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30.04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天气和气候》,它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今天我就本节的教材、教师教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的分析.i对于本节教材的分析,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

现在我们来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天气和气候》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通过认识卫星云图,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的能力,并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学好这些知识,学生能对今后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物产、经济、交通等具有很大影响,同时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本节教材紧密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

而对于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要求的,

根据课程标准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意识”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天气的特点,正确使用天气术语。

2.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过程与方法:

1.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天气对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 通过天气薄薄的形式,了解常用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关注身边、生活中的地理。

在了解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⑴会区别天气和气候;(2)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生同时接触“天气”、“气候”这两个术语时容易混淆。讲清楚了这一问题,可使学生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术语,而且在考试中也得心应手。同时由于出现的天气符号较多,要使学生清楚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练习

2.难点:学会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在了解了本节课的教材以后,我们来把握一下学习学法,

二、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各异,因此教师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而《天气和气候》这一节主要讲述的是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因此

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学生的学法是:

1.读。看图,读教材;

1.讲。讲述日常生活体验,模拟天气预报;

3.议。相互探究,讨论疑难;

4.练。课堂练习。

三、说教法

一方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另一方面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以上学习学法的分析,最后结合本节具体的内容特色,进而制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而这几种方法的教具体运用我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

现在我们进入我们的教学过程环节,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首先是新课的导入,新课的学习、新课的联系,以及最后的课堂小结。而对于本课的时间我是这样安排的,新课导入3分钟,新课学习30分钟,课堂巩固4分钟,以及最后的课堂小结3分钟。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教学环节: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首先是新课的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

我们使用多媒体显示几幅天气图片,让学生看图片后,设问:今天的天气与那一幅图相近?什么是天气呢?以上连续几个问题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读图,结合自身体验,探讨问题的答案。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从而很容易就进入新课学习环节。

在新课学习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1、怎样描述天气;2、了解天气特征;4、分析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4、学习预报简单的天气预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室和flash强大的语音、图像交互功能和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人。

(二)讲授新课

1.怎样描述天气:我从日常生活入手,用ppt给同学们展示了三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雷、风、雨。通过这些天气情境的再现,激发学生产生无限暇想,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天气现象“阴、晴、冷、热、雪、冰雹、沙尘暴”等,然后总结得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词’来描述天气”。进而给出天气的定义,同时通过学习这些短暂的天气现象的描述也为分析天气特征作了铺垫。

2.天气特征:为了让学生理解“天气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三句谚语:“七月的天,孩子的脸”、“东边日出西边雨”、“暴雨前后”,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储备的知识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灵感受着天气。并请同学试着说出三条谚语分别反映的天气特征,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天气特征:(1)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快;(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3)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的天气

差别可能很大。”这样既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中的“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由“天气的概念”引申出问题:如果是长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那还是天气吗?启发学生结合教材思考,鼓励其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指导学生辨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接着通过课堂练习来进一步巩固所学。最后,我再利用“天气瞬息万变”的特点过渡到“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这个时候可以看几张生活中的图片并且结合课本68页活动,通过活动和学生一起探讨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如对农作物、军事、工业、交通等的影响。这时候我趁热打铁利用天气的重要性过渡到预知近期天气的方法,进入“电视天气预报”的学习。

4.电视天气预报:本环节学生通过和学生一起浏览课本67页“天气预报的内容”、“通过分析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地理事物来读懂卫星云图”、“通过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来为最后预报天气预报做准备。其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是本环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记忆易混淆的特点,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符号。然后,给出一组天气数据,请学生来模仿天气预报员的播报天气。分别请班上2个男生和2个女生来预报,在她们中间评出一个较好为本节课的优秀气象播报员,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活跃的表现和生动丰富的预报语言可以调动课堂气氛。

(三)总结巩固

这一节的新课讲解到此结束。我依据板书为学生做简单的课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内容,我会布置两项课外活动,一是,“试做小小天气预报员”,二是“养成每天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

(四)作业的设置:完成相应章节的地理练习册。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环节。

最后,来看我的板书设计。我依据教学的进程,设计这样的板书,清晰明了,学生易于接受。

【板书设计】

1、天气的含义

2、天气的特征

一、天气及其影响 3、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4、常见的天气现象

5、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天气和气候

1)天气要素

1、天气预报

2、天气符号

二、了解天气的途径 3、天气预报的作用

2、其他来源:网络、手机、广播、动物的

反应、人体的反应、日常谚语…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各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在生活中正确的了解“天气”这一术语,并能看懂生活中简单的各类天气预报,这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这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希望评委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