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现状(车用油)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2023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润滑油行业是指生产、销售润滑油及其相关产品的行业,润滑油是机械运转过程中起润滑、冷却、密封、清洗等作用的重要物质。
在各种工况下,润滑油对设备的稳定运转、延长使用寿命、节能降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润滑油需求量不断增加,润滑油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本文将对润滑油行业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
市场规模目前中国的润滑油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左右,其中工业用润滑油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润滑油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国润滑油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
行业现状润滑油行业整体上处于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状态,市场份额前三大企业分别是壳牌、中国石化和中石化,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0%以上。
另外,润滑油行业的产品同质性比较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品质和品牌。
行业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高端化未来的润滑油行业将越来越倾向于高端化和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出现。
比如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控制运转情况;使用大数据优化设计等。
2. 绿色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润滑油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企业将逐渐拥抱绿色发展,如通过精益工艺等方式减少污染排放。
3. 差异化竞争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市场上同质化产品供应量增加,润滑油行业将逐渐由价格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只有在品质和服务方面卓越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拥有大量的润滑油品牌,但品牌之间的价位和品质差异较大。
具有高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的知名企业主要有壳牌、中石化、中国石化等。
在中国的润滑油市场,主要的竞争格局是中石化、石油天然气、壳牌三家搅局。
于此同时,国外的相关企业也在抢夺中国的市场份额,如美国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法国道达尔等。
总结数据表明,未来中国润滑油市场将继续增长,而随着技术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企业只有在品质和服务方面卓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车用润滑油市场行业前景分析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汽车消费逐年攀升,车用润滑油消费量也随之逐年增长;同时,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润滑油产品在大众选择上更偏向于高性价比的趋势发展,而不是迷信外国品牌,事实证明,超高性价比时代已经来临。
1
中国润滑油行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润滑油市场需求量为530万吨(不含白油、橡胶油、防冻液等),同比增长1.9%。
从近几年市场需求量看,中国润滑油行业已进入平稳发展期,稳增长的动能和潜力正在积聚,未来润滑油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
2
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
润滑油行业拥抱互联网,互联网也在注视着万亿级汽车后市场,“互联网+润滑油”是2018年行业市场的亮丽风景线,其中科拉尼可谓是意外的“黑马”,其润滑油产品以超高性价比被大众所熟知。
3
机油分化加速,单品爆款辈出
而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具有综合优越性能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比如,冷启动更加顺畅、节能减排更加环保、换油周期更长、更具清洁性能等,其中以科拉尼这匹“黑马”,其系列产品又以平衡著称,综合了润滑、修复、清洁、抗磨以及节能减排的优异特性,一度受到车主的热捧,赢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累计全国经销商数量达到上千家,其招商项目正在火热开展中。
4
发展趋势
连接万亿级汽车后市场,解决全球第一制造大国设备润滑需求,润滑油不仅是服务6亿车主出行的品牌血脉,也是汽车后市场体量最大的板块之一。
身处润滑油行业高速变化的时代,每一位行业人既是
行业的幸运儿,也是变革的破局者,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业内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展望未来的发展。
润滑油市场调研报告
《润滑油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概况
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领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润滑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二、市场规模
据统计,2019年我国润滑油市场规模达到了20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
同时,随着环
保意识的提高,生物润滑油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三、市场竞争
目前,润滑油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壳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中石化等大型石油公司,以及一些国产的润滑油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技术研发、渠道建设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四、市场走势
未来润滑油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是生物润滑油将逐渐替代传统矿物油;二是高端润滑油的需求将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汽车、航空等领域;三是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对润滑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五、发展建议
针对润滑油市场的发展趋势,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推出环保、
高效的润滑油产品;加强与行业客户的合作,定制化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润滑油市场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创新,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润滑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工业、环保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润滑油行业也开始进入到了洗牌、转型的关键阶段,对润滑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润滑油行业相关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发展趋势设备、零件的运转会在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形成摩擦,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设备、零件的融化、损坏,润滑油作为润滑剂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种摩擦并大幅提高其使用寿命。
我国的润滑油行业起步较晚,工业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80年代后我国润滑油行业无论是品质、需求还是增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产品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升级、环保升级等因素影响,我国润滑油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结构随之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润滑油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也间接性地促进了润滑油行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1.润滑油行业概述润滑油行业在整个行业链条中处于中间位置,其生产工艺一般是通过将基础油和添加剂以不同比例混合调合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润滑油产品。
在润滑油的组成成分中,基础油决定了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用来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
润滑油制造在产业链内处于中游位置,上游作为原料的基础油、添加剂的市场变化会影响润滑油行业的生产成本。
润滑油行业下游对应的应用领域根据需求类型主要分为车用润滑油和工业润滑油两大类,各种机械设备、汽车、精密仪器因其功能特性又会提出不同的润滑油性能需求,该性能需求反作用于润滑油行业的技术发展及产品革新。
二、我国润滑油市场现状1.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润滑油品质及润滑油管理的提高,润滑油行业经历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稳定期。
2019年,我国润滑油的表观消费量约为648万吨、产量约为630万,供需比例97%。
工业润滑油消费量占比逐渐下降,车用润滑油市场在不断崛起。
车用润滑油的市场份额已由 2012 年的 44%上升到2019年的58.5%。
中国润滑油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润滑油按照用途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了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可以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并赋予新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作为石油产业的下游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特点。
一个国家的润滑油消费水平能够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程度、设备控制状况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需求;市场;生产技术1中国车用润滑油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未来经济的走势和经济驱动力是研究行业发展和需求变化的重要依据。工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引擎,在GDP中比重较高。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升级过程较为缓慢,未来工业总体走势稳中略降,产能过剩行业将逐步淡出。服务业目前正处于与工业并行的发展阶段,结构转换速度不断加快,增长空间巨大。未来服务业的比重将继续上升,作为主导产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汽车润滑油所占比重的增长得益于新兴经济体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的逐渐回升;而导致工业用油和工艺用油所占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生产升级及技术进步对润滑油需求量的减少。2012年,福特等汽车公司已经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部分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这开始为汽车公司降低成本做出了贡献。未来,3D打印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这对工艺用油需求总量继续产生冲击。工业用油产业升级加速进行,无论是按照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还是按照发改委的要求,中国工业各个细分领域行业集中度都会出现迅速提升,低端市场将因无利可图而被迫退出市场,而高端需求自动胜出,并因行业龙头兼并重组战略的实施而获得进一步加强,未来工业用油客户群体数量将快速萎缩,单个客户需求量将激增,润滑油生产企业要更好地与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必须对经销渠道实施重建与改造,否则将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历史要求。2中国润滑油复合剂的现状中国润滑油复合剂的研究和生产始于20世纪70一80年代。
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工产业随之发展,就发展趋势来说,对于当今的工业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今,国家、社会以及大众更注重的是节约资源,由此可见,在工业产业中的润滑油市场发展计划必须得到更进一步的修改与创新,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形式发展。
到目前为止,在润滑油的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这样会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同时也不符合节约资源的最终目的。
所以在润滑油生产中,不仅要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更重要的是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研究优化方案,从而使润滑油市场的发展能够更符合当下国家策略,文章就中国润滑油的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引言:现如今,随着社会工业产业的逐渐壮大,润滑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润滑油在产业中的使用率很高,因为润滑油可以被广泛运用到相关工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中。
在维护中,润滑油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消耗磨损,提升设备的效率,延长设备的寿命,这对于企业公司来讲,能够有效减少成本,保障经济权益,所以润滑油对于重工业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随着如今资源的大量消耗,大众开始提倡环保绿色环保的理念,润滑油需要一个崭新的蜕变来满足社会以及大众的需求,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最终目的。
一、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国内的润滑油产业如今已经非常成熟,其主要应用在工业设备和机械保养中,它可以有效降低机器设备的损耗,延长机器寿命。
除此之外,润滑油还有起很多其他的作用,例如可以用于密封,作用是防腐蚀;可以制冷,传递动能等功能。
工业润滑油也有非常多不同的形态,但是最广泛运用的还是液态润滑油,如下图1.图1.液态润滑油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为润滑油带来了许多的市场,据调查显示,在2010年,我国润滑油消费超过7,000万吨,且在其后数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从消费结构来看,润滑油消费中工业产业以及汽车行业占比主导地位,约占总体的50%[1]。
润滑油市场调研报告润滑油市场调研报告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船舶等领域。
本报告对润滑油市场进行了调研并作出分析。
一、市场概况润滑油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全球润滑油市场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润滑油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市场需求分析润滑油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汽车和制造业。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润滑油的需求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1.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是润滑油的主要需求市场,占据了润滑油市场份额的50%以上。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润滑油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工业制造业工业制造业对润滑油的需求也很大。
随着各类工业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润滑油市场将迎来有力的增长动力。
三、市场竞争分析润滑油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众多的润滑油品牌和供应商。
主要的润滑油品牌包括壳牌、美孚、BP、嘉实多等。
1.品牌竞争润滑油品牌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方面。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凭借其优质产品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
2.价格竞争润滑油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一些中小品牌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而大型品牌则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保持竞争力。
四、发展趋势润滑油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环保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环保性能优越、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润滑油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趋势。
2.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润滑油行业也涌现出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
例如,低摩擦润滑油、高温抗老化润滑油等,将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多元化需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各类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市场对润滑油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
各类特殊用途的润滑油市场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润滑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企业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
润滑油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在整个国内润滑油市场上,国产品牌占据销售量85%的份额,但利润却只占高端市场的22%o因此,高端润滑油市场将成为未来润滑油行业竞争的焦点,我国是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年消耗量近400万吨。
在中国润滑油市场上,经过多年的角逐,竞争格局已日趋形成。
我国高端车用润滑油市场大部分被国外知名品牌占据,国内企业主要占领中档油品市场,大多数地方和民营企业依靠中、低档油品市场得以生存。
从国内润滑油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已经拥有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润滑油企业,如中石化所属的长城润滑油公司,但是国内润滑油企业中还有一些非专业化生产的小规模企业,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高端润滑油产品的生产,所以其产品多集中于中低档范围。
润滑油消费量2002年为375万吨、2003年为390万吨,2004年突破400万吨。
我国汽车高端用油占润滑油市场份额的20%以上,其中78%是国外品牌,如壳牌、美孚等,而车用润滑油80%的利润又来自高端市场,并且在今后3~5年,汽车高端用油每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5%。
在整个国内润滑油市场上,国产品牌占据销售量85%的份额,但利润却只占高端市场的22%。
因此,高端润滑油市场将成为未来润滑油行业竞争的焦点。
我国是润滑油进口和消费大国,2003年,我国共进口润滑油153235,687吨,2004年我国润滑油进口数量继续平稳增长,达189205,101吨,较上年上升23.47%,2005年1~12月份中国共进口各类润滑油183,409吨,较2004年小幅下降3.06%。
2006年1-4月累计出口润滑油21313,714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85,786吨增幅达27.41%。
2007年1-6月国内润滑油产量3,146,100吨,l同比增长7.5%。
世界经济的增长将继续提高润滑油消费量,但最快速的增长将会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会是高增长的区域。
机动车、船只和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将会在工业化经济方面保持润滑油消费量的增加。
引言概述:近年来,中国的润滑油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本次调研报告将重点分析中国润滑油市场的特点、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中国润滑油市场特点1. 润滑油的广泛应用领域——润滑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航海、铁路等多个行业,推动了润滑油市场的持续增长。
2. 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高性能、环保、长寿命润滑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3. 产业互联网的崛起——润滑油产业正逐渐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的远程监控和预测维护,提升了润滑油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二、中国润滑油市场规模1. 市场总体规模——中国润滑油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已成为全球润滑油市场的重要一员。
2. 分类市场规模——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润滑油市场可以分为工业用润滑油和汽车用润滑油两大类。
两者市场规模各具特点,并且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三、中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格局1. 市场主要参与者——润滑油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润滑油龙头企业和国际润滑油巨头。
两者在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销售网络等方面存在差异。
2.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研发出更高性能、更环保的润滑油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四、中国润滑油市场的技术创新1. 研发力量的加大——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润滑油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
2. 产品创新的方向——未来,中国润滑油市场的技术创新将主要聚焦在低摩擦系数、高效节能、环保减排、长寿命等方向。
同时,润滑油的智能化发展也成为技术创新的方向之一。
五、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前景1. 市场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润滑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 挑战与问题——润滑油市场存在一些挑战,如环保要求的提高、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等。
2023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润滑油是一种重要的润滑剂,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润滑油市场也迅速壮大。
市场现状:
1.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润滑油市场逐年扩大,根据统计数据,我国2019年的润滑油市场规模已达到1500亿以上。
2. 品种多样化:润滑油品种繁多,根据用途可分为汽车用润滑油、轨道交通用润滑油、航空用润滑油、工业用润滑油等多个领域。
3. 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润滑油市场上品牌众多,厂家竞争激烈。
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有壳牌、BP、美孚、道达尔、巴斯夫等。
4. 技术创新升级:润滑油企业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推出了高性能润滑油,逐步替代传统润滑油,为市场带来巨大变革。
5. 绿色环保需求增加:消费者对绿色环保润滑油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润滑油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润滑油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
1. 高性能市场:润滑油行业向高性能、高技术水平领域发展,增加研发力度和产品投资,满足国内外先进应用的需求。
2. 绿色环保:润滑油企业将投资更多资源研发绿色环保润滑油,为市场提供产品,同时也是应对环保压力的需求。
3. 工业化需求: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润滑油需求稳定增长,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4. 海外市场:润滑油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等政策机遇,加强与海外市场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
5. 创新与升级:润滑油企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润滑油市场前景广阔,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意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引领市场发展潮流。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现状(车用油)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猛增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汽车润滑油用量增长速度较快。据统计,1997年全国润滑油年总消耗量约350万吨,其中国产油市场份额为65%。进口油为35%,市场表现为进口油份额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种类繁多的汽车润滑油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外国知名品牌产品的进入,更使国内润滑油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达到白热化。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尽可能大地获取市场份额,了解市场是根本。
2 样本城市分布 本次调查共选择北京等11个城市进行,基本上能代表全国润滑油市场的基本现状。样本具体分布如下(见表1):
表 1 城市样本分布和城市样本数比例 ( % )
城市 样本数 比例(%) 北京 52 11.33 包头 47 10.24 大连 61 13.29 南京 54 11.76 上海 14 3.05 苏州 33 7.19 广州 45 9.80 武汉 52 11.33 太原 56 12.20 深圳 35 7.63 呼和浩特10 2.18 合 计 459 100
3 样本 样本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布见表 2。我们看到在被调查的企业当中,私营企业比例高达47.93%,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形式,说明经营方式灵活的私营润滑油经销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如此众多的私企参与经营与润滑油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不无关系。企业的人员规模及经营规模(见表3、表4)分布以小规模比例最高,它直接体现了润滑油厂家和经销商的营销思路:多网点、小规模是润滑油销售的主要形式。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表 2 样本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布
企业所有制性质 样本数 比例(%) 私营 220 47.9 集体 80 17.43 股份制 61 13.29 国有 49 10.68 联营 21 4.58 三资 14 3.05 其他 14 3.05 合计 459 100
表 3 城市样本分布和城市样本数比例 ( % ) 人员规模 样本数 比例(%) 1-9人 297 64.71 10-19人 95 20.69 20-49人 39 15.03 50-99人 16 3.49 100-499人 7 1.53 500人以上 5 1.09
表 4 样本企业经营规模分布
年营业额(万元) 样本数 比例(%) 50以下 203 44.22 50-100 117 25.49 100-500 95 20.70 500-1000 28 6.10 1000-5000 11 2.40 5000以上 5 1.09 2 我国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的使用环境
2。1 调查对象和范围 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用户的,尤其是直接与润滑油接触的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工。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遍布27个省、市和地区,共有300辆汽车,其中国产车约占90%,进口车占10%;轿车占46%,客车占10%,卡车占21%,其余占13%;1990年以前出厂的约占45%,1990年以后出厂的占55%。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2。2 汽车运行环境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汽车润滑油的使用环境是比较复杂的。 ·道路状况 中国的公路分布很不均匀。华北及沿海地区公路状况较好,有高级公路通过,且公路分布较密,均有多条国道通过;东北及华中地区次之;西北及西南地区公路状况较差,面积大但国道较少,城市多为柏油路,道路条件较好,山区较差。 ·气温特点 东北部的气温较低,冬季较长。夏天最高温度达40℃,冬季最低温度达-39℃左右,大部分地区有较长时间的风沙天气;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夏季长,冬季短,夏季最高温度在40℃左右,冬季最低温度在一6℃左右,空气比较湿润,风沙天气少,但雨季比较多。 ·运行情况 3%的汽车为出租车和公交车,长期处于开开停停状态;西北部地区车辆行使多为山区;东北部则多为灰沙大场所;南方及沿海地区多为平原,车辆运行状况较好。 ·用户信息 目前中国汽车直接用户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的汽车司机、出租车公司的汽车司机,约占97%,仅有3%为私人汽车拥有者。
3 我国润滑油的市场状况 3。1 生产能力 调查中发现,用户使用的发动机润滑油中进口油约占17.67%,国产油占67%,混合使用的占15. 33%。国产车一般用国产的润滑油,进口车一般使用进口的润滑油,但是目前国产高级汽车也使用进口机油。
国产润滑油在品种质量上与国际上的差距是比较大的。美国汽油机油已普及SG级标准,正在推广SH、Sl级机油,而我国在中高档发动机润滑油中主要是QC、QD级中档油,约占80%~90%,而高档油的比例很小。在发动机油中,主要是单级油,多级油仅占10%左右,目前仅有极少数厂家用进口的SG级油,QE、QF级油在市场上不多。
近些年来我国润滑油产量的增长速度(4%以上)一直高于国际的平均增长速度(2%左右),目前我国润滑油综合生产能力列世界第三位。我国国产机油在品种与质量上基本已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但是近年来进口油品大量增力,销售能力已达我国润滑油当前销售量的20%。目前的进口机油主要是美孚、加德士、壳牌等。
3。2 用户用油情况 (1)我国主要车型用油情况 我国的汽车行业由于不断引进国外的汽车生产技术,生产的高级车辆越来越多,对润滑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进口汽车大部分需要SF级以上的油品,有些汽车生产厂家已明确提出需用SG级。我国汽车不同车型用油状况见表1。
表1 主要车型用油状况 系列车型 车辆性质 生产厂 使用油级别 相应的国际标准级别 东风EQ140系列 卡车 二汽 QC SC 解放CA15 卡车 二汽 QB SC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解放CA141 卡车 二汽 QD SD 东风改型系列 卡车 二汽 QF SE SF 桑塔纳 轿车 上海 QF SF 标致 轿车 广州 QF SF 切诺基 吉普车 北京 QF SF 奥迪 轿车 一汽 QF SF 富康 轿车 二汽 QF SF 夏利 轿车 天津 QE SE
(2)用户的知识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汽车所有权的特殊情况,造成不同类型的用户对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和更换等方面的知识各不相同,对汽车综合保养的责任心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个人车用户对汽车综合保养和使用方面的知识水平要比其他性质的用户高些,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汽车用户对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更换和正确使用方面的知识是很贫乏的。这是造成润滑油使用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次调查中表明,大部分用户对许多汽车发动机(一些性能结构参数)和润滑油(理化性能和换油周期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少,对合理更换发动机润滑油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不够,见表2~4。
表 2 用户的发动机知识 项目 不了解此项选择的用户比例 发动机型号 53% 发动机生产厂 63% 发动机压缩比 有无 49% 曲轴箱正压通风装置 40% 有无尾气净化装置 40% 有无废气循环系统 45% 发动机冲程系数 41%
表 3 用户对车辆的保养知识 项目 不了解此项选择的用户比例 换油时废油是否清洗干净 34% 是否经常维护空气滤清器 10% 是否定期更换机油滤芯 10% 是否每天检查润滑油量 28% 是否使用劣质冒牌机油 23%(是) 使用劣质冒牌机油后的主要危害 20%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表 4 用户的润滑油知识 项目 不了解此项选择的用户比例 润滑油牌号 9% 润滑油生产厂 42% 润滑油质量级别 57% 润滑油粘度级别 46% 发动机油箱所需加的油量 9% 润滑油平均消耗量 33% 换油准则 7% 定期换油周期 24% 按质换油周期 46% 是否对在用油定期取样检查 80% 是否采用快速油质检验方法 60% 常用快速油质分析仪生产厂、型号 100% 是否按质换油 44% 是否润滑油变黑作为换油的单一指标 46%(是) 是否检验油的理化指标(水分、闪点、粘度、酸质、铁含量、正戊烷不溶物) 87%
我国汽油的进口关税由入关前的9%降为6%,柴油关税保持不变,仍为6%.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全国年消费润滑油440.54万吨,市场规模达到220亿元人民币。这220亿元的润滑油市场,尽管高端市场份额仅仅占约20%,但利润却占了整个市场的80%,而高端市场的85%却尽数落在以壳牌、美孚、埃索、BP等为代表的洋油手中。这等于说,国产品牌占据了润滑油市场五分之四的大饼,却只分得五分之一的利润。 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将来的润滑油市场将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高端润滑油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二)国产品牌润滑油将掀起树立品牌的热潮,例目前国内的三家主要润滑油:中石油、中石化、统一的形象已经初步建立 (三)国内的润滑油市场将逐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 ⑴油的特质:适应高档车对发动机的严格要求和汽车制造商的出厂规定。相对来说,高档油技术含量较高,对原材料要求严格,市场比较稳定,价格弹性较小。高档油市场60%以上在汽车修理厂,用户的高档车一般希望送修理厂维修和保养换油。中档油市场增长最快、很有潜力。国内各大城市中,由于中档车的保有量增长最快,且城市基于环保要求相继推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使得中档油市场在大城市中进一步扩大;低档油销售走向更多的分布在乡镇及广大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低档油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⑵从地区看:中国润滑油市场可分为沿海市场和内地市场。沿海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市场也更为开放,品牌意识较强,乐于接受国外产品。内地市场经济发展较缓慢,交通正在改善,市场开放度不够,对油品价格较为敏感,品牌意识薄弱,高中档油市场容量较小。品牌主要分部在北京、上海 (3)从广告投放看:都是以户外广告品牌形象宣传为主要;电视广告以车主为补助;行业媒介投放的量相当的小,但一部分客户关注网络广告;国产润滑油缺少强势品牌的号召力。在国产上千个润滑油品牌中,能真正有点品牌价值的恐怕只有"长城"。中石油早在几年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