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6.14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性病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

2.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3.基底层(生发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

]

4.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由2~3层较扁平细胞构成。

5.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

6.半桥粒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

7.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1.原发性皮损:

(1)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行,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2)斑块: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浅表性皮损。

(3)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4)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5)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大于1cm的为大疱。

(6)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

(7)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

(8)囊肿: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2.继发性皮损:

;

(1)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因损害较表浅,基底层细胞仍存在,故预后一般不留瘢痕。(2)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的位置。

(3)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胶质细胞层状堆积。

(4)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

(5)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

(6)瘢痕: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成。

(7)萎缩:为皮肤的退行性变。

(8)痂: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

(9)抓痕:也称表皮剥脱,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皮损。

(10)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1.外用药物的剂型:溶液、酊剂和醑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硬膏、凝胶

2.※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1)正确选择外用药物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

(2)正确选择外用药物的剂型: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①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②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③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等;④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3)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向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法、使用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等。

3.常用药物: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

4.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等效应。

5.糖皮质激素:

①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和抗增生等。

②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者有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严重者有消化道黏膜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等。

6. 维A酸类药物:

①作用:可调节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某些恶性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还可调节免疫和炎症过程等。

②不良反应:致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钙、骨骼早期闭合、皮肤黏膜干燥、肝功能异常等。

③分类:第一代(维A酸的天然代谢产物)第二代(单芳香族维A酸)第三代(多芳香族维A酸)

~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单纯疱疹

1.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人是唯一的宿主。

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及脑部感染;HSV-2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

3.病毒培养鉴定是诊断HSV的金标准。

$

4.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播散、减少复发和传播机会。

第二节带状疱疹

1.带状疱疹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所致,人是VZV的唯一宿主。

2.特点:患处常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泡,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疼痛,有自限性,终身免疫。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

/

4.阿昔洛韦1000mg/d,分五次口服。

第三节疣

1.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等。

2.

跖疣与鸡眼及胼胝的鉴别诊断

病因¥

HPV感染

挤压长期摩擦、压迫好发部位足跖:

足跖、趾、足缘

足跖前部、足跟

皮损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较软,

表面粗糙无皮纹,外周角化环,易见出血

点圆锥形角质栓,外围透明黄

色环

·

蜡黄色斑片,中央略增厚,皮纹

清楚,边缘不清楚

数目可较多单发或几个1~2片

:

疼痛和压痛

挤捏时明显压痛明显无或轻微

第五节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和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多发于儿童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

2.最常见病原微生物:柯萨奇病毒。

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脓疱疮

1.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

·

2.临床表现:(1)接触传染性脓疱疮;(2)深脓疱疮: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多累积营养不良的儿童和老人;(3)大疱性脓疱疮: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所致,疱内可见半月状积脓,疱周红晕不明显,疱壁薄;(4)新生儿脓疱疮:尼氏征阳性;(5)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特征性表现是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

第二节体癣和股癣

1.主要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

2.夏秋季节多发。

第三节手癣和足癣

1. 主要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

2.手足癣(特别是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

3.分类:(1)水疱鳞屑型;(2)角化过度型;(3)浸渍糜烂型。

第四节甲真菌病

;

※甲真菌病: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而甲癣特指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的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