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第五章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50.01 KB
- 文档页数:72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考试题型为填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1.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山区。
2.面上最高(威宁)、最低(玉屏)3.点上最高(赫章韭菜坪)、最低的地区(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0-20)。
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避暑之都”、(贵阳)“凉都”,(六盘水)极端最高(铜仁)和最低气温(威宁)出现的地方;贵州降雨最多的地方(晴隆);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的河流水系(乌江,六冲河,清水河,赤水河,北盘江,红河水,都柳江);贵州的“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
(赤水河)5.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特点(类型多样,肥力不高);贵州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和分布情况(39.93%黔东南最多,其次黔南,六盘水,安顺最少)。
贵州草地最多的地方是黔南和黔东南。
6.贵州煤炭储量(全国第4,基础储量146.76亿吨)与主要分布地区。
(盘县,六枝,水城,织金,纳雍,大方)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的范围(今沿河—印江—石阡—镇远—剑河—榕江一线以西广大地区以及今广西西部、云南东部和四川南部部分地区),贵州建省的时间(1413年),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的时期(清朝)。
“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的时间(开宝7年,974年)。
8.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解放后),贵州土家族、彝族主要分布地区(铜仁,毕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遵义所辖的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一、自然地理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的影响:有利:(1)大气降水比较丰富(2)光、热、水基本同季(3)立体气候明显(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暖湿润不利:(1)山高坡陡,降水流失较快,利用十分困难(2)“倒春寒”“秋绵雨”等自然灾害“地无三里平”对贵州的影响:有利:(1)多种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类型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2)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3)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电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体系不利:(1)自然生态比较脆弱(2)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3)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贵州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贵州的优势是资源优势。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坚持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原则,避免掠夺开发和过度开发,以免造成资源的枯竭和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应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以保持喀斯特地貌的生态平衡,同时要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由于封闭,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能转化为商品,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社会财富。
封闭原因:(1)“地无三里平”的山区自然条件(2)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2008年同1949年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6.23亿元发展到333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发展到88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6.9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8.76元。
发展潜力巨大:(1)具有生物、能源、矿产、旅游、气候、文化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一定优势(2)贵州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3)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性调整,使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贵州省情(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20)℃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
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 。
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贵州省情考试纲要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1、贵州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欠发达、欠开发是其现阶段的基本省情。
2、为什么欠发达、欠开发仍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答:在现阶段,贵州同全国整体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欠发达、欠开发仍是其基本省情。
具体地说,一是经济总量小;二是人均水平低;三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四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五是城市化水平低;六是对外开放程度低;七是科学教育发展滞后;八是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较快;九是城镇待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大等。
1、贵州简称“黔”或“贵”,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与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3、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4、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这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度~20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6、贵州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极端气温,极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极低气温出现在威宁,7、贵州离南海较近,处于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降雨量多,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属湿润地区。
贵州雨量最少的是在威宁、赫章、毕节一带,其中赫章最少。
9、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
赤水河被称为“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
11、贵州农业现状:(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宜林地广、耕地少;(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大;(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均衡。
《贵州省情教育教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册教师签名:▁▁▁▁▁▁▁▁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属电大:▁▁▁▁▁▁▁▁▁▁▁▁▁▁▁▁▁▁▁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文科教学部编制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交界,北与()和()相连,西与()接壤,南与()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平均海拔()米左右。
境内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平均海拔()米;最低地区是东部(),平均海拔()米;最高处是赫章(),海拔()米;最低处是(),海拔()米。
6、贵州气候属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最高达()º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ºC。
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和()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水系、()水系、()水系和()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水系、()水系和()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 。
在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资源丰富。
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多民族平等、互助、和谐,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
贵州由于原来的基础较差,与全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省区相比,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形势严峻,有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繁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突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然而,贵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贵州具有生物、能源、矿产、自然风光、气候、文化和劳动力资源;二是贵州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三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使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和利用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这里是古生物的王国,又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的遵义、凯里、关岭、兴义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群,包括三叶虫、海百合、贵州龙等,表明在五六亿年前,今贵州高原就是古生物的王国。
这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独特的旅游地。
贵州特殊的地貌、气候环境和地质构造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是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贵州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多种类型的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二是有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
受地形的影响,贵州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
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水能资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优势。
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平方千米。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三、多项选择题2、现行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BD )A、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C、汉族和少数民族一样D、农村宽于城市3、贵州省邮政通信业的主要特点是(AB )A 面向市场,加快发展B 以人为本,邮政服务程度提高C 市场竞争激烈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服务特色4、贵州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是(ACD )A、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B、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C、劳动就业岗位最多D、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基本适应5、金融业的行业分类:(ABC )A、银行业B、证券业C、保险业D、房地产业一、填空题1、(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缓慢,是贵州经济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
2、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3、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9、 5、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6、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7、"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8、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交通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1【单选题】解放前,贵州文盲半文盲占全省总人口的( )以上。
D、90%2【单选题】( )是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
B、尹珍3【单选题】南宋绍兴年间出现了贵州第一所书院( )。
C、沿河銮塘书院4【单选题】( )曾被贬到修文,并在那里的“龙场悟道”。
B、王阳明5【单选题】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贵阳师范学院成立于( )年。
B、19416【单选题】“十五”期间,贵州建立了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个。
B、27【单选题】( ),贵州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B、“十一五”期间8【单选题】( ),贵州建成了花溪大学城。
C、“十二五”期间9【单选题】“十二五”期间,贵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
B、30%10【单选题】( ),贵州成立了贵州省教育监督委员会。
C、“十二五”期间11【单选题】《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是获得国家教改办备案的( )省级教改方案。
B、第二家12【单选题】( ),贵州期待教育普及程度赶上全国教育发展平均水平。
D、“十三五”期间13【单选题】1937年设立的( )是贵州省最早的独立研究机构。
D、贵州省国医研究所14【单选题】( )年,贵州省综合农业试验站改建为省农业综合研究所。
B、195315【单选题】国家科学大工程—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落户贵州并于( )年开工建设。
C、2012 16【单选题】( )的建成结束了贵州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历史。
A、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单选题】“十一五”期间,贵州有( )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A、118【单选题】《贵州日报》的前身是( )。
C、《新黔日报》19【单选题】贵州最早成立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机构是( )。
B、贵州省社会科学研究所20【单选题】最系统地反映解放前贵州经济状况的资料工具书是( )。
D、《贵州财经资料汇编》21【单选题】贵州人民出版社成立于( )年。
D、195122【单选题】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 )年。
1、贵州省情课程全面阐述了贵州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认识贵州的基本情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绪论、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发展历史、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坏境、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农业(夜郎时期的铁制农具),纺织业(秦汉时期的蜡染工艺),制陶业(汉代的制陶工艺)矿冶业(唐代的土法开采),酿造业(魏、晋时期烧酒蒸馏技术)。
4、贵州位于东经103036`-109035`、北纬24034`-29013`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内陆山区;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又自中部向北部、东部、南部三面倾斜。
5、贵州总面积是176167平方千米,地貌类型主要是山地、丘陵和盆地。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只占7.5%,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地无三里平)6、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贵州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
)7、贵州河网密度较大。
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纂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包括南、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贵州还有丰富的地下河。
8、贵州的河流大都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同时又都位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河段,对中、下游的泥沙含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
9、贵州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贵州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
10、贵州植物错综复杂、分布呈过渡性的多种植被。
贵州省情汇总————————————————————————————————作者:————————————————————————————————日期:2贵州省情总结第一章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第二章一、地理环境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
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
800-1500米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
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3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
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最顶峰是韭菜坪2901米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首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丛林旅行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大娄山+乌蒙山——苗岭——武陵山三、地理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20)℃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
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 。
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