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改造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208.13 KB
- 文档页数:9
第二水厂自动化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一、改造目标1.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
2.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4.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
二、改造内容1.设备升级:更换老旧设备,引入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
2.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水质检测设备,实现实时、快速、准确的水质检测。
4.信息化系统:建立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三、改造步骤1.设备更换:对老旧设备进行淘汰,引入新型高效设备。
2.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根据生产需求,搭建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升级水质检测设备,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信息化系统建设:建设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5.系统调试与优化: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四、改造时间安排1.设备更换:预计用时3个月。
2.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预计用时4个月。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预计用时2个月。
4.信息化系统建设:预计用时3个月。
5.系统调试与优化:预计用时2个月。
总计:14个月五、预期效果1.生产效率提高30%。
2.人力成本降低20%。
3.水质合格率提高20%。
4.设备故障率降低30%。
六、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1.设备更换风险:设备更换期间,可能影响正常生产。
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备用设备,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2.系统调试风险:系统调试期间,可能出现故障。
应对措施: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人员培训风险: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
应对措施: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七、改造经费预算1.设备更换费用:500万元。
2.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费用:300万元。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费用:200万元。
4.信息化系统建设费用:150万元。
5.人员培训费用:50万元。
自动化专业转型改造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专业在现代化的生产和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变化,自动化专业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转型和改造。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专业转型改造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自动化专业转型改造的必要性1、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自动化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自动化专业需要进行转型和改造,以培养出具备先进自动化技能的人才。
2、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需要自动化专业的转型改造不仅可以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还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
这有助于提高人才的竞争力,使其在就业市场上更具优势。
3、提升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自动化专业的转型改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有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自动化专业转型改造方案1、更新课程设置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更新。
应增加与先进自动化技术相关的课程,如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最新的自动化技能。
2、加强实践教学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转型改造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建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
3、提升师资水平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适应自动化专业的转型改造,教师应通过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5、推动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也日益国际化。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自动化专业应积极推动国际化发展,引进国际先进的教材和教学理念,同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自动化改造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等目标,我们公司决定进行自动化改造工作。
本文将对自动化改造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二、改造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流程优化,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2. 降低成本:自动化设备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3. 改善工作环境:自动化设备可以承担一些重复、危(wei)险或者繁琐的工作,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满意度。
三、改造过程1. 项目策划:明确改造目标、范围、时间计划和预算等,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制定改造方案。
2. 设备采购:根据改造方案,进行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等因素。
3. 设备安装: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联网,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 运行监控:建立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和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四、改造效果评估1.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自动化改造,生产线的产能得到提升,生产周期缩短,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 成本降低:虽然自动化设备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但通过减少人力成本、降低废品率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可以实现成本的长期降低。
3. 工作环境改善: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一些重复、危(wei)险或者繁琐的工作,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五、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 技术难题:在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需要与设备供应商和专业团队进行密切合作,及时解决问题。
2. 员工培训:员工对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需要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自动化改造工作总结引言概述:自动化改造工作是指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对传统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自动化改造工作的内容和效果。
一、自动化设备引入1.1 引入自动化设备的必要性- 传统生产流程存在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容易浮现人为错误和低效率问题。
- 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1.2 自动化设备的选择和引进- 针对不同的生产环节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
- 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选择可靠、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
- 引进自动化设备需要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1.3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效果- 自动化设备的引入使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和可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 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生产周期缩短,产能大幅度增加。
- 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次品率。
二、自动化系统集成2.1 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的自动化系统。
- 考虑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流的传递,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 合理规划自动化系统的布局和设备的安装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
2.2 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和调试- 将各个自动化设备和组件进行集成,确保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
- 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优化系统的控制算法和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2.3 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建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体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 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 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动化系统,以适应生产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
三、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3.1 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自动化改造需要有专业的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自动化设备操作和故障处理能力。
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建议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等。
然而,为了确保自动化生产线的顺利运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优化。
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的建议,以匡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一、设备更新与升级1.1 更新老旧设备首先,企业应该对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
老旧设备可能存在性能不足、易损坏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
通过更新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从而提高生产线的运作效率。
1.2 引入新技术其次,企业可以考虑引入新的技术来改善自动化生产线。
例如,可以引入机器视觉技术,用于检测产品的质量和准确性;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线的协同性和灵便性。
通过引入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3 优化设备布局此外,优化设备布局也是一个重要的改造方向。
通过合理布局设备,可以减少物料和产品的运输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考虑将设备与机器人集成,实现自动化的物料搬运和产品组装,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二、数据分析与优化2.1 数据采集与监控为了实现对生产线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该加强数据采集与监控。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数据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生产线的瓶颈和问题,为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2.2 数据分析与优化基于采集到的数据,企业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找出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例如,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确定生产线的瓶颈环节,进而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来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和修复,避免生产线停机造成的损失。
2.3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和摹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对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自动化改造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自动化改造是指将传统的人工操作过程转变为自动化的工作流程,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某公司自动化改造工作进行总结,包括项目背景、改造目标、实施过程、效果评估等方面。
二、项目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创造业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决定进行自动化改造。
该公司主要生产电子产品,传统的生产流程存在人工操作繁琐、效率低下、易出错等问题,亟需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
三、改造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减少人工操作,加快生产速度,提高产能。
2. 降低成本:自动化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并且降低废品率,减少资源浪费。
3. 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自动化设备具备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改善工作环境:自动化设备能够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工作强度,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四、实施过程1. 需求分析: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现有工作流程和问题,明确改造目标和需求。
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3.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技术选型结果,进行设备采购,并委托专业团队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4.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自动化设备与现有生产线进行集成,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培训与试产: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进行试产,验证设备性能和稳定性。
6. 正式生产:自动化设备投入正式生产,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五、效果评估1. 生产效率:通过比较改造先后的生产数据,包括产量、生产周期等指标,评估生产效率的提升情况。
2. 成本降低:对改造先后的生产成本进行对照分析,包括人工成本、能耗成本等,评估成本的降低程度。
3. 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对产品质量指标的监测和对照分析,评估自动化改造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影响。
自动化改造方案自动化改造是以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自动化改造方案:自动化改造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对传统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机器人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
机器人的运行方式可以通过编程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过程。
机器人可以承担一些繁重、危险的工作,不仅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同时,由于机器人的运行速度和精度都比较高,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监控和调节。
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到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将其传送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来调节生产线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还可以实现对生产线的优化和改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
通过将AI技术集成到生产线上,我们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AI算法来预测产品的销售量和需求,以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线的排产。
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为了顺利实施自动化改造方案,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要对生产线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适应新的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自动化改造的成本和收益,以便合理安排投资和回报的关系。
总之,通过引入机器人、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1. 引言车间自动化改造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对传统的车间生产流程进行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车间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
本文将介绍车间自动化改造的必要性以及采取的具体方案,包括自动化设备的选择、生产流程的优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等。
2. 车间自动化改造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车间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车间自动化改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2.1 提高生产效率传统车间的生产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存在人为疏忽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投入,并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设备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势,可以快速完成重复性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2.2 提高产品质量人为操作容易出现误操作或疏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自动化设备能够精确操作,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
同时,自动化设备还能够精确控制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得到更加精确的控制和监测。
2.3 降低生产成本传统车间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直接增加生产成本。
而自动化设备一次投资后可以长期使用,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损失。
此外,自动化设备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 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3.1 自动化设备的选择在车间自动化改造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
根据不同车间的生产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备。
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类重复的组装、装配和搬运任务,适用于需要高速、高精度操作的生产环节。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将多个生产工序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和监测。
3.2 生产流程的优化车间自动化改造不仅仅是引入自动化设备,还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的生产流程,找出瓶颈和优化点,重新设计生产流程,使其更加适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线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趋势。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许多企业都开始考虑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方案的实施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生产线的结构、设备的选择、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介绍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方案的实施。
一、生产线结构的改造生产线结构的改造是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第一步。
在进行自动化改造之前,需要对生产线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哪些环节可以进行自动化改造,哪些环节需要保留。
在确定了自动化改造的范围之后,需要对生产线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在生产线结构的改造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线的布局:生产线的布局应该合理,以便于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同时,生产线的布局也应该考虑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2.生产线的流程:生产线的流程应该合理,以便于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生产线的流程也应该考虑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3.生产线的容量:生产线的容量应该与自动化设备的生产能力相匹配,以充分发挥自动化设备的优势。
二、设备的选择设备的选择是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关键。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维护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适用范围和生产线的实际情况。
在设备的选择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性能:设备的性能应该符合生产线的要求,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可靠性应该高,以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线的影响。
3.设备的维护成本:设备的维护成本应该低,以降低生产成本。
4.设备的适用范围:设备的适用范围应该与生产线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以充分发挥设备的优势。
三、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是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核心。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自动化项目升级改造方案doc
自动化项目升级改造方案
一、目的:
1.优化系统结构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2.减少系统维护、维修成本;
3.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数据准确性。
实现上述目标需实施如下改造方案:
二、升级硬件和软件:
1.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升级用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硬件设施,提
供足够的硬件资源,以便系统能够运行较大规模的实时数据处理任务。
2.升级数据库软件,优化数据库性能和实时性,减少数据库错误率,
提高数据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3.升级应用程序,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台开发更多功能,如:工作流设计、信息处理等,以减轻用户操作负担,提高人机交互效果。
4.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改善分析结果准确性。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1.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新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以提高系统性能
和实时性。
2.对系统进行运维和客户服务方面的智能化,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
自动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并根据分析结果自动更新系统。
冷却水监测及氨气报警系统说明书
昆山市兵希药物化工厂
苏州环安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说明
1.概述
2.设计依据
3.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4.控制方案
5.控制系统及仪表选型原则
6.仪表选型
7.仪表配管设计
8.仪表接地
9.仪表施工和安装
1.概述
该工程为昆山市兵希药物化工厂冷却水监测自动化改造项目
2.设计依据
业主提供资料和设计要求
工艺和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
3.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HG/T20505-2000 《过程测量与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符号》 HG/T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HG/T20508-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T20509-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T20511-2000 《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定》
HG/T20512-2000 《仪表系统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HG/T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HG/T21581 《自控安装图册》
4.控制方案
4.1控制要求
该项目为自动化改造项目,现场仪表信号均接入原有的控制系统。
4.2控制方案
4.2.1本项目控制系统由原有控制系统和现场检测仪表、电动阀门组成;
4.2.2原有控制系统对整个装置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工艺生产工程中
的所有温度、压力等参数均引入其中。
5. 控制系统及仪表选型原则
本项目仪表的选用以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性能稳定、有完善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为原则,满足该项目对自动化仪表的需要。
该装置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现场仪表均采用隔爆型仪表
6.仪表选型
6.1现场仪表的防护等级为:IP65,现场变送器选用智能型
6.2现场仪表信号为:4-20mA;HART等
6.3压力仪表选用:不锈钢压力变送器
控制阀选用:电动切断球阀
编码器选用:欧姆龙防爆编码器
7.仪表配管
测量管线(包括阀门和管件)的材质,应按被测介质的物性、温度、压力等级和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且不得低于工程规定的“管道材料等级表”的要求。
非腐蚀性介质的测量管线材质,宜选用碳钢或不锈钢。
腐蚀性介质的测量管线,应选用与工艺管线或设备相同或高于其防腐性能的材质。
测量管线不宜采用埋地的敷设方式,应采用架空敷设方式,固定应美观牢靠,减少弯曲和交叉。
测量管线的敷设,应避开高温、工艺介质排放口、易泄漏、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振动及妨碍检修等场所。
测量管线水平敷设时,应有1/10~1/100的坡度,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夹带的气体或冷却液。
8.仪表接地
根据设计规程要求,仪表系统设计有工作接地系统和保护接地系统。
2套接地系统汇总到接地站后,由电气专业引入接地极。
接地电阻<=1欧姆。
能够满足控制系统及仪表要求。
电缆屏蔽层接入工作接地系统。
盘装仪表壳体、机柜壳体、交/直流电源接地端子等共用保护接地系统。
在现场侧的桥架、保护管等金属构件,在现场就近接入现场的按地站
9.仪表施工和安装
仪表工程的施工,应无条件满足中国强制性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的要求;应严格按照中国国家标准《自动化
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93-2002)进行仪表的检验,验收标准应遵守中国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1);仪表的安装应按照本设计的“仪表安装图”进行,当安装图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按照中国行业标准《自控安装图册》(HG/T21581-95)施工,特别是支架、立柱、穿墙部分。
施工中的基本要求:
(1) 电缆、管线施工:现场仪表的电缆桥架,穿线管,支线敷设由施工单位本着避开高温、腐蚀、机械损伤、不影响交通及整齐美观的原则进
行施工,另与电气相关控制点电缆(由电气专业提供电缆)接线由仪
表专业完成电气专业配合施工。
(2) 现场仪表的安装:现场仪表的安装应优先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施工。
带有引远安装的变送器的安装,按照本设计的安装图安装,并参考安
装图的标准图册。
(3) 测量管线、穿管敷设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50*50*4的角钢固定。
所有管线及安装支架均涂上防锈漆。
工厂控制策略
一 概述
二 控制系统组成
三 生产的控制和联锁
一 概述
本控制策略适应于昆山市兵希药物化工厂冷却水监测自动化改造项目
二 控制系统的组成
本项目控制系统由原有控制系统和现场检测仪表、电动阀门组成,原控制系统不在本设计范围。
三 生产的控制和联锁
(1)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通过流量传感器采集冷却水流量数据,并将数据送至流量积算仪进行监控,当冷却水流量小于设定安全流量时,系统自动切断蒸汽阀,并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于氨气储罐侧安装氨气报警探头,在发生氨气泄漏事故时,氨气报警系统自动打开喷淋电磁阀,并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I/O信号一览表
仪表位号 FS0101 MV0101 FK0101 用途 冷却水流量采集 蒸汽主管切断阀 流量监测报警 仪表类型 流量变送器 智能仪表 仪表型号 LWGY-D50 LK-801
测量范围 4~40m3/h
信号类型 4~20mA 开关 备注
电缆表
电缆编号 FS0101 SC MV0101 SC SV0101 SC 型号规格 BV 2*0.5 BV 2*1.0 BV 2*0.5 材料
长度
起点 FS0101 MV0101 SV0101 终点 防爆电箱 防爆电箱 AS0101 备注
电气元件清单
名称 流量传感器 氨气报警器 安装位置 冷却水总管 氨气储罐侧 型号 LWGY-D50 LK-801
材质 316 铝合金 接头尺寸 DN50法兰 1/2NPT内螺纹 测量范围 4~40m3/h
测量精度 1%
输出信号 4~20mA 开关量 防护等级 IP65 IP65
安装固定形式 法兰 螺钉 电动阀 电磁阀 安装位置 蒸汽总管 水管 型号 Q941F‐16P ZBSF‐25
材质 304 304
阀形式 电动球阀 电磁阀 阀芯形式 球阀 柱塞
阀口径 DN32 DN25
工作电压 AC220V DC24V 防护等级 IP65 IP65
连接形式 法兰 内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