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毕业班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66.50 KB
- 文档页数:11
【苏科版物理】贵阳市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检测题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4G×3L=F B×4L解得F B=3G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4G×3L=F C×4L解得F C=3G=3×0.5N=1.5N[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苏科版物理】贵阳市九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检测题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 /N绳自由端的拉力F/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η/%1 1.00.510302 2.00.951574.1(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30cm310cmsnh===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111111N0.1m100%100%100%66.7%0.5N0.3mW G hW F sη⨯=⨯=⨯=⨯≈⨯有1有1总(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________【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为⨯G l Gl22=4杠杆的右端为G l Gl⨯3=3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杠杆将逆时针转动。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7、8两小题每题至少有两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24分。
)
1.(3分)立冬以来,贵阳成为西南各省市中气候最“温暖”的城市之一,气候“温暖”通常是指下列哪一物理量()
A.温度B.内能C.比热容D.热量
2.(3分)安培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在电学方面的突出贡献,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电压B.电阻C.电流D.电功
3.(3分)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利用释放内能实现飞轮带动汽车各部分机械运转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4.(3分)炎热夏季,冷饮店售卖的冰镇饮料深受大众喜爱。
制作饮料时往往在其中放入冰块,这主要是因为()
A.冰比热容大于水B.冰的内能为零
C.冰含有的热量少D.冰熔化时吸热
5.(3分)物理小实验中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实验能揭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是()
A .水流弯曲
B .金属箔张开
C .吸附纸屑
第1页(共23页)。
2021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局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IV.MyFav_1189043977044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189043977044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189043977044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189043977044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89043977044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89043977044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89043977044P.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6pt 21pt;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LI.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6pt 21pt;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DIV.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6pt 21pt;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P.MsoBodyTextIndent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7.8pt 0cm 0pt 5.2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15%;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 LI.MsoBodyTextIndent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7.8pt 0cm 0pt 5.2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15%;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 DIV.MsoBodyTextIndent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7.8pt 0cm 0pt 5.25pt; COLOR:black; LINE-HEIGHT: 115%;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 P.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LI.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DIV.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189043977044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189043977044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189043977044 UL{MARGIN-BOTTOM: 0cm} 一、选择题1.A2.A3.D4.B5.C6.C二、填空题7.原子核负8.振动音色9.做功机械〔符合题意均可〕10.硬度11.电阻降低12.〔符合题意均可〕13.〔符合题意均可〕14.7×10715.0.4 4016.保温加热 1:4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17.如:⑴保温;⑵供氧;⑶供压;⑷抗射线等。
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卷九年级物理同学们请注意: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考试形式为闭卷。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3.下面提供的部分公式供同学们选用。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7、8两小题每题至少有两个答案正确,请将答题卡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按要求涂黑。
每小题3分,共24分)1. 立冬以来,贵阳成为西南各省市中气候最“温暖”的城市之一,气候“温暖”通常是指下列哪一物理量( )A. 温度B. 内能C. 比热容D. 热量2. 安培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在电学方面的突出贡献,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 电压B. 电阻C. 电流D. 电功3. 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利用释放内能实现飞轮带动汽车各部分机械运转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4. 炎热夏季,冷饮店售卖的冰镇饮料深受大众喜爱。
制作饮料时往往在其中放入冰块,这主要是因为( )A. 冰比热容大于水B. 冰的内能为零C. 冰含有的热量少D. 冰熔化时吸热5. 物理小实验中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实验能揭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现象是( )A. 水流弯曲B. 金属箔张开C .吸附纸屑 D. 两棒相“随”6. 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下列实物电路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是().P UI =2U P R =2P I R =W P t=A. B.C. D.7. 如图所示,干冰常被用来营造舞台上“烟雾”缭绕仙境效果。
下列关于用干冰制造“烟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烟雾就是干冰升华形成的气体B. 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热量C.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D. “烟雾”即是水的气态表现形式8. 灯泡和的额定电压分别是和。
将它们串联到电源上时,它们的实际功率相同。
现将它们并联到电源上,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灯丝的电阻相同B. 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C. 灯泡能正常发光D. 两灯泡的实际功率相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9. 锅内水烧开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均在不停地翻滚,这是一种剧烈的______过程。
第 1 页 共 11 页 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毕业班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 .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 .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C . 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D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2. (2分) (2020八下·盐都月考) 质量为2.8×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A . 一头大象 B . 一位小学生 C . 一只鸡 D . 一颗小铁钉 3. (2分) (2018八上·江苏期末) 右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升华 B . 熔化 C . 汽化 D . 凝华 4. (2分) 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 B . 使用投影仪,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 . 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 D . 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 5. (2分) (2018九上·汉滨期中) 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 . 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第 2 页 共 11 页
C .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 . 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6. (2分) 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以下关于小轿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座位上的安全带又宽又软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 B . 小轿车行驶时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 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 . 用水来冷却小轿车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且容易获取 7. (2分) (2018九上·弥勒月考)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导体有电阻,绝缘体没有电阻 B . 相同电压下通过电流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大 C . 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D . 一段镍铬合金丝被拉长后,电阻变小 8. (2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灯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灯L1短路 B . 灯L2短路 C . 灯L1断路 D . 灯L2断路 10. (2分) (2017八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期中) 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 .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共6题;共12分) 11. (2分) (2018八下·揭阳期末) 滑板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之一,如图所示,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 第 3 页 共 11 页
沿地面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滑行时,它会受________摩擦力作用(选填“滑动”、“滚动”或“静”);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2. (2分) “摩擦生热”其实质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而“燃烧”过程的实质是燃料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燃料燃烧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 (2分) (2017八下·锦州月考) 如图是________眼(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示意图,应佩戴________镜进行矫正。
14. (2分) (2017八下·蒙阴期末) 为保护领土安全,国家在钓鱼岛周边海域部署了航母;当舰载直升机起飞后,舰体会略微上浮一些,舰艇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______,舰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 (2分) (2017·通州模拟) 在图中,灯泡L1和灯泡L2是________联连接的.当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6. (2分)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3s到5s内,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________ J,第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________ N.
三、 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共2题;共10分) 17. (5.0分) (2019九上·长沙月考)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阻值为3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测得R2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第 4 页 共 11 页
(1) 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 18. (5分) (2018·临河模拟)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2m,物体重G=6×103N,汽车质量为m车=3×103kg,汽车有四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0cm2 , 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g=10N/kg。则求:
(1)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 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4) 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5) 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Kw? 四、 综合题(每空1分,每图1分,共28分) (共7题;共28分) 19. (3分) (2013·泰州)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 20. (5.0分) (2018·邵阳)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第 5 页 共 11 页
(2)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探究,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 (3) 如图乙所示,将杠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会________。(选填“下沉”或“上升”) 21. (4.0分) (2016九上·蔚县期中) 晓亮同学用伏安法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N,电源电压恒为4.5V,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 晓亮在连接电路时,应该将开关________,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选填“A”或“B”)处. (3) 晓亮连接好电路进行正确操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待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 (4) 晓亮将多次测量出来的结果绘制成电压﹣电流图象,结果他发现所得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若操作过程没有错误,请写出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 22. (4分) (2016·正定模拟) 用图所示的方法可以粗测出橡皮泥的密度.请你将李明同学测橡皮泥密度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⑴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1 . ⑵将橡皮泥捏成球状后放入烧杯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h2 . ⑶________. 第 6 页 共 11 页
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23. (3分) (2016八下·芦溪期末)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 , 球A、B的质量大小为mA<mB .
(1) 图甲、乙中,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_无关. (2) 比较图甲、乙实验,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 (3) 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4) 图乙、丙比较,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这个结论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4. (4.0分)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小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 如图是实验装置,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_铁圈。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 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 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4) 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