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田压裂技术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114.21 KB
- 文档页数:1
油田压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探讨摘要:目前我国油田开发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油田开发中采用了大量的压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其中,对页岩气资源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地下,进而形成一种暗色高碳泥质的烃源岩结构。
页岩气是一种生产周期长、渗透效应低、开采周期长的非常规天然气,在新时代背景下,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洁净的能源,同时也有着很高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关键词:油田;压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前言:压裂施工是油田开发的关键步骤,对提高油田的产量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使用压裂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要想有效地避免这些风险,就需要在实际的生产中,按照生产的实际要求,对这些风险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不断地加强压裂的效果,最终实现油田的增产增效。
因此,本文对油田压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一、使用油田压裂技术期间所面临的问题(一)安全问题在开采油田的过程中,将压裂技术应用到其中,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
然而,在这种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的都是大型的设备,并且,在具体的施工地点,大部分都是比较集中的,如果施工人员在使用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出现失误,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技术问题在实际的油田开发过程中,因为该项目所涉及到的施工工艺很多,并且该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对油田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有正确的把握,而且要保证所选择的施工技术在该地区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对油田进行开采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1]。
(三)环保问题在实际开采油田的过程中,实际施工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开采,在油田开采地的工作人员在使用压裂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对压力的控制,很有可能会出现油气泄漏等问题,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气体从底部蔓延到表层,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一种针对油井进行增产的技术。
在油井的钻井作业中,通常需要探测到油层,并确定油层的性质,在钻造油井的同时,还要根据油层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压裂工艺,增加油井的产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
一、压裂介质的种类在油田井下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介质是辅助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压裂介质有:水、油、天然气和泥浆等,不同的压裂介质对油井的产量增加也有不同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压裂介质是通过高压泵将介质注入井下,压力会使得油层产生裂缝,再将压裂液注入裂缝中,达到增加油井产量的目的。
二、压裂工艺的选择在油田井下压裂施工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压裂工艺可供选择。
其中,最常用的压裂工艺有水力压裂工艺和射孔压裂工艺。
水力压裂工艺是将高压水施加到油层上,使油层出现裂缝,从而增加油层的承载力和渗透率。
这种工艺适用于储层良好、油层脆性和抗压强度较强的情况。
这种工艺采用水作为压裂介质,不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射孔压裂工艺是利用导管对油层进行射孔处理,将工艺液体注入油层中形成裂缝,并通过裂缝使油层的渗透率增大,进而达到增加油井产量的目的。
这种工艺适用于油层良好、抗压强度较小、水含量较高的情况。
三、压裂液的配制在油田井下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成分、性质和配合方式都是影响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
压裂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水、黏土和化学添加剂。
其中,化学添加剂中的物质可以起到增加黏度、减少摩擦、增加裂缝面积和稳定性、降低能量损失等作用。
在压裂液的配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油层矿物成分、酸碱度、温度、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压裂液的作用。
制造良好的压裂液有助于提高油井增产的效果。
四、压裂后的处理在压裂施工完成后,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排泥、排水、排气等。
这些工作有助于稳定压裂后的结构和保护油井的环境。
对于不同的井下压裂工艺和压裂液介质,所需要的后处理工作也会有所不同。
油田酸化压裂工艺技术摘要:石油能源是现阶段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在逐年增加,这就给石油开采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形下,很多石油企业开始对当前的各种石油开采技术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石油开采技术的利用效率,而其中酸化压裂技术是当前利用较为广泛的石油开采技术之一,对其进行探索与优化是提升石油开采量,保证社会石油供需平衡的有力措施。
文章就酸化压裂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优势、发展状况、工艺分析、前景展望展开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油田开采;酸化压裂技术;前景展望引言:在石油开发中应用酸化压裂技术,其意义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石油开采的增注增产,特别是应用在一些属于碳酸盐岩类型的油田开采中,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为全面,全面增产改造储层结构,开采人员是工作中通常会有机结合基质酸化相关措施与压裂酸化技术,以此来实现增产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酸化压裂技术在应用时,应把握好裂缝表层特征、岩体类型、液体注入强度与酸液侵蚀速度等相关要素,以此来稳步推进使用油田酸化压裂工艺技术。
一、酸化压裂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优势与传统形式的支撑剂压裂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相比,虽然原理大致相同,但是优势却十分明显,尤其是在那些油气藏均性差、孔隙度低、渗透性弱的石油层进行开采时效果更为显著。
其根本原因在于,虽然支撑剂压裂与酸化压裂两者有着相同的目的,都是加宽油田开采时的裂缝,使其有更强的流通性,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排液能力,但是具体来说,开采工人在采用支撑剂压裂进行开采时,通常会将石英砂与陶粒填充到裂缝,以此来避免因开采过程中的压力降低而导致裂缝逐渐闭合,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裂缝始终具备一定的流通性,然而在通过酸化压裂进行石油开采时,根本不需要支撑剂来保持流通性,而是巧妙利用裂缝不均匀的表层效应。
基于两种开采技术的差异性,开采工人开采石灰岩油田或者白云岩的油层时,能够明确分辨出酸化压裂有着更强的适用性,且操作更为简单,省去很多的开采时间,但是由于酸化压裂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用到的酸液有着较高的成本,所以要普及还需很长的过程。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压泵将压裂液体注入油层中,使油层裂缝逐渐扩大并连接,从而增大油层渗透率,提高油的采集效率。
一、施工前工作1. 资料分析:进行井底特征等相关资料分析,了解地层、气藏等情况,预测井下裂缝的展开情况。
2. 锅炉检测:检查及维护施工所需的各种设备,例如高压泵、压裂车等。
3. 压力测试:通过压力测试,对施工现场的压力设备进行检测并进行调整。
4. 压裂液体配制:根据地层特点和裂缝展开情况,合理配置压裂液体,保证液体的压力和流量。
压裂液进入管柱后,进入油管的某个点位,流经油管中的放大嘴,在嘴中受到反弹,形成高速流,沿着油管向下注入。
1. 拼接井口管线:将压裂车上的管线与井口连接,将压裂液体运输至井下。
2. 掏杆:拆卸动力杆,低压钻杆,安装掏杆以启动压裂工作。
4. 压入测井:通过测井仪器对油田井下特征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资料分析和保存。
5. 压制钻柱:调整井下动力钻柱,实现压裂液体的高压注入,并运用高压泵快速压入油层。
6. 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控制:通过监测数据的实时显示进行现场操作的控制,调节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7. 压裂后检测:在压制结束后,通过现场测试进行实时检测,观察油层压裂施工后的变化情况。
1. 压裂液处理:经过压裂的液体需要进行处理,包括过滤、沉淀、抽取油浆等操作,使压裂液体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2. 井口管线的拆卸和归档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拆卸的管线进行归档,备份记录相关资料,以备后续的使用和维护。
3. 检修和维护: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根据地层特点、气藏特性等进行不同的调整和操作,不断优化工艺流程,使其更加高效可靠。
通过科学的施工,可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油田的开发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指透过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将高压液体注入到井底,通过压力使岩石裂缝扩展,并注入压裂剂,以增加油井产能和提高产油效率的方法。
1. 设计和策划:在进行井下压裂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策划工作。
这包括确定压裂井选取的位置和形式,评估岩石力学性质和油层特性,确定施工参数和压裂液配方等。
2. 井下准备:在进行压裂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井下准备工作。
这包括进行井口装置的安装和调试,检查和测试井筒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井筒和井壁的完好无损。
3. 井下压裂施工:井下压裂施工主要包括注入压裂液和压裂剂,以及施加高压使岩石裂缝扩展等过程。
需要将压裂液和压裂剂输送到井底,通过井下设备将其注入到井筒中。
然后,通过控制压力和流量,施加高压使岩石产生压力,使岩石中的裂缝扩展,以便改善储层渗透性。
还需要控制压裂剂的注入和排放,以确保压裂液和压裂剂的合理使用和回收。
4. 监测和评估:在压裂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施工的效果和安全。
这包括监测井下压力和流量,岩石裂缝扩展情况,压裂液和压裂剂的使用情况,以及井口和井筒的状态等。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和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 后处理和维护:压裂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后处理和维护工作。
这包括对井筒和井壁进行清洗和维护,回收和处理压裂液和压裂剂,以及评估和分析施工效果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压裂施工进行总结和改进,为以后的井下压裂施工提供参考和经验。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一种用于增加油井产能和提高产油效率的重要方法。
通过合理的设计、准备、施工和监测等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善储层渗透性,提高油井产量和经济效益。
xxx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压裂设计及施工工艺分析学生xxx指导教师xxx评阅人专业石油工程完毕日期2023年6月7日摘要: 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增长单井产量保证油田稳产提高经济效益旳重要措施。
论文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压裂旳造缝机理;提出了压裂旳选井选层原则、压裂旳工艺技术特点和对应措施;简介了压裂在国内外旳应用现实状况, 结合国内外压裂旳现场应用状况分析了压裂效果及存在旳难题, 从中明确了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旳发展趋势。
关键字: 压裂;分析;应用目录第一章绪论··························- 3 -1.1水利压裂技术发展现实状况················- 4 -1.2 水力压裂新工艺和新技术·················- 6 -第二章油气井压前分析诊断 ······································································ - 8 -2.1油气井压前分析诊断意义·················- 8 -2.2油气井压前分析诊断旳重要内容··············- 9 -第三章压裂设计技术·····················- 10 -3.1压裂酸化技术概况···················- 10 -3.2压裂酸化设计优化旳考虑················- 11 -3.3压裂酸化材料选择旳考虑················- 12 -3.4最理想旳压裂酸化作业·················- 12 -3.5最理想旳压裂酸化工作液················- 13 -3.6压裂酸化施工中旳参数优化···············- 13 - 第四章结论·························- 15 - 参照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油田分层压裂(酸化)工艺技术探讨摘要:在油田勘探开采的发展中,常规石油中有诸多工艺技术,而分层压裂液液、酸化液工艺是中国油田试油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也是从钻井步骤一直到油田生产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工艺,同时也是油田开发工程中工艺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阐述了我国油田的压裂液工艺技术以及酸化液工艺技术,并进一步研究这两种技术在油田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键词:油田分层压裂液酸化液工艺技术效果分析油田试油技术在广义上就是指试油施工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了各方面的工艺技术例如:地层的测试、常规试油的工艺技术程序、试井测试和技术改造措施,这些工作全部是为了取得油田实际储油参数而进行的,压裂液工艺技术以及酸化液工艺技术,在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工作学习中,我对石油技术做过颇多分析,本文就针对油田分层压裂酸化工艺技术展开探讨,分析压裂液技术与酸化液技术在我国油田种的应用、效果。
一、压裂技液术与酸化液技术的概述1.压裂液技术油田压裂液工艺技术应用上主要是压力将地层压开,形成裂缝并用支撑剂将它支撑起来,以减小流体流动阻力的增产、增注措施。
压裂液主要有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组成的。
压裂液的性能要求:黏度高,润滑性好,滤失量小,低摩阻,对被压裂的流体层无堵塞及损害,对流体矿无污染,热稳定性及剪切稳定性能好、低残渣、配伍性好、破胶迅速、货源广,便于配制,经济合理。
压裂液主要作用在概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携带支撑剂到地层;2、压开裂缝;3、降低地层温度。
2.酸化液技术酸化液技术分为压裂酸化工艺技术和基质酸化工艺技术两种,主要是利用酸液解决生产井和注水井周围污染问题,进一步的清除缝隙中的堵塞物质,达到扩大地层裂缝,提高渗透率的一种工艺技术。
压裂酸化技术指的是在酸化的基础上压裂,将天然裂缝加宽、扩大、延伸,或是通过压裂岩石形成新的岩缝。
形成之后的岩缝凹凸不平,在施工后形成槽油、沟油等流通道,改善了之前的汽油景田流渗状况,提高产油量。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井下压裂是一种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油田井下进行压裂作业,可以有效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并且提高油气采收率。
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指对油田井下进行压裂作业的具体操作工艺和步骤,是对井下压裂技术的具体实施和应用。
本文将对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指在井下对井眼段进行人工或化学的压裂作业,以改善井底流体动力学性能,增加油气的产出。
井下压裂的目的是通过将高压液体泵入井下井眼段,使地层发生裂缝并扩展,以增加储层的渗透性,改善油气的流动性,提高油井的产能。
井下压裂工艺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工程作业,需要对井下井眼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设计合理的压裂方案,选择合适的压裂液体和配套工具,以及安全、高效地进行作业。
1. 井下地质分析和评估在进行井下压裂施工前,需要对井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包括地层厚度、孔隙度、渗透性、地层岩性、裂缝发育情况等地质参数。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井下压裂的可行性和压裂目标,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作业准备提供科学依据。
2. 压裂方案设计根据地质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压裂方案,包括压裂液体的选择、压裂器的设计、压裂施工参数的确定等。
压裂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层特征、油井情况、压裂目标,确保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3. 压裂液体调配根据压裂方案设计的要求,进行压裂液体的调配工作,包括选择适量的压裂液体原料、按配方比例进行调配、检验质量合格后进行运输等。
压裂液体的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着压裂作业的效果,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4. 压裂器的安装在进行井下压裂作业前,需要根据压裂方案设计的要求,对井下进行压裂器的安装准备工作。
压裂器是在井下进行压裂作业的重要工具,需要安装到井下井眼段,并进行密封和固定,以确保井下压裂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压裂液体泵入当压裂器安装完成后,开始进行压裂液体的泵入作业。
低渗透油田压裂工艺及趋势低渗透油田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低于0.1md的油田。
由于地下储层孔隙度小、孔隙连通性差、油气持留性高等特点,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率,压裂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低渗透油田压裂工艺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低渗透油田压裂工艺1. 压裂原理低渗透油田采用压裂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地层渗透率,提高油层产能。
压裂原理是通过在井孔周围形成高压区,使压裂液进入油层裂隙并在其中扩展,最终形成人工裂隙。
这一过程能够直接增加油层有效渗透面积,提高油井产能。
2. 压裂液压裂液是进行压裂作业的关键材料。
常见的压裂液包括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和泡沫压裂液。
水基压裂液价格低廉,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油基压裂液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价格较高;泡沫压裂液具有低密度、高扩展性等优点,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压裂作业。
3. 压裂工艺流程低渗透油田压裂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压裂目标层段、设计压裂参数、进行地层力学分析、选取合适的压裂液配方、进行裂缝设计和力学模拟、执行压裂作业、实施压裂效果评价等步骤。
1. 技术创新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以及对能源安全的重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已成为各国石油工业的重点。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采效率,各种新型的压裂技术不断涌现。
水力压裂技术、致密砂岩压裂技术、纳米压裂技术等不断推陈出新,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 智能化智能化是当今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低渗透油田的压裂工艺中,智能化技术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智能化压裂液输送系统、智能化压裂泵技术等,都能够大大提高油田压裂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3. 环保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
在低渗透油田的压裂作业中,环保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未来压裂液的选择将更加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压裂废水的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以满足环保要求。
4. 数据化数据化已成为油田开发的新趋势。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是指利用高压液体将压裂液送入油井井筒,并通过井下压力将压裂液推进到油层中,从而在油层中形成裂缝,以增加油井产能的一种作业技术。
1. 方案设计:根据油井的地质情况、油藏性质和压裂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压裂方案。
方案设计包括确定施工井深、压裂液组成、压裂液输送系统、压裂技术参数等。
2. 井下准备:在进行压裂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井下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钻井完井、油井测试和油井装备的准备等。
确保井筒的完整性和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压裂液处理:压裂液是压裂施工的关键。
它由水、泥浆、化学添加剂等组成,具有较高的粘度和压力传递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压裂液进行充分的搅拌和处理,确保其性能和质量。
4. 压裂液输送:将处理好的压裂液输送到井口,并通过高压泵将液体注入到井筒中。
高压泵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将压裂液推进到油层中形成裂缝。
需要监控压力和流量,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压裂施工过程:在压裂液注入油层的过程中,压力会逐渐增加,从而形成裂缝。
压裂施工需要控制压力、注入速度和注入量等参数,以保证裂缝的形成和传播。
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测注入压力和液位,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6. 压裂固化:在压裂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压裂固化处理。
压裂固化是指用固化剂将油层中形成的裂缝固定住,防止裂缝关闭。
常用的固化剂包括砂岩、陶粒、硅酸盐胶等。
固化剂通过井口注入到油井中,填充裂缝,并与裂缝壁形成固体骨架。
7. 后期评价:压裂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后期评价。
通过监测油井产能、产液量和产气量等指标,评估压裂效果。
如果压裂效果不理想,可以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提高产能。
通过上述步骤,油田井下压裂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油井产能,增加油田的采收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加强施工监测和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效果。
密切割体积压裂工艺技术密切割体积压裂工艺技术(Close-Spaced Volume Fracturing,简称CSVF)是一种用于增加油田采收率的新型压裂技术。
该技术通过减小压裂间距,增加压裂面积和体积,实现了更高的压裂效果和油井产量。
CSVF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油藏条件和工程需求确定合适的压裂参数,如压裂液配方、注入压力等。
然后,通过水平井钻探技术在地下水平段注入压裂液,将岩石裂缝扩大,增加岩石渗透性。
接着,利用高压泵将压裂液注入井筒,产生巨大压力,使岩石断裂。
最后,释放压力,使岩石裂缝保持开放,以增加油井的产油能力。
相比传统压裂技术,CSVF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通过减小压裂间距,增加了压裂点的数量,使油田的有效压裂面积更大。
其次,增大了压裂液的注入体积,提高了压裂效果,增加了岩石裂缝的长度和宽度,提高了岩石渗透性,从而增加了油井的产油量。
此外,CSVF技术还可以在井筒内形成密闭压裂环境,减少了压裂液的泄露,提高了压裂液的利用率和油井的效益。
然而,CSVF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井筒内的压力较大,需要用更大功率的泵来注入压裂液,增加了施工成本。
其次,由于岩石裂缝的控制较难,可能会导致压裂液注入不均匀,影响压裂效果。
此外,由于井深和地下条件的限制,CSVF技术只适用于部分特定的油田和油藏,对其他油田不适用。
综上所述,密切割体积压裂工艺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压裂技术。
虽然它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通过优化施工参数和持续技术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技术效果,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浅述油田多层压裂工艺技术针对文南油田层间矛盾突出的情况,合层压裂难以实现各层均匀改造。
为了缓解层间矛盾,实现油田长期稳产、高效开发,提高最终采收率,必须实施分层压裂工艺,分层治理。
同时,通过不动管柱分单层、多层压裂,可节约成本,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油层污染,实现油田经济高效开发。
1 封隔器分层压裂管柱(1)“Y241(221、211)-114(110)”封隔器分层压裂管柱主要由φ89mm喇叭口、Y221封隔器、滑套喷砂器及水力锚总成、反循环洗井阀、安全接头、φ89mm外加厚油管等组成。
管柱下到设计位置后,上提管柱合适高度后正轉管柱4-6圈,下放管柱撑开下卡瓦,继续加压8-12吨压缩封隔器胶筒,达到密封油套环型空间的目的。
(2)“Y221 -114(110)+ Y111 – 114(110)”封隔器分层压裂管柱主要由φ89mm喇叭口、Y221封隔器、水力锚、滑套喷砂器、伸缩补偿器、Y111封隔器、反循环洗井阀、安全接头、φ89mm外加厚油管等组成。
管柱下到设计位置后,上提管柱合适高度后正转管柱4-6圈,下放管柱撑开下卡瓦,继续加压8-12吨压缩下部封隔器胶筒,继续下放,上部封隔器得到支撑后压缩胶筒,从而实现密封油套环型空间的目的。
(3)“Y221(211)-114(110)+ Y241 – 114(110)”封隔器双封三层压裂管柱主要由φ89mm喇叭口、Y221封隔器、滑套喷砂器、水力锚、伸缩补偿器、Y241封隔器、滑套喷砂器、水力锚、反循环洗井阀、安全接头、φ89mm外加厚油管等组成。
封隔器管柱坐封方式为依次上提、右旋、下放管柱,使下级Y221封隔器坐封。
上级封隔器依靠压裂施工第一层时的正压差来坐封。
基本施工工序为直接压裂第一层,投钢球后压裂第二层(投球Φ40m m憋压将水力锚喷砂器滑套总成的滑套打开),投钢球后压裂第三层(投球Φ46mm憋压将水力锚喷砂器滑套总成的滑套打开)。
封隔器管柱解封方式为直接上提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