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分析王文欣国际经济与贸易21411502班1120152880对于服务业来言,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等。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这为中国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业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劳动力的价格相比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要低很多。
从劳动力要素来说,中国具有充足的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这为中国发展运输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比较优势。
然而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反而对知识、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级要素依赖性却越来越大。
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因此对服务贸易的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
因此对人力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经营管理等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竞争。
但目前来看,中国在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级人才依旧是有所欠缺的,国内的培养机制也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的知识型、技术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例如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
一国服务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
在我国,随着服务市场逐步开放,服务企业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服务理念和众多的服务产品,刺激了消费者对服务产品的需求。
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中国消费需求正在向高层次转变,对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信息等需求量加大,中国的服务业对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也正在逐步提升。
相关和辅助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
Electronic Bussiness | 电子商务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54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及应对李小航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0伴随着全球经济服务化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使用,服务贸易性不断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发凸显。
我国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是显著突出的两点,且在2014年~2019年间,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快,成为了全球服务进口增长贡献最大者。
跨境电商为我国对外贸易打开了一扇窗户,有助于通过服务创新来构建服务贸易新生态环境,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服务贸易概述服务贸易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1973年9月,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报告》中的相关概念。
1974年,美国《1974贸易法》在301条款中应用了“世界服务贸易”这一概念。
简单的说,服务贸易就是一国居民和他国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
其涵盖了居民和非居民间的服务贸易及依托外国附属机构来实现服务贸易这两类。
贸易的一方提供服务给另一方,然后获得收入,这一过程被称作服务出口或者服务输出,而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则被称作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1]。
在全球经济环境下,传统货物贸易的进出口环境变得越发严峻,服务贸易被寄予了厚望,逐步成为中国外贸新有待开拓的市场空间。
服务贸易不单单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巨大动力,也是我国经济保持中长期内需潜力释放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持。
特别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作用下,依托于此,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跨境电商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一)提升效率近些年来,就我国电子商务中心发布数据来看,我国电商行业发展趋势趋于稳定,交易额稳定增长。
且随着我国对跨境电商的重视推动,进口电商占比不断提升。
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服务贸易发展快的区域,跨境电商活动越活跃。
而服务贸易发展较慢的区域,跨境电商活动则较少。
浙江省数智化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作者:张芳方唐玉藏来源:《中国市场》2024年第16期摘要: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给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如何运用数智化手段改造传统旅游业、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球各大城市竞相角逐的高地。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和国内外旅行者消费信心的恢复,浙江省开足马力,奋力向前,充分调动全省各界力量,保障高科技人才供给,强化金融多元支持,开展互联网精准营销,构建“一湾引领、三带联动、四路示范、多点带动”的市域联动空间布局,结合地方特色,发挥协同效应,加快数智耦合,加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全力推进“诗画浙江”海外出圈。
关键词: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数字化;智慧化;国际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6-0013-04DOI:10.13939/ki.zgsc.2024.16.0041引言1994年,中国科学院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成功连接国际互联网,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互联网时代。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推动“移动互联网+”各行各业,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中国大踏步迈入“互联网+”时代。
此后,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领导相关部门全力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旅游业作为中国的传统服务产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使智慧旅游应运而生。
智慧旅游以游客为中心,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智能穿戴电子设备有效整合传输旅游信息资源,挖掘并满足旅行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需求,从而推动旅游产业智能化发展(李云鹏等,2014)。
智慧旅游促使旅游业转型的同时,推动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王曰影,2022)。
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数智化建设和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文旅厅联合印发《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建成数字旅游示范省,加速提升旅游业智慧化水平,大力推进旅游业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效劳贸易得到了长足开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效劳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开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本文具体分析我国旅游效劳贸易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对策。
一、我国旅游效劳贸易出口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效劳贸易作为“无烟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开展,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开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根底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总收入从1978年的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0倍。
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的旅游效劳贸易根本是连年上升,从1997年的%上升到了2007年的4.81%,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1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但是,从显示性比拟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方面来看,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
显示性比拟优势指数(RCA)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根据效劳贸易领域的常规判断,假设该指标值低于0.8就被认为国际竞争力较弱。
通过测算2000~2006年我国旅游效劳贸易RCA指数,得知2003年以前我国旅游效劳贸易RCA指数根本上在0.8以上,但是从2003年开始,常年低于,其竞争力在国际上整体处于中度偏下的位置。
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
从出口角度讲,该指标值越接近1,那么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1997年到2006的数据来看,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年的最高值,也没有超过;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
这说明我国旅游效劳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不具备突出的优势地位和稳定的收益水平。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旅游效劳贸易虽然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二、我国旅游效劳贸易开展中出现的问题1、客源市场不够丰富。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综述1. 前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服务贸易一般指跨国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的过程和成果。
例如,包括旅游、教育、医疗、法律、金融、咨询、技术和信息服务等。
服务贸易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分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指在全球服务市场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企业和个人在数量、质量、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的能力。
具体而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包括以下几方面:•数量:指企业和个人提供的服务量,包括服务贸易的各个行业的业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质量:指服务贸易的提供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的技术含量、质量保障能力和监管能力。
•效率:指企业和个人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能力。
•创新能力:指企业和个人提供新的服务和开发新市场的能力。
3.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供应方。
例如,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高端服务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如金融、法律、咨询等行业。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对服务贸易的供给能力逐步提升,一些服务业,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而与此同时,一些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例如非洲国家的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对于服务贸易的提供能力仍然相对较弱。
从全球服务贸易的流向看,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高端服务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
例如,金融、保险、工程、管理和法律等行业账户了全球服务出口的主要部分,而旅游、教育、卫生和咨询等行业则占据了服务进口的大部分比重。
4.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和产业结构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挑战,此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深入研究服务贸易对于我国不仅十分紧迫而且意义深远。
本文从研究服务业发展状况入手,从总量、结构、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标签:服务贸易竞争力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态势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上升,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仍偏小。
考核一个国家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例。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20.6%上升到2001年的34.1%,再到2002年的34.3%。
尽管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所上升,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服务业所创造的GDP比重对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望尘莫及。
2.服务业在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就业比例偏小。
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并存的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并且能够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的大小是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的,因而,就业人口在第三产业中分布的多少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3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9.3%,而美国2000年达到了74.5%,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1998年也达到了62.6%。
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3.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力,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一定提高,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反映各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各种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极不相同。
在产业结构处于中低阶段时,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当产业结构进入高级阶段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第一、二产业。
2、如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包括中国从改革开放
以来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现状,存在的问题不足?
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
2) 为什么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弱?
3)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弱在哪里?中国服务贸易从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的问题
4) 根据各个弱的地方提出提高方针?
1)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企业集团,提高服务创新能力
2) 必须利用先进技术促进本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摆脱国内市场被占领的
被动局面。
了解服务贸易的现状
1、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项目,现代服务贸易的比重低
于世界水平。但近年来,我国高附加值行业发展迅速,虽然传统服务项目仍占主导,
但金融、咨询、通讯和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等行业进出口增速加快,去年四者合计占
到服务贸易总额的12.6%。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伙伴集中度较高,2007年上半年,
我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分别是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它们在我国
服务贸易进出口中占据2/3的市场份额。
2、
以改革开放为基础,可实行对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因地制宜。
继续积极稳妥扩大服务业开放。合理把握服务业开放的力度和速度,分阶段、有重点
地扩大服务贸易进口,提升我国服务业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