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编)识字2 传统节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7.96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传统节日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全文共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第8句话与第1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

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传统佳节源于生活,学生一读句子,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

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将课文读正确、流利,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及端午节的习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春节图,播放春节歌曲)学生听歌看图,说节日名称,交流节日习俗。

2.教师谈话,揭示课题。

师: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生字词。

(1)“传”,翘舌音,声母是“ch ”,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传—专—转。

(2)“统”,后鼻音,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充=统。

(3)理解“传统”。

①你和家人每年都过哪些节日?你们是怎样过节的?

②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贴窗花、放鞭炮、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③拓展:除了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事物也是代代相传的?相机引导学生朗读与节日有关的古诗,让他们知道古诗、谚语等,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是传统文化。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过渡: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咱们快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主学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多读几遍。

(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赛认一认生字新词,交流识字方法。

3.检测预习结果。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传chuán 统tǒnɡ 贴tiē窗花 元宵xiāo 大街小巷xiànɡ 祭jì扫 赛龙舟zhōu 艾ài 香 满堂tánɡ飘 乞qǐ 巧qiǎo 牛郎lánɡ织女 月饼bǐnɡ 赏shǎnɡ 菊jú

①指名读,教师正音:“传、舟、赏”是翘舌音,“巷、堂、郎、饼、赏”

是后鼻音;“乞、巧”二字均读三声,注意在语流中“乞”的变调;“巷、祭”易误读,借助词语读准确。

②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齐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菊

4.指8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一人一句,检查朗读是否准确。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贴、街、舟、艾”的结构及生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强调书写要点,指导书写。

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笔顺是撇、撇、横折钩、点、横、点。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横压横中线,两点上下对称。

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要写得舒展。

3.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说说好在哪里,提出意见,学生再练写,同桌互评。

四、朗读感悟,学文识字

过渡:同学们,我国拥有众多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吗?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吧。

1.学习第1句话: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教师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一边听一边想象,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汇报。

生1:我听到“贴窗花,放鞭炮”就想到了过年时爸爸、妈妈贴对联,我们

小孩子忙着放鞭炮的情景,真开心啊!

生2:我听到“春节到,人欢笑”就想到了过年时大家都穿上新衣服,家家户户去拜年的热闹情景。

师:“贴窗花,放鞭炮”是春节的习俗,除了刚刚同学们在交流中提到的习俗,我们知道春节的习俗还有——贴对联、吃年夜饭、得压岁钱、穿新衣、拜年等。

(3)(课件出示插图一)观看图中人物表情,结合生活实际,品读词语“人欢笑”:红红火火人欢笑;喜气洋洋人欢笑;团团圆圆人欢笑;其乐融融人欢笑。

(4)学习生字“贴”:贝+占=贴,表示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

(5)指导朗读: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齐读这一句,“春节”重读。

(6)多形式朗读:拍手读、师生对读、四个小组接力读。

(7)拓展: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小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所有的中国人,包括远在海外的华人,都会一起欢度这个节日。

2.学习第2句话: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过渡:春节过后的第十四天,我们迎来了第二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1)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

(2)自由读,思考:课文讲了元宵节的什么习俗?(看花灯。)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吃元宵、猜灯谜等。)

①指导朗读“元宵节”“看花灯”。

②“花灯”是什么样的?是花儿的形状吗?(花灯的造型不只是花,造型众多。)

③(课件出示花灯图片)引导学生看看是什么花灯,猜猜花灯上的灯谜。

(3)学习生字“宵”:比一比:宵——消——肖;加一加:肖+宀=宵。

(4)“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它的夜晚最热闹!

①观看视频:人们是怎样闹元宵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看花灯、舞龙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