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寒假作业(一)
- 格式:doc
- 大小:507.5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寒假作业【】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寒假作业,供大家参考!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寒假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D2.B3.B4.D5.C6.AB7.BC8.AB9.BCD三.简答题:10.(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解析:(1)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2)由于OA 段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得,而实际上,可见AB 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
11.(1)F (2)B (3)ACD 12. ⑴ ② ③ ④ 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 ⑵C四.计算题:13.(1) 脱落最后一节后,机车头和剩下的车厢合力为① 、(2)设最后车厢脱落到停止的时间为则④ ⑤对车头和剩下的车厢⑥(3)同理:⑦vn=v(n-1)+an tn=v(n-1)+ ⑧14.固定时示数为F ,对小球F =mgsin①整体下滑:(M+m)sin(M+m)gcos=(M+m)a②下滑时,对小球:mgsin-F =ma ③由式①、式②、式③得 = tan15.解法是错误的由,代入数据解得则相遇时,不符合题意,而且可以说明相遇前初速度小的物体已经停止运动,有解得则相遇时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寒假作业(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C2.B3.D4.B5.C6.BC7.ACD8.BD9.BD三.简答题:10.(1)甲,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较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2) m/s2 乙 ( 原因:物体运动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11.(1)Ek1= Ek2= (2)Ep= mgs (3)Ep= Ek2-Ek112.(1) 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刚小球通过A点时细线的拉力为零,根据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 (2)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小球在B点时根据圆周运功和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3)小球运动到A点或B点时细线断裂,小球在平行底边方向做匀速运动,在垂直底边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度运动〔类平抛运动)细线在A点断裂:细线在B点断裂:又联立解得: 13.(1)物体在月球表面做平抛运动,有水平方向上:x=v0t竖直方向上:解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设月球的质量为M,对月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有解得: (3)设环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宇宙飞船的速率为v,则有解得: 14.(1)A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mgcos,物体A向下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关系有:2mgLsin+3mv02=3mv2+mgL+fL, v== .(2)从物体A接触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回到C点,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f2x=0-3mv2, x=-= -.(3)弹簧从压缩最短到恰好能弹到C点的过程中,对系统根据能量关系有Ep+mgx=2mgxsin+fx因为mgx=2mgxsin所以Ep=fx=mv02-mgL=mv02-mgL.【总结】2018年已经到来,高中寒假告示以及新的工作也在筹备,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山东省2016年高三物理寒假作业1一、选择题.1.(单选)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2.(单选)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单选)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先在离月球表面某一高度的圆轨道上运动,随后多次变轨,最后围绕月球表面做圆周飞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G已知.则A.变轨过程中必须向运动的反方向喷气B.变轨后比变轨前相比,机械能增大C.可以确定该星球的质量D.可以确定该星球的密度4.(单选)压敏电阻的阻值R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兴趣小组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A,电梯静止时电压表示数为Uo,电梯在某次运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5.如图是静电喷涂原理的示意图.喷枪喷嘴与被涂工件之间有强电场,喷嘴喷出的带电涂料微粒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会向工件高速运动,最后被吸附到工件表面.则可知()6.(多选)在日光灯电路中,关于启动器、镇流器、灯管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电容器电容C恒定,当开关K1断开与闭合时,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开关K1断开时,单刀双掷开关K2接1电容器电量为Q1,接2时电量Q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R1可能为3ΩB.K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小于K1闭合时的示数=2.8 Q1C.K1断开时,K2从1变为2时,电容器所带电量变化量QD.K1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等于5Ω8.(多选)一交流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用电流表测该电流其示数为10AB.该交流电流的频率为200 HzC.该交流电流通过100Ω电阻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 000 WD.该交流电流即时值表达式为i=10sin628tA二.实验题.9.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 .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或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对应的字母)②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将起始点记为O ,并在离O 点较远的任意点依次选取6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A 、B 、C 、D 、E 、F ,量出与O 点的距离分别为1h 、2h 、3h 、4h 、5h 、6h ,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 ,设重锤质量为m ,则在打E 点时重锤的动能为____________,在打O 点和E 点这段时间内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③在本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重锤增加的动能,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为了测定阻力大小,可算出②问中纸带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1v 至6v , 并作2n v —n h 图象,如图3所示,直线斜率为k ,则可测出阻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由于该电池的内电阻r 较小,因此在电路中接入了一阻值为2.00Ω的定值电阻R 0.①按照实物连线图在图2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②闭合开关S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 ,并计算出通过电阻箱的电流数值I ,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在坐标纸中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U ﹣I 图象,由图象可得:E= V ,r= Ω.三、解答题.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氢气球用细绳拴在地面上,地面上空风速水平且恒为0v ,球静止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已知风力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可以表示为kv f =(k 为已知的常数).求:(1)氢气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某时刻绳突然断裂,则绳断裂瞬间氢气球加速度为多大?12.如图,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内阻为r,绕OO’轴在匀强磁场B中,以角速度 做匀速转动,线圈外面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线圈转动过程中,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在转过900的过程中,求以下各量:⑴各时刻线圈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⑵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是多少?⑶此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⑷此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山东省2016年高三物理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1.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物体绝对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要想得到一个无阻力的表面,让小车运动得无限远只能靠理论推理.解答: 解:A 、B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故A 错误,B 正确;C 、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故C 正确;D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2.动的方向喷气,故A 错误;B 、变轨时,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之后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不变,所以轨后比变轨前相比,飞船的机械能减小,故B 错误;C 、飞船围绕该星球做近表面圆周飞行,周期为T .则有:2224mM R G m R T π=解得:2333M GTR ππ=,所以可知确定密度,但不能确定质量,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4.5.6.7.C 解析:A 、断开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1=123r R R R +++=111R +①;ab 段消耗的功率为:P 1=I 12×(R 1+R 2)=(111E R +)2×(R 1+R 2) 闭合时:I 2=13E r R R ++=16E R +②; ab 段消耗的功率为:P 2=I 22×R 1=(16E R +)2×R 1 由P 1=P 2得:(111E R +)2×(R 1+R 2) =(16E R +)2×R 1,代入R 1=4Ω,A 错误; B 、电压表的示数是ab 端的电压U ,U=E-I (r+R 3),由①②得:I 1<I 2故断开时的电压大,故B 错误C 、设电流强度为I ,接1时,1Q = R 1IC ;接2时,Q 2.=(R 1+ R 2)IC ;联立解得Q ∆=2.8 Q 1,故C 正确;D 、3(r R )U I ∆=∆+,所以36U r R I∆=+=Ω∆,D 错误;故选C. 8.考点: 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电功、电功率.专题: 交流电专题.分析: 由图象知电流的有效值、周期,从而得出频率和角速度,求功率用有效值.解答: 解:A 、电流表显示的是有效值,示数为I==10A ,故A 正确;B 、由图象知周期为0.01s ,频率为周期的倒数100Hz ,故B 错误;C 、电阻消耗的功率P=I 2R=(10)2×10=1000W,C 错误;D 、角速度ω=2πf=200π=628,所以瞬时值表达式i=10sin628t A ,故D 正确; 故选:AD 9.①BCD 解析:①B :将打点计时器应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故B 错误.C :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12mv 2的大小关系,故m 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故C 错误.D :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12mv 2的大小关系,故m 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D 错误.故选:BCD和限位孔的摩擦力,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总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根据动能定理10.【考点】: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 实验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 (1)根据实物电路图作出电路图.(2)电源U ﹣I 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电动势,根据电路图与图2所示图象求出电源电动势与内阻.: 解:(1)根据图1所示电路图作出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由图2所示电源U ﹣I 图象可知,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2.0,则电源电动势E=2.0V , 图象斜率:k=r+R 0===2.4,则电源内阻r=k ﹣R 0=0.4Ω;故答案为:(1)图象如图所示;(2)2.0;0.4.【点评】: 本题考查了作实验电路图、求电源电动势与内阻,分析清楚实物电路图结构是正确作出电路图的前提与关键,电源U ﹣I 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等效电源内阻,要注意:图象斜率绝对值与定值电阻阻值之差是电源内阻. 11.(1) 0tan kv mg α+ (2)解析: (1)气球静止时,设细绳的拉力为T ,由平衡条件得 0sin =-+浮F mg T α ① 0cos kv T =α ② 解得mg kv F +=αtan 0浮(2)细绳断裂瞬间,气球所受合力大小为T 12.⑴t NBS e ωωsin = ⑵r R NBS q += ⑶2222)(4r R R S B N Q +=ωπ ⑷)(4222r R CO S B N W +=π。
2013年津市一中高三物理寒假作业1第一天 元月27日 姓名1.如右边左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地放在水平桌面上,下端固定,上端放一个重物。
稳定后弹簧的长度为L 。
现将该轻弹簧截成等长的两段,将该重物也分为重量相等的两块,按右图连接好,求:稳定后两段弹簧的总长度为L ´(弹簧劲度系数为k ).2.小球质量为m ,电荷为+q ,以初速度v 向右滑入足够长的水平绝缘杆,匀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试描述小球在杆上的运动情况。
3.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和B 用劲度为k 的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将B 放在水平桌面上,A 用弹簧支撑着,如图所示。
若用竖直向上的力拉A ,使A 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上升,试求:经过多长时间B 开始离开桌面;在B 离开桌面之前,拉力的最大值。
4.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满足f=kv2,已知比例系数k=20N s2/m2,物体总质量为72kg 。
设高度足够大,试讨论下列问题:(g 取10m/s2)(1)物体在空中做什么运动,试作出描述;(2)当物体的速度为4m/s 时,它所受到的阻力为多大?此时下降的加速度多大?物体最后的下落速度多大?(3)若H=200m ,则当物体从开始自由下落至地面的过程中,共损失了多少机械能?5、轻杆长2L,中点落在水平轴O点,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小球的尺寸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杆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1)当杆绕O转动到某一速度时,A球在最高点,如图所示,此时杆OA恰好不受力,求此时O轴的受力大小和方向;(2)保持上一问中的速度,B 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求O轴的受力大小和方向;(3)在杆的转速逐渐变化的过程中,能否出现O轴不受力的情况?此时A和B的状态各如何?6、质量为1kg的质点开始在xOy平面上的原点O,某一时刻受到沿+x方向的恒力F1作用,F1的大小为2N,若力F1作用一段时间t0后撤去,撤去力F1后2s末质点恰好通过该平面上的A点,如图所示,A 点的坐标为x=12m,y=16m。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精选学习是休息,是充溢思想的休息。
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物理暑假作业,让我们一同窗习,一同提高吧!一、此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其中110小题是单项选择题,1115是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下图,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厚想象、浪漫主义肉体和高明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现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由于(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举重是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重要的夺金项目。
在举重竞赛中,运发动举起杠铃时必需使杠铃平衡一定时间,才干被裁判视为挺(或抓)举成功。
运发动可经过改动两手握杆的距离来调理举起时双臂的夹角。
假定双臂夹角变大,那么运发动杠铃平衡时手臂用力(不变减小增大3.如下图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
以下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别中,正确的选项是A.小车运动时,F=mgsin,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运动时,F=mgcos,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D.小车向右匀减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沿杆向上4.如图甲所示,粗糙长木板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末尾木板处于水平位置。
当木板向下转动,角逐渐增大的进程中,摩擦力Ff的大小随角变化最有能够的是图乙中的 (5.如以下图所示的几种状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运动形状,有关角度如下图.弹簧测力计示数FA、FB、FC、FD由大到小的陈列顺序是()A FBFAFC B.FDFBFACFDFAFC D.FCFBFAA. B. C. D.8mg8.将一润滑轻杆固定在空中上,杆与空中间夹角为,一润滑轻环套在杆上。
2016-2017学年度高三物理寒假作业(1)班级姓名座号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已知静电计指针张角随着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的增大而增大.现保持电容器的电量不变,且电容器N板位置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M板向左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B.将M板向右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C.将M板竖直向下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D.将M板竖直向上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15.如图所示,有一半球形容器,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D是圆周的最低点,E是AD间某一点,C与E在相同的高度.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在E点,若以2v0抛出,恰好落在C点,设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时,小球恰好落在D点B.初速度为时,小球将落在D点的左侧C.OC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为D.OE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为16.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6”,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A.3.3×103 m/s B.7.9×103 m/s C.1.9×104 m/s D.1.2×104 m/s17.如图所示,空间中有A、B、C、D、O五点,其中AB连线与CD连线相互垂直,A、B、C、D四点到O点的距离均为d,现在A、B两点分别放置带电荷量均为Q的负电荷,在C点放置一正电荷,如果D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C的带电荷量为2QB.O点的电场强度为0C .将一负电荷从O 点沿OC 连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负电荷的电势能增大D .将一负电荷从O 点沿OB 连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负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18.物体A 和B 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沿固定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A .A 、B 间无摩擦力的作用B .B 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sin A B m m g θ+C .B 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为sin A m g θD .取走A 物后,B 物将匀加速下滑19. 一个质量为1kg 的物块从固定斜面上距挡板2m 高的位置无初速度滑下,撞到下面的挡板上时,速度为6m/s ,物块撞到挡板上后,反弹的速度为4m/s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B .物块从斜面上滑下到挡板相碰前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2JC .物块与挡板相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10JD .物块与挡板相碰后,能返回到离挡板0.8m 高处20.如图所示,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R 0,滑片P 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 1=R 0、R 2=R 0.电源电阻r=R 0,电源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闭合开关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 E B .电容器的带电量为CEC .滑动变阻器R 的热功率为电阻R 2的5倍D .电源内阻消耗的热功率和电阻R 2的相等21.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固定一个槽,劲度系数k = 20N/m 、原长l 0 = 0.6m 的轻弹簧下端与轻杆相连,开始时杆在槽外的长度l = 0.3m ,且杆可在槽内移动,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 f = 6N ,杆与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质量m = 1kg 的小车从距弹簧上端L = 0.6m 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弹性势能E p =212kx ,式中x 为弹簧的形变量.g =10m/s 2,sin37°=0.6.关于小车和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 .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 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杆刚要滑动时小车已通过的位移为0.9mD .杆从开始运动到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为0.1s二、非选择题:22.(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D、E各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23.(9分)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待测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请在右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⑵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24.(14分)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从M点以初速度v0水平飞入电场,最后打到倾角为θ的挡板上的某点N,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打到挡板上时竖直速度的大小;(2)M、N两点电势差的绝对值.25.(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 = 1kg的小物块P置于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不拴接),轻弹簧左端固定,且处于原长状态.质量M = 3.5 kg、长L = 1.2 m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水平桌面相平,且紧靠桌子右端.小车左端放有一质量m2 = 0.5kg的小滑块Q.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慢推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撤去推力,此后P沿桌面滑到桌子边缘C时速度为2m/s,并与小车左端的滑块Q相碰,最后Q停在小车的右端,物块P停在小车上距左端0.5 m处.已知AB间距离L1=5cm,AC间距离L2= 90cm,P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4,P、Q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 (g取10 m/s2),求:(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2)小车最后的速度v;(3) 滑块Q与车相对静止时Q到桌边的距离.33.(15分)(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及答案参考自己整理的高三物理寒假作业及答案参考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一、选择题(这道题共有10道小题,每道4分,共40分。
有些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些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问题后的括号中)1.(2021苏北中考)近几年国内房价暴涨。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房价涨幅有所放缓。
王强把房价的“上涨”比作运动学上的“加速”,把房价的“下跌”比作运动学上的“减速”。
所以你认为“房价上涨放缓”可以比喻为运动学()A.速度增加,加速度降低。
b .速度增加和加速度增加C.速度降低加速度增加速度降低加速度降低2.(2021上海普陀期末)两个学生A和B跑100米。
如果把它们的运动当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们同时从起跑线出发。
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分别制作了这一时期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时间T的关系图像。
正确的是()3.(2021北京西城期末)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大致测量气体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
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是4.0Mm,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然后滑块通过光电门计时的速度是()A.0.10m/sB.100m/sC.4.0m/sD.0.40m/s4.(2021辽宁省重点中学联考)两个对象A和B来自同一个地方,沿同一一条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然后()A.甲和乙在1点相遇B.装甲的速度方向在2秒内反转C.2 ~ 6 s,A相对b匀速直线运动。
D.4s的加速方向在4s内反转5.如右图所示,水龙头开口处A的直径D1为2厘米,A离地面b的高度H=80cm,打开水龙头时,来自a的水流速度为v1=1m/s,呈空气状变成一股完整的水流。
那么地面b处水流的横截面直径d2约为(g取10)m/s2)()A.2cm厘米b . 0.98厘米C.4cmD.应该大于2厘米,但无法计算6.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地球物理等研究中,需要有一个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通过实验可以精确测量。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一中高三寒假作业答案闫春雨物理答案:必修1 综合练习一1.D2.A3.CD4.AD5.B6.D7.A8.0.41 0.769.2-√2 10.(1)√ gR (2)3mgR必修2 综合练习二1.C2.C3.A4.B5.D6.ACD7.A8.未平横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右9.1.4m 10.(1)1s (2)8 j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与航天一1.A2.A3.BD4.BD .5.D6.C7.C8.5 0.006m9.解(1)2√gR (2)小球从C端出来的瞬间,可有三种典型情况:I:刚好对管壁无压力,此时需要满足条件:○1mg=mv c2 R ○21/2mv02 =mg*2R+1/2mv c2 ;联立○1○2解得V0=√5Rg Ⅱ:对下管壁有压力,此时先应的入射速度为:√4Rg<v0 <√5gRⅢ:对上管壁有压力,相应的入射速度为V0 >√5Rg10.(1)6 (2)6m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与航天二1.B2.ABC3.AC4.AD5.B6.AC7.D.8.5 D9.R/2 10.√Gr T=√4π2 (R+h)/gR2功和能一1.BC2.AC3.B4.BC5.BCD6.D7.BC8.(1)0.99 (2)略大于9.(1)5 (2)Fn=333.3N (3)7.2 10√gL2/4R+4gR功和能二1.CD2.B3.CD4.A5.BD6.BC7.CD8.(1)AB (2)ABC9.0.8 0.16 10.2√2ga/5 √2ga/5必修部分综合练习一1.ABC2.D3.B4.AD5.C6.AD7.4.00 0.500 2.008.mg(H1-H2)9.4(7-4√3)V02 /g 10.3 1290N必修部分综合练习二1.D2.B3.ABC4.B5.BD6.D7.mgR mgR-mv2/28. √3 1/2mv2 /2=50j9.2/5√6 1.1 6静电场1.ACD2.ACD3.AD4.BD5.A6.A7.C8.kq/d2 水平向左9.(1)F=mgtan37o =.75mg 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2)电势能减少9/32mv02恒定电流1.C2.B3.C4.B5.D6.ABD7.BD8.(1)E/I2 –(E-U)/I19.990 1000 10.30 1.2W磁场1.A2.C3.ACD4.C5.AD6.AC7.AD8.C9.无法输入电磁感应一1.AD2.AC3.BCD4.CD5.B6.AC7.(d-L1)/V8.Φ/(S*SINα) 9.a .1 0.008 10.√2V0 E/B=V0电磁感应二1.B2.CD3.D4.B5.A6.D7.BLV B2L2V2/R8.kd/(4ρ)9.9.6*-3W Q=7.2*10-6C 10.FR/B2d2 mF2R2/2B4d4交变电流、传感器1.AB2.BD3.AD4.BD5.C6.A7.D8.10:3 0.29.(1)交变电压的频率应满足:f=1/T=nv0/L(n=1,2,3,4…) (2)U0 ≤2(nd2 mv02 )/qL2 (n=1,2,3…)综合练习一1.BC2.AD3.AD4.AB5.BD6.BCD7.B8.(1)位移时间a=2s/t2 (2)m′+m 滑块上9.(1)1.5s (2)3.2m/s (3)1.7m 10.(1)垂直纸面向外(2)5v〇综合练习二1.AB2.BCD3.AC4.AC5.AC6.ACD7.略(3)大于8.(1)1s (2)2.1m9.(1)e→f LdB0 /2Rt0 (2)L2d2B02 /t0R (3)B02L2d/t0R 向左。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分,选不全的得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速度也减小2、我国的田径运动员刘翔多次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
在奥运会的110m栏的决赛中,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侧面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最后冲刺的身影,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刘翔的身高为h,胸部模糊部分的宽度为L,已知刘翔的身高为H。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刘翔的( )A、110m栏成绩B、冲线速度C、110m内的平均速度D、110m栏比赛过程加速度的大小3、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A.和0.30sB.3和0.30sC.和0.28sD.3和0.28s4、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5、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时间t0回到抛出点,空气阻力大小恒为重力的。
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M左边紧贴墙壁,若在M斜面上放一个物体m,当m沿着的斜面下滑时,M始终静止不动,则M受力个数可能为A.4个或5个B.5个或6个C.3个或4个D.4个或6个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关于物体之所以能静止在斜面上的原因,同学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B.物体所受的下滑力小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小于或等于物体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D.物体所受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9.半圆柱体M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PQ,M与PQ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寒假作业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寒假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D2.B3.B4.D5.C6.AB7.BC8.AB9.BCD三.简答题:10.(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解析:(1)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2)由于OA段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得,而实际上,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gt;gt;m 造成的。
11.(1)Fprime; (2)B (3)ACD 12. ⑴ ② ③ ④ 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 ⑵C四.计算题:13.(1) 脱落最后一节后,机车头和剩下的车厢合力为① 、 (2)设最后车厢脱落到停止的时间为则④ ⑤对车头和剩下的车厢⑥(3)同理:⑦vn=v(n-1)+an tn=v(n-1)+ ⑧14.固定时示数为F ,对小球F =mgs intheta;①整体下滑:(M+m)sintheta;-mu;(M+m)gcostheta;=(M+m)a②下滑时,对小球:mgsintheta;-F =ma ③由式①、式②、式③得 mu;= tan theta;15.解法是错误的由,代入数据解得则相遇时,不符合题意,而且可以说明相遇前初速度小的物体已经停止运动,有解得则相遇时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寒假作业(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C2.B3.D4.B5.C6.BC7.ACD8.BD9.BD三.简答题:10.(1)甲,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较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2) m/s2 乙 ( 原因:物体运动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11.(1)Ek1= Ek2= (2)Delta;Ep= mgs (3)Delta;Ep= Ek2-Ek112.(1) 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刚小球通过A点时细线的拉力为零,根据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 (2)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小球在B点时根据圆周运功和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 (3)小球运动到A点或B点时细线断裂,小球在平行底边方向做匀速运动,在垂直底边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度运动〔类平抛运动)细线在A点断裂:细线在B点断裂:又联立解得: 13.(1)物体在月球表面做平抛运动,有水平方向上:x=v0t竖直方向上:解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设月球的质量为M,对月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有解得: (3)设环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宇宙飞船的速率为v,则有解得: 14.(1)A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mu;mgcostheta;,物体A向下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关系有:2mgLsintheta;+ 3mv02= 3mv2+mgL+fL, v== .(2)从物体A接触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回到C 点,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f 2x=0-×3mv2, x=-= -.(3)弹簧从压缩最短到恰好能弹到C点的过程中,对系统根据能量关系有Ep+mgx=2mgxsintheta;+fx因为mgx=2mgxsintheta;所以Ep=fx=mv02-mu;mgL=mv02-mu;mgL.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高中寒假告示以及新的工作也在筹备,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练习题和答案自己整理的高三物理寒假作业练习题和答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一,这个题目总共有个小问题。
每个小问题分为四点。
每个小问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全部正确,分数不完整,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在下面的物体运动的情况下,物体不可能在某一时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而零加速度的物体在某一时刻以很小的速度和很大的加速度运动。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D.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当物体的加速度降低时,它的速度也降低2.刘翔是中国田径运动员,在许多国际比赛中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在奥运会110米栏决赛中,一位站在跑道边的摄影师在最后用相机拍下了他。
摄影师使用的相机光圈(控制入射光量)为16,快门(曝光时间)为s,获得照片后测得刘翔身高为H,胸部模糊部分宽度为L,已知刘翔身高为H.从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刘翔的()a、110m列结果b、行打孔速度110米内的平均速度,以及110米栏比赛中的加速度3.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0 ~ 0.4s内的V-T图像如图。
如果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图中物体A和B的质量比和时间t1分别为:A .和0.30sB.3和0.30sC.和0.28sD.3、0.28s4,如图所示,将球从垂直砖墙的某个位置释放,用频闪相机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图1、2、3、4、5…所示的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两次连续曝光的时间间隔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信息,以下误判为()A.位置“1”是球被释放的初始位置B.球作匀速加速直线运动C.落球的加速度是D.位置“3”处的球的速度是5.以一定初速度垂直抛掷物体,时间t0后返回抛掷点。
空气阻力永远是重力。
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正确的()6.如图,倾斜小车M仍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M的左侧靠近墙壁。
如果把一个物体M放在M的斜面上,当M沿斜面下滑时,M始终是静止的,那么M个力的个数可能是A.4或5 B.5或6。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如图,当风水平吹来时,风筝面与水平面成一夹角,人站在地面上拉住连接风筝的细线.则( )
A. 空气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 B.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风筝的总重力 D. 风筝处于稳定状态时拉直的细线不可能垂直于风筝面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几个轨道上运行,其中的北斗﹣2A距地面的高度约为1.8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北斗﹣2A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 ) A. 3.0km/s B. 4.0km/s C. 7.9km/s D. 2.5km/s 3.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所示,在x轴上方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带电量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O点以与x轴正方向成α=60°角在图示的平面内射入x轴上方时,发现质量为m1的粒子从a点射出磁场,质量为m2的粒子从b点射出磁场.若另一与a、b带电量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粒子以相同速率与x轴正方向成α=30°角射入x轴上方时,发现它从ab的中点c射出磁场,则该粒子的质量应为(不计所有粒子重力作用)( ) A. (m1+m2) B. (m1+m2) C. (m1+m2) D. (m1+m2)
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1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6.如图,倾斜固定的气垫导轨底端固定有滑块P,滑块Q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两滑块上分别固定有同名磁极相对的条形磁铁.将Q在导轨上方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由于磁力作用,Q下滑过程中并未与P相碰.不考虑磁铁因相互作用而影响磁性,且不计空气阻力,则在Q下滑过程中( )
A. 滑块Q的机械能守恒 B. 滑块Q和滑块P间的最近距离与初始释放位置的高度有关 C. 滑块Q所能达到最大速度与初始释放位置的高度有关 D. 滑块Q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与初始释放位置的高度无关 二、实验题 7.(1)小叶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定性关系。根据图片信息,他安装仪器后,准备开始测量实验数据时的状态如图甲所示,从图片上看,你觉得他在开始正确测量前必须得修正哪几方面的问题?(请写出三点)
(2)修正后,小叶同学就开始实验测量,如下图乙所示。他所接的打点计时器的电档位如右图示,则他所选的打点计时器是哪种常用的打点计时器? 8.一个未知电阻Rx,阻值大约为10kΩ﹣20kΩ,为了较为准确地测定其电阻值,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15kΩ) 电流表A1(量程200μA、内阻约为100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电源E(电动势为3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 开关S (1)在实验中电压表选 ,电流表选 .(填V1、V2,A1、A2) (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3)测得电阻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 偏小 相等) 三、计算题 9.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经过一段时间当速度为v时,将加速度反向、大小改变。为使这物体再经过与加速过程所用时间的N倍时间恰能回到原出发点,则反向后的加速度应是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10.如图所示,一个学生坐在小车上做推球游戏,学生和不车的总质量为M=100kg,小球的质量为m=2kg.开始时小车、学生和小球均静止不动.水平地面光滑.现该学生以v=2m/s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将小球推向右方的竖直固定挡板.设小球每次与挡板碰撞后均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返回.学生接住小球后,再以相同的速度大小v(相对地面)将小球水平向右推向挡板,这样不断往复进行,此过程学生始终相对小车静止.求: (1)学生第一次推出小球后,小车的速度大小; (2)从学生第一次推出小球算起,学生第几次推出小球后,再也不能接到从挡板弹回来的小球.
11.如图所示,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板带正电荷、B板带负电荷.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在B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L的小孔.C、D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B板的O′处,C带正电、D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O′.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板小孔紧靠A板的O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问:
(1)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多大? (2)为了使微粒能在C、D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从释放微粒开始,求微粒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P点的时间? 高三物理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 1.解:A、D、设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风力大小为F.先研究风筝,分析受力如图,
空气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风筝的平面,风筝处于稳定状态时拉直的细线不可能垂直于风筝面.故A错误,D正确; 根据平衡条件得:
B、对该同学分析受力可知,人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绳子向右上的拉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确. C、对人和风筝整体研究,竖直方向上有:(M+m)g=N+Fcosβ,β是风筝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则得:N=(M+m)g﹣Fcosβ<(M+m)g.故C错误. 2.解:设M为地球质量,m1为同步卫星,m2为北斗﹣2A卫星质量,R为地球半径,R1为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R2为北斗﹣2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v1为同步卫星的速度,v2为北斗﹣2A卫星速度. 研究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①
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 ② T=24×3600s, 研究北斗﹣2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③ 由①②③解得: v2=4km/s 故B正确、ACD错误. 3.解: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只受重力,是竖直上抛运动,v﹣t图象是直线; 有空气阻力时,上升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故a=g+,由于阻力随着速度而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小值为g; 有空气阻力时,下降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故a=g﹣,由于阻力随着速度而增大,故加速度减小;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图线与t轴的交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为g,切线与虚线平行; 故选:D 4.解: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如图:
故质量为m1、m2、m3的粒子轨道半径分别为: =
=2L+d 故: ① 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故: ②
③ 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m3=(m1+m2) 故选:C. 5.ABC解:1.若v1=v2,小物体P可能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绳的拉力,一直相对传送带静止匀速向右运动,若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绳的拉力,则小物体P先向右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后反向匀加速直到离开传送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Qg﹣μmPg=(mQ+mP)a,加速度不变,故A正确; 2.若v1>v2,小物体P先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μmPg﹣mQg=(mQ+mP)a,到小物体P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v1相等后匀速,故B选项可能; 3.若v1<v2,小物体P先向右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Qg﹣μmPg=(mQ+mP)a1,到小物体P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v1相等后,若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绳的拉力,继续向右匀速运动,A选项正确,若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绳的拉力,继续向右减速但滑动摩擦力方向改向,此时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mQg+μmPg=(mQ+mP)a2,到减速为零后,又反向以a2加速度匀加速向左运动,而a2>a1,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ABC 6.解:A、滑块Q下滑的过程中,受到P的排斥力作用,此排斥力对Q做负功,所以Q的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 B、滑块Q在下滑过程中,沿轨道方向受到重力的分力和磁场斥力,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至零时,与P的距离最近.根据能量守恒得知,Q初始释放位置的高度越大,相对于P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当P运动到最低点时,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磁场能,则知磁场能越大,PQ的距离越近,故B正确. CD、当滑块所受的磁场力与重力沿轨道向下的分力二力平衡时,Q的速度最大,重力的分力一定,根据平衡条件得知,速度最大时磁场力的大小也一定,则Q速度最大的位置一定,与Q初始释放位置的高度无关. 根据能量守恒得知,滑块Q释放的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速度最大时磁场能一定,则Q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越大,最大速度也越大,故知滑块Q所能达到最大速度与初始释放位置的高度有关.故CD正确. 故选:BCD 7.a、长木板的右端没被垫高,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b、小车和打点计时器的距离太开了; c、细线没套在定滑轮的轮槽上,以致拉线未能与板面平行;(2)电磁打点计时器 。 解析:(1)长木板的右端没被垫高,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小车和打点计时器的距离太远了,细线没套在定滑轮的轮槽上,以致拉线未能与板面平行; (2)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交流电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压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