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础静载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65
桩基静载试验桩基静载试验是用于评估桩基承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桩基施加静载,观测桩基沉降变形情况并计算相应的承载力,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试验原理桩基静载试验主要通过在桩基端口施加静载,观测桩基的沉降变形情况,通过力与变形的关系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在试验过程中,通常会在桩基上设置测斜仪、应变计等监测设备,以获取桩基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数据。
同时,根据沉降变形数据,可以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桩基的承载能力。
试验方法桩基静载试验通常分为单桩试验和桩基群试验两种类型。
在单桩试验中,只对一根桩进行试验,而在桩基群试验中,则通过在不同桩基上施加载荷来评估整个桩基群的承载性能。
在试验前需要对试验桩进行相应的标定,测定桩的长度、直径、强度等重要参数,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保证施载均匀、稳定,避免误差的产生。
试验数据处理在桩基静载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仔细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桩基变形数据的曲线拟合和计算,可以得到桩基的承载力-沉降曲线,从中获取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弹性劲度系数等重要参数。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中的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地整理和展示,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试验应用桩基静载试验是评估桩基承载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桥梁、高楼、水利工程等基础设计及施工阶段。
通过静载试验,可以有效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语桩基静载试验作为评估桩基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的试验规划、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准确评估桩基的承载性能,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对桩基静载试验有所启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帮助。
桩基工程中的静载试验与质量评估方法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工程,它承受着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的重荷。
为了保证桩基的安全可靠,静载试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工程中的静载试验以及相关的质量评估方法。
一、桩基工程中的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通过对桩身施加垂直荷载,观测与记录桩身的应变、沉降以及桩顶载荷的变化等参数,来推测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
它可以提供桩基的受力性状,为工程设计和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静载试验的基本过程如下:1. 桩身安装:在待测桩基位置,先进行孔洞或钢筒的打入工作,然后将预制的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安装到孔洞中。
2. 随测手段:静载试验可以包括应变测量、沉降测量和荷载测量等手段。
应变测量主要通过应变计来实现,沉降测量主要通过测量桩顶的沉降量,荷载测量主要通过静载试验的荷载装置来实现。
3. 荷载施加:荷载施加可以通过钢板、油缸等常用装置进行,通过加重和疊加来实现最大荷载。
4. 数据处理和评估:在试验进行中,将核心数据进行记录,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和评估,得出桩基的负荷-沉降曲线和承载力等指标。
二、质量评估方法静载试验的数据处理和评估是桩基工程中的关键一环,对于合理评估桩基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见的质量评估方法:1. 负荷-沉降曲线法:通过对桩身的荷载-沉降曲线进行解读和分析,可以推断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当负荷达到一定值时,桩身的沉降量将迅速增加,这是桩的极限承载能力点。
2. 弹性模量法:通过沉降测量和施加荷载的关系,可以反推桩基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衡量桩基刚度和变形能力的的重要参数,可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 破坏力法:通过观测和分析桩身在试验最大荷载下的破坏现象和变形特征,可以评估桩基的破坏力。
破坏力法可分为破坏负荷法和破坏位移法,通过破坏负荷或破坏位移可以判断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综合评估法:根据静载试验中收集的数据和常见的计算模型,综合分析桩顶沉降量、桩侧摩阻力等多个参数,对桩基的质量进行评估。
桩基静载试验方法桩基静载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工程测试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桩基在静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承载力进行测量,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是关于桩基静载试验方法的详细介绍:一、试验前准备1.选择试验场地: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验,如建筑物或桥梁等。
2.确定试验桩类型: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试验桩类型。
3.测量桩身直径:使用测量仪器(如卡尺)对试验桩身直径进行准确测量。
4.设置检测点:在试验区域内设置检测点,用于记录各个深度处的位移和应力等数据。
5.安装传感器: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传感器来监测各项数据变化,包括位移、应力、压力等。
6.确定加载方式: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加载方式,包括单向或双向加载等。
二、试验过程1.初次荷载:首先对试验桩进行初次荷载,使其达到预定荷载水平,并记录各项数据变化情况。
2.增加荷载:逐步增加荷载,直到试验桩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者出现较大的变形。
3.保持荷载:在试验桩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者出现较大的变形后,需要保持荷载水平一段时间,记录各项数据变化情况。
4.卸载:在试验结束前需要进行卸载操作,逐步减少荷载并记录各项数据变化情况。
5.恢复原状:在试验结束后需要将试验场地恢复原状,包括清理、填平等操作。
三、数据处理1.计算位移:根据传感器监测得到的数据计算各个深度处的位移量,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
2.计算应力:根据传感器监测得到的数据计算各个深度处的应力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
3.计算承载力:根据位移和应力等数据计算试验桩的承载力,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分析。
4.编写报告:将以上所有数据和分析结果整合编写成报告,并进行评估和总结。
总之,桩基静载试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测试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其全面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评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桩基验收必须静载实验
桩基静载试验是运用在工程上对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一项技术。
桩基验收必须静载实验?以下带来关于桩基验收必须静载实验结果,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1)S—㏒Q法的极限荷载是桩侧摩阻力得到充分发挥时的荷载,相应于极限荷载时的极限桩顶下沉量Su与桩的类型、桩径和施工方法等有关;对于同一施工类型的桩,一般说来,按摩擦桩、端承摩擦桩和摩擦端承桩的顺序排列,Su依次增大;
(2)大直径钻孔桩的Su值比小直径钻孔桩的Su值大;
(3)打入式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的Su也有较大差别
(4)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对钻孔桩的极限荷载Qu和极限桩顶下沉量Su有较大影响。
在桩的破坏模式研究方面,赵明华认为应分为三种模式,即:屈曲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刺入破坏;沈保汉认为应分为四种模式,即:端承摩擦桩的整体剪切破坏、摩擦桩的整体剪切破坏、摩擦端承桩的刺入剪切破坏、端承桩的屈曲破坏。
在依靠桩的下沉量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方面,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当Q-s曲线无明显的拐点时,可取桩顶总沉降量为40㎜时相应的荷载值为单桩极限承载力;《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对于缓变型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对大直径桩可取s=0.03~0.06D(D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于细长桩(l/d80)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
沈保汉建议,对直径为0.3m~0.5m的打套管成孔灌注桩可采用桩顶下沉量为桩径的10%所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对于钻孔扩底灌注桩可取桩顶下沉量为扩大头直径7%所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
以上是下面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桩基验收必须静载实验”等建筑相关的知识可以登入建设通进行查询。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实验技术规程》(DBJ/T15-103-2023)简介及相关问题探讨刘炳凯(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基桩自平衡法测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自平衡法相对于传统静载和抗拔的优缺陷,给出了自平衡法技术的定位;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基桩自平衡法静载实验技术规程》(DBJ/T15-103-2023)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探讨了自平衡法在工程桩中应用时的一些常见问题。
关键词:基桩自平衡法荷载箱静载规程一、前言1.基桩自平衡法静载实验简介基桩自平衡法在国外称o-cell法,该方法运用桩土体系自身提供反力以拟定单桩承载力和桩周土层的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拔)桩实际工作状态的实验方法。
其原理是在桩身或桩端埋置荷载箱,抗压实验时,运用上部桩自重、上部桩桩侧摩阻力来代替堆载法中重物或锚桩法中锚桩以提供反力;在抗拔实验时,运用下部桩桩侧摩阻力及端承力来代替传统抗拔静载实验中的地基或锚桩以提供反力,从而达成实验基桩承载力的目的。
实验时,从桩顶通过输油管对荷载箱内腔施加压力,箱盖与箱底被推开,同时向上部桩及下部桩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促使桩周土的摩阻力与端阻力发挥作用,桩土体系破坏或满足工程的实际规定期停止实验。
自平衡试桩法试桩时的工作状态与桩实际工作时的状态有所不同,是接近于实际工作状态的一种近似方法。
自平衡法测桩示意图见图1,测试原理示意图见图2。
2.基桩自平衡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基桩自平衡法(o-cell法)最早由美国西北大学学者Osterberg于1985年-1987年间,在分析、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该测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发,并于1989年在桥梁刚桩中(水中试桩)成功进行了初次商业应用,后来逐渐被美国工程界广泛接受,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技术规程,至今已在美、英、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及我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简述基桩静载试验的原理
基桩静载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试验,用于测试土壤和基础的承载力以及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试验过程中,基桩受力后的变形和应力情况都可以通过测试得到,从而掌握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
1. 载荷系统:试验过程中,需要施加一个垂直的荷载在基桩顶部,以便观测其变形和应力情况。
荷载系统包括载荷装置和配重块。
通过某种方式将荷载逐渐施加于基础上,同时借助于称重仪器,可以得到基础的荷载变形曲线。
2. 变形测量系统:试验过程中,需要研究基桩的变形情况来了解其输载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安装变形测量装置在基桩上,以便记录基桩的变形过程。
变形测量装置包括水平移动计、倾斜计、延伸计等等。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监测基桩的变形并记录到相应的测量仪器上,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3. 应力测量系统:基桩试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测量基础上的应力变化。
可通过安装应力传感器等仪器,对基底周围和基桩表面以及深支撑地被等处的应力进行记录和分析。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对基桩表面的应力进行测量,并记录到相应的测量仪器上,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4. 数据分析:在基桩静载试验过程中,需要获取一系列数据:荷载、变形、应力等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基础承载力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确定基础的合理设计方案,并保证其安全可靠性。
总之,基桩静载试验是用于研究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得出承载力和稳定性信息的试验方法。
通过施加荷载和监测基础变形和应力的方法,能够了解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和承载能力,为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
桥梁桩基础静载试验的方法与方案一、试验目的二、试验内容1.试验桩基础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试验桩的数量和类型。
2.试验方案制定:根据试验桩的类型和试验要求,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3.试验设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试验设备,包括静载试验机、测量仪器、试验桩顶部支座等。
4.试验场地准备:准备好试验场地,保证试验桩的设置和试验过程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5.试验桩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试验桩基础,包括桩的打入和固结。
6.试验测量:安装好测量仪器,对试验过程中的沉降、变形、应力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
7.试验加载:按照试验方案要求,逐步加载试验桩基础,直至达到设计荷载或试验终止条件。
8.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静载试验的结果。
三、试验方法1.短桩静载试验:由于桥梁桩基础的主要受力方式是摩擦阻力和端承力,一般选择长度较短的桩进行试验。
试验过程中加载荷载逐步增加,观察试验桩的沉降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2.长桩静载试验: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的长桩静载试验,可以在桩顶与桥梁相接触处设置支座,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加载荷载,观察试验桩的沉降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3.集中荷载试验:在试验桩的顶部加载不同的集中荷载,观察试验桩的沉降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4.均布荷载试验:在试验桩的顶部均匀加载荷载,观察试验桩的沉降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试验方案1.试验荷载的确定:根据桩的尺寸和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试验荷载,包括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
2.试验荷载加载方式的确定:试验荷载可以通过静载试验机或其他专用设备加载。
3.试验荷载的加载速率:试验荷载的加载速率应适当,既不能过快造成试验桩的破坏,也不能过慢影响试验进度。
4.试验测量参数的选择: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包括试验荷载、试验桩的沉降、变形等。
5.试验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安装:根据试验参数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