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以及其他原子(如氧、氮、硫等)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糖类等。
本文将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反应类型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原子、键、分子式和结构式四个方面。
1. 原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其中碳原子的电子结构以及其与其他原子的化学性质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 键:有机化合物中的键主要是共价键,共享电子对提供了化合物的稳定性。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键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3. 分子式:分子式用来表示化合物中各个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例如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4. 结构式:结构式是用来表示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以及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的图示表示方法,常见的有线结构式、简化结构式和投影结构式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采用命名规则,主要包括命名前缀和命名后缀两部分。
1. 命名前缀:命名前缀用来表示有机化合物中基团或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如甲基、乙基、氯代、羟基等。
2. 命名后缀:命名后缀用来表示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性质和骨架结构,如烃、醇、酮、酸等。
根据命名规则,可以准确命名各种有机化合物,并根据其命名推测其结构和性质。
三、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取代的过程,如烷烃发生卤素取代反应。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有机物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如烯烃发生加氢反应。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官能团或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如醇分子脱水生成烯烃。
4.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失去电子或氧化态增加的过程,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获得电子或氧化态减少的过程,如醛醇互转。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中。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及其他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碳的四价性: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其四个价电子,使得碳原子能够形成多种形态及化学键。
3.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碳与碳之间的共价键又称为碳碳键。
与碳原子结合的其他元素也是通过共价键与碳原子连接。
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无臭、不导电、可燃的液体、固体或气体。
5.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燃烧、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加成等化学反应。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指的是其分子中的原子以及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2.分子式: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3.构造式:构造式是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简便方法,在分子模型中直接显示各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4.IUPAC命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制定了一种国际规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5.骨架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直接连接关系命名。
三、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类别与性质:1.烃:烃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烷烃、烯烃、炔烃三类。
2.醇: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时将末端羟基的碳原子标记为1号碳,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不同,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3.醚:醚是由两个碳原子中心的羟基化合物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
4.醛和酮:醛和酮是以羰基为特征的有机化合物,醛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末端,而酮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中部。
5.酸和酯:酸是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酯是酸与醇缩合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6.脂肪酸:脂肪酸是一类属于羧酸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的油脂中,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
本篇文章旨在归纳总结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学定义:研究碳基化合物的化学称为有机化学。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可发生化学反应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烃类:仅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 醇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3. 酮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
4. 羧酸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5. 其他类别:包括醚、酯、醛、胺等。
四、共价键与分子结构1.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2. 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3. 立体异构:包括构型异构和构象异构,如异构体的命名和判断。
五、有机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代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2. 加成反应:简单物质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键进行加合。
3. 消除反应:从有机化合物中消除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生成不饱和键。
4. 氧化与还原反应:涉及有机化合物中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有机化学反应机制1. 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2. 反应机理:描述反应如何进行的途径和步骤。
3. 速率定律与活化能:阐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反应的活化能要求。
七、光谱分析与结构鉴定1. 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等特性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2. 结构鉴定:通过光谱数据、化学性质等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八、有机合成与设计1. 有机合成:通过有机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
2. 合成设计:根据目标产物设计合适的合成路线和方法。
九、应用与实例1. 医药: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2. 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等需要有机化学的知识。
3. 农业:农药、化肥等的设计与合成离不开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主要研究其结构、性质、合成与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等)。
2. 共价键: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重要官能团及性质1. 烃基(-CnxHy):烃类化合物的核心部分,常见性质包括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2. 羟基(-OH):涉及醇类、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常见反应包括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
3. 羧基(-COOH):涉及羧酸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典型的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
4. 氨基(-NH2):涉及胺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可发生酸碱反应及偶联反应。
5. 醚键(-O-):连接两个有机基团,常见反应包括裂解反应。
6. 酮羰基(-CO-):连接两个碳原子,具有亲电和亲核反应的特性。
四、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换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的加成,如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连接相同基团时,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如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五、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对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主要包括位置异构、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六、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光谱分析是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等。
这些光谱技术有助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信息及立体构型。
七、有机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通过合成目标分子实现特定功能。
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了解反应机理有助于预测和调控有机合成过程。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篇1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科学,主要涉及碳、氢、氧、氮等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应用的分支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 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多样,可形成链状、环状等结构。
2. 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3. 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易挥发。
4. 多为无色或有色液体或固体,有特殊气味。
5. 易燃烧,部分化合物有毒。
三、有机化学的基础概念1.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2.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烷烃: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具有饱和的碳链。
4.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双键的烃类,具有不饱和的碳链。
5. 炔烃:含有至少一个三键的烃类,具有更强的不饱和性。
6. 醇类: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具有醇的特性。
7. 醛类:含有醛基(-CHO)的化合物,具有醛的特性。
8. 酮类:含有酮基(C=O)的化合物,具有酮的特性。
9. 酸类: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具有酸的特性。
10. 酯类:含有酯基(COO-)的化合物,具有酯的特性。
四、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2. 加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形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3. 消除反应:化合物中去除一个原子团,形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4. 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的反应。
5. 水解反应:酯或酰胺等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醇或胺的反应。
6. 氧化反应:有机物被氧化剂氧化,生成醛、酮、酸等化合物的反应。
7. 还原反应:有机物被还原剂还原,生成醇、胺等化合物的反应。
8. 重排反应: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排列的反应。
9. 环化反应: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环化作用形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
10. 开环反应:环状化合物通过断裂环状结构形成开链化合物的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引言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本文旨在对高中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性质变化规律、反应类型和常见物质的应用等方面,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 有机物的定义与分类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包括烃类、烃的衍生物等。
根据其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可分为脂肪烃、芳香烃、醇、酮、羧酸等。
2. 有机分子的结构特征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通常采用sp³杂化,形成四个共价键。
碳原子间可以形成碳链或碳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
此外,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如羟基(-OH)、羧基(-COOH)等,对化合物的性质起到决定性作用。
3. 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即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常见的同分异构体包括结构异构、立体异构等。
三、有机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的反应。
如卤代烃的制备、醇的酯化等。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不饱和键的化合物通过打开双键或三键,与其他试剂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如烯烃与卤素、水的加成反应等。
3. 消去反应消去反应是加成反应的逆反应,通过消除分子中的共价键生成不饱和键。
如醇的脱水反应等。
四、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1. 烃类烃类是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物,根据其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
脂肪烃具有碳链结构,易于发生化学反应;芳香烃则具有特殊的芳香性,广泛应用于香料、塑料等领域。
2. 醇类醇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反应中间体。
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酮类与羧酸类酮类是具有酮羰基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常用作溶剂和合成中间产物;羧酸类化合物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塑料等领域。
五、实验技术与方法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包括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官能团的鉴定、有机合成实验等。
化学简单有机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其中碳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
除了碳和氢,有机化合物中还可能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根据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链状、环状和支链状。
根据碳原子的价态可分为饱和碳原子和不饱和碳原子。
根据碳原子的空间构型可分为手性和非手性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用分子式、结构式、构象式、键链式等形式表示。
其中,分子式是化学式的简化形式,用元素符号和原子数目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结构式是用线条或点来表示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结构。
构象式是用空间构象表示有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键链式则利用化学键的方式来表示分子的构成。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十分复杂多样。
其中,物理性质包括外观、颜色、气味、溶解度、沸点、熔点等。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受分子大小、分子形状和相互作用力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燃烧、氧化还原、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有机化合物能进行氢化、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酯化等多种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复杂性主要归因于其分子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功能基团。
三、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是化学合成和分解的过程,是有机化学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有机反应的分类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
有机反应受到反应条件、催化剂、反应物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复杂性。
例如,加成反应是指两个分子之间发生共价键的形成。
消除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团或原子之间发生键的断裂。
取代反应是在有机分子中某一原子或原子团与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相互替换。
重排反应是指已有的共价键在不断投入该分子中的新原子所代替,新的共价键的形成,使得原子团的位置发生改变。
四、有机化学物质的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供应给工业和生活用火。
有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一些其他元素如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碳元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只有碳元素才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并且能够形成多态性、立体异构体等现象,从而造成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
2. 有机化合物的原子轨道杂化在有机化学中,碳原子在共价键形成过程中会发生sp、sp2、sp3等杂化,这些杂化形式决定了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性质。
3. 有机化合物的构象与构象异构体构象是指以碳碳单键为轴的旋转,可以得到不同的构象,而在构象变化中分子的原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不改变化学键的连通性。
而构象异构体是指在构象上有不同的异构。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可溶性等。
这些物理性质与有机分子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2.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反应活性等。
不同的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分子的不同的化学性质,使得有机化合物有着非常多样的化学反应。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采用一定的命名原则,包括主链命名、官能团前缀命名、取代基命名等。
这些命名原则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便捷。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IUPAC命名法、通用命名法等。
IUPAC命名法是最为通用和学术规范的命名法,它采用一定的规则对有机分子进行统一的命名。
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途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包括物质的自然合成、实验室合成、工业化合成等。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途径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不仅对于有机合成反应的设计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有机化工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很多反应是互相联系并且互相转化的。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对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氢、氧、氮、硫等元素通过共价键相连接形成的化合物。
2. 碳的四价性质: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一条或多条共价键,使得有机化合物形成多样的结构。
3. 烃: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元素构成。
根据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链烃、环烃和芳香烃等。
4. 功能团:功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一定稳定性、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团块。
常见的功能团有醇基、酮基、酸基、醛基等。
5.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
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增加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 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酯化、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7. 碳的杂化与空间构型:碳原子可以通过杂化形成sp³、sp²或
sp杂化,从而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8. 有机聚合物:有机聚合物是由大量有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
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些是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研
究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注意:本文档为总结性文档,内容简明扼要,具体细节需要参
考教材或专业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征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以及其他元素(常为氧、氮、硫、氯等)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包括:•碳-碳键和碳-氢键是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键。
•有机化合物一般具有较低的沸点,易于挥发。
•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可燃性。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条件较温和。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烷烃:根据碳原子数目,以及是否有支链命名。
•烯烃:根据双键位置和数量,以及是否有支链命名。
•炔烃:根据三键位置和数量,以及是否有支链命名。
•醇:根据羟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是否有支链命名。
•醛:根据羰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是否有支链命名。
•酮:根据羰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是否有支链命名。
•脂肪酸:根据羧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是否有双键或支链命名。
•酯:根据酯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是否有支链命名。
3.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饱和烃:无色、无味、无毒,不溶于水,易燃。
•不饱和烃:无色、无味、无毒,不溶于水,易燃。
•醇: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可溶于水,易燃。
•醛:无色液体,可溶于水,易挥发。
•酮: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挥发。
•脂肪酸: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易挥发。
•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挥发。
4. 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取代反应:一个或多个原子或基团取代有机分子中的其他原子或基团。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有机分子的共有部分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有机分子。
•消除反应:有机分子中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以及一个其他物质结合形成两个新的有机分子。
•氧化反应:有机分子与氧化剂反应,产生含氧官能团或使有机分子氧化为含氧官能团。
•还原反应:有机分子与还原剂反应,产生还原官能团或使有机分子还原为含还原官能团。
5. 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它们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质体: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塑料、纤维和橡胶等材料的基础。
精心整理
有机化合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或(Br 2/CCl 4)褪色的物质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 4/H +)褪色的物质 含有、—C≡C—、—CHO 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OH---1/2H 2—COOH----1/2H 2)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酯反应(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有醇存在时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
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2Ag(NH 3)2OH 2Ag ↓+RCOONH 4+3NH 3+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2)定量关系:—CHO ~2Ag(NH)2OH ~2Ag
HCHO ~4Ag(NH)2OH ~4Ag
5.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 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 烷烃 烯烃 炔烃 苯及同系物 通式 C n H 2n+2(n ≥1)
C n H 2n (n ≥2)
C n H 2n-2(n ≥2) C n H 2n-6(n ≥6)
代表物结构
式
H —C≡C—H
相对分子质量Mr 16 28 26 78 分子形状
正四面体
6个原子 共平面型 4个原子 同一直线型
12个原子共平面(正六边形)
主要化学性
质
光照下的卤
代;裂化;不
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跟X 2、H 2、HX 、
H 2O 、HCN 加成,
易被氧化(使酸
性KMnO 4溶液褪
色);可加聚
跟X 2、H 2、HX 、
HCN 加成;易
被氧化;能加
聚得导电塑料
跟H 2加成;FeX 3
催化下卤代;硝
化。
四、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类别通式
官能
团
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
醇一元醇:
R—OH
饱和一元醇:
C n H2n+2O
醇羟基
—OH
CH3OH
(Mr:32)
C2H5OH
(Mr:46)
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合,
邻位碳上有氢原子才能
发生消去反应。
与羟基直接相连碳上有
氢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
2个氢氧化为醛,1个氢
氧化为酮,无氢不能被催
化氧化。
1.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
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
生成卤代烃(取代)
3.脱水反应:乙醇
140℃分子间脱水成醚(取
代)
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
(消去)
4.催化氧化为醛或酮(氧化)
5.一般断O—H键与羧酸及
无机含氧酸反应生成酯(取
代)
醛醛基
HCHO
(Mr:30)
(Mr:44)
HCHO相当于两个
—CHO
能加成。
1.与H2加成为醇
2.被氧化剂(O2、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悬浊液、酸性
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
羧酸羧基(Mr:60)
受羰基影响,O—H能电
离出H+,
1.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时一般断羧基中
的碳氧单键,不能被H2加
成
3.能与含—NH2物质缩去水
生成酰胺(肽键)(缩聚)
酯酯基
HCOOCH3
(Mr:60)
(Mr:88)
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易断
裂
1.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
醇、碱性水解生成羧酸盐和
醇
氨
基酸RCH(NH2)COOH
氨基
—NH2
羧基
—COOH
H2NCH2COOH
(Mr:75)
—NH2有碱性;—COOH
能部分电离出H+,有酸性
两性化合物
能形成肽键
蛋白质结构复杂
不可用通式表
示
肽键
氨基
—NH2
羧基
—COOH
酶多肽链间有四级结构
1.两性
2.水解
3.盐析
4.变性
5.颜色反应
6.灼烧
糖多数可用下列
通式表示:
C n(H2O)m
羟基
—OH
醛基
—CHO
羰基
葡萄糖
CH2OH(CHOH)4CH
O
淀粉
(C6H10O5)n
纤维素
[C6H7O2(OH)3]n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
它们的缩合物
1.氧化反应
(还原性糖)
2.加氢还原
3.酯化反应
4.多糖水解
5.葡萄糖发酵分解生成乙醇
油
脂
酯基
可能有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易断
裂
烃基中碳碳双键能加成
1.碱性水解反应
(皂化反应)
2.硬化(加氢)反应
碳碳双
键
五.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酯、卤代烃、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光照卤代(烷烃基上的氢)、
铁作催化剂卤代(取代苯环上氢)、
苯及同系物的硝化反应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
酯化反应、
醇与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
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2.加成反应
、—C≡C—、苯环(加氢)加成、醛基(加氢)的加成、含不饱和键的油脂加成3.消去反应
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
4.氧化反应
有机物的燃烧
催化氧化、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注意:有机反应中,加氧去氢—-氧化;加氢去氧—-还原
5.聚合反应加聚、缩聚
6.显色反应苯酚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五.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
例如:
(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
(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种;
(3)戊烷、戊炔有3种;
(4)丁基、丁烯(包括顺反异构)、C
8H
10
(芳烃)有4种;
(5)己烷、C
7H
8
O(含苯环)有5种;
(6)C
8H
8
O
2
的芳香酯有6种;
(7)戊基、C
9H
12
(芳烃)有8种。
2.基元法例如:丁基有4种,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3.对称法(又称等效氢法)等效氢法的判断可按下列三点进行: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书写课本中各类代表物质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