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业园、总部基地规划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5.76 MB
- 文档页数:9
工厂园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一、引言在工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工厂园区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工厂园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园区建筑设计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二、总体规划1. 规划目标本园区建筑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创建宜人、高效的工厂园区,提供符合现代化工业需求的建筑和设施,满足租户和员工的各项需求。
2. 园区布局考虑到工厂生产流程、物流需求和员工活动,园区布局应合理规划各项建筑与景观,打造一个优雅、便捷、协调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3. 建筑风格园区建筑风格应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相融合,既满足实用性,又体现品牌形象和独特性。
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园区建筑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注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使园区成为社会责任感的典范。
三、建筑设计要素1. 建筑形式根据园区用途和功能需求,设计合适的建筑形式,包括主要厂房、办公楼、研发中心、公共设施等。
2.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确保生产流程、物流通道和员工活动的顺畅进行,同时注重空间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3. 建筑材料与结构选择适用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 绿化和景观设计园区建筑设计方案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绿化景观的规划,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闲环境。
四、设施与配套1. 办公设施为园区内的租户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包括设备设施、通信网络、会议室等。
2. 网络与信息技术支持提供高速网络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满足租户对数据传输、系统管理和安全保障的需求。
3. 停车场与交通规划合理的停车场和交通系统,保证员工和访客的便捷出行。
4. 餐饮与休闲设施提供各类餐饮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为员工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服务。
五、安全与防护1. 消防系统设计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灭火设备、疏散通道、消防控制室等,确保园区安全。
2. 安全监控系统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和系统,保障园区内的安全和秩序。
3. 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园区内的空气、水质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治理。
1. 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状况该项目地块位于天回镇街道办事处甘油、白塔、明月社区内,北新干道以东、川陕路以西、天丰路以北、绕城高速以南,周边交通体系异常发达。
依托城市物流干道,城北区域内设有五块石市场、荷花池市场、金府市场、富森美家居等专业市场。
项目地块基础设施完善,用水、用电、用气、通讯、交通都十分方便。
2. 园区建设必要性和优势条件2.1必要性园区项目的上马可以为政府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项目建成后通过厂房的租赁、办公销售、以及招商引资可实现集体经济的大幅度增收。
项目征用地块通过拆迁补偿来保障农民收入,同时工业生产、组装、物流等项目的引进可为该区域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2.2 优势条件区位优势:本项目所在地是成都北大门的标志性节点,位于城北物流核心区域,人气鼎盛,工商业气氛浓厚。
交通优势:本项目所处位置交通极其方便,有北新干道、川陕路、绕城高速等主干道路,有火车北站、城北客运站、火车东站等交通枢纽的物流供应。
市场优势:本项目有五块石市场、荷花池市场、金府市场、富森美家居等专业市场的需求支持,发展前景看好。
政策优势:金牛区委区政府为实现金牛区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强区的战略部署,整体规划了金牛高科北区,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方案。
另:·工业区大部分用地尚未开发,利于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建设;·可以利用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企业内迁的机会,可借用其品牌效应,为园区本身及园内其它企业的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较丰富的山水资源与自然景观,利于景观组织与设计;·邻近主城区,可获得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工业园区内无重要的公共设施和工矿企业,建筑物基本上都是民房和小型乡镇企业,拆迁容易;·享有国家西部开发和成都市金牛区的众多政策优惠,为本区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要求成都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工业园区规划方案(一):(一)概述xx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其他略)(二)园区现状分析1、园区基本概况:xx植物园所在地是xx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xx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2、位置及范围:xx植物园位于xx市雁峰区,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距离市中心5公里。
植物园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400-1000米,规划面积为219公顷,其中近期规划面积为109公顷,远期规划面积为110公顷。
3、存在的问题(1)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2)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1、建设条件(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水:xx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
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xx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3)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内含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值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2、交通条件公路:xx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xx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xx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
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建中。
民航: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170公里,行程约2小时。
铁路:境内京广铁路与京广港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未来的xx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
3、区位条件xx植物园距离xx市中心只有5公里,与旅游胜地南岳较近,距离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名人故居一步之遥,随着xx建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xx植物园作为现代生态林业休闲观光景点必将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xxxx工业园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一、概况xxxx汽车模具是专门从事汽车车身设计及汽车钣金件模具、夹具、检具开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公司拟选择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工业园,该地块北至永丰路、南至和平路、西至保顺路、东至红光路。
该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4378.80平方米。
基地均为农田,并有大陆自然水系。
地势基本平坦,无明显高低变化,原场地标高在7.0m左右。
二、规划目标及指导思想(一)规划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同时结合现有周边人文环境,合理用地、节地,力争建设一个空间层次丰富,功能完备的、人性化、朝气蓬勃的现代化企业。
该项目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包括研发大楼、食堂、综合楼、铸造厂房、夹具厂房、外板模具厂房、塑料模具/检具厂房、钢板模/小批量厂房、激光拼焊/热压成型厂房及厂区道路等相应的辅助设施。
二期工程为夹具二期厂房及外板模具厂房,以充分节约投资。
(二)规划设计原则。
1、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城市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2、以实用经济为原则,科学布局空间,合理组织交通,力求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人性化办公生产环境。
4、以适当的建筑语汇表示特定的建筑气质,理性的简约与自制和感性的形式创意与审美取向,反映现代工业园的文化特征。
三、规划设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3、《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现行的相关规划、建筑设计规范。
8、甲方的设计委托书四、总体布局1、结合自然地形与空间现状、建筑与周围环境、地域风貌与传统文脉,确定其环境与建筑总体的空间布局相结合。
2、充分利用地形,有效控制土方平衡。
3、功能分区合理、内外交通路网清晰,人流车流有序。
4、人流主入口位于和平路北侧,物流出入口有三个,分别位于保顺路东侧、永丰路南侧以及红光路西侧,能更有效的利用厂区的地形,厂区设环形道路,使厂区人流、物流更为有序、顺畅。
工业园规划案例工业园是指为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研发、办公、生活等综合配套服务的区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工业园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产业布局等诸多因素,以实现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将以某工业园规划案例为例,探讨工业园规划的具体实践。
首先,工业园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
在该案例中,规划者充分利用了现有土地资源,合理划分了不同功能区,包括生产区、研发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
生产区布局紧凑,便于企业生产作业;研发区配备了现代化的研发设施,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办公区和生活区则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其次,交通规划是工业园规划中的关键环节。
在该案例中,规划者充分考虑到工业园的交通便利性,规划了便捷的交通网络。
主干道宽阔通畅,便于货物运输和员工出行;公共交通线路覆盖全面,方便员工通勤;同时,规划者还充分考虑了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打造了便利的骑行和步行环境,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再者,环境保护是工业园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该案例中,规划者充分考虑了工业园的环境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例如,规划了绿化带和水系,改善了工业园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实行严格管控,确保环境质量达标;此外,还规划了垃圾处理设施,实现了工业园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产业布局是工业园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在该案例中,规划者精心设计了产业布局,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
规划者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了工业园的产业升级;同时,还规划了一批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如物流中心、展示中心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综上所述,该工业园规划案例充分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和产业布局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工业园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协调,以实现工业园的良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基地B-10-010203地块设计任务书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基地B-10-01/02/03地块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总部基地总占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
功能上,基地以一带两环、一心多片的整体布局,规划有60多栋层次多样的总部楼宇,满足个性化总部办公需要。
环境上,以中央绿地公园、星湖街高架下公园、沿街绿地以及屋顶绿化,构筑特色生态系统;配套上,以创新支撑、商务配套为基础,引进具有特色性、主题性、参与性、娱乐性的商业服务项目,将打造成集总部办公、商务休闲、时尚文娱、交通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门户枢纽和总部经济集聚区。
本项目主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园区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等三大新兴产业,引进高新技术领域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总部、研发总部、结算中心、销售总部等职能型总部,大型制造业企业扩大整合的管理、销售总部,大型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总部、上海等一线城市溢出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总部等。
兼顾最终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和效益的充分汇聚,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2、基地情况项目位于企业总部基地范围内,园区高铁站北,跨春路南、瑞丰路东、支一路西,由3个地块(B-10-01/02/03)组成,总占地面积约7.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暂定约47.3万平米(地上约30.6万平米,地下总面积约16.7万平米,其中车库及配套用房15.4万,局部商业约1.3万平米,另有轨道8号线站点约2.1万平米已设计完成需设计配合)。
地块南侧为即将运营的轨道3号线及其站点,即将建设的轨道8号线站点位于02地块(与项目整体设计、建设),03地块东侧预留有轨道12号线线位及站点,3条线互为换乘。
地块北侧预留有市政与地块内地库连接的地下通道及市政管廊,另按园区高铁站线位调整远期规划,还将考虑南北向穿越至和路的地上、地下通道。
(附件1-3)按规划要求,地块内拟建2栋不高于80米的塔楼、1栋180米塔楼、1栋200米塔楼办及相应裙房、地库(约2000辆机动车),初步业态规划请见附件,控制性规划指标参附件(除容积率、建筑高度外,其他可根据方案进行优化,建议调整,03地块西南角下沉广场用地需结合建筑统一设计)3、整体定位(1)产业高地1)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研发基地和区域型职能总部2)科技、研发、制造等行业优质企业培育发展平台3)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器(2)服务平台1)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起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2)商务服务平台:打造服务整个园区的配套服务平台(3)区域门户及交通核心1)在既有城市设计基础上,突出打造核心地块的门户形象2)整合高铁、轨道、区域交通资源,打造TOD开发模式的区域标杆4、建设目标本项目是苏州工业园区重要门户、大型铁路-轨道交通枢纽、战略新兴产业总部核心区域,具备完善的交通集散、研发、办公、商务配套、公共服务等功能。
建筑企业总部基地方案策划建筑企业总部基地方案策划一、背景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建筑企业总部基地的建设和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合适的总部基地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办公、生产和研发等各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目标1. 提供现代化的办公和生产环境,提高工作效率2. 集中资源,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3. 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公共设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4.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三、基地选择建筑企业总部基地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地理位置:基地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企业员工出行和物资运输2. 基础设施:基地周边应有完善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3. 土地面积:基地的土地面积应足够大,以容纳企业规模的发展4. 自然环境: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应优美,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四、基地规划1. 办公区域:提供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包括办公楼、会议室、员工休息区等。
办公楼应具备良好的光线、通风和隔音设施,员工休息区应设有绿化和休闲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2. 生产区域:提供适合企业生产的车间和仓库,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
车间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仓库应满足企业的存储需求。
3. 研发区域:提供创新的研发环境,包括实验室、技术中心等。
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技术中心应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料和交流平台。
4. 公共设施:提供餐厅、商店、健身房等公共设施,满足员工的日常需求。
餐厅应提供健康和营养的饮食,商店应供应便利的生活用品,健身房应提供多样化的健身设施。
5. 环境保护:在基地规划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包括绿化、节能和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绿化应增加基地的美观性和舒适性,节能措施应减少能源浪费,水资源的利用应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五、实施步骤1. 基地选址和开发:根据上述选择标准,选择合适的基地,并开展土地规划和建设工作。
2. 基地设计和建设:根据基地规划,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基地设施和环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