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及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3.35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及反思
一.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描写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被侵略者摧毁的文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选取了这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历史,感受侵略者对我国文化艺术的践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他们对圆明园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价值观的感悟需要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历史的沉重。
三.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辉煌成就,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辉煌成就,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 难点:深入理解文章,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情感体验: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圆明园的毁灭
辉煌历史 ——> 侵略者践踏
民族自豪感 ——> 历史责任感
八. 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学生对圆明园历史地位和辉煌成就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态度的感悟。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分享学习心得、展示小组讨论成果等。
4.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和情感教育法的运用,学生对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章方面存在困难,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把握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点儿整理: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辉煌成就以及其被侵略者摧毁的悲剧。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以下知识点:
1. 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被誉为“园林建筑的瑰宝”、“万园之园”。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清朝皇家行宫御苑,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2. 圆明园的辉煌成就: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经过历代皇帝的精心打造,成为了一个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宝库。园内有无数精美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3. 圆明园的毁灭: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攻占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和抢劫。他们摧毁了园内的建筑,掠夺了无数珍贵的文物,使圆明园化为灰烬。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文化灾难,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悲剧。
4.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圆明园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它代表了古代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5. 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深感痛心,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要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历史责任。
6. 爱国主义精神:圆明园的毁灭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警醒自己,努力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学生可以了解到圆明园的历史地位、辉煌成就以及其被侵略者摧毁的悲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课文也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步作业练习题:
1. 圆明园位于我国的( )。
A. 北京市海淀区
B. 上海市浦东新区
C. 广东省深圳市
D. 陕西省西安市 2. 下列关于圆明园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被誉为“园林建筑的瑰宝”
B. 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
C. 园内有无数精美的建筑、雕塑和绘画
D. 是清朝皇家行宫御苑的简称
3. 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 )。
A. 1860年
B. 1900年
C. 1937年
D. 1949年
4. 圆明园的毁灭是由( )造成的。
A. 自然灾害
B. 技术故障
C. 侵略者的破坏
D. 民间起义
5. 下列哪个事件与圆明园的毁灭无关(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抗日战争
1. 请简要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历史地位。
答案: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被誉为“园林建筑的瑰宝”、“万园之园”。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清朝皇家行宫御苑,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2. 请简要描述一下圆明园的辉煌成就。
答案: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经过历代皇帝的精心打造,成为了一个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宝库。园内有无数精美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3. 请简要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原因。
答案: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1860年,当时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攻占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和抢劫。他们摧毁了园内的建筑,掠夺了无数珍贵的文物,使圆明园化为灰烬。
4. 请谈谈你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答案: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价值。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5. 请谈谈你对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的认识。
答案: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成就等方面的自豪感。历史责任感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优秀传统等方面的责任感。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深感痛心,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要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历史责任。
请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圆明园毁灭的感慨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通过以上同步作业练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课文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这些练习题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辉煌成就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