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2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硬件课时一: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组成部分;- 掌握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的名称和功能;- 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计算机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3.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4. 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 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并通过图片和名称进行展示;- 分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场景,展示计算机的实际用途。
教学评价:- 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组成部分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和了解其功能;-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课时二: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 理解计算机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3. 常见的应用软件及其功能4. 计算机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 利用实例和图片介绍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 简要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并展示不同操作系统的界面;- 学生分组展示常见的应用软件,并介绍其功能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 学生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见的应用软件的功能;-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第二单元:网络与通信(继续按照上述格式细化教案内容)...(根据教材的章节和课时数量,依次编写下去)...。
四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内容01第一单元1 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02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03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04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Unit One My classroom单元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教室布局,这一单元的内容分为主情景图、A、B和C四个部分。
主情景图部分通过学生打扫教室的情景来呈现本单元的重点话题。
A部分主要包含Let's talk、Let's play、Let's learn、Let's do、Let’s spell五个环节。
这部分主要学习询问并回答物品的位置。
B部分主要包含Let's talk、Let's play、Let's learn、Colour and say、Read and write、Let's check,Let's sing七个环节。
这部分继续学习提出行动建议并做出正确反应。
C部分只包含Story time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故事表演。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来展开教学,通过做一做、说一说、演一演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教学目标(一)学习理解1.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Let’s go and see!Where is it?It’s near the window.Let’s clean the classroom.Let me clean the teacher’s desk.2.能听、说、认读单词classroom,window,blackboard,light,picture,door,teacher’s desk,computer,fan,wall,floor.3.能读出符合a-e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根据发音拼写出符合a-e发音规则的单词。
(二)应用实践1.通过句型Where is...?It’s in/on/under/near the...等深入了解文本信息,并正确阐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根底上,会进展简单的名数改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纯熟的进展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教学难点纯熟的进展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第一课时课题:平行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简单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数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
完整版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数学应用及答案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一间房子长18米,宽15米,用边长是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2.要过年了,万德隆超市对某品牌牛奶进行促销,王阿姨带245元去买牛奶,她最多能买到多少箱?牛奶 36元/箱 68元/两箱3.新学期红星小学准备买50个篮球,其中有三家文体超市篮球的价格都是50元,但三家超市的优惠办法各不相同。
A店:买10个篮球免费赠送1个,不足10个不赠送。
B店:每个篮球优惠5元。
C店:购物每满200元,返还现金20元。
为了节省费用,红星小学应到哪家超市购买篮球?请计算说明。
4.学校计划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每台电视机1400元,每台电脑5400元,学校准备了220000元,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5.有8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120克,那么8盒中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7盒茶叶的质量相等。
原来一共有茶叶多少克?6.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2小时后,这辆汽车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7.胜利小学新购买了4200本图书,将这些图书放到书架上,每个书架都有4层,每层可以放50本书。
20个书架够用吗?通过计算说明。
8.“六一”前夕,老师要买13支钢笔作奖品,商场正好有一种钢笔在促销,买五支送一支。
这种钢笔每支15元。
老师买13支这样的钢笔要花多少钱?9.欣欣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下面这种奶糖促销价格如下表。
新阳小学四、五年级同学打算举办一次联欢会,四年级需要购买这种奶糖45千克,五年级需要购买这种奶糖55千克。
(1)每个年级单独购买,一共需要多少元?(2)两个年级合起来购买,可以省多少元?(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0.一辆压路机,每分钟行驶100米,压路机的前轮宽度是20分米。
这辆压路机压路40分钟,可以压平路面多少平方米?11.小点、小蕊和小红坐三辆不同的车上午7点从宿迁出发去苏州。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使学生明白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例2: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例3: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在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例4:亿以内数的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例5: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
例6: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大于还是等于。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小,把尾数都舍去。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1. 关于近似数的问题: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
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
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
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
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万吨。
这里的“万”、“万”都是近似数。
二、数的产生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表示物体个数的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0也是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题目: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正文:第一课时:加法口诀I. 选择题:1. 下列数字中,和7相等的是()。
A. 11B. 18C. 6D. 22. 计算:6 + (21 - 12)=()。
A. 9B. 15C. 18D. 273. 求24 - 18的差是()。
A. 6B. 10C. 16D. 32II. 填空题:1. 17 - _______ = 102. 12 + _______ = 203. 8 + _______ = 18III. 解答题:1. 阅读理解题:小明有18支铅笔,他现在用了8支,还剩下多少支铅笔?解答:18 - 8 = 10小明还剩下10支铅笔。
2. 求解题:(1)小丽家有9个苹果,她今天买了6个橘子,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班级里有27个学生,其中有12个男生,请问班级里有多少个女生?解答:(1)9 + 6 = 15小丽一共有15个水果。
(2)27 - 12 = 15班级里有15个女生。
答案:I. 选择题:1. C2. A3. A1. 72. 83. 10III. 解答题:1.答案:10支铅笔。
2.(1)答案:15个水果。
(2)答案:15个女生。
第二课时:数的读法I. 单项选择题:1. “29”读作()。
A. 二十九B. 二十十九C. 二十九十D. 二十十2. “90”读作()。
A. 九十B. 九十十C. 九十十九D. 九十九十II. 填空题:1. 31读作______。
2. 42读作______。
3. 53读作______。
1. 解答以下题目:(1)52读作______。
(2)80读作______。
解答:(1)五十二(2)八十答案:I. 单项选择题:1. A2. AII. 填空题:1. 叁拾壹2. 肆拾贰3. 伍拾叁III. 解答题:1.(1)五拾贰(2)八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使学生明白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例2: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例3: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在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例4:亿以内数的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例5: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
例6: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大于还是等于。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小,把尾数都舍去。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1. 关于近似数的问题: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
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
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
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
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万吨。
这里的“万”、“万”都是近似数。
二、数的产生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表示物体个数的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0也是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任务: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归纳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1. 数位及数的读写:
- 了解数位的概念及其位置价值;
- 能正确读写四位数及其以下的整数。
2. 数的比较与大小:
- 掌握比较运算符的含义;
- 能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确定它们的关系。
3. 数的顺序比较:
- 掌握比较三个以上数的大小;
- 能够按照顺序比较多个数。
4. 数的组成与拆分:
- 了解数的拆分与组成的概念;
- 能够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将两位数根据十位数和个位数合成。
5. 数的相等关系:
- 掌握相等的概念;
- 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6. 数量与长度:
- 了解数量的概念和长度的测量;
- 能够表示和读写长度。
7. 图形的分辨:
- 掌握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 能够分辨不同形状的图形。
8. 图形的绘制和填色:
- 能够准确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填色。
9. 物体的重量比较:
- 了解重量的概念和轻重的比较;
- 能够比较物体的重量大小。
10. 货币的使用:
-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 能够正确识别各类硬币和纸币。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如下;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6、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7、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9、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10、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11、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位;用“≈”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分: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如:四甲班有44个男同学,29个女同学;这里的“44”“29”都是准确数;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50万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120万吨;这里的“50万”、“ 120万”都是近似数;“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用“=”和“≈”的区别:7580000=758万 7508000≈751万9000000000=90亿 9420000000≈94亿1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14、计算工具的认识:古时:“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1算盘:14世纪,中国发明了算盘;算盘有上下两档,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2计算器:CE或者AC是“清除键”,ON/C是“开关及清屏键”;OFF 是关闭键;15、会用计算器计算和探索规律;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具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3、直线: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5、过点画直线的数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6、角的度量:工具是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7、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8、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如右图,若∠3=25°,则∠4=90°-25°=65°若∠1=25°,则∠2=180°-25°=155°若∠1=25°,则∠3=∠1=25°对顶角相等9、角的分类:(1)锐角<90°;直角=90°; 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2:00或14: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2个整点,即30°×2=60°3:00或15: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3个整点,即30°×3=90°(2)1个平角=2个直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10、钟面时间问题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11、画角的方法:A、用量角器画角如画65°的角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端点和刚画的点来确定另外一条边的位置5画小弧线,标注B、用三角板画角如画75°的角画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标注方法不同,需要标出这个角是由哪几个三角板上的角组合加或减而成的;用三角板可画出所有15°倍数的角,如75°、105°、120°、135°、150°、165°而用“一副两个三角板”可“拼.出”75°、105°、120°、135°、150°这几个角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3、笔算乘法的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如145×12=17404、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1)将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2)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如160×30=4800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注意用两位数去乘三位数时,三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如 105×30=3150105× 3031506、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7、乘法估算:一要注意要符合实际情况,接近准确值; 215×58≈12000二是要将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四舍五入”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数,简化计算;8、乘法验算的方法: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看乘得的积是不是跟原来的积相同;9、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单价单位:元 / 数量单位复合单位每件28元表示为:28元/件每本5元表示为:5元/本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 速度路程÷速度 = 时间速度单位:路程单位 / 时间单位复合单位如:每小时80千米表示为:80千米/时读作:80千米每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例:小明的爸爸每分钟能打50个字工作效率,如果打6分钟工作时间,能打多少个字工作总量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120 ÷ 2 = 60 千米/时求的是速度,单位也要是速度 9、“买N送一”问题的解决:例: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解决方法1:先算实际付的钱数: 16×3=48元再算实际得到的棵数: 3+1=4棵接着算平均每棵实际付的钱数: 48÷4=12元最后算每棵便宜的钱数: 16-12=4元解决方法2:先算总共便宜的钱数: 16×1=16元再算总共得到的棵数: 3+1=4棵最后算每棵平均便宜多少钱: 16÷4=4元10、“够不够”问题的解决:例1: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24×4=96元100元>96 元答:他带的钱够的;计算过程除了应该算出共需多少钱 24×4=96元之外,还应当与带来的钱数进行比较,即 100元>96 元 ,可不用带单位但要注意同样单位的才能比较;例2:小军家距离学校420米,小军上学时平均每分钟走62米,6分钟内他能走到学校吗62×6=372米 372<420答:6分钟内他不能走到学校;解决问题:1、书包每只零售25元,批发买4只送一只;按批发价平均每只只需多少钱2、小刘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他想到7千米外的某地野餐,30分能骑到吗3、校服秋装每套58元,冬装每套82元;四甲班共有学生30名,每人各订一套秋装和冬装,共需多少钱4、汽车每时可行80千米,普通列车比汽车每时快26千米,普通列车30时可行多少路程5、周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在校中餐生约有210人,按每生每餐200克米饭计算,那么准备一期中餐共25餐约需多少千克大米6、鸡场一周收鸡蛋576千克,每18千克装一箱,已经卖掉24箱;1还剩多少千克2还剩几箱7、小明服药,一天2次,每次3片;一瓶药装有50片,可吃几天还剩几片8、小邵带500元去买数学小灵通,买了25套,还剩50元;每套价钱多少9、买4个排球需116元;照这样计算;1348元能买几个2买10个排球要多少元3再买3个排球,共需多少钱10、小明原有30本书,他给小英4本书后,两人的本书同样多;小英原有几本书11、小明原有40本书,小英原有30本书;小明给小英多少本书后,两人同样多12、小明和小英共有70本书,小明给小英3本书后,两人就同样多,原来各几本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不相交两种;2、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4、画垂线的方法:边线重合、平移到点、画线标号;. .5、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直线段的长度叫距离;例:怎样修路最近呢雄壁镇 . 公路6、平行线的画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A A .6、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个性质可以用来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7、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时的要点:用垂直和平行的方法画图,注意标注:长方形要标出一组邻边的长度长和宽,正方形要标出两条边长的长度,或者在旁边写出“长方形”、“正方形”;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9、四边形的特性: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具有“不稳定性”; 应用:推拉门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1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但是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只能画一条高;画高要用虚线;并做出垂足记号12 梯形的底、高和腰:从梯形上底上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有无数条高;但是从底的一个顶点向另一个底只能画一条高;梯形的底是固定的两条边——————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特殊的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可能是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也不可能是等腰梯形;12、 集合图:用集合图来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腰腰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14、四边形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15、图形的裁剪:(1)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被裁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和梯形方法:先确定中心点,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就是中心点,然后画一条通过中心点的虚线,这样就一定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2)梯形:梯形可以被裁剪成两个梯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16、图形的拼组请自己画画看:(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4)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6)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17、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在以下4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用到除法: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 如求180里有几个30——180÷302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 一个数的3倍是270,求这个数—270÷3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如求160是40的几倍——160÷404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240÷63、除法中的数量关系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验算的方法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4、口算除法: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先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再计算.如160÷20=①想:20×8=160,所以160÷20=8.②把160和20末尾的0各去掉一个,相当于算16÷2=8,所以160÷20=8. 理由见“商不变规律”5、“除以”和“除”的不同:读法、意思有不同,常作为考点例:120除以30,列式为:120÷30=4 20除130,列式为:130÷20=6 (10)6、除法估算的方法: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先把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例如7、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分为五步:一看,确定商的位置;二试,确定首先商几;三乘减,把商和除数乘起来再用被除数来减乘积;四比,比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五落,把被除数的个位落下来;8、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大,要把商调小;用五入法试商,商容易偏小,要把商调大;9、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既可以按照四舍五入法试商,也可以采取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十五的方法来试商;10、试商儿歌:一二丢,八九收四六当五来动手四舍商大减去一,五入商小加一好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1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被除数的前三位;(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后根据竖式补充完横式,注意要写余数;12、直接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比较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大小,除数大商就是一位数,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典型考题:□38÷53,要使商是一位数/两位数,□可以填几13、商的变化规律:(1)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2)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或乘以几;(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规律”或商不变性质;简便记法:“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是反向变化的,其余都是同向变化的”14、运用商不变规律简化竖式: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可以运用商不变规律简化竖式,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划掉相同个数的0,按照划掉0后的竖式进行计算,得出的余数如果不是0,还要再添上0,原来各去掉几个就添上几个先将除数看成近似的整十数,再将被除数看成除数估成的整十数的倍数,以此估算出商;如右图15、笔算除法验算的方法:笔算除法的验算一定要用乘法,不可用除法验算用除数与商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16、解决问题应当注意的要点:1常考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其中速度单位是常考点,如:叔叔开车从A地送货到B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用了5小时,回来时少用了2小时,回来..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决方法:①求回来的平均速度,速度=路程÷时间先算出两地路程,也就是去时的路程,同时也是回来时的路程 60×5=300千米再算出回来时的时间:5-2=3小时最后算出回来时的速度,注意速度单位: 300÷3=100千米/时2倍数问题的技巧例题: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00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解法一:可以先算出每一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即求出1倍的量300÷4=75千克再算1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75×12=900千克解法二:也可以算12箱是4箱的几倍 12÷4=3 倍数作为单位不用写出来再算出同样时间内蜜蜂能酿出的蜂蜜 300×3=900千克3最优方案用同样的钱买最多的商品课本80页第19题解决方法:先看哪种方案更优,尽量使用这种方案来买,最后如果有剩余再考虑其他方案例题:商场卖衬衫,一件29元,两件49元,老师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几元解决方法:比较两种方案,“两件49元”的更便宜一件只要不到25元,所以先尽量用“两件49”的方法买,可以买3套共6件,算式为185÷49=3套……38元,2×3=6件,发现最后的余数还可以买一件29元的,38-29=9元,6+1=7件;所以最后可以买到7件,剩余9元;第七单元统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更能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1、条形统计图常用1格代表2个单位,有时还要用半格来代表1个单位;如果要表示的数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或更多的单位,一个代表几个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样比较方便;2、由统计表画统计图的步骤和注意要点:(1)观察表中项目,确定数据项一般为数量和类别项小组名称、年份、时间等(2)确定横纵轴、刻度以及图的类型横向或纵向;(3)画条形,标数据,注意条形的高度要符合刻度,纵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横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下往上;(4)添上图例,根据图例补充完条形的条纹以示区别;(5)标上标题;(6)检查要素是否齐全;4、学会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解决合理安排时间问题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知道每项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3)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就尽量同时做,这样最省时间;2、烙饼问题的解决: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一般的解决方法:公式:烙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烙饼张数×烙每面饼所需的时间烙一张除外例如烙5张饼的时间,每面要烙3分钟, 5×3=15分烙8张饼的时间,每面要烙3分钟, 8×3=24分3、田忌赛马对策论:解决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在与对方比赛时,要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从而获得胜利;。
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目录2021-08-02 04:05:46 46 人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目录_2021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4年级上册课本目录详细目录见下页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目录_2021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4年级上册课本目录详细目录见下页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目录_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下教材课文目录【精编】202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2021 年 5 月版〕1.观潮 2.走月亮 3※.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四上第一单元花牛歌 4※.繁星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语文园地一汉江临泛/〔唐〕王维鹿柴/〔唐〕王维学贵有疑,小疑那么小进,大疑那么大进。
〔清〕陈献章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6.蝙蝠和雷达第二单元 7.呼风唤雨的世纪 8※.蝴蝶的家习作:小小“动物园〞语文园地二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
〔?红楼梦?〕 9.古诗三首暮江吟/〔唐〕白居易题西林壁/〔宋〕苏轼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宋〕卢钺第三单元 10.爬山虎的脚 11.蟋蟀的住宅口语交际:保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三12.盘古开天地 13.精卫填海 14.普罗米修斯 15※·正始? 21.古诗三首出塞/〔唐〕王昌龄凉州词/〔唐〕王翰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第七单元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3※.梅兰芳蓄须 24※.延安,我把你追寻习作:写信语文园地七别董大/〔唐〕高适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26.西门豹治邺 27※.故事二那么第八单元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语文园地八语文学习需要做的事情:阅读、背诵、日记、生活、作文对于学好语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除了字、词、句、章等根底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1. 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根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版秋学期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控数位顺序表中,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取大数,可以比较大数的大小,可以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重写瓦霍“万”和“亿”并作单位的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算出它的对数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例3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要求:1.并使学生重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晓得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连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入关系。
掌控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融合现实素材,并使学生体会亿以内数的意义,培育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教学念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使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中。
掌控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共同组成等科学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念的方法推展至万级。
能够正确地念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工作: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搜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小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备考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可以念吗?(在万以内数据中挑选4条:通常数、中间存有0的数,末尾存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存有0的数,使学生尝试读数)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