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下的流萤——喻善平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适合朗诵的散文诗作品50首真诚作者:柯蓝我非常贫困,一无所有。
我唯一的财富是我的真诚。
我唯一的满足是我的真诚。
我唯一的骄傲是我的真诚。
因为我有了它,我的头从不低下;因为我有了它,我的眼光从不躲闪。
我的真诚使我一生没有悲哀,没有痛苦,没有悔恨。
愿我真诚的生命永远闪光。
(1989年)竹叶吹梦作者:耿林莽你常常被一根竹子摇醒,风把梦从竹枝上扫落,似残露一滴。
这是竹叶子的梦,还是你的梦呢?露宿街头的打工仔乔迁之喜,打到了这片竹林。
这里没有市声喧嚣,没有子夜车轧破梦的幽深。
风与竹叶簌簌的私语,如细雨沙沙,又引来乡悉的回声:竹林滴水,一个小男孩仰起瘦瘦的脸,承受清凉水珠,解渴的一粒。
是你告诉:家乡的山楂树全被砍去,不值钱的山楂果,一盏盏酸味的红灯笼,全被砍去。
“我也是一枚,山楂果呢。
”你说,脸上荡出了酸味的笑意。
无人问津。
小民工蹲在马路的边角,两手空空。
守望着车如流水,淌过的人潮,自晨至暮。
有谁投过来探询的一瞥?一千片竹叶之间,烟雾迷蒙。
一千片竹叶上面,泪水滚动。
坠落了一颗,停在你抖颤的嘴角边了。
这是竹叶子的泪,还是你的泪呢?把它擦干,站起来,拍拍身上尘土,你还要“上班呢”去呢。
“没有活儿干的活称,比干活还累。
”你说,脸上露出了酸味的笑容。
命运与挑战作者:艾君我曾经在狂风暴雨中徘徊,我曾经站在浪尖上在苦苦思索,我曾经向贫困与落后呐喊。
我终于站到了历史与今天的长河里,我要发誓:向命运之神去挑战!不要去买埋怨父母给我们的贫穷与落后的土壤;不要去埋怨啊,世间的沧桑摧残过我们瘦弱的脊骨。
我绝不会去祈求上帝,降给我一片肥沃与文明的家园而让我会在安逸碌碌中死亡。
既然是命运,我要向命运去挑战,我愿是上帝的叛逆者!多少次我曾经在风雨中漂泊,漂泊与寻觅让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多少回我曾经在浪尖上思索,思索与梦想让我看准了航标。
在贫穷与落后的起点上,我要沿着历史与今天的河流航行......面包在哪里?在哪里啊?!“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在与命运挑战的厮杀中,我永恒的信念:那就是我的坚强!(1992年11月)大海里的追寻作者:喻子涵初识大海与水有缘,便让我从想象走向真实。
课时质量评价(十三)“文学类文本+短评”阅读(建议用时:5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本一:遍地应答韩少功打开院子的后门,从一棵挂满红叶的老树下穿过,就可以下水游泳了。
风平浪静之时,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凑,而是一块巨大的整体镜面,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你在水这边敲一敲,水那边似乎也会震动。
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似乎也会发痒。
若是有一条小船压过来,压得水平线撑不住,镜面就可能倾斜甚至翘起——这种担心一度让我紧张。
在这个时候下水难免有些踌躇,有些心怯。
扑通一声,令宝贵的镜面破碎,实为一大暴行。
好在碎片经过一阵揉挤,一阵折叠,一阵摇荡,只要泳者不动,待倒影从层层褶皱中逐一释放,渐次舒展和平复,湖面又会成为平滑的极目一镜。
在通向山外的公路修通之前,这里有很多机船,每天接送出行的农民,还有挑担的,骑脚踏车的,以及活猪活牛。
眼下客船少了,只有几只小渔船偶尔出现。
船家大多是傍晚下网,清晨收网,手摇船桨轻点着水面,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湖面,一如思绪突然消失的大脑。
水边常有两样“静物”,那是垂钓的老人和少年。
据说老人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
但他一心把最后的时光留在水边,留给自己的倒影。
少年呢,中学生模样,总在黄昏时出现。
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
谁知道呢?阵雨扑来时,雨点敲打着水面,打出满湖的水芽,打出升腾的水雾,模糊了水平线。
如果雨点敲醒了水面的花粉,水上就冒出一大片水泡,冷不丁看去,像光溜溜的背脊上突然长满疖子。
几只野鸭惶惶地叫着,大概被这事儿吓着了,很快钻入草丛。
不远处,一条横越水峡的电线上,有个黑物突然直端端砸下,激起水花四溅。
我以为有什么东西坠落,过了片刻才发现,那不是坠物,而是一只鸟突然垂直俯冲,捕获了什么以后,带水的翅膀扑棱扑棱,又旋回高高的天空,在阳光中播下一串闪闪的水珠。
我不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只记住了它一身蓝绿相杂的迷彩。
《土墙》主要人物简介——柳桃(部分片断)柳桃,原名肖琪,女,23岁,大学生,在山村教学两年,最终留在山村的一位老师。
八十年代初大批知青返城时,柳桃被亲生父母(下乡知青)遗弃在一座山村。
柳桃在山村长到了十二岁,后被城里的父母苦苦寻回。
山村的童年、山村的大自然、山村的“土”……在柳桃心中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
长大后的柳桃发现自己愈来愈恐惧城里的生活,包括座落在城里的人情、爱情,甚至亲情……柳桃想重新寻回被大自然环绕的感觉……为了逃避,柳桃去了另一座山村;那座山村里柳桃成为了一名老师……两年间,柳桃一次次地耳闻、目击着山村的悲剧,渐渐地她开始惧怕了那里的囚禁和蒙昧……除了大自然,山村全然不像她希翼中的人类故乡,她想离开……然而,在那里她每一天都能真切地感触到一种类似自己童年的目光……老父亲般慈祥的梁一蒙一直暗示她和田蕾离开……最终,柳桃留在了山村,她想改变自己的童年以及山村孩子的童年……角色形象:文弱、多愁善感、执着;气质佳;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牺牲精神;一个眼睛里有故事的人。
片段一:田蕾/柳桃老师住处夜外/内树影舒缓地在夜风中摇摆,月下泥泞的街巷一头,亮着一盏灯。
屋内,雪白的蚊帐散散地拉开了一道大缝,柳桃仰面躺在床上,枕边身旁横七竖八地摆着一堆书。
一本厚厚地书压在柳桃胸前,另一本书口扣在柳桃脸上。
柳桃一动不动地平躺着,仿佛在倾听墙壁上那挂钟摆地脚步声。
田蕾凝望着窗外,一只画笔托在指间,一张雪白的画纸压在桌上……田蕾又在发呆?柳桃没有!(片刻沉默)——我在想草儿,想绿藤上的那条蛇,还有你画的那条蛇。
——在想草儿她敢不敢碰那张画——你画的那条蛇!田蕾(垂手放下画笔)我们该去看看她!柳桃——好吧!两人沉默,钟表“嘀哒”声……片段二:田蕾/柳桃老师住处夜外/内隐隐约约的二胡声……昏暗的小屋里,四面土墙,简陋的木桌椅,两袭雪白的帐子(蚊帐)拖曳至地。
墙上一面挂钟“嘀嘀哒哒”地发出一种略显夸张的声响……【注】“挂钟”象征着现代人不可避免的一种物化存在、现代人心中的焦虑,以及与往昔诗意栖息痛苦诀别的一种慌恐心理。
庐隐——我敢做不一样的烟火一、人物简介1.人物名片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
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女作家在现代中国》(Writing Women in Modern China)之中,与萧红、苏雪林和石评梅等人并列为18个重要的现代中国女作家之一。
2.著作1920年第一篇短篇小说《一个著作家》第一次以庐隐的笔名撰写1922年短篇小说《或人的悲哀》等,中篇小说《海滨故人》《海滨故人》是庐隐的代表作1925年第一部小说集《海滨故人》出版其中《或人的悲哀》被译成德文连载1927年结集出版《灵海潮汐》和《曼丽》两书1929年中篇小说《归雁》,散文《夜的奇迹》等1930年11篇《东京小品》及长篇小说《象牙戒指》1931年中篇小说《女人的心》,《地上的乐园》1932-1934年创作长篇小说《火焰》,之后以杂文为武器,创作了《监守自盗》,《代三百万灾民请命》,《花瓶时代》,《男人和女人》,《今后妇女的出路》等进步文章《火焰》讴歌了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十九路军,批评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对外妥协的政策。
1934年之后去世后,出版的著作有《庐隐自传》,《火焰》,《东京小品》及后人编纂的各类选集及其翻译的《格列佛游记》3.人生经历(1)悲苦童年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5月4日,庐隐生于福建闽侯县。
庐隐降生的当天,外祖母去世了,母亲因此认定她是一颗灾星,把她交给一个奶妈去喂养。
三岁时因为得了极重的热病,被奶妈带到乡下抚养并很快痊愈。
父亲当了湖南长沙知县时,她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六岁),父亲在长沙去世,母亲带着她来到北京外祖父家生活。
到北京的第二年,她因母亲厌恶,不得入学,但却拜了没有进过学校的姨母为师,开始启蒙教育。
经典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一幕经典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一幕【第一幕】[上海,南京路。
[夜雾蒙蒙,炮声依稀。
[童阿男悄悄出现在街头工事里。
他回头,一声唿哨,林媛媛奔上。
她惴惴不安。
童阿男:林媛媛!林媛媛:童阿男!童阿男:你怎么才来?林媛媛:我妈把我关在房间里,亏了胖妈帮我逃出来的。
学生会的人呢?童阿男:早跟周老伯欢迎解放军去了。
我特地留下来等你的。
林媛媛:那赶快走吧!童阿男:(止步)前面有人!林媛媛:是不是解放军?童阿男:不清楚。
林媛媛:是不是我妈和表哥?童阿男:不象。
[两人躲进工事。
少顷,复又探出头来。
林嫒媛:童阿男,我怕童阿男:怎么,你后悔了?林媛媛:我怕撞见他们,妈一定会把我送到国外去的。
童阿男:那先到我家去躲一躲。
林媛媛:我不。
你看,这些慰劳品,我一定要亲自送到解放军手里。
[一阵枪声。
童阿男:嘘蹲下![三两匪徒簇拥着穿国民党军服的老开,鬼鬼祟祟地走来。
老开:当心有人盯梢。
[老七从大楼里迎出来。
老七:马处长!老开:嘘从现在起,我的代号:K。
老七:K先生,请吧!小舢板准备好了,笃定!马上送你出黄浦江。
老开:计划变了,美国人要我们蹲下来。
老七;蹲下来?老开:让共产党红的进来,不出三个月,我们叫他趴在南京路上发霉、变黑、烂掉!(进大楼)老七:好![匪徒们随老开进大楼。
[童阿男跃出工事,跟踪。
林媛媛追上。
林媛媛:快走吧!童阿男:不!这批脚色来路不明。
林媛媛,我望风,你快去联络解放军。
林媛媛:你一个人童阿男:我会对付,你快去。
[罗克文声:媛媛林媛媛:表哥来了![童阿男、林媛嫒又躲进工事。
经典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一幕经典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一幕。
[西装笔挺的罗克文一手提着提琴匣,一手拎着旅行皮箱过来。
后面随着林乃娴,她身着旗袍,脚穿高跟鞋。
林乃娴:克文,看见没有罗克文:(耸耸肩胛)眼睛一眨,连影子也不见了!林乃娴:(呜咽起来)找不到嫒媛,我什么都完了!罗克文:姑妈,你别哭,你一哭我的心更乱了。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诞生记作者:张治宇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11期提起“南京路上好八连”,人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著名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原型便是取自“南京路上好八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战斗生活。
这部在人民解放军文艺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在被认定为“毒草”后又是如何起死回生、重登艺术舞台的呢?王必成讨要“买路钱”1960年春的一天,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召集各部门领导人会议,宣布他要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赴舟嵊要塞下连队当兵,并要带一批军区机关干部去,其中就点了沈西蒙的名。
当时,沈西蒙是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
他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跟许世友出发了。
在舟山的黄龙岛上,他当了40天的兵,与战士们“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
当兵40天结束,沈西蒙跟随许世友路过上海,住在沧州饭店。
一天,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必成来看望许世友一行,并请吃便饭。
王必成待大家坐定,便站起身,面带笑容地向许世友举杯祝酒,说:“祝许司令当兵成功!”接着,他把目光对准陪坐一侧的沈西蒙。
沈西蒙不禁一愣,只见王必成端着酒杯走到他的面前,让他把自己的一杯酒端起来,然后,用命令的口气说:“你把这杯酒喝下去!”沈西蒙深知王必成的脾气。
王必成是战场上的一员勇将,电影《红日》就是以他那个军(当时称纵队)为创作原型的。
在朝鲜战场上,敌军听到王必成的名字就害怕,说是“虎将来了”。
今天,他特意来向沈西蒙敬酒,其中必有缘故。
沈西蒙二话没说,一仰头把杯中酒灌下肚去。
王必成露出满意的眼神,随即也仰头喝下了杯中酒。
然后,他问沈西蒙:“你知道不知道上海警备区部队有一个‘南京路上好八连’?”虽然那时“好八连”尚未被正式授予称号,但大家已这样叫开了,名气也不算小了,沈西蒙自然知道。
听了沈西蒙的回答后,王必成一脸严肃地对沈西蒙说:“那么,你路过上海,就要留下买路钱。
”沈西蒙不知道“留下买路钱”是什么意思,两眼怔怔地望着王必成。
评弹开篇(选曲)精选评弹开篇(选曲)精选评弹是江南艺术的一枝奇葩,评弹开篇的唱词不仅是普通的口头文学,而且许多开篇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现在评弹开篇的书较少,不少评弹爱好者听老开篇(选曲)会遇到困难,我准备编辑一些评弹开篇(选曲),供评弹爱好者参考,希望大家喜欢!这是第一部分,今后还会继续发布。
评弹唱词是口头文学,因此,不同的演员会有不同的版本,就是同一个演员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也会不一样。
我这里是一些主要演员的脚本,希望朋友们在欣赏评弹时会有帮助。
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我以曲目名称的笔画为序来排列评弹开篇(选曲)。
1.一双军鞋重三斤(薛筱卿)好八连是中国人民的子弟兵,是毛主席教养的好学生。
艰苦朴素高风格,革命传统永继承。
有一位以身作则张连长,一双军鞋格重三斤,已经穿了四年零,补丁打得密层层。
战士有心来开玩笑,说道一双军鞋倷勿离经,好送到那博物院中当展览品。
张连长笑盈盈来答一声,你么休把破鞋看得轻,他对革命也曾立过一点小功勋。
它帮助我踏平长江千里浪,它帮助我战斗美蒋百万兵。
须知道,艰苦奋斗是革命的传家宝,这传家宝是革命前辈付咱们。
有了这传家宝,高插红旗在井冈山顶,有了这传家宝,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有了这传家宝,保卫了革命胜利的延安城。
有了这传家宝,走上了祖国的天安门。
有了这传家宝,保证了推翻三座大山,凯歌高唱入青云。
我们的革命还需继续向前进,这传家宝还需世代永相承。
我还要补丁补丁再补丁,三斤三斤又三斤,穿了它跨进共产主义凯旋门。
2.一粒米(严雪亭)一粒米啥稀奇,一粒米哪哼好算大事体?大不可小算从古说,一粒米的当中有大道理。
你勿要看轻一粒米,何妨拿把算盘来算仔细。
有一位老贫农想出一个好主意,为了使年青的一代要珍惜一粒米,俚拿出一两米,叫小孙子一粒一粒搭我数仔细。
共总是一千八百三十七粒半,一数数出仔格大问题。
如果全国人民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或者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一进一出数目大得邪邪起。
我伲全国人口六亿五千万,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日天就是三万五千三百七十四斤,一年算起来一千二百七十三万四千多斤米。
独孤食肉兽诗词精选序言我是从16年在网上通过残荷推荐才接触到兽公的作品的,彼时我正陷入创作瓶颈,不知如何持续诗词道路,所以看到“城市体”后迅速迷上其风格,并在之后几年不断仿效,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后来更是陆续认识了七七、麒麟等一批兽门子弟,并成功在去年年底通过麒麟姐姐介绍正式拜在兽公门下。
兽公对晚辈很和蔼,虽然交流不多但还是提点很大,并还夸赞推广我的渣作,真是让我受益颇多。
两个多月前,孙兄向我询问有没有兽公的全集,当时我只有一本《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里面有兽公96年到15年的部分作品,之前也是在网上看到兽公各种零碎的选集,于是便萌生搜集兽公全部诗词的想法。
于是从九月底开始,从天涯、微博、公众号按时间收集整理,直到十月底才大致完成任务。
由于过于繁杂,所以给其中优秀的作品搞个精选,共计诗词360首。
供大家观摩。
兽公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复删改,许多标注早期的作品其实是隔多年后再定的稿,这样一来作品便越来越精炼;再一就是有大量序言和自注,这样可以了解创作缘由和兽公自己的生活经历,把二十余年作品收集下来,就仿佛品读了兽公的大半生。
兽公极重感情,对故乡武汉以及童年居住地随州都留下了大量优美的篇幅,极力在纸上还原这些城市;对家人亲属,像笔下的母亲,卫姨,许姨、刘叔,田叔、舅祖以及最为思念的先父,更是倾注浓厚情感,但可能用情过深,所以句子修饰的少,所以这次精选会删略掉比较粗陋的篇章。
对所爱之人,则笔端极尽缠绵,佳作颇多。
虽然兽公貌似从80年代末就开始创作了,但96年作品才基本成型,本次选集也是从这一年开始。
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作品主要以怀念恋情和记录城市生活为主,03年开始加入了大量火车词作,再到10年后主要是怀念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近几年又新加入了些关于飞行的作品。
兽公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风格更是鲜明独特,毕生都在倡导并践行“现代城市诗词”理念。
为给诗词在现代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他不断向西方文学和现代文学学习借鉴,尤其是特朗斯特罗姆、博尔赫兹、北岛等作品,并运用了意识流及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写法,汇成著名的“城市体”,在诗词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2021届高考与《散文化小说》专题一、概念: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小说之父鲁迅《故乡》通篇以抒情的笔调,渲染童年生活的美丽,既写闺土也写“我”,展现了“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寻梦,又终于绝望而去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显著的抒情性特征,而这恰是散文化小说的一个重要表征。
接续其后的现代作家,诸如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当代的孙犁、汪曾祺、贾平凹等都是该类型小说的名家圣手。
二、主要特点1、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散文化小说”某种意义上就是抒情小说、非戏剧性小说,也就是说,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是散文化小说的核心特征。
(1)抒情性结构之所以说出如此复杂的特性,就是因为作为根本体裁特点来说它还是小说,但从讲究情节结构的小说来讲,它又有典型的抒情性,所以谓之抒情性结构。
究其根本,散文化小说有一特征,即自鲁迅(《故乡》)始散文化小说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小说叙事归结为“回忆”,循着回忆性叙事的展开,小说结构组织上伴随不做故意的“回忆”却松散自然的夹有抒情语言,故而抒情性典型;(2)非戏剧性此类小说,在具备浓重抒情语言特点下展开叙述,结构上自然显示出淡化情节、散化结构的特征。
具体说来,就是没了常规小说的具有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所以又叫非戏剧性。
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2、人物性格的淡化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即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散文诗化小说却故意淡化人物的性格特征描摹与多社会人的撮合,呈现人物本真的单一原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亦看不到多重人物特性。
3、特定的环境情韵在散文化的小说中,环境的描摹总具备一定的情韵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
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往事如昨——琐忆晋东 地区学习 命样板戏 二剧组一郭华明,山西襄垣 人。
1921正月16生人,卒于19879月18 ,享 66。
他的生命 结在他钟 的文艺演 观看之后。
省歌来长 演,给他送了 ,看完演 后,没有了专 待遇的郭华明,高兴地哼 小曲骑 行 往回 , 到军分 大院门口的时候,一辆红色的摩托 风 电掣地将他撞倒在地后扬长而去,至今凶手 明。
他 在始 未及、 其 意的时刻,应该说没有什么痛苦。
追悼会上有少是当 地“二剧组”的成员。
都是听说 耗后 发 来的,他们为郭华明送上标 哀悼的“幛子”,上面写 :“上党芭蕾 花人”,表达了对他的深切缅 。
去世 的郭华明已经 再是晋东 举足重轻的人物,而是退 舞台的一介平民。
老百姓已经疏忽了他的存在和死 ,但在一些人的心中,郭华明这 名字是 生难忘的。
一 人的一生总是要和某件东西、某种专业、某些人、某 数字发生难解难分的恩怨纠 ,直到死而后已。
绵山上有 对联曰:“是善缘是 缘无缘 ,是讨债是 债无债 来。
”说的或许 是这种生命现象。
只要活到一定的 纪,经历了生活的种种, 能 认生命中总有一种看 见的力量在左右 你,那是一种 号,一种暗示,一种象征,一种说 、道 白、看 见、摸 、飘忽 定、隐约存在 把握 住的东西,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命运”。
郭华明生 酷文艺,多 与晋东歌舞团 戚与共,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上苍 忘 顾他,让省歌舞团为他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完成了他与文艺一生的解之缘。
二196812月22,毛泽东发 “知识青 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 ,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掀 了上山下 的热潮。
与知识青 上山下 时进行的是“干部下放,充实基层”。
把当时所 有点题的领导干部,下放到各 基层单位去“劳动锻炼”。
目录·小说《窗外》嵌诗·小说《六个梦》嵌诗·小说《菟丝花》嵌诗·小说《几度夕阳红》嵌诗·小说《秋歌》嵌诗·小说《梦的衣裳》嵌诗·小说《问斜阳》嵌诗·小说《心有千千结》嵌诗·小说《聚散两依依》嵌诗·小说《浪花》嵌诗·小说《月朦胧鸟朦胧》嵌诗·小说《我是一片云》嵌诗·小说《昨夜之灯》嵌诗·小说《燃烧吧,火鸟》嵌诗·小说《一帘幽梦》嵌诗·新月格格〔小说〕嵌诗·小说《在水一方》嵌诗·小说《雁儿在林梢》嵌诗·小说《庭院深深》嵌诗·小说《匆匆,太匆匆》嵌诗·小说《彩云飞》嵌诗·小说《海欧飞处》嵌诗·小说《白狐》嵌诗·小说《船》嵌诗·小说《幸运草》嵌诗·小说《彩霞满天》嵌诗·小说《水云间》嵌诗琼瑶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
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1949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
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
琼瑶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教育,热爱文学和写作。
1947年9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16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
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
高中阶段在各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篇,成为台湾岛内有名的中学生作家。
琼瑶高中毕业后不久结婚生子,做主妇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进入电视、电影制作行业,其间婚姻破裂。
1963年7月,在平鑫涛主持的家庭作坊式的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窗外》,一举闻名文坛。
从1964年开始,先后由该出版社出版了近五十部小说,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并相继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因扮演剧中人物角色而脱颖而出的影视明星,从而拥有了大量的读者和观众群,深受青少年和市民的喜爱,产生了长久的社会影响。
名著书籍段落摘抄(精选99句)名著书籍段落摘抄1、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左右救回帐中。
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
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
2、金字塔禁止人攀援,但底下的_级,去爬也没有人阻止。
我爬上几级,贴身抬头,长久地仰望着它。
它经过几千年“做旧”,已经失去任何细部的整齐,一切直角变成了圆钝,一切直线变成了颤笔,因此很像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生成物,但在总体上,细部的嶙峋仍然综合成直笔。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3、我无可避免的想到战争,想到人类最不可抵御的一种悲剧。
我们这一代人像菌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我们的童年便在拥塞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海船里度过。
而你,我能给你怎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既不能回到诗一般的十九世纪,也不能隐向神话般的阿尔卑斯山,我们注定生活在这苦难的年代、以及苦难的中国。
——张晓风《初雪》4、要是静静地坐在那儿,人家准会当他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很美的姑娘;可是一行动起来,他那柔软而敏捷的姿态,就要使人联想到一只驯服了的没有利爪的豹子了。
5、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妇女们,不再梦见伟大的事件,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妻子。
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
它们在暮色中象小猫一般嬉耍着,他爱它们,如同爱这孩子一样。
他从没梦见过这孩子。
他就这么醒过来,望望敞开的门外边的月亮,摊开长裤穿上。
他在窝棚外撒了尿,然后顺着大路走去叫醒孩子。
他被清晨的寒气弄得直哆嗦。
但他知道哆嗦了一阵后会感到暖和,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去划船了。
6、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汪曾祺《岁寒三友》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汪曾祺《岁寒三友》原文及赏析【导语】:岁寒三友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吧岁寒三友这三个人是: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
霓虹灯下的流萤——喻善平诗作精选
四川射洪喻善平
一
2016你元月26日,余在红专路口,等候乡朋李白渊老师去射洪教师进修校见蒲伟校长,感谢他为小太阳幼儿园选拔实习老师提供方便。
虽久等,终于如愿。
红专路口等白渊,同谒蒲君谢手援。
秀才人情焉用纸?满嘴仁义拜早年。
二
2012年3月上旬,余回家办事,在山青水秀中拾了一份闲情逸致。
尤其在村头张望中,觅得几许春之灵感。
烟花三月春何望,纸鸢如梦入诗窗。
鸽声量出碧空远,蜜蜂飞过菜花黄。
三
2009年10月,游射洪金华山下金湖,有赏心悦目之感。
千杆垂钓金湖秋,芦花飞满游人头。
漫步湖堤惊眼处,青鲢一条下银钩。
四
2010年4月16日,艳阳高照。
射洪教师进修校大门口,余适逢何凤翔老师带学生上凉帽山旅游,而蒲厚东老师却带生下乡为东岳贫困生收麦之际,感慨系之,冲口而成。
靓女领衔上帽山,帅哥带队下麦田。
春风不问苦与乐,同是人间四月天。
五
2011年7月8日,吾在洪城红专路口,遇一婚仪车队载着豪宅模型缓缓驶过。
有观者曰:“无房无车为裸婚。
”又见几对寻常夫妇哀声叹气,因而心有动之,成一绝句。
清风明月嫁诗人,无房无车为裸婚。
寒门父母愁何在?忍坐陋室俟天明。
六
2013年12月26日,乃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于是作诗缅怀之。
其一
国士无双出湘潭,驰骋神州舞大鞭。
运筹帷幄破倭贼,长江黄河作证言。
其二
开国独撑一片天,运动不休似等闲。
丹青难写书生泪,饿殍无辜万百千。
七
2013年3月我在成都盘桓月余,一日于府南河饮茶,恰遇夕阳风,有幸享受难得之美景,茶罢归家之际,邂逅同学阿东,甚喜。
成诗以记之。
府南河上夕阳风,柳花飞来点点红。
茶罢过桥寻归路,浣花溪畔遇阿东。
八
2014年元旦,余夜读《史记》,有感于汉高祖的旷世功勋与文、景二帝之和亲良策,也有感于汉武帝是真男人,特作诗感慨之。
铁马金戈定寰中,金枝玉叶安天下。
可怜汉武血性男,扬眉出剑不送花。
九
2015年2月3日晚看电视,有感于杭州西湖历史人文介绍,尤其是岳飞死因探秘,文征明认为,赵构怕“中原恢复”,“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余也有个人之见。
西子有幸陪英雄,岳坟千载起高风。
若问忠良谁冤杀?赵构为主秦刽从。
十
城镇化惨淡经营加速了贫富悬殊,有钱人走了,年青女性以婚嫁城市为荣,留守者尽是老弱病残。
虽国有农贴,但闲田蒿草丰茂。
即使是精致楼房,坐落在茂林修竹之中,也少有人住。
余近年来每次回家探亲,目睹其萧条冷落,感慨不已,成诗而已。
老弱病残闹春耕,华居无人蜘蛛横。
衣香鬓影入城去,留守门前蒿草青。
十一
2015年5月20日,与一客人到射洪滨江公园南城江景游玩,顺便察看了给儿子购的新居,感慨系之,占成七律一首。
一生积蓄作无奈,打鼓滩头置新斋。
十里青山成窗景,半城夕阳入客怀。
茶余偶拾平仄去,饭后常侃青春来。
戴月归家何所事?小哼一曲看花开。
十二
2015年9月某日晚上10点,余在窗口被蚊子叮咬,心甚恶之。
以手捉蚊,不慎失手。
失望之中,心里一动,思绪纷飞,似有所悟,难以成眠。
于是,凑成《蚊赋》二首。
其一
家住高楼难防君,青云直上入窗棂。
吸罢膏血翩翩去,逍遥海外度余生。
其二
黄昏过后唱嘤嘤,月黑天暗自在行。
享尽口福皆膏血,亦盗亦娼了此生!
十三
2015年10月。
回忆文革,不少人整人又被整。
是非多,冤孽长。
整别人,认为天经地义;己被整,仇怨难忘。
虽整人有术,但省己无方。
不反思,不忏悔,则往往影响今天开心日子的质量。
其一
十年动乱冤孽长,世态人心两乖张。
人害己时恨不尽,己陷无辜莫商量!
其二
回首文革戾气多,是非颠倒奈若何。
针砭他人嫌刺短,反求诸己唱红歌。
十四
2001年4月某日,余在《射洪报》上看到县委XX书记勤政为民,坐宝马车一天巡遍百里大县射洪,先是感奋,继之耿耿。
宝马春风四月天,一日巡遍射洪县。
归来闲看夕阳落,华灯影里舞翩跹。
十五
退休职工前往太和花果山参加“夕阳红”歌咏会。
歌咏经典红歌,抒发怀旧情绪,回味激情岁月,自我提振边缘群体不甘边缘化的能量与精神。
曾经流行中国风,举国同唱东方红。
而今又踏红歌去,诗情勃发夕阳中。
十六
2015年5月21日,余读何满子《士风慨言》,有感于“一个国家……世道人心的颓败才是致命的”,“而世道人心中士心、士气又是其核心因素,”而解放后历次运动首先伤害的即此。
令人扼腕。
冤沉胡风又反右,斯文扫地士心休。
十年动乱廉耻尽,重整士气分国忧。
十七
2015年高考分数公布,适逢有人请余到水井坝饮茶。
其中一茶友之孙对来秋的高考忧心忡忡,请我指点一二,于是,作诗一首赠之。
雄鸡三唱欲曙天,探幽索微未成眠。
来秋敢望登高第,青春报国正当年。
十八
2015年暑假,电影商人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与何炅执导的《栀子花开》充斥银屏,生发、满足了青少年男女粉丝们希冀成功的欲望。
也让他们享受了性感与春情。
至于艺术含量,烂片而已。
栀子花开粉丝亲,享受性感与春情。
欲望生发小时代,花月梦醒有谁问?
十九
2015年9月,余游太和镇花果山,偶见高高的悬崖上居然有野菊招展,心里为之一动,动有所思,思成一绝句。
生生不已悬崖边,芳邻有幸是幽兰。
自开自落金风里,不与庭花争眼缘。
二十
余年少时,读王勃之《滕王阁序》,爱其文采斐然,对其佳词妙句念念难忘。
今到晚年,慢慢品之,始觉感伤体弱,抒写人生无奈而文气不足。
难于气壮全文,可惜。
于是作诗感慨之。
王勃作序滕王阁,佳词妙句何其多。
虽有壮笔歌慷慨,似嫌气短吟坎坷。
二十一
2015年元月22日下午于太和水井坝喝茶,茶友戏称来此喝茶是为了邂逅相好(四川话謂之找“撩家”)。
恰此时夕阳映杯,腊梅暗香徐来,余觉得茶友之雅好可以理解。
告老还乡常饮茶,东张西望寻撩家。
莫笑杯中夕阳晚,岁尾还开腊梅花。
二十二
游凉帽山悠然山庄有感
其一
嫩寒时节上帽山,芙蓉花发满悠园。
鸡冠抖擞清荫里,月季风流碧池边。
霞女焕发三春脸,涛男爽吞六人餐。
若有祥云升脚力,平安直达观音前。
其二
虽有诗情到悠园,名花嘉木难入眼。
麻将搓尽书生气,开心何必为这般?
二十三
2016年元月9日,余回家为近亲办理丧事。
其间,乡邻说,农民温饱虽然解决,但就怕患病,尤其是大病,大医院惹不起。
一病就穷。
显得很无奈。
温饱差可欲何求,医改难解后顾忧。
黄脸朝天凭谁问,大病一场对穷愁。
二十四
2016年元月12日,余到太和镇水井坝饮茶,一茶友说起今年要调整经济结构,势必像去年一样打工难,讨薪难。
次儿要读艺术院校,费用高。
虽身体有病却不敢说,怕难找到工打。
提心吊胆入新年,出门打工讨薪难。
次儿高第需巨款,身患沉疴不敢言!
二十五
2016年2月11日,与何武一家到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也称阆州)旅游,参观了汉桓候张飞庙、清代科考贡院、风水馆,登临中天楼、华光楼,感受了三国文化与风水文化。
总想写点什么,出风水馆那一刻,终于顿悟。
山环水绕是阆州,满面春风华光楼。
此方若为风水地,桓候墓里岂无头?
上述作品是从作者160多首诗作中精选出来的。
其中不乏佳章,如《老
家春景》《蚊赋(两首)》等;也不乏隽句,如“鸽声量出碧空远,蜜蜂飞
过菜花黄”;“十里青山成窗景,半城夕阳入客怀”等。
或有画面感,或情
趣别致,或襟怀坦荡,或接地气有辣味。
反映当下农村现实,有悲悯情愫;
品评历史人物,能独抒己见。
语言雅致而洗练,尚合诗格又自然流畅。
缱
绻与铿锵共和,兴寄与风骨并张。
礼敬真善美,彰显正能量。
正如作者自
谓:岁月无恙,种下黛色的字钉;人生有赋,收获旺郁的诗行。
(陈玖地
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