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98.57 KB
- 文档页数:1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目的研究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黄疸治疗的新生儿240例,将所有患者放入暖箱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先使用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对光疗箱的灯管进行消毒处理;使用酒精等对患儿的肚脐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将皮肤擦干,尿布更换好;每隔2h的时候为患儿进行1次翻身,若患者出现哭闹,可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抚等。
结果80例患儿在治疗后12h其黄疸病症得到消除,治疗48h 后有120例患者的黄疸消失,在72h后全部患儿的黄疸症状均得到治愈,本次实验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全部患者中未有不良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实行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得到早日康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标签: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新生儿一般在刚出生的婴儿中黄疸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患者的胆红素血症导致的,会对婴儿的脑干神经和基底核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损伤[1]。
胆红素的上升会导致患者出现黄疸,目前主要采取荧光灯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次实验将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黄疸治疗的新生儿24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黄疸治疗的新生儿240例,136例男性,104例女性,在刚出生后1d患上黄疸病的患儿有45例,其余患儿均在出生后第2~7d发病。
1.2 方法将所有患者放入暖箱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相关护理,具体护理方法详见讨论。
2 结果在经过蓝光照射治疗和护理后,本次实验的240例患儿中有80例患儿在治疗后12h其黄疸病症得到消除,治疗48h后有120例患者的黄疸消失,在72h 后全部患儿的黄疸症状均得到治愈,本次实验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全部患者中未有不良并发症发生。
3 护理3.1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患儿时,需对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用中文写: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护士在照射蓝光之前,会给宝宝做完全面的健康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合适的蓝光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护士主要工作就是通过蓝光照射宝宝,辅以加衣或掀被,每次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为避免宝宝痛觉紊乱,护士会准备奶瓶或玩具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意宝宝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是否有明显下降,结束蓝光照射后,再为宝宝进行健康评估,确立最适当的后续护理。
当然,在全程护理过程中,护士要结合宝宝的身体情况,做好观察和安抚的工作,以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知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出生后48小时
内发生的黄疸。
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等组织呈黄色或黄绿色。
黄疸的原因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过高,肝功能未能及时把胆红素转化成无害的物质而导致。
如果黄疸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以下是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的知识:
1. 饮食调理:新生儿黄疸后,需要控制饮食,减少脂肪和蛋白
质的摄入,以免影响肝功能。
2. 光疗:光疗是新生儿黄疸治疗的首选方法。
在光疗中,新生
儿裸露在特殊的蓝光下,通过光线的照射,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转化,从而减轻黄疸。
3. 观察黄疸程度:护士需要不断地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通
过检测血液胆红素含量来确定治疗的进展情况。
4. 防止感染: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防止感染,严格
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5. 保持温暖: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需要保持温暖,避免着凉,
以免影响身体的抵抗力。
6. 定期复查:新生儿黄疸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
时了解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配合家属:护士需要向家属宣传新生儿黄疸相关的知识和护
理技巧,以便家属配合护理,促进治疗的效果。
总之,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科学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
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新生儿黄疸蓝光的治疗,还要重视他们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得到康复出院。
本文主要分析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以期对同行朋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以巩膜、皮肤黄染为特征,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者尚可引起核黄疸,导致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1]。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因母婴分离、喂养方式改变及裸睡在光疗箱的硬板上、黑棉布遮着眼等舒适度的改变,都会引起患儿的身心不舒适,影响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2]。
所以不仅要重视新生儿黄疸蓝光的治疗,还要重视他们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得到康复出院。
1患儿蓝光治疗前的护理1.1心理护理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因患儿是裸体接受蓝光治疗,家属难免会有样那样的想法,担心光辐射对患儿的影响,担心有无后遗症等,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介绍治疗效果,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1.2 光疗箱的准备及注意事项普通灯管式光疗设备使用时应注意,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应急时调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
调节病室温度至24℃~26℃,湿度55%~65%。
预热消毒处理过的蓝光治疗箱温度至30℃~32℃,夏季将光疗箱置于自然通风处,并用软布覆盖并固定在箱内婴儿床的四周,防止新生儿活动时撞伤。
2患儿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新生儿在光疗箱中,全身暴露,时有烦躁、哭闹或出汗,丢失水分多,因此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采用静脉补液的同时多喂牛乳和糖水。
护理人员给新生儿翻身1次/h,左右侧卧位交替,单面蓝光者还须与俯卧位交替,并尽量使皮肤最大面积接受蓝光照射,同时对新生儿头部、背部以及手部等处进行皮肤抚摸,避免”皮肤饥饿”现象,使新生儿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护理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
病因复杂,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
黄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或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黄疸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而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除药物治疗外,采用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使患儿血中的间接胆红素氧化分解为水溶性胆红素,而随胆汁、尿排出体外,同时配合精心护理,效果显著。
2009年以来我院儿科共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6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光疗前准备1.1护士准备1.1.1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普遍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缺乏特定的认识,担心光疗会对患儿造成伤害,对患儿在光疗中出现的一些不适缺乏认识致使精神紧张,拒绝光疗。
因此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黄疸知识的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治疗的作用、副作用及有关事宜,让家长了解光疗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解除其顾虑,取得家长配合。
1.1.2了解患儿的诊断、日龄、体重、生命体征、黄疸的程度和范围、胆红素检查结果等资料。
1.1.3操作前戴墨镜、洗手。
1.2患儿准备:入箱前洗澡称体重并记录,洗澡时水温不宜超过32摄氏度,动作要轻柔,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脐部有无出血,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75%酒精消毒脐部后,再用庆大霉素无菌纱布敷与脐部,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和油类。
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双眼用不透光的黑眼罩遮盖,予胶布固定,以免蓝光损害视网膜,保护眼睛。
用长条尿布遮盖好会阴部,男婴要注意保护阴囊。
1.3光疗箱准备:选择双面光疗箱,做好消毒清洁工作,检查其性能,保证安全。
加蒸馏水与湿化器水槽中水位指示线或2/3满,蒸馏水每日更换一次。
检查灯管使用时间,灯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
检查灯管是否全亮,开灯前要先擦净灯管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穿透力。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形式。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疗效肯定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许多安全风险,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护士通过优质护理及风险管理,有效保障了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风险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形式。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
病理性黄疸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或胆红素升高性质的改变,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一般多留有后遗症 [1],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疗效肯定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许多安全风险,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危害,受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 [2]。
所以,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3]。
通过护士的优质护理及风险管理,可有效保障治疗的效果。
1 风险因素1.1 患儿因素①患儿没有语言能力,身份核实有安全隐患。
②光疗采用的蓝光波长易对黄斑造成伤害 [4],故光疗时用黑色眼罩遮住患儿双眼。
由于眼罩固定不严或脱落,会造成伤害。
③由于过度哭闹,使患儿出现呕吐,增加窒息的风险。
④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复杂,其中新生儿早期热量摄入不足,可增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加速病情变化 [5]。
⑤患儿蓝光治疗时,要暴露全身皮肤,由于小儿哭闹蹬踏或不适应,以及留有静脉留置针,会出现皮肤的擦伤。
新生儿蓝光照射护理 ( 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因为体内胆红素累积过高引起皮肤或一些器官黄染的现象,新生儿黄疸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还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发生胆红素脑病。
蓝光照射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使用波长425nm-475nm的蓝光照射,可使溶脂性间接胆红素变成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随着胆汁和尿液排出身体,降低胆红素含量,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操作方便,疗效迅速显著,不良反应很少,是目前新生儿黄疸首选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护理事项。
1.蓝光照射前的准备工作1.患儿家属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很多家长对新生儿黄疸并不了解,治疗的配合度比较差,因此加强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很重要。
首先要让家长清楚认识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要深刻意识到病理性黄疸治疗的必要性,向家长讲解蓝光照射治疗的作用,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母婴分离后的相关事宜。
起初进行蓝光照摄孩子会有哭闹,这属于正常情况,家长不要过多担心与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2.光疗箱的准备:光疗箱要放在设有空调的房间,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5%-65%,光疗箱的空气滤膜每两个月更换一次,仔细检查蓝光箱内的灯管是否全部完好,如果有不亮的或者超时的灯管要及时更换新的,使用前用95%的酒精纱布将灯管全部擦拭一遍,确保灯管光洁,水槽内的蒸馏水加至“水槽线”。
如果进行单面光照,可用柔软的全棉毛巾铺在床垫上,双面光照使用全棉小毛巾垫好患儿的头部,确保患儿舒适。
一般光疗箱温度维持在30-32摄氏度,早产儿32-36摄氏度。
3.患儿的准备工作:进行蓝光照射前要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超过38摄氏度不能进行蓝关照射。
清洁好患儿的皮肤,不要涂擦任何护肤类产品,也不能扑粉,遮挡好患儿的眼睛,避免蓝光伤害到视网膜,全身裸露,穿好纸尿裤,男婴还要重点保护好阴囊位置。
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的护理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疗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临床上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早产儿>257μmol/L,参考其他症状,即可诊断病理性黄疸。
国外已规定足月儿血清红素<220.59μmol/L为生理性黄疸的界限。
蓝光治疗(光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最常应用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光疗期间细致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患儿安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临床资料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血清胆红素足月新生儿>205.2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的34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除G-6-PD缺乏溶血引起的黄疸外。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光疗,全部治愈出院。
其中男185例,女157例,足月新生儿314例,早产儿28例,体重1.3~5.2kg,日龄2~28天。
护理治疗前准备:光疗前与患儿家属沟通,说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和光疗的好处。
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家长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
而且现在多半是独生子女,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父母,还有众多的亲属,加上对光疗知识的缺乏,个别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
出生后的婴儿应在母亲的怀抱中喂养,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独自处于蓝光箱中,缺乏安全感容易哭闹,其家属担心是很自然的。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对家属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母婴分离后的有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取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疗法。
蓝光箱的准备:选择双面光疗箱(Ⅰ类XHZ型),光亮度320W,上下灯管距床距离分别为40cm和20cm。
使用前蓝光箱经过清洁、消毒处理,离墙30cm,置于远离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水槽内按要求放入蒸馏水,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温度(冬季33℃、夏季30℃)预热到所需的温度,相对湿度55%~65%,室温20~26℃。
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及粘膜黄染,病因复杂,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病理性黄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
1.临床资料从2011年1~12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51例,其中男92例,女59例。
日龄在24小时内1例,2~7天37例,7~14天70例,14~28天43例。
因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或每日上升>85μmol/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均给予了蓝光照射治疗。
有146例痊愈出院,6例好转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无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谈谈蓝光照射时的护理体会:2. 护理措施2.1光疗前的护理:蓝光照射前先予洗澡,以便清洁皮肤、减少感染。
洗澡后不要扑粉,以免影响光线对皮肤的照射。
患儿裸体放于箱内,用黑布遮盖双眼及生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
尿布面积要小,尽量暴露皮肤,以扩大蓝光照射面积,提高疗效。
应剪短指甲,防止因哭闹而两手舞动,抓破皮肤。
2.2光疗中的护理:光疗箱内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
每隔2h给患儿翻身一次。
每4h测体温一次,一般超过38℃暂停光疗,待体温降至37.5℃以下时方可进行。
喂养可在蓝光箱内进行,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闹、易出汗,显性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所以,光疗时水的需要量须增加全日总量的15%~20%。
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及水的摄入。
喂养时应密切观察呕吐、腹泻情况,防止误吸。
2.3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红臀的出现。
对于特别好动者,可遵医嘱肌注苯巴比妥,既可减轻黄疸,又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
2.4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以判断黄疸的进展情况。
80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方法对8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患儿使用光疗,分析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80例患儿显效65例(813%),有效14例(175%),无效1例(12%),总有效率达988%。
结论设备性能的完好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做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水分及营养供给对预防本病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治愈该病的根本保证。
标签: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1]。
黄疸出现于出生后2~3 d,持续2周左右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在85~103 μmol/L之间,且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好,此为正常现象,属生理性黄疸,不需进行特殊处理。
若黄疸在生后24 h内出现,或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血清胆红素水平>205 μmol/L,则多属病理性黄疸,必须及时进行治疗[2]。
一般认为,血清胆红素水平在3078~342 μmol/L时属“临界浓度”,大于该浓度时容易导致核黄疸。
目前,临床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多采取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
2010年1月~2011年8月笔者对在本科住院的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80例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前后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新生儿黄疸80例,男43例,女37例,其中早产儿10例,出生2~3天出现黄疸。
先见于面颊部,重者可涉及到躯干、四肢和巩膜,尿液也成黄色,经检验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12护理方法121蓝光治疗前的准备1211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为缓解患儿家属的紧张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可于治疗前向家属说明蓝光治疗的方法、照射时间以及疗效等。
1212环境准备及检查设备环境准备: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配置空调,保证病室良好的通风效果,室温宜保持在24 ℃~26 ℃,湿度保持在55%~65%。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和探索【摘要】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蓝光治疗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手段之一备受关注。
蓝光治疗通过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从而减少黄疸的发生。
对于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措施、设备的选择、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都需要重点关注。
蓝光治疗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在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上寻求更多创新。
结合护理与探索,可以进一步提高蓝光治疗的效果,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带来更好的希望和结果。
【关键词】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探索、治疗、设备、注意事项、效果、并发症、重要性、发展方向、护理与探索、效果提高。
1. 引言1.1 什么是蓝光治疗蓝光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
在新生儿期间,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过多所致。
蓝光治疗通过照射特定波长的蓝光,能够促使胆红素在体内转化成可溶性形式,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排出体外。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新生儿黄疸对健康的影响,还可以避免长期的并发症。
蓝光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及时的蓝光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其他治疗措施的需求,从而帮助新生儿尽快康复。
1.2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胆红素代谢不良: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的胆红素水平会随着胎儿红细胞的破坏而增加。
如果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无法有效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胆红素后排出体外,就会引发黄疸。
2. 肝功能不全:新生儿的肝脏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如果肝脏功能不全,就会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引起黄疸。
3. 血液因素:血液疾病、母婴血型不合、Rh血型不兼容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4. 消化系统问题: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或异常,如胆道出生缺陷、胆道阻塞等,也会导致黄疸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