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经典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奥运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雅典奥运营销
背景
•自1950年纽约州Lake Placid冬奥会以来,纪念章交换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奥运传统。
在每届奥运会上,来自全球的数以千计的参加者都会参与纪念章交换活动。
•从1994年起,可口可乐公司主持了奥运纪念章交换中心的运营。
这是该公司在奥运会期间的最主要活动,该中心也为与会者提供了重要娱乐场所。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与奥美合作扩展了传统的体验活动。
•可口可乐十分期望一次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热参与的活动,这是下一代的纪念章交换者,也是可口可乐的主力消费群。
目标
•扩展和延伸所有奥运观众的体验活动,特别是年轻人。
洞察
•新技术和交流平台是吸引年轻人到体验中心的关键。
•一个动态的场馆设计,建成可乐瓶子的样子,可以吸引参观者并扩展品牌认知。
具体行动
•事件行销
–设计并建造可口可乐奥运纪念章交换中心
–纪念章教学项目
–打击乐表演及音乐会
•广告
–广播和杂志广告
•在线/互动
–指定的网络广告和可口可乐奥运网站
–虚拟纪念章交换和交换中心的雅典奥运视频游戏
•促销
–当日纪念章
•公关
–新闻中心发布每日新闻
–每日贵宾与运动员参观
成果
•超过26万名观众参观了雅典的可口可乐纪念章交换中心,平均每天超过15200个。
•纪念章交换中心使媒体被估价为最初投资时的9倍以上。
盘点:⼗⼤借势奥运经典营销案例授权转载⾃:营销头条(yingxiaonews)今天,2016 年夏季奥运会就在巴西⾥约拉开帷幕了。
⾃1896年第⼀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后,历经百年发展历程,奥运会如今已成为世界体育顶级赛事,不仅吸引了⼤批世界⼀流选⼿参赛,更加成为品牌争相营销的对象。
毕竟,奥运是如此的受⼈关注,令⼈为之狂热;奥运,⼜给我们太多的精神、物质资产,给我们太多亲近消费者的机会。
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下,国内外⼗⼤借势奥运经典营销案例。
杜蕾斯:反其道⽽⾏之虽说杜蕾斯不是伦敦奥运会的赞助商,不敢吹嘘⾃⼰和奥运会有什么关系,但单单为伦敦奥运会奥运村免费提供15万只避孕套就很劲爆了。
不过更劲爆的事还在后⾯,伦敦奥运会不过才进⾏到了第5个⽐赛⽇的时候,奥运村内免费发放的那15万只避孕套却已经⼏近⽤光,供货告急,为此杜蕾斯公司不得不紧急追加供应。
杜蕾斯奥运期间制作的⼀则⼴告也得到了很多⼈的认可,我们都知道奥运精神是追求更快,更⾼,更强的,⽽杜蕾斯的奥运逆向⼴告则⽤五种颜⾊的⼩杜杜组成的奥运五环,下⾯⼀⾏字:不是每个男⼈都希望⾃⼰是世界上“最快的那个⼈”。
你懂得。
安踏:押宝体育明星1999 年,安踏签约孔令辉作为形象代⾔⼈,随后,孔令辉夺得了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单打⾦牌,⽽安踏也在这场豪赌中摘得了胜利的果实,孔令辉那句“我选择,我喜欢”,让全国⼈民记住了安踏。
“这对安踏来说,是⼀个巨⼤推进。
”安踏总裁郑捷曾坦⾔,孔令辉的成功,让安踏获益不少,这也成为安踏在借势奥运营销上做出的第⼀次巨⼤成功案例。
骏丰频谱:产品进驻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健康对于每个⼈都⾮常重要,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其意义更是⾮同寻常。
骏丰频谱敏锐地找到了这个点,结合⾃⾝产品的特⾊,在运动员紧张备战奥运之际,于 2015年正式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达成合作,其⽣产的“内喝外照”系列频谱产品为训练局内的运动员缓解肌⾁紧张、消除疲劳,有效治疗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为运动员的训练康复提供帮助。
奥运会优秀营销案例分析宝洁公司——为母亲喝彩2012年2月28日,宝洁中国作为中国奥委会荣誉合作伙伴正式在中国启动宝洁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母亲喝彩”主题活动,这是宝洁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活动,同时也是宝洁与国际奥委会签订10年合作伙伴关系以来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主题活动。
宝洁公司旗下的9大知名品牌,潘婷,飘柔,海飞丝,舒肤佳,玉兰油,帮宝适,佳洁士,金霸王和吉列都加入此活动,为中国奥运健儿背后的无名英雄喝彩,为母亲喝彩。
“我们相信在每个运动员身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宝洁公司全球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执行官毕瑞哲表示:“宝洁公司一直致力于帮助妈妈们。
通过‘为母亲喝彩’主题活动,我们将全力支持每一位母亲——不只是运动员的妈妈,我们感谢所有默默付出成就孩子梦想的伟大母亲们。
”BWM——ALLFORJOYQQ上的为悦全力以赴,我为奥运唱响的活动2012是伦敦奥运年,作为中国奥委会官方汽车合作伙伴的BMW(中国)为奥运之悦全力以赴。
著名音乐人陶喆谱写的这首充满悦之激情的《为悦全力以赴》,我们希望由你亲自来精彩演绎,以你嘹亮的歌声激励中国健儿在伦敦赛出骄人成绩!宝马中国联手QQ的亿人助力,悦享奥运的主题活动,QQ用户可以点亮QQ、微博“悦”图标,领取微博徽章,并可以参加唱响活动。
除此之外,宝马还准备很多线下活动,7月14日晚,BMW悦盛典(BMWJoyNight)将在北京奥运会主场——“鸟巢”璀璨上演,本次活动也是今年3月广州奥林匹克计划启动盛典的精彩延续。
届时,奥运明星和海内外乐坛巨星将为奥运梦想齐聚鸟巢,为中国奥运军团加油助威;曾在北京奥运闭幕式“伦敦八分钟”演唱的英国小天后LeonaLewis也将再次唱响鸟巢;在回顾宝马爱心基金爱心历程之际,歌坛巨星周华健还将用歌声诠释对责任和分享之悦的理解。
同样难得的是,来自上世纪30年代的传奇车型BMW328老爷车也将首度亮相京城,BMW电动概念车i8亦将惊艳登场,BMW全球顶级培训师与BMW赛车手——德国巴伐利亚州王子联袂演出,率领宝马特技车队及BMW、M、MINI全系百余辆酷车,呈现空前盛大而精彩的创意车舞表演。
奥运营销以少胜多的案例奥运会作为全球最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不仅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也成为了企业们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平台。
在奥运会运动盛事上,通过巧妙的推广策略和创造性的广告营销,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还能够增加销售额并吸引新的客户群体。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奥运营销案例,展示了奥运会上“以少胜多”的推广策略。
1.麦当劳的奥运赞助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赞助商之一,麦当劳聪明地利用奥运会的影响力,推出了与运动员形象相关的广告。
他们与奥运会有关的广告一直致力于传达健康、爱心和梦想这些积极的价值观,并借此来塑造他们的品牌形象。
麦当劳还借奥运会之名进行许多活动,如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推出奥运早餐和米奥时尚潮衣。
此外,麦当劳也为奥运健儿和运动员筹集奖金,同时在奥运会期间举办趣味性活动,提供给客户们机会亲身与体育明星交流。
这种以奥运为背景的推广策略成功地让麦当劳赢得了公众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
2.宝洁的奥运市场营销作为美国消费品巨头,宝洁集团通过奥运会的全球影响力,采用精巧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广产品。
宝洁旗下的许多品牌,如宝悦、奥莱和海飞丝等,都与奥运会合作进行联合推广,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特别是在奥运期间,宝洁旗下的西门子家电、奥迪汽车和品客咖啡等品牌都推出了以奥运会为主题的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宣传活动通过将品牌与奥运会的正能量联系起来,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共鸣。
此外,宝洁还通过赞助奥运健儿、运动员和运动队来展示其品牌的体育精神,并提高公众对其产品的认可度。
例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宝洁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合作,成为中国体操队的官方赞助商。
3.耐克的奥运市场营销耐克作为全球领先的体育品牌,多年来一直以来奥运会的赞助商,并成功运用奥运会推动品牌的市场营销。
他们通过赞助奥运精英运动员,设计运动员特别版服装和鞋子,并推出与奥运会相关的广告活动。
耐克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通过奥运会推动其创新和设计理念,例如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推出的“基于性能的激励奖牌奖赏计划”,旨在鼓励运动员积极参与比赛。
巴黎奥运品牌营销案例篇一巴黎奥运会,那可是全球瞩目的盛事啊!各大品牌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体育盛宴中大展拳脚。
你想啊,几十亿双眼睛盯着呢,谁不想趁机露个脸?耐克、可口可乐这些大牌,早就把营销策略玩得炉火纯青了。
先说说耐克吧。
人家可不是随便赞助几个运动员就完事了。
耐克这次玩的是“故事营销”。
他们找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运动员,拍了系列短片,讲述他们如何克服困难、追逐梦想。
这些短片不仅在电视上播,还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
耐克还搞了个“跑向巴黎”的活动,号召全球粉丝一起跑步,用跑步里程兑换奥运门票。
这招真是绝了,既传递了奥运精神,又让品牌深入人心。
可口可乐呢?人家玩的是“快乐营销”。
他们在巴黎街头搞了个巨型可乐瓶,瓶身上全是各国运动员的笑脸。
路过的人都能免费领一瓶可乐,还能拍照打卡。
社交媒体上,可口可乐发起了一个“分享你的奥运快乐”话题,鼓励大家上传自己观看比赛时的快乐瞬间。
这一招不仅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还让可口可乐成了奥运快乐的代名词。
再说说阿迪达斯。
他们这次主打“科技营销”。
阿迪达斯为巴黎奥运会特别设计了一款智能运动鞋,鞋底内置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运动员的运动数据。
他们还搞了个“科技体验馆”,让普通人也能体验一把奥运选手的感觉。
阿迪达斯还跟社交媒体合作,搞了个“虚拟奥运村”,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跟运动员互动,甚至参加虚拟比赛。
这招真是把科技和奥运结合得天衣无缝。
当然,奥运营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品牌们得注意文化差异,别一不小心踩了雷。
比如,某品牌在广告里用了某个国家的国旗颜色,结果被当地人骂得狗血淋头。
还有的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个不合时宜的梗,结果被网友群嘲。
所以啊,品牌们在奥运营销时,得时刻绷紧神经,千万别掉以轻心。
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也很重要。
比如,耐克的目标受众是年轻人,所以他们用了很多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
可口可乐的目标受众是家庭,所以他们搞了很多线下活动和家庭互动。
阿迪达斯的目标受众是科技爱好者,所以他们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赛事营销案例赛事营销案例一:奥运会奥运会作为全球最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是各大品牌争相竞技的舞台。
其中,可口可乐、麦当劳、三星等品牌通过与奥运会的合作,成功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以可口可乐为例,作为奥运会赞助商,该公司不仅在奥运会期间推出了限量版包装和广告宣传,还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消费者互动,增加了品牌曝光度和好感度。
同时,可口可乐还借此机会推广了其可持续发展理念,展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赛事营销案例二:F1赛车F1赛车是一项高度商业化的运动,各大车队和赞助商之间展开激烈的营销竞争。
其中,红牛和奔驰是两个最为成功的案例。
红牛车队作为F1赛场上的劲旅,一直备受关注。
该车队通过大胆的营销策略和创新的品牌宣传,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与此同时,奔驰则通过与F1赛车的合作,提升了品牌形象和技术形象。
在F1赛场上,奔驰为车队提供了高性能的赛车和顶尖的技术支持,让车队在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让奔驰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赛事营销案例三:NBA篮球赛事NBA篮球赛事是一项高度商业化的体育赛事,各大品牌纷纷通过与NBA的合作展开营销活动。
其中,耐克和肯德基是两个成功的案例。
耐克作为篮球装备领域的领先品牌,一直与NBA球员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NBA球员的合作,耐克成功地推广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同时,肯德基则通过与NBA赛事的合作,成功地推出了“炸鸡+篮球”的营销组合。
在比赛中场休息时,肯德基通过广告宣传和现场互动等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和好感度。
案例分析:尤伯伦斯经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的奥运会是特别的,因为美国洛杉矶不只是举办奥运会,更是第一次“经营”奥运会,扭转了之前逢办必亏损的奥运会举办局面。
1984年洛杉矶不但没有亏损,而且赢利亿美元。
谁是这届奥运会的经营大师呢尤伯伦斯。
他又是怎样经营奥运的呢一、深挖产品,确立信条要制定成功的市场营销策划,尤其是对于一个市场正值萧条的产品,首先要充分了解产品现状,以市场推广的角度认识产品利弊,然后极尽去扬长避短。
尤伯伦斯把此次奥运会策划看作是一次市场经营,他首先查阅了1932年洛杉矾奥运会以来所有奥运会举办情况的材料,他从浩瀚的资料中看到了奥运会财政"灾难"及其产生的原因,也独具慧眼地看到了另一个不赔钱的"窗户":不再大搞新建筑、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同时直接让赞助者为各项目提供最优秀的设施。
同时他把“不再大搞新建筑、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同时直接让赞助者为各项目提供最优秀的设施。
”作为奥运会组委会工作的信条,并公开宣称: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
尤伯伦斯确立的工作信条是对策划奥运会最大问题的解决,同时真正看见并开发了奥运会的潜在价值。
这个工作信条,类似于一个市场和员工都熟知的企业理念,是组委会成功经营奥运的长期战略的基础,也是营销目标。
二、审时度势,提升资源价值对于奥运会的广播转播权以及吸引赞助商来说,参赛的国家越多,竞争就会越激烈,比赛也就越精彩,电视转播就越好看,越能赚钱。
难题是如何让更多的国家参赛。
上个世纪80年代是冷战时期,奥运会在美国举办,距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不足3个月的时间了,这时却发生了苏联等东欧国家宣布抵制这届奥运会的事件。
尤伯罗思的工作因此而变得富有戏剧性,他经常作为一名少有的"穿梭外交家"往来于各国之间,显示出了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尤伯罗思以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最终未能说服苏联等国家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奥运营销案例分析,,,xx奥运是如此的受人关注,令人为之狂热,不仅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选手参赛,更加成为品牌争相营销的对象。
为此,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篇1安踏:押宝体育明星1999 年,安踏签约孔令辉作为形象代言人,随后,孔令辉夺得了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而安踏也在这场豪赌中摘得了胜利的果实,孔令辉那句“我选择,我喜欢”,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安踏。
安踏今年提出了“去打破”这一奥运营销主题,像这个口号一样,安踏也突破了自身的传统营销方式,在营销中加入了更多的参与度和代入感。
“安踏的资源丰富,已经签了四个运动管理中心24支国家队,因此可以讲很多故事,做整合性的推动。
”安踏总裁郑捷说,安踏赞助所有资源和赛事,一方面是推动奥林匹克项目在中国的普及,建立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另一方,更是携手中国奥委会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在国内的发展和发扬,从而也提升安踏的价值理念和行业影响力。
同时,安踏在线下营销也同时发力。
如线下店铺主题画面的延展,奥运主题商品的售卖、领奖服及比赛装备的展示、店铺形象的包装、围绕奥运会做促销活动等。
篇2搜狐:看奥运上搜狐作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 并且是北京奥运会唯一的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 搜狐在不经意间复制着韩国品牌三星的成功。
自从2005年11月7日搜狐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以来, 搜狐利用这一强大的平台, 在奥运战略的旗下做了很多献礼奥运的品牌活动, 让人们看到了搜狐的“魅力”。
搜狐, 以其资源称王, 搜狐囊括与奥运有关的网络资源。
搜狐的奥运报道资源是通过其他的一系列合作而获得的。
在“攫取”资源方面, 首先, 搜狐是一系列奥运官方网站的承建者。
此外, 搜狐还与华奥星空达成了奥运战略合作, 在体育报道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再者, 搜狐还是200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赞助商,所以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信息掌握的资源方面也占有独家优势。
用搜狐体育中心总监敖铭的话来说: 我们做这些网站是因为这些机构对于搜狐资源的优势。
体育营销成功案例体育营销是指利用体育资源和体育元素来推广、宣传和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营销方式。
通过体育营销,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目标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面是10个成功的体育营销案例。
1.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赞助商:阿迪达斯阿迪达斯成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通过在比赛中球员的球衣上展示阿迪达斯的品牌logo,成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2. 2016年里约奥运会赞助商: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成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官方赞助商,通过推出与奥运会相关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并提升了销量。
3. NBA明星球员代言:迈克尔·乔丹迈克尔·乔丹作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代言了许多知名品牌,如耐克和亚洲银行。
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了大量球迷和消费者,成功推动了这些品牌的销售。
4.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赞助商:万达集团万达集团成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赞助商,通过在比赛场馆和球队球衣上展示万达的品牌logo,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5. 威廉姆斯F1车队赞助商:马来西亚航空马来西亚航空成为威廉姆斯F1车队的赞助商,通过在赛车上展示航空公司的品牌logo,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并吸引了更多的乘客。
6. 201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赞助商:尤尼克斯尤尼克斯成为201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官方赞助商,通过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装备上展示尤尼克斯的品牌logo,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7. 美国橄榄球超级碗广告: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在美国橄榄球超级碗期间推出了一系列有创意和具有情感的广告,成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并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销量。
8. 网球选手个人赞助商:罗杰·费德勒罗杰·费德勒是网球界最成功的选手之一,代言了许多知名品牌,如劳力士和Uniqlo。
他的形象和成功故事吸引了大量球迷和消费者,成功促进了这些品牌的销售。
奥运营销经典案例自198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后,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奥林匹克运动会如今已成为世界体育顶级赛事,不仅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选手参赛,更加成为众多世界级品牌争相赞助的对象。
毕竟,奥运是如此的受人关注,令人为之狂热;奥运,又给我们太多的精神、物质资产,给我们太多亲近消费者的机会。
而就在探究一个又一个奥运营销典范的成功之处时,我们发现,历史上因奥运而扬名四海的品牌,并非均在与奥运结缘的初始便获得巨大成功,而是经历多次奥运赞助的历史积淀后完成了品牌蜕变,升级为世界一流品牌。
就连被业界传为奥运营销奇迹的三星,也是在如此。
自首次赞助汉城奥运10年后,三星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才彻底由一个代工工厂转变为世界级品牌。
奥运营销,绝非速成,它更像是一场慢热的恋爱,因为它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更因为它需要真诚,除了好感外,更应赢得的是信赖。
同样的奥运,不同的奥运营销奥运的确是品牌营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品牌建设需要遵循其固有规律,奥运只是品牌成长的催化剂,在品牌现有水准上加速其成长进程,却难以使品牌跨越其根本成长阶段。
因此,品牌成熟度的根本性差异,加之奥运品牌的赞助历史的不尽相同,造成了品牌奥运营销目标的差异。
对于更多首次牵手奥运的中国民族企业来说,做好国内市场,产品先行,品牌制胜的策略应该是更为值得采用的吧。
产品——借机奥运,让世界来见证你的实力电子巨头:索尼日韩两国都在奥运赞助中,在电子通讯上取得巨大突破,从而造就了很多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
东京奥运会被称为“电视直播技术的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实现了全球实况转播。
以卫星播放技术为先导,日本企业先后开发出了超小型摄像机、可通话麦克风、用于彩色电视播放的双摄像管分离辉度彩色摄像机等,极大地促进了电子通讯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像Sony这样的电子巨头。
无线电领潮人:三星韩国三星电子更为如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韩国三星还是日本三洋公司的代工工厂,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成为韩国国内的优秀企业,但其产品还是被认为是廉价品,直到汉城奥运会,三星以全国赞助商的身份赞助奥运会,其无线通讯产品展示出超强的技术品质,逐步确立其江湖地位。
而在此后的历届奥运会中,三星均以优质产品引领世界无线通讯领域潮流,逐渐成长为世界一流品牌。
民族企业的骄傲:联想、伊利在赞助奥运的中国民族企业中,我们也同样能够发现做好产品,从而带动品牌形象提升的案例。
都灵冬奥会,作为源自中国的第一家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的联想集团首次走上奥运舞台。
都灵零下20多度的严寒气候条件,对计算机产品的使用体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联想以零故障的佳绩完美结束了自己在奥运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不仅赢得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更加向全世界消费者证明了联想卓越的产品品质。
作为北京2008年唯一一家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伊利推出“舒化奶”,成功解决中国人无法充分吸收牛奶中营养的问题,不仅为中国奥运军团提供了健康保障,更是对广大消费者健康的深切关爱。
伊利“舒化奶”产品一经退出,便在全国各地热销,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品牌——奥运营销的终极目标从索尼、三星、联想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产品对于一个品牌飞速成长的巨大支持作用。
如果说奥运是一阵风,为品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那么产品便是翅膀,时时掌控着前进的方向。
在通过艾瑞iAdTracker数据产品研究伊利产品网络广告投放情况,并及以调研形式了解消费者反馈中发现:2007年伊利“舒化奶”系列广告的投放天次仅占伊利全年网络广告投放天次的1.8%,但却有60.78%的网民表示,是通过网络广告得知伊利推出此款产品,说明伊利此系列广告受关注程度之高。
并且知道伊利推出“舒化奶”的网民中,有82%的网民表示此款产品使其更加认可伊利产品的品质,有74%的网民表示赞同伊利此举为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了一定保障,对伊利品牌好感度有所提升。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伊利不仅以优质的产品赢得了用户,更加成功借助奥运向消费者清晰传递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关爱消费者健康的品牌价值,同时有力提升了品牌形象,是中国民族企业奥运营销的典范。
结束语奥运营销的成功,实在并非朝夕间促就。
每一个世界级品牌光鲜的外表背后,都隐含着一段刻苦、踏实的产品之路,也正是其借助奥运营销世界成功的基石。
我想对于中国更多民族企业而言,更加应该夯实产品基础,借助奥运的东风以产品的优势赢得消费者的认同,首先成为中国真正的顶级品牌,继而在世界舞台上渐行渐远。
我想那时,奥运对于我们的意义也会更加不同。
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中国三星、索尼诞生,成为继联想之后一个又一个中国籍TOP。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我们的民族企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奥运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奥运营销:探寻规则的边界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12家全球奥运合作伙伴和50多家其他官方赞助商,以及数量众多的非官方企业赞助商用他们的巨额投入和商业智慧共同导演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广告和营销攻势。
这将是一场盛会,在为期17天的奥运会比赛进程中,不但聚集了10500名运动员、21600名媒体记者,更有预计600多万游客将在住宿、餐饮、门票、纪念品和娱乐方面消费近1800亿元人民币。
雄心勃勃的商业界一直为这一天的到来摩拳擦掌,对于奥运会而言,赛场早已不仅仅是运动员和各个国家展示实力的竞技场,同样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商业争先赛。
除了12家全球奥运合作伙伴和50多家其他官方赞助商外,非官方企业赞助商纷纷倾尽所能借北京奥运会提升和推广自身的品牌。
奥运赞助商已经为他们的身份共投入了10亿美元的资金,创下了历届奥运会的历史纪录,围绕着10亿美元门槛费的是数量更巨大的配套营销费用,而那些想搭乘奥运东风的非官方赞助商的投入更是难以估量,如此大规模的经费将促成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广告和营销攻势的发生。
花钱的哲学“这是我第46次来北京,从2003年以来。
”源讯公司奥运会及重大赛事与活动部执行副总裁帕特里克.艾迪霸(PatrickAdiba)在5月15日接受采访时说,源讯是2008北京奥运会全球信息技术合作伙伴和信息系统集成商,“从6月初开始持续到奥运会结束,我会一直在北京。
”“1998年国际奥委会举行了公开招标,这个招标会邀请了国际上几乎所有大IT公司,我们赢了这个招标。
”源讯是从IT业巨擘IBM公司手中接过了接力棒,也借此走出了美国大IT公司的阴影。
它从国际奥组委拿到了两份合约,一份是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另一份则是提供奥运会信息系统的集成服务,其合约囊括了六届奥运会,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持续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如果在奥运会上取得成功,足以向客户证明我们可以在最困难、最能检验实力的环境下做出优异表现。
”艾迪霸说,也许火箭发射可以由于种种原因推迟举行,但在40亿电视观众面前,奥运会绝对不允许一秒种的延误。
“奥运会项目很有意思,相当复杂,也像一个大实验室。
”作为一家“看不见的赞助商”,奥运会还是成为了源讯的活广告,源讯不定期地组织客户到北京来观摩他们的“奥运工程”。
“拿着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名片,客户更容易接受我们。
”作为一家并非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企业,源讯的目的显然不仅仅在于提高知名度,而是着力提升它在客户面前的可信度。
“源讯来到中国很多年,以前都是默默无闻,现在我们在企业社团里的知名度有很大提高。
”帕特里克.艾迪霸说,源讯正在积极参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2年上海世博会的招标。
另据媒介及市场研究公司CTR的数据显示,有70%的受众认为奥运合作伙伴或赞助商的产品是可以信赖的品牌,并有53.9%的受众表示会因为某个企业是奥运赞助商而更愿意购买或使用该企业的产品。
保险业巨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大卫.达利桑德罗曾在他的著作《品牌战争》中写道:“奥运会绝对是独特的,是唯一一个既能面对广大受众,同时又能在消费者眼中被看作是伟大事业的赞助机会。
”但是对于怀有无限商业理想的企业来说,借助奥运会的平台提高知名度是需要讲究策略和技巧的。
如今很多中国企业都以三星为榜样,希望借助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实现当年三星在汉城奥运中的腾飞奇迹,可事实上,三星赞助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的身份仅仅是韩国国内赞助商。
当时的三星已是韩国国内一流企业,也绝对有能力成为国际奥委会第一批TOP赞助商,但三星当时的战略是进一步粘住国内消费者,因此有的放矢地选择了国内赞助商的身份。
这种策略收到了还算不错的效果,三星当年收入即增长27%,其后的几年均保持高速增长。
但是,随着国内市场优势的日益明显,三星不得不开始自己的国际化之路。
考虑到汉城奥运会上营销战略的成功,三星决心继续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1997年,尽管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压力,三星还是击败摩托罗拉而获得了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的资格。
但这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作为一家多元化的企业,三星应该如何集中而有效率地展现自己的形象?最后,三星选择了最时尚的快消品——手机为突破点,来为自己的整体形象“代言”。
这一战略十分准确地暗合了1990年代中后期通信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和全球消费文化升级的趋势,一举把三星带入全球知名企业的行列。
悉尼奥运会之后,三星的品牌价值从2001年的63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83亿美元,是当年全球品牌成长率最高的公司,现在三星已稳居全球手机业亚军。
自从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TOP赞助商之后,中国的联想也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三星情结”,毕竟它是到目前为止奥运会最顶级赞助商俱乐部中唯一的中国身影,联想也希望能够像当年的三星那样,借助在家乡举行的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上跻身全球知名品牌。
实际上,从上届都灵冬奥会开始,联想就已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但与三星的战略路径不同的是,联想实际上早在收购IBM的PC业务过程中就已经聚敛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但这也仅仅是知名度而非美誉度。
这正是联想连续在都灵冬奥会和北京奥运会上斥巨资营销自己的原因所在:趁热打铁。
另一方面,联想并非三星那样的多元化集团,它的最主要精力还是在PC领域,而PC产品又属于一个需求层次非常多元的市场体系,这就决定了联想用某一款产品为自己“代言”的战略必定不会长久,因此,联想的奥运营销战略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将会打上一个休止符:退出奥运TOP赞助计划,但继续寻求更为直接、有效的体育赛事,比如说NBA.联想表示,都灵冬奥会和北京奥运会的赞助,有效地帮助联想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品牌目标;为了让lenovo进一步成为全球范围家喻户晓的品牌,联想的体育营销将更加侧重针对策略性目标市场的赛事赞助,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联想在各国家和地区深入发展业务的需要。
围绕奥运会,三星的步步为营和联想的进退有度说明,营销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企业的整体战略而单独行动,换句话说,花钱是一门艺术。
看得见和看不见拿到了赞助商资格并不意味着已经在这场奥运商业大战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