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成为学生写作习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习惯

摘要:以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抒写个性,突破写作障碍,这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必要方法。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51

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居主导地位,其浓厚的人文特性和鲜明的工具特征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提到写作,许多中学生并未感到轻松愉悦,甚至写作文成了许多同学语文学习的短板。这也是我们传统的沉闷、枯燥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厌恶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终极环节,它不仅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而且是对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述诸方面能力的综合测试,体现的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写作障碍,激励学生培养积极的写作心态尤为重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写作的动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多渠道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这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决定性作用。为此,每次作文笔者都会在写作要求允许的范围内

给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例如,班里有许多学生酷爱篮球,在一次比赛后,笔者给出了这样一个话题:中国有篮球巨星姚明,美国也有华人篮球巨星林书豪,但为什么中国篮球不能领军世界?在随笔训练中,不少学生大谈了他们对篮球的理解,由此还谈到了自己对于中国足球不能走出国门原因的理解,虽然观点稚嫩,但让人惊喜。在作文讲评中,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大胆在作文创作中创新。”追星”是学生当下最有兴奋点的话题,笔者搜集了明星们所犯的一些低级错误,把它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写作中去辩论,学生对于这样的论题兴趣盎然,思维火花不断闪现,精彩言论让人惊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敢于突破课本的局限,调整作文教学思路,从兴趣引入写作,坚持不懈,你会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质的提升。

二、“写作是对生活的重新创造”

“语文即生活。”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包罗万象、纵横开阖,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生活中不断汲取养料,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生活”就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许多学生写作时总是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生编硬造,那是因为他们生活阅历浅显,知识储存不足,费劲心机写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那是因为他们整天固守课本与学校,没有感知时代的脉搏,触摸生活的气息,缺乏社会知识的及时更新。所以,我们要经常要把“浓缩”的“生活”展现给学生,推荐给学生。普列姆昌德曾说过:“如果作家总是睁着眼睛,那么他从空气中也可以获得小说的素材。从火车上、船上、

报刊上、人们的交谈等许许多多场合都可以获得优秀的小说素材。”叶圣陶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那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这门大课堂呢?

1. 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与生活接轨。在课前,教师要搜集整理大量与写作话题有关的资料,或者对写作有帮助的启示,提出一些让学生深思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创作,学生的兴趣大增。比如让学生写关于环保的话题,笔者就引导学生去理解什么是“美丽中国”,你心中“美丽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我们经常提倡相信自己,为自己喝彩,笔者就提出“为别人喝彩”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就能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些话题抒写不一样的见解,坚持不懈,学生就学会了不一样的思考。

2. 好书籍做伴侣,好节目做调剂。让他们自己收集积累资料,这就大大解除了学生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比如让学生坚持订阅《读者》、《青年文摘》、《中学生阅读》、《美文》、《中学生作文选刊》等,同时推荐推荐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仪式》、《焦点访谈》、《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看见》、《我爱发明》等电视节目,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触摸时代。

3. 鼓励学生走向田野,呼吸新鲜空气,汲取生活素材。生活在城市的学生眼中只有高楼、汽车,整个身心被牢牢包围在水泥钢筋

的桎梏之中,他们向往田野,向往绿色,渴望呼吸田间新鲜的空气。于是,适时组织野外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办法。风筝飞满天的三月,麦香扑鼻的六月,丰收喜悦的秋季,玉洁冰清的冬天,学生们总能感受到在学校和书本中感受不到的兴奋与充实,这无疑就引发了学生们丰富的联想,感悟到美好的生活。

三、“鼓励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创新教育要求给学生写作提供宽广的空间,所选材料丰富,写作范围宽泛,构思灵活多变,行文自由,个性张扬。这就给作文批阅和评价带来极大的难度和挑战,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教师不能只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价的标准,应以包容的心态、赞赏的目光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委婉地指出作文的不足和改正的方向。学生本来对于写作有畏惧心理,如果过分批评定会使他们丧失写作的信心,永远处于自卑的阴影之中,从而形成作文“恐惧症”。给作文下评语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以平等的身份、交心的方式、关切的语言给以不同的鼓励。对待写作能力欠缺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注意评语的措辞。如果发现了写作能力欠缺的学生作文中有闪光点,就要充分地放大,甚至在全班学生面前郑重表扬,这对于写作经常受挫的学生无疑不是一剂强心针,他一旦有了成就感之后会树立信心,对自己有正面的暗示,就好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四、“写作是心灵的升华”

有不少同学说,由于考试作文限制太死,平时写作从不敢直抒胸臆,更不敢文思飞扬,真怕自己的作文被打入另类作文。学生的这

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应试教育中,见到石头,必定要高度赞扬铺路石精神,见到红烛必定想到无私奉献的园丁,这样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思想。在创新教育中,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具备创新意识。在写作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尽量突破从众心理,摆脱思维定势,大胆地抒发真情实感,发表独到见解。

1. 大胆创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课本,敢问勤思,善于发现,善于创新。比如在进行“我心中的黄河”作文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准备要写黄河的污染、黄河的危害、黄河的现状,而我引导学生思考:黄河与母亲有何关系?为什么古人要赞美黄河?怎样让黄河变得更美?学生写作的思路顿时开阔。

2. 直抒己见。高尔基曾说过:“万不要从形式上去追求比别人写得好。比别人写得差一些不要紧,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每位学生写作都有自己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敢于对一些常人尊奉已久的东西提出创新。比如学生提出“战争并不全是危害”、“孔乙己是思想家”、“美丽中国只是梦想”、“黄浦江死猪折射的是道德沦丧”等问题时肯定会让教师大师一惊,但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并述诸笔端,教师要就与充分的肯定与评价。这种敢说敢写的意识,就是学生追求个性的表现,如果及时引导,也能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思考和写作状态。

3. 写真性情。多数学生在写作时常写到自己的亲人、朋友、家乡、祖国,他们以真实的笔调写出对父母、师长、同学、家乡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