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40.50 KB
- 文档页数:12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1.我国正在自主研发新型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项目,如果此项目得以研究开发并付诸实现,有可能使核资源寿命延长数倍。
关于聚变和裂变,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 是裂变反应B. 聚变和裂变反应中都存在质量亏损C. 裂变反应以释放核能为主,聚变反应以吸收核能为主D. 核越重,比结合能越大【答案】B【解析】H+H He+n是轻核聚变反应,所以A错误;聚变和裂变反应都释放能量,所以都存在质量的亏损,故B正确;C错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就越高,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 F先增大后减小B. F不断增大C. 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答案】B【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上图可知,F和T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以将这三个力放在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内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缓慢变化的过程,重力保持不变,F与T的方向始终垂直,且三个力始终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故由图可知,F的大小不断增大,拉力T的大小不断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人的速度为v,人的拉力为F(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船的速度为v cos θB. 船的速度为v sin θC. 船的加速度为Fcosθ−fmD. 船的加速度为F−fm【答案】C【解析】AB. 船运动的速度是沿绳子收缩方向的速度和绕定滑轮的摆动速度的合速度。
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v人=v船cosθ.则有:船的速度为v船= v 人cosθ,故AB错误;CD. 对小船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则有Fcosθ−f=ma,因此船的加速度大小为Fcosθ−f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绳子收缩的速度等于人在岸上的速度,连接船的绳子端点既参与了绳子收缩方向上的运动,又参与了绕定滑轮的摆动;根据船的运动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人拉绳子的速度,及船的加速度.4.如图所示,某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落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力,该运动员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v0tanθgB.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2v0tanθgC.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v0cosθD.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v0sinθ【答案】B【解析】设运动员在空中飞行时间为t,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yx =12gt2v0t=gt2v0=tanθ,则有飞行的时间t=2v0tanθg,故B正确,A错误;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y=gt=2v0tanθ,运动员落回雪坡时的速度大小为:v=√v02+v y2=v0√1+4tan2θ,故CD错误;所以选择B.【点睛】运动员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斜面倾角的正切等于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从而求出运动的时间;因此可求出竖直方向的运动速度,求解运动员落点时的速度大小5.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不可求得的是:A.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B.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C. 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 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则可求得水星的角速度与金星角速度之比为;根据,可得,所以可求出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根据,可求得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根据,则,知道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后,可求得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会泽一中2018年秋季学期12月考试卷高二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且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的对应方框涂黑。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126分)考试中可能要用到的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Cl-35.5 Na-23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1-18题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C、H、O、N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必需元素B.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其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C.人若过多地摄入脂肪类食物,可能会诱发动脉硬化D.缺铁可能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2.下列关于豌豆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A.及时排涝,能防止豌豆根细胞受乳酸毒害B.豌豆叶片黄化时,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会减少C.豌豆种子萌发时,不同部位细胞的蛋白质产生差异而核酸无差异D.豌豆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长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促进细胞的代谢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A.①④⑥B.①⑥C.②④⑤D.①③⑤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浆细胞经主动运输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C.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长期营养不良引起②增多5.下图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代表血糖,则正常人的平均含量为80-120g/LB.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a→b段出现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若X代表CO2,则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在b、d时最兴奋D.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6.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
会泽一中2019年春季学期半月考试卷1高一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1.下面有关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 牛顿在实验中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C.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物体下落时间太短,不易测量,因此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来测量时间,然后再把得出的结论合理外推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3. 如图,桌面上有一上表面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小球将落在桌面上的( )A. A点B. B点C. O点D. 无法确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必然与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B. 加速度增大的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5.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地球表面附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都是不同的B. 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在同一地点,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较大C. 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但与物体所在地理位置有关,赤道上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D. 同一地点,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6. 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 乙车始终在甲车前面运动B. 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 t1时刻,两车相遇D.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拉伸的方向B.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C.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8. 如图所示,不计绳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物体A的质量为M,水平面光滑.当在绳的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且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当在绳的B端施以F=mg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A的加速度为a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是()A. a1=a2B. a1>a2C. a1<a2D. 无法确定9. 如图所示,当A、B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时,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A的左端,使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A、B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N1;若水面粗糙,此时在恒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A、B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N2,则有关a1、a2和N1、N2的关系正确的是()A. a 1>a2B. a1=a2C. N1=N2D. N1>N210.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 B.C. GD.11. 如下图所示,A,B两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的斜面光滑。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将变为原来的()A.4倍B.2倍ﻩC.1倍ﻩ D.0。
5倍2.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匀强磁场B的边缘恰好与a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A.1:1B.1:2C.1:4 D.4:13.如图,长为2l的直导线折成边长相等,夹角为60°的V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该V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A.0 B.0。
5BIl C.BIlD.2BIl4.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理想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
50A和1.0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理想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
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输出功率为()A.40W B.32W C.47W D.48Wﻬ5.目前世界上正研究的一种新型发电机叫磁流体发电机,如图所示表示它的发电原理: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负电的粒子,从整体来说呈中性)沿图中所示方向喷射入磁场,磁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这时金属板上就聚集了电荷。
在磁极配置如图所示的情况下,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A板带正电B.有电流从b经电阻流向aC.金属板A、B间的电场方向向下ﻩD.等离子体发生偏转的原因是离子所受洛伦兹力小于所受电场力6.如图所示,正点电荷放在O点,图中画出它产生的电场的六条对称分布的电场线。
会泽一中2019年春季学期半月考试卷1高二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且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的对应方框涂黑。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126分)考试中可能要用到的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S-32 Cl-35.5 Na-23 Cu-64Mg-24 Si-28 Fe-56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1-18题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粒与T2噬菌体的D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B.染色体与核糖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成分C.生长激素与抗体都能向细胞传递信息D.RNA聚合酶与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确定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快C.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不同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需用碘液进行鉴定3.下列有关基因、性状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表现的性状只受基因型的控制B.生物体的性状与基因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一定不相同4.某科研人员以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会泽一中2018年秋季学期半月考试卷1 高二 理科综合14.我国正在自主研发新型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项目,如果此项目得以研究开发并付诸实现,有可能使核资源寿命延长数倍。
关于聚变和裂变,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 .n He H H 10423121+→+是裂变反应B . 聚变和裂变反应中都存在质量亏损C . 裂变反应以释放核能为主,聚变反应以吸收核能为主D . 核越重,比结合能越大15.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 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 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 . F 先增大后减小B . F 不断增大C . 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 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16.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 ,水的阻力恒为f ,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人的速度为v ,人的拉力为F (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此时船的速度为θcos vB . 此时船的速度为θsin vC . 此时船的加速度为m fF - D . 此时船的加速度为mF θcos17.如图所示,某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落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 0,不计空气阻力,该运动员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g v θtan 0 B .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gv θtan 20C .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θcos 0v D .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θsin 0v 18.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1θ;金星转过的角度为2θ(21θθ、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不可求得的是:A .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B .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C . 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 . 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19.一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开始向上起跳,经Δt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A . 地面对他的冲量大小为mvB . 地面对他的冲量大小为mv +mg Δt ,C .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D .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21mv 220.一质量为2kg 的物块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A . t=1s 时物块的速率为1m/sB . t=3s 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为6m/sC . t=4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kg•m/sD . 0~4s 时物块受到的冲量为7N·s21.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且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的对应方框涂黑。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1. 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 研究篮球被抛出后的运行轨迹C. 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D. 观察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2. 下列对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所选定的参考系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B. 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时,必须选择三楼的地板为参考系C. “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D. 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3. 关于描写红军长征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日”是时刻C. 红军在远征中可以看做质点D. “八万里”是位移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B.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间隔C.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5.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时间内的x—t图O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b做曲线运动B.在0-tˊ时间内,a、b的位移不同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同C.在tO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D.在0-tO相同6.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时间B. 路程C. 加速度D. 电阻7.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8.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 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D. 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9.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不一定增加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一定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一定不断变小10.如图为一质点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B. 在前10s内质点经过的位移大小是20cmC. 第1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 第4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11.以下描述的情景可能出现的是()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却不等于零B.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却保持不变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向东,而其加速度方向却向西D. 物体做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在减小,但速度却在增大12.如图所示,2016年12月20日,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和时速25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沪昆高铁云南段“试跑”,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高速动车组1min内,时速由“0”瞬间飙升至“130公里”,驶出1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in末的速度约为72.2m/sB. 1min末的速度约为36.1m/sC. 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6.67m/sD. 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63.1m/s第Ⅱ卷(共50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C.D.【答案】A【解析】当拉力水平时,物体匀速运动,则拉力等于摩擦力,即:;F=μmg当拉力倾斜时,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可知摩擦力为:f=μF N F N=mg−Fsinθf=μ(mg−Fsinθ)f=Fcos600=12F代入数据为:1μmg=μ(mg−32F)2联立可得:,故选项A正确。
μ=33点睛:拉力水平时,二力平衡;拉力倾斜时,物体匀速运动,依然是平衡状态,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题。
2.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 ,加速度为,速度为v 1;地球半径为R ,赤道上物体随地球a 1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速度为v 2,则( ) A. v 1v 2=R rB. a 1a 2=r R C.v 1v 2=Rr D. a 1a 2=R r 【答案】B 【解析】【详解】A 、C 、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v =rω知,,故A 、Cv 1v 2=rR 错误.B 、D 、根据a =rω2知,,故B 正确,D 错误.a 1a 2=rR 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同步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物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结合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分析判断,注意赤道上的物体不是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用手托往,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
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 hB. 2hC. 1.5hD. 2.5h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a 球上升高度h 时,两球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a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3mgh=mgh+•(3m+m )v 2解得:v=,此后绳子恰好松弛,a 球开始做初速为v=的竖直上抛运动, 再对a 球,根据机械能守恒:mgh+=mgH解得a 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1.5h . 故选:B视频4.如图,质量为m 的人在质量为M 的平板车上从左端走到右端,若不计平板车与地面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在车上行走时,车将向右运动B. 当人停止走动时,由于车的惯性大,车将继续后退C. 若人越慢地从车的左端走到右端,则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越大D. 不管人在车上行走的速度多大,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都相同 【答案】D 【解析】A 、人与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人+Mv 车=0,故车的方向一定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反;故人与车的速度方向相反,人在车上向右行走时,车将向左运动,故A 错误;B 、因总动量为零,故人停止走动速度为零时,车的速度也为零,故B 错误;C 、D 、因人与车的运动时间相等,动量守恒,以人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mx 人-Mx 车=0;故车与人的位移之比为:不变;则车的位移与人的运动速度无关,不论人的速度多大,车在地面x 车x 人=mM 上移动的距离都相等;故C 错误,D 正确。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卷物理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 研究篮球被抛出后的运行轨迹C. 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D. 观察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对于轨道没有影响,可以忽略,故A能看成质点;研究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卫星的形状可以忽略,故B能看成质点;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此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故C能看成质点;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故D不能看成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名师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下列对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所选定的参考系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B. 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时,必须选择三楼的地板为参考系C. “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D. 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详解】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故A错误;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时,可以选择三楼的地板为参考系,但不是必须选择三楼的地板为参考系。
故B错误;“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系的。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且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的对应方框涂黑。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1. 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 研究篮球被抛出后的运行轨迹C. 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D. 观察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2. 下列对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所选定的参考系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B. 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时,必须选择三楼的地板为参考系C. “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作为参考系的D. 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3. 关于描写红军长征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日”是时刻C. 红军在远征中可以看做质点D. “八万里”是位移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B.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间隔C.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5.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 O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b做曲线运动B.在0-tˊ时间内,a、b的位移不同C.在t O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同D.在0-t O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6.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时间B. 路程C. 加速度D. 电阻7.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8.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 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D. 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9.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不一定增加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一定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一定不断变小10.如图为一质点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B. 在前10s内质点经过的位移大小是20cmC. 第1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 第4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11.以下描述的情景可能出现的是()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却不等于零B.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却保持不变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向东,而其加速度方向却向西D. 物体做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在减小,但速度却在增大12.如图所示,2016年12月20日,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和时速25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沪昆高铁云南段“试跑”,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高速动车组1min内,时速由“0”瞬间飙升至“130公里”,驶出1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in末的速度约为72.2m/sB. 1min末的速度约为36.1m/sC. 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6.67m/sD. 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63.1m/s第Ⅱ卷(共50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1.我国正在自主研发新型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项目,如果此项目得以研究开发并付诸实现,有可能使核资源寿命延长数倍。
关于聚变和裂变,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 是裂变反应B. 聚变和裂变反应中都存在质量亏损C. 裂变反应以释放核能为主,聚变反应以吸收核能为主D. 核越重,比结合能越大【答案】B【解析】H+H He+n是轻核聚变反应,所以A错误;聚变和裂变反应都释放能量,所以都存在质量的亏损,故B正确;C错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就越高,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 F先增大后减小B. F不断增大C. 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答案】B【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上图可知,F和T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以将这三个力放在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内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缓慢变化的过程,重力保持不变,F与T的方向始终垂直,且三个力始终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故由图可知,F的大小不断增大,拉力T的大小不断减小,故ACD错误,B 正确,故选B.3.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人的速度为v,人的拉力为F(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船的速度为v cos θB. 船的速度为v sin θC. 船的加速度为D. 船的加速度为【答案】C【解析】AB. 船运动的速度是沿绳子收缩方向的速度和绕定滑轮的摆动速度的合速度。
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v人=v船cosθ.则有:船的速度为v船= ,故AB错误;CD. 对小船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则有Fcosθ−f=ma,因此船的加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绳子收缩的速度等于人在岸上的速度,连接船的绳子端点既参与了绳子收缩方向上的运动,又参与了绕定滑轮的摆动;根据船的运动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人拉绳子的速度,及船的加速度.4.如图所示,某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落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力,该运动员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B.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C.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D.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答案】B【解析】设运动员在空中飞行时间为t,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则有飞行的时间,故B 正确,A错误;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y=gt=2v0tanθ,运动员落回雪坡时的速度大小为:,故CD错误;所以选择B.【点睛】运动员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斜面倾角的正切等于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从而求出运动的时间;因此可求出竖直方向的运动速度,求解运动员落点时的速度大小5.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金星转过的角度为(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不可求得的是:A.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B. 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C. 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 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金星转过的角度为,则可求得水星的角速度与金星角速度之比为;根据,可得,所以可求出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根据,可求得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根据,则,知道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后,可求得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选项A是错误的。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定律。
6.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开始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A. 地面对他的冲量大小为mvB. 地面对他的冲量大小为mv+mgΔt,C.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D.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答案】BC【解析】【详解】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化v,则由动量定理可得:I-mg△t=△mv=mv;故地面对人的冲量为I=mv+mg△t;故A错误,B正确;由于支持力没有位移,故地面对人做功为零;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点睛】在应用动量定理时一定要注意冲量应是所有力的冲量,不要把重力漏掉.另外地面对人是否做功的问题是易错点,要根据功的概念去理解.7.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A. t=1s时物块的速率为2m/sB. 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kg m/sC. 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kg m/sD. t=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答案】B【解析】由动量定理有Ft=mv,解得,t=1 s时物块的速率,A正确;F–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冲量,所以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B正确;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C错误;t=4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速度不为零,D错误。
【名师点睛】求变力的冲量是动量定理应用的重点,也是难点。
F–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冲量。
8.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
取g=10 m/s2,则:甲乙丙A. 第1 s内推力做功为1 JB. 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0 JC. 第1.5 s时推力F的功率为2 WD. 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3 W【答案】BD【解析】A、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没有位移产生,故做功为0,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第3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 N,故,由v-t图像知,第2 s 内物体的位移,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B正确;C、第1.5 s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故推力的功率为3 W,故C错误;D、第2 s内推力F=3 N,推力F做功,故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根据V-t图和F-t图可知:第1s内推力没有克服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一直静止没有运动;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第3s内做匀速运动可知此时,根据功、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公式可求得各选项的结果。
第Ⅱ卷(共174分)9.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某次实验中在坐标纸上描出了a、b、c、d四个点。
(1)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C.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2)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 ___(用L、g表示)。
【答案】(1). C(2).【解析】【详解】(1)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关键的地方是要保证小球能够水平飞出,只有水平飞出时小球才做平抛运动,所以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是为了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a、b、c、d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因此它们的运动时间间隔相等;在竖直方向上:△y=gT2,由题可知△h=L,带入解得:T=;在水平方向上:x=2L=v0T,解得:v0=2L/T=2;1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将两物块A和B用轻质细绳连接并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用天平测出A、B两物块的质量m A=300 g,m B=100 g,A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B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为T=0.02 s,则:(1)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ΔE p=__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用v表示物块A的速度,h表示物块A下落的高度.若某同学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 1.15(2). 1.18(3). 在误差范允范围内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4). 9.70【解析】【详解】(1)根据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则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m A-m B)gh=0.2×9.8×(38.4+21.6)×10-2J=1.18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图线的斜率:,代入数据得:g=9.70m/s2。
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依次静止放置小物块C和A以及光滑曲劈B,A、B和C的质量分别为2m、2m和m,劈B的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且劈B足够高,现让小物块C以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与A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小物块A又滑上劈B。
已知重力加速度g.求:(1)C与A碰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物块A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答案】(1),方向水平向左,,水平向右(2)【解析】本题考察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相结合的问题。
(1) 规定向右为速度正方向,C、A碰后的速度为别为v1和v2,AC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联立解得:、即碰后C的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A的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2)A在B上上升到最大高度h时两者达到共同速度,设此共同速度为v。
此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12.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与水平地面相切于点,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一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点正上方的点以大小的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恰好沿点的切线方向进人并沿圆弧轨道运动,最终停在点。
已知物块从点运动到点历时t=1.2s,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