精神内涵,具体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式上,形成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
因此,也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
平面设计作品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性质,是客观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艺术表现,具有特殊的实用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应该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是艺术的源泉,从设计的形式到精神内核,传统文化都可以给设计师无限的启发和帮助。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广告、媒体、包装、标志、品牌等等。
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赋予了设计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深入了解,以及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揭示出中国传统元素的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引言: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设计语言,还可以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
一、中国传统元素概述中国传统元素是指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风俗的一系列图形、图案、色彩、文字等。
常见的传统元素包括云纹、如意、太极图、中国红、黄色、草书、行书等。
中国传统元素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们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记忆的载体。
中国传统元素源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世代相传中,这些元素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了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概念(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借助视觉符号和元素来传递信息、表达观念、沟通情感的设计艺术。
它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学科,包括艺术、设计、传媒、心理学等。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元素和原则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元素包括图像、文字、色彩等。
其中,图像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包括图形、插图、照片等,它们通过形状、线条、色彩等属性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文字是另一种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传达具体的信息和观念,同时也可以通过字体、排版等手段来影响观众的感知和情绪。
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色调、明度、饱和度等属性来影响观众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
三、实施原则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
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目标任务1、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经典篇目。
2、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推进素质教育,读经典、培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那么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穿插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置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响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开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那么,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承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 A 。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历E投射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或群体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人们不断总结并创造的智力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标志。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篇1浅谈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
其中蕴涵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等对室内设计影响深远。
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从而整体、有效地营造一种理想的家居生活艺术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艺术一解析传统文化“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
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 什么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
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
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
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如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无论是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还是江南园林的玲珑、典雅、都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思想,即“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分别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精神与内涵相信有很多人都很了解吧。
下面是由分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希望对你有用。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
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
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
“‘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
”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
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
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浅析中国传统美学在汽车CMF设计的应用——以广汽氢能概念车“绿境SPACE”为例李恒韬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94摘 要: 本文以广汽氢能概念车“绿境SPACE”为例,分析总结其汽车CMF设计中,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风格与魅力,提供科技智能技术支持,体现中国传统的深厚文化底蕴。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汽车设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索中国汽车CMF设计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 色彩材质设计 CMF设计1 引言具有文化和科技双重属性的中国汽车品牌借助于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文化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风采。
CMF是C颜色(Color)、M材料(Material)、F表面处理(Finish),CMF设计包含色彩学、材料学、加工工艺、应用心理、设计心理、消费心理、等交叉学科。
CMF设计不只设计产品的颜色与材质,而且还设计到产品与用户更加密切的人机交互模式。
比如马自达车身漆魂动红车漆带来的高端质感,宾利内饰中座椅的皮质纹理,绗缝冲孔体现的豪华感,领克IP装饰板带来的科技感都是作为汽车CMF设计传输给使用者的主观情绪感受。
不仅是品牌特征与其特有的产品体验,更是代表高标准。
由于汽车产业逐年迭代迅速,汽车产业不单单在速度与安全性方向发展,经营者越来越突出产品的品牌主旨与用户需求与之匹配。
购买需求逐步进入颜值时代,速度与安全性不再是主导购买因素,更多倾向于汽车本身能展示的风格与独特性。
其同样为当前用户购买主要原因,注意力更多投入到汽车设计创新,而不是基础速度与操作性。
2 传统美学在汽车CMF设计中的应用类型经过数百上千年岁月累积,使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众多文化元素得以保留与繁衍。
[1]直至今日,中国许多传统美学仍然适用于各种用途和艺术价值。
在当代作品中,设计师依然可以在传统美学里提取概念与元素。
a M
“丨 PROCESS
AND TECHNOLOGY
浅析民族心理视角下的传统壮锦工艺及图案纹样 的传承与创新思路
董艳丽,赵静(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摘 要:近年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借助现代科技对传统工艺做了技术的革新,融合了国内 外的各民族文化对文化内容做创新,传统民族文化因此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壮锦作为壮族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同样得
到了新发展。在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分析传统壮锦文化内涵及其民嗾心理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其精神价值
和挖掘其经济价值。基于以上考虑,文章以民族心理学视角浅析了传统壮锦工艺及图案纹样的内涵,尝试为壮锦技艺传
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壮锦;工艺;纹样;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 -1602( 2022 )09-0070-03
Analysi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Zhuang Brocade Craftsmanship
and Patter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Psychology
DONG Yanli, ZHAO Jing(^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Nangning 530008,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has been valued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modem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has been technologically innovated. Thus, the traditional
第1篇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文创类产品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领域,逐渐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重要桥梁。本案例以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设计了一系列“竹韵”家居用品,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二、设计理念 “竹韵”系列家居用品设计以“竹”为主题,充分挖掘竹子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谦逊,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本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文化:将竹子的文化寓意融入产品设计,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2. 创新设计: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使产品更符合现代审美。
3. 实用与美观并重:在保证产品功能性的同时,注重其审美价值,提升用户体验。 4. 环保理念:选用环保材料,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三、设计过程 1. 市场调研:通过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现代消费者对家居用品的需求和喜好,为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2. 元素提取:从竹子中提取文化元素,如竹节、竹叶、竹影等,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
3. 创意构思:结合市场调研和元素提取,进行创意构思,确定产品设计方向。 4. 草图绘制:根据创意构思,绘制草图,对产品设计进行初步形态设计。 5. 三维建模:将草图转化为三维模型,对产品进行立体化设计。 6.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竹材、金属、陶瓷等。 7. 色彩搭配:运用色彩心理学,对产品进行色彩搭配,提升产品的视觉美感。 8. 功能优化:在保证产品美观的同时,对产品功能进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四、产品展示 1. 竹韵茶具:以竹节为造型,采用竹材制作,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茶具造型简约大方,线条流畅,便于清洁,适合现代家居环境。
2. 竹韵桌面收纳盒:采用竹叶为造型,将竹子的柔美与收纳功能相结合。收纳盒可放置桌面上的小物件,既美观又实用。
设计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设计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原理”主要强调的是:A. 色彩搭配B. 图形的完整性B. 材料选择D. 文化元素2. 在设计心理学中,用户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可以通过以下哪项进行有效预测?A. 问卷调查B. 眼动追踪技术C. 用户访谈D. 市场调研3. 下列哪项不是设计心理学中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室实验D. 随机抽查4. 设计心理学认为,产品的外观设计应该符合用户的哪种心理需求?A. 安全需求B. 审美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5. 在设计心理学中,哪种颜色通常与平静和放松相关联?A. 红色B. 蓝色C. 黄色D. 黑色6. 用户体验(UX)设计中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强调的是什么?A. 产品功能的多样性B. 用户需求的中心地位C. 设计的创新性D. 成本效益分析7. 在设计心理学中,哪种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双因素理论D.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8. 下列哪项不是设计心理学中提到的用户界面设计原则?A. 一致性B. 反馈C. 复杂性D. 容错性9. 在设计心理学中,哪种类型的用户测试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真实感受?A. 问卷调查B. 可用性测试C. 眼动追踪D. 焦点小组10. 设计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A. 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成本B. 用户的认知能力C. 用户处理信息的难度D. 用户的认知偏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设计心理学中的“用户旅程图”是什么,并说明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12. 描述一下在设计心理学中,“情感设计”的概念及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13. 解释“可用性测试”在设计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并列举出至少三种常用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设计心理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理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设计心理学第一章1.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与设计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1、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如感觉、知觉、意识等2、影响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心理现象形成影响和干预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差异)3、各种心理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人的行为活动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4、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和消费者)Attention------注意Interest--------产生兴趣Desire--------产生欲望Action-------产生行为三、设计主体(设计师):1、正确理解设计目标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发现目标人群的需求)2、提高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完善设计师知识结构(要运用创造性思维)3、设计师的人格完善4、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团队协作及管理水平)四、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满足消费者(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要2、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用艺术的高感情去补人际关系的缺失,平衡各种需求)3、满足企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设计出适合销路的产品)4、满足设计师的自我完善的需要5、满足设计理论发展的需要1.3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气质—自然属性性格—社会属性一、心理学的主要的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应该只研究行为,把意识完全对立起来研究方法: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是内省法2、格式塔学派(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不限于视觉领域以及整个感知觉领域)代表人物:惠特海姆、柯勒、考夫卡主要观点: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能还原各个部分,各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主张研究应从整体出发,考察并理解部分。
3、精神分析学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精神分析论的基本理论为:1、精神层次论2、人格结构论3、性本能论4、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斯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人性本善机天赋潜力的观念来解释正常环境下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主张研究的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类自我实现潜能,肯定人的积极自主性。
视觉传达04026设计美学简答题集合1.波普艺术答:波普来源于英语“大众化”,但当它与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联系后,就不仅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
波普艺术主张艺术反映生活就应当把那些最常见、最流行、最为人熟知的物品搬进画面中来,并用最通俗、最平淡、最为人熟知的方式加以表现。
2.纯数字化产品答:纯数字化产品是数字信息时代特有的产物,其以电子设备为载体,有形的物质影子已经消失了,即使它们有形式,形式自身也变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的东西,最终的产品再也不像传统产品那样,是一种明摆在人们面前,任我们去解释的东西,在这里形式与功能合二为一。
3.设计的两种表现形态答:(1)传统工艺美术,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生产者也就是设计者。
(2)现代设计是独立的活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4.有关如何仿制国外产品,促进我国工艺发展,郑观应提出的观点。
答:(1)建议国家保护国民发明、设计或仿造外国的产品,招揽他们为工务员,并给予其设计品二十年的专利。
(2)设立工艺学堂。
(3)提议派人游学各国,增加洋务人才。
(4)设博览会、劝工场,考工艺的优劣,以刺激工艺发展进步。
5.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内容。
答:吉祥文字、数字、生肖、灵异、动物、时节、行为、植物,完美地将吉祥语和图案结合并统一起来,代表着传统的民风民俗。
6.试分析苹果iMac设计的美学特征。
答:(1)绿色设计。
通过好的设计延伸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和美学生命周期,这样可以尽量长地使用产品。
来延长产品使用的周期。
产品的消费不再是最终走向废弃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部件的不断更新能够持续性成长与自我进化的过程。
苹果iMac电脑产品是这种设计策略典型的例证之一。
(2)人性化设计。
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来进行产品设计,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苹果iMac电脑作为数字化时代的网络和虚拟社区并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反而强化了自我的孤立和私人化的生存方式。
《设计心理学》1\3\6章习题答案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高峰体验:一种强烈的认同体验。
自我感觉比任何时刻都更加完整,处于最佳状态。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3.工业心理学: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心理规律。
4.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有关科学知识研究人与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相关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来设计以达到优化人类和系统效能的学科。
5.广告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广告活动研究的应用心里学分支。
6.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被访谈者面对面地进行交谈,借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7.问卷法:指研究者将其研究的内容事先设计成问卷,以书面形式向被试提出问题,由被试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填答并返回,通过对答案的分析和统计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研究方法。
8.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由一系列结构化的符号和数字构成,用来按照特定的规则分配给适用的人、行为或态度,它可将主观的或抽象的概念作定量化测量。
9.测试法:通过采用预设的标准化问题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测量某种心理现象、心理差异、心理反应等的方法。
10.投射法:通过一定的媒介,研究被试埋藏在表面反应下的真实反应,获取被试真实的情感、意图、需要、动机和人格倾向等的心理测试方法。
二、简述题1.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特征?(1)设计心理学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2)设计心理学史研究设计领域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和干预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的科学;(3)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按照心理活动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设计活动,改善产品品质,进而提升生活质量;(4)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提升设计师设计及管理的能力。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与设计活动相关心理现象(2)设计目标主体(用户和消费者)心理(3)设计主体(设计师)心理3.精神分析学派中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当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吃穿住行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就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来看,从传统意义上的追求舒适逐渐转变为追求时尚,对服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满足人们的审美,就必须在设计服装的时候融入更多创新性的元素,重视文化性元素的彰显,使服装本身不仅时尚,而且具有内涵。
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从目前我国服装设计基本现状入手,分析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的价值及意义,并提出了在服装设计中有效引入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思路,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所谓服装设计主要指的是对服装的款式进行设计,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可以将服装设计工作分成造型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结构设计三种。
其主要的设计过程就是依照设计对象提出的实际要求形成设计构思和理念,按照所想进行平面图以及效果图的绘画,参照所绘出的图纸制作服装,这就是设计服装的全部过程。
除此之外,在进行服装的设计必须要遵循统一、平衡、加重、韵律以及比例这五个基本原则,只有在服装设计中体现这几个原则,才能使得所设计的服装具有合理的结构。
但是服装的款式以及服装设计中含有的内涵韵味则需要通过设计师本身具备的对于美的感觉和文化素养表现出来,同时,设计师的灵感以及创新创造能力也将会影响到服装的内涵和款式。
可以说,每一个服装设计师其实都是一个艺术家,他们将个人的思维和灵感、不同文化元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艺术形式集中体现在服装中,使得服装本身就成为被人们所接纳和认可的艺术品。
一、我国目前服装设计基本现状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设计师已经已经开始将我国传统文化带入至服装设计之中,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仍然存有一些十分显著的问题,其中包含传统元素应用领域意识高,一味恶搞西方,缺少技术创新思路和技术创新设计以及无法有效率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出来等问题。
接下来,笔者对这些存有的问题展开具体内容的分析。
中国古代文人“玉兰情结及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古代文人对玉兰的喜爱由来已久,历代文人雅士以玉兰为主题的诗词文赋或丹青画作等艺术创作数不胜数。
从审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人这种审美情感源于玉兰一些特质与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特质有着对应关系,从而产生了情感共鸣。
将古代文人的玉兰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富有现代感的首饰设计作品。
关键词:玉兰;文人;审美心理学;文人精神;现代首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人墨客、君子雅士的文化更是中国傳统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代表。
以花卉喻人、以花卉喻情是古代文人创作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这其中就包括玉兰。
一、玉兰文化渊源玉兰,古又称木兰、辛夷、望春花、木笔。
明代以前,尚未见以“玉兰”作为名称之用,玉兰和其他几种木兰科植物均混称为“木兰”。
明人王象晋的《群芳谱》所述:“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
”[1]玉兰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已长达2500年之久,广泛庭院栽植始于唐代[2]。
诗词文赋中出现对“玉兰”的赞颂始于战国,至唐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到明清时期这种风潮最为流行。
历史中文人雅士关于玉兰的诗画作品举不胜举,包括战国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唐代诗人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明中期吴门画派创立者沈周的画《玉兰写生》,并题诗“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似知人意好,隔栏轻解白霓裳”[3];清代八大山人之一的汪士慎,曾作画《玉兰图》并自题“仙葩九瓣,灵岫一株。
又植之谢庭为美观也”。
二、“玉兰情结”的审美心理学探原在审美心理学中,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情感态度、倾向,也是审美的价值取向。
“玉兰情结”是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文人中对玉兰的喜爱之情,既对玉兰的审美情感。
根据美学界普遍认可的李普斯的移情说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这种审美情感是因为玉兰的一些特质与中国传统文人的一些精神特质具有对应关系,从而产生了情感共鸣。
设计心理学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1【设计心理学定义】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1【心理美学】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