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勒克莱尔 主战坦克
- 格式:pdf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30
以当代坦克而言,我国的99大改坦克以均衡的机动和火力,超强的防护能力可以选为第一。
美国M1A2坦克的防护略弱、而数字化水平较高仅次于我国新式主战坦克,德国豹2坦克的机动性-火力都较强但是防护较弱紧随其后。
而法国勒克莱尔坦克的机动性和防护水平与M1A2相当但火力较弱,英国挑战者2坦克机动性较差而火力-防护出色,在之后则是意大利公羊主战坦克各方面都类似于减弱版本的豹2系列。
[ 转自铁血社区/ ]中国的99大改美国的M1A2德国豹2A6[ 转自铁血社区/ ] 英国的挑战者2法国的勒克莱尔韩国的K2[ 转自铁血社区/ ] 意大利的公羊日本的90式以色列的梅卡瓦4[ 转自铁血社区/ ]俄罗斯的T-90AM根据现有的资料来分析,99大改坦克性能达到了相当惊人的水平,在机动性方面其与豹2、M1A2(M1系列制动能力较弱,但得益于燃气轮机其加速性为世界最强水平)、勒克莱尔相当,火力和火控系统则与M1A2相当,在防护性上则处于遥遥领先水平。
在当今世界坦克排行榜上,客观的说已经可以占据世界第一的水平。
而其他坦克在均衡设计上都存在巨大缺陷,最强项也并不显眼只能说达到平均水平。
韩国K2坦克是高技术的堆叠但是组合效率较差,缺乏新式穿甲弹;日本90式坦克动力系统体积较大,防护也不尽如人意,且与韩国一样无法获得新式高性能穿甲弹。
以色列梅卡瓦4坦克尽管设计独特,并且其提出的乘员防护概念一度很受关注,但其薄弱的装甲不适合正规作战,而适合于城区反游击作战,在2006年入侵黎巴嫩行动中,梅卡瓦4坦克就曾被真主党武装部队用老式RPG-29火箭筒击毁击伤数十辆。
最差的是俄罗斯最近在狂热推销,号称世界“坦克之王”的T-90AM坦克,其相对于T-90坦克更换了新式火控系统,具有猎-歼能力,但是其总体设计的痼疾导致其动力舱体积小,无法配套高性能变速箱,而且在增加发动机功率后散热成为重要问题,其防护也还只是90年代初期水平,只有依靠K5重型反应装甲增加一定防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技术发展停滞使得该型车主要性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水平上。
世界上最厉害的坦克是美国M1A2主战坦克下列是坦克的排名TOP10,土耳其“阿尔泰”主战坦克2005年土耳其开始启动了国产坦克项目,研发一款基于韩国的K2主战坦克的四辆坦克样车,这就是土耳其的第一种国产坦克阿尔泰。
整车长度是10.3米,车高2.5米,全重65吨,最高时速70公里每小时。
在武器系统方面,阿尔泰的主炮为一门120毫米55倍口径滑膛坦克炮,理论上该炮在两千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65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在防护方面,阿尔泰采用了复合装甲,总体性能与韩国的K2坦克相当,相当于650毫米均质钢装甲,而这款坦克也算是补齐了土耳其虽然拥有一支在北约中人数仅次于美国,规模位居中东第一的陆军,但是却陆军装备质量不高的缺陷。
TOP9,日本TK-x10式主战坦克10式主战坦克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主持,三菱重工生产的日本陆上自卫队新一代主战坦克,车长9.42米,高度2.3米,车重44吨,最大时速7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440公里,于2012年1月开始正式服役于日本陆上自卫队。
武器系统方面,10式坦克配备了一门日本自行开发的120毫米44倍径滑膛炮,除了传统的120毫米炮弹外,还能使用一种TRD 研发的程序化引信炮弹。
在防御方面,10式坦克的车体与炮塔采用滚轧均质钢装甲制造,车头正面上部加装了新型复合装甲炮塔,外侧还加挂了用模块化装甲而日本之所以研制这款坦克,就是为了与重型的90式坦克形成补充,完全替代有30年历史的74式坦克,TOP8,意大利C1主战坦克C1主战坦克又名公羊主战坦克,是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车长10.54米,车高2.46米,最大时速6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550公里。
武器方面,公羊主战坦克装备了一门奥托梅莱拉公司生产的120毫米44倍径口径滑膛炮,辅助武器为一门7.62毫米机枪和一挺7.62毫米高射机枪。
而它的防御方面的坦克车体和炮塔采用轧制钢板焊接而成,并且在重点部位采用了新型复合装甲,而最新的公羊主战坦克MK2型比原来的MK1型重五吨,装甲防护也进行了加强。
换头的新招数——初析法德合作的“欧洲主战坦克”(EMBT)作者:漠北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8年第17期业界早已周知,为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法国“勒克莱尔”坦克的生产商奈科斯特和德国“豹”2的生产商克劳斯-玛菲公司,共同组建了名为“克劳斯-玛菲·奈科斯特防务系统”的合资公司。
然而,当这家公司的首个产品“欧洲主战坦克”(EMBT)概念样车在2018年法国举行的新一届萨托利防务展上公开亮相时,人们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这是一个由“豹”2底盘和“勒克莱尔”(AMX-52)炮塔杂交而成的设计。
它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从法德萎缩的坦克工业说起虽然都是些冷战装备,但与苏联的同类产品不同,中西欧国家设计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并不是作为一种消耗品设计的,这既体现为更高的技术水准,也体现为经过耐久的时间冲刷后,它们仍能保持相当良好的机械状态。
然而,这种值得称道的品质也带了问题——在冷战已经成为20多年前如烟往事的今天,由于早前的产品仍然保有相当高的剩余使用价值,高品质的欧洲坦克工业开工率严重不足,面临着萎缩的局面。
虽然2014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似乎将俄罗斯再次推到了西方世界对立面的位置上,当事各方对事态发展的公开表态、对对方的批评谴责几乎每日可见,外交辞令为尖刻言词所取代,媒体报道更是铺天盖地。
美俄、欧俄元首虽然难得见面,但是热线通话多达数十次,双方都说了不少难听话,可以说是完全翻了脸。
危机更成为欧盟、北约峰会的中心议题。
危机性质的严重性、事态发展的危险性,促使包括法、德在内的欧洲大国不得不以不同方式表明立场。
这意味着,骤然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很可能成为欧洲坦克工业重新启动的契机。
不过在这场危机爆发4年后的今天,逐步理出头绪的人们却发现这场地缘政治动荡更像是美俄间的角力,俄欧(“老欧洲”)间的关系其实是微妙的。
欧洲大国虽然不愿看到家门口生乱,但由于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特别是能源问题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4年前只是迫于主要战略盟友美国的压力,才不得不参与对俄罗斯的谴责和制裁,如今双方在政治上的关系早已有了相当程度的缓和——一个克里米亚半岛不足以撬动俄欧之间的军事地缘态势重新走向对抗的道路。
装甲车辆可分两步,第一步,主要从国别、流派、种类和年代方面识别。
对一些外形特征区别较大的,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有关知识就不难识别,以下年代与型号有兴趣的读者应当牢记。
二战结束至今,主战坦克发展了三代,正在发展第四代,第一代为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产品,代表有苏联T-54、T-55、美国M47、M48、英国“百人队长”、日本61式坦克等;第二代于60年代列装,包括苏联T-62、美国M60、英国“酋长”、德国“豹”Ⅰ、法国AMX-30、日本74式等;第三代多在70年代至90年代初推出,有苏联T-64、T-72和T-80、美国MI系列、英国“挑战者”系列、德国“豹”2、法国“勒克莱尔”、以色列“梅卡瓦”和日本90式等。
此外,韩国K1/K1A1、意大利“公羊”、巴西EE-T1、印度“阿琼”也属于这一代。
当前,坦克发展主要有三大流派。
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德、英、法等西方国家,以高技术为支撑,注重乘员生存和指挥能力。
二是以俄罗斯为代表,包括乌克兰、波兰等东欧和东亚国家,注重坦克坚固耐用和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以以色列为代表,还有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其它国家,有几十年战争经验,走引进、改进、自行研制的东、西方结合之路。
第二步,在确定种类后,通过识别要素进一步确定具体型号,做到这步需具备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多资料的积累:我们把识别要素总结为“一车二炮三行动四特殊”。
要素一是通过车体识别,主要注意外观、装甲防护等。
二是通过火炮和炮塔识别,主要注意炮塔形状,火炮口径,抽气装置形状、位置及性质。
顶置机枪,观瞄装置,烟幕弹发射装置,防护装置等。
三是行动部分,主要注意悬挂方式、负重轮形状与数量、托带轮数量、侧裙板的有无与形状等。
四是注意些特定型号的独特特征。
以上四要素,在识别过程中要结合使用,互为补充。
对于大多数兵器爱好者而言,识别外形差距较大的装甲战斗车辆并不困难,最为头疼的是精确区别外部特征相近的几款坦克装甲车辆。
为实际运用上述四个识别要素,我们选取了几组外部相近的装甲车辆来实车演练。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英语:Leclerc Main Battle Tank,法语:Leclerc Char de Combat Principal,或以GIAT产品编号称之为AMX-56主战坦克)是法国GIAT(现Nexter)集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法国陆军研制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命名为勒克莱尔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首先率军进入巴黎的法国陆军名将菲利普·勒克莱尔(Philippe Francois Marie Leclerc)元帅。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被誉为“全球第一种第四代主战坦克”,它的报价也一样让M1A2、豹2A5/A6与英国挑战者2等望尘莫及,放眼全球仅有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的造价与勒克莱尔媲美。
研制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以守势的原则德军机械化部队德军机械化部队煞费苦心地建立马奇诺防线;而根据这个守势思想,当时法国坦克将防护力摆在第一,机动力则可无限制地牺牲。
孰料德军的机械化劲旅根本不从马奇诺正面进攻,反而从法军意想不到、防备薄弱的阿登森林突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人检讨先前惨败的教训,认为过份偏执于守势是个绝对的错误,而如果要采取攻势,则坦克的机动力必须放在第一,如此就得减轻装甲的重量;此外,法军悲观地认为无论坦克装甲厚度如何地增加,总会被更新的反装甲武器轻易击穿。
因此,往后法国陆军使用的数种坦克如AMX-13、AMX-30等,都是将机动力放在第一优先、牺牲装甲厚度的轻型坦克。
8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大幅进步AMX-13轻型坦克AMX-13轻型坦克,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如德国豹2、美国M1主战坦克都能有效兼顾火力、机动力与防护力,不必再做痛苦的抉择:火力方面,使用大口径主炮与先进的射控系统;防护能力方面,使用高科技的复合装甲,冷拔不锈钢管厂防护效能远高于相同厚度的传统钢质装甲;虽然火炮与装甲的提升会使重量大幅增加,但是配备大功率发动机与优良的悬吊系统后,仍能拥有极出色的机动能力。
问鼎“陆战之王”2022(一):法德联合开发未来增强型主战坦克概念编者按:2022年6月,法国巴黎军警防务展览会(Eurosatory)展出的装甲车凸显了国防工业对陆军现代化需求的快速反应,全球国防工业已迅速应对各国日益增长的陆军和系统现代化压力。
各种新的和改进的平台,特别是各国展示的下一代主战坦克,对当前“俄乌冲突”的坦克在战场上表现存在疑虑得到充分消除。
为此,从今天起,蓝海长青智库整理编写了4篇关于下一代主战坦克文章,仅供广大读者学习借鉴!2022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军警防务(Eurosatory)-2022”展览会上,德国KNDS防务集团旗下的克劳斯-玛菲韦格曼(KMW)公司和法国克斯特(NEXTER)防御系统公司推出了增强型主战坦克(EMBT),这是展示了其欧洲主战坦克(E-MBT)的技术演示。
德国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和法国克斯特系统公司推出增强型主战坦克。
(图片来源:军队认可网)在“军警防务-2022”上展示的增强型主战坦克,是一个全新的非常独特的实验平台,采用4名乘员,包括2人炮塔和2人底盘,配备120毫米加农炮和新一代弹药的进化炮塔(碎片)和全新的可重新配置的人机界面(MMI)。
这允许动态任务分配和测试具有可变数量的乘员站的“创新乘员概念”,包括系统操作员的存在:作为对坦克指挥官认知工作量的响应,它能够充分利用坦克指挥官的全部潜力广泛的传感器和效应器套件,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取得进展。
增强型主战坦克,是基于德国“豹-2”坦克的履带底盘,配备改进的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炮塔。
展会现场演示是基于一个新的设计理念,两个人坐在车体前部,其中一名驾驶员和一名系统操作员,负责操作安装在新主战坦克上的新武器系统。
炮塔配备一门120毫米L52滑膛炮,能够发射所有标准120毫米北约弹药。
由于使用22发自动装弹系统,该炮塔拥有包括指挥官和炮手在内的两名乘员。
一挺12.7毫米同轴机枪安装在主武器的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