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

  • 格式:docx
  • 大小:57.04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各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人们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影响,人类文化在改变生态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地区区域特性的文化继承性,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

除此之外,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因此就发展了牧业,进而形成了游牧文化。社会组织作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所以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发展简史

编辑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远在希里多德、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和斯特雷波(古希腊地理学家)时代的学者有重大关系。被称为人文地理学之父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李特尔(1822年),关心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李特尔以后的几十年,美国学者G .P.马什(1864年)研究了人类活动改变陆地的方式。可是另一位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拉采尔(1891年)为人类文化的地理研究或给他创造的人类学一词提供了一个线索。他在1866一1875年考察了

美国和墨西哥,被美洲生活方式的各种文化类型(德国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贡献所感动。他阐述了由文化的结合所引起的地理模式的总的思路。与拉采尔在德国发现了人类地理学的同时,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1899年)带动了法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维达尔在他开辟的索帮被任命为主席,他提出了人类文化与他的地理特征。他发展了作为继承人类集聚特征的生活方式的概念。[1]

1822年,李特尔便对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几十年后,拉采尔倡议研究人类文化地

文化地理学

理,提出了“人类地理学”一词,论述了历史景观,认为文化地理区是一个独特集团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而且很重视对文化传布的研究。与此同时,维达尔·白兰士在19世纪末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和人类文化及其地理影响的思想。

20世纪初,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认为地理因素替代时间居于突出地位。在他的这一思想和早期的文化地理学思想影响下,索尔提出了关于文化地理的重要论点,主张用文化景观来表达人类文化对景观的冲击。他认为文化地理学主要通过物质文化要素来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特性,文化景观既有自然景观的物质基础,又有社会、经济和精神的作用,他还强调人文地理学是与文化景现有关的文化历史研究。受索尔影响的美国文化地理学者们被称为文化地理的伯克利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地理的研究除了对文化景观、区域文化的历史的探讨之外,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将空间扩散分析法应用到

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形成了文化地理的瑞典学派。

中国文化地理的思想起源很早,历代各类著作、方志中有大量文化地理资料记载,但很少有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当代的中国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等只从本学科研究的需要出发考虑文化的地区差异和文化起源的地理背景,历史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地名学等地理学研究中亦有所涉及,但文化地理学尚未成为独立研究的学科。文化地理学理论体系

编辑

人文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范畴下的一个亚分支,是研究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以及文化渗透、转变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中国对文化事业越来越重视,文化地理学也正到了用武之时,将在规划、文化等多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周尚意认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是广义文化,它分为三个层面,即生计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

生计文化主要研究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如衣食住行、生计类型等;制度文化则指组织生产、生活活动的机构、制度,如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家族制度等;意识形态文化则是与人们心理、信仰、价值观相关的宗教、艺术等。

文化地理学研究框架

编辑

文化地理学传统文化地理学

自1920—1970年代,文化地理学逐渐形成5大研究主题:文化生态学、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区和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学讨论文化区是否由自然区决定;文化源地主题涉及文化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文化扩散主题涉及文化自源地通过何种形式扩散到其他地方;文化区主题涉及文化扩散后形成的各种类型区域的组织形式;文化景观是研究上述主题的切入点或观察对象。

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

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以若干里程碑式的代表性著作为标志。例如两位新文化地理学领军人物杰克逊(P. Jackson)和科斯克罗夫(D. Cosgrove)的著作《意义的地图》、《景观图解》。这些著作虽有振聋发聩的新观点,但是均没有呈现一个完整的文化地理学框架。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向

编辑

文化地理学纵向研究

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为纵向研究。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文化地理学研究者可以挖掘不同地方生态保护的地方知识,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例如,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有一套防止土壤侵蚀的地方性知识,而这套地方性知识远比科学家的方法更符合地方地理特点,更为行之有效。

文化地理学横向研究

有些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我们称之为横向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着眼于文化的空间关系。例如北京各回族聚居区,其兴

衰命运各有不同,很难解释。而文化地理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那些位于主体民族文化边缘地区的回族聚居区,以及回族聚居区的经济自组织中心与宗教文化自组织中心在空间上重叠的回族聚居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就是一例。

文化地理学研究课题

编辑

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某一群体利用自然景观的产物。包括不同区域的文化景观差异、形成过程以及形成因素的研究。聚落是组成文化景观的一个主要部分,文化地理学对房屋的形式、布局以及它们同交通、建筑材料、田地类型、自然障碍和自然资源的关系等作了很多研究。

文化是驱动力,自然区是媒介,而文化景观则是结果。在某一特定文化的作用影响下,由于文化本身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文化景观所经历的发展变化则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许最终将达到其发展循环的终点,但随着某种不同外来文化的介入,便开始某一文化景观的更新,或进行某一新的文化附加在原有景观残余之上的演化过程。

[2]

文化地理学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是指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研究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发展过程。研究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并不等于说为文化源地的产生找寻地理的答案,因为地理条件仅仅提供某种产生文化的可能性。文化源地与定居灌溉农业有关。索尔主张文化首先在农业最早取得成就的地方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