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评述及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456.62 KB
- 文档页数:9
2007年前三季度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07年前三季度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国防科工局网站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生产经营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 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造船完工量达到12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船舶977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量的81%;新承接船舶订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其中出口船舶5722万载重吨,占新承接船舶订单量的89%;手持船舶订单129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1%,其中出口船舶11307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7%。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1%、38.7%和29.5%。
2007年三季度三大造船指标比较单位:万载重吨造船指标中国(A)世界(B)中国份额(A/B)上年同期中国份额完工量1203 5810 20.1% 15.7% 新订单量6434 17840 38.7% 30.0% 手持订单12935 46064 29.5% 22.1%注:表中中国三大指标数据为我国统计数据,世界三大指标为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计算中国份额时进行了同口径处理。
(二)主要经济指标显著增长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981家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40亿元,同比增长49.2%;工业增加值422亿元,同比增长7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5亿元,同比增长57.9%。
(三)船舶进出口增长强劲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金额87.56亿美元,同比增长61.9 %,超过去年全年出口总额。
船舶产品出口到14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18个,新加坡、德国和香港仍然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场。
船舶进口9.4亿元,同比增长 125.8 %,超过出口增长63.9百分点。
全球航运市场报告(2007-2008)【简介】本报告首先系统回顾了2007年全球航运市场总体概况,深入研究了2007年的航运市场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特点,深刻剖析了市场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然后从经济和贸易形势出发分析了2008年全球航运市场的运行环境,深入研究了2008年原油运输市场、成品油运输市场、干散货运输市场和气船运输市场等细分市场和具体船型运力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及时追踪市场的新变化和把握市场的新特点。
最后对2008年航运市场走势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目录】前言第一部分 2007年全球航运市场回顾一、2007年全球航运市场总体情况二、2007年原油船运输市场回顾(一)2007年原油海运贸易情况1、全球原油需求情况2、全球原油海运量和海运周转量情况(二)2007年原油船船队运力供给情况1、原油船运力总体情况2、VLCC运力供给情况3、苏伊士型原油船运力供给情况4、阿芙拉型原油船运力供给情况5、巴拿马型原油船运力供给情况6、灵便型原油船运力供给情况(三)2007年原油船运输市场概况1、原油运输市场持续低迷后爆发2、大型原油船期租费率波动剧烈3、小型原油船期租费率相对平稳(四)2007年油运市场分析1、原油运输市场低迷的原因分析2、原油运输市场后市爆发的原因分析3、突发事件对原油运价的影响分析4、运价水平对大型和小型原油船运价的影响分析三、2007年成品油运输市场回顾(一)2007年成品油海运贸易情况1、全球成品油需求情况2、全球成品油海运量和海运周转量情况(二)2007年成品油船船队运力供给情况1、成品油船运力总体情况2、苏伊士型成品油船运力供给情况3、阿芙拉型成品油船运力供给情况4、巴拿马型成品油船运力供给情况5、灵便型成品油船运力供给情况(三)2007年成品油船运输市场概况及分析四、2007年干散货运输市场回顾(一)2007年干散货海运贸易需求情况1、干散货海运量分析2、干散货海运货物结构分析(二)2007年干散货船船队运力供给情况1、干散货船运力总体情况2、好望角型散货船运力供给情况3、巴拿马型散货船运力供给情况4、大灵便型散货船运力供给情况5、灵便型散货船运力供给情况(三)2007年干散货船运输市场概况1、干散货船运输市场整体火爆2、散货船四大主力船型运输市场分析(四)2007年散货船运输市场分析1、全球散货船运输市场火爆的根本原因分析2、全球散货船运输市场火爆的直接原因分析3、全球散货船运输市场火爆的其他重要影响因素五、2007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一)2007年集装箱海运贸易需求情况(二)2007年集装箱船船队运力供给情况1、集装箱船运力总体情况2、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情况3、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情况4、次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情况5、灵便型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情况6、大支线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情况7、支线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情况(三)2007年集装箱运输市场概况1、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情况2、巴拿马型集装箱表现不俗(四)2007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1、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是集装箱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2、货物的适箱化率的变化对集装箱市场的影响分析3、其他重要因素对集装箱市场的影响分析六、2007年气船运输市场回顾(一)2007年LNG和LPG海运贸易需求情况(二)2007年LNG和LPG船队运力供给情况1、LNG船运力供给情况2、LPG船运力供给情况(三)2007年气船运输市场概况及分析第二部分 2008年全球航运市场展望一、2008年全球航运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一)2008年全球经济环境分析1、有利因素2、不利因素3、权威机构观点4、综合判断(二)2008年全球贸易环境分析1、有利因素2、不利因素3、权威机构观点4、综合判断二、2008年原油运输市场展望(一)2008年原油海运贸易需求分析(二)2008年全球原油船运力需求分析1、VLCC运力需求分析2、苏伊士型原油船运力需求分析3、阿芙拉型原油船运力需求分析4、巴拿马型原油船运力需求分析(三)2008年全球原油船运力供给分析(四)2008年全球原油船运输市场预测三、2008年成品油运输市场展望(一)2008年成品油海运贸易需求分析(二)2008年全球成品油船运力需求分析1、阿芙拉型成品油船运力需求分析2、巴拿马型成品油船运力需求分析3、灵便型成品油船运力需求分析(三)2008年全球成品油船运力供给分析(四)2008年全球成品油船运输市场预测四、2008年干散货运输市场展望(一)2008年干散货海运贸易需求分析1、中国因素对干散货运输需求的影响分析2、煤炭贸易格局的变化对干散货运输需求的影响3、铁矿石价格和运价对干散货船运输需求的影响分析4、美国经济放缓对散货船运输需求的影响分析(二)2008年全球散货运力需求分析1、好望角型散货船运力需求分析2、巴拿马型散货船运力需求分析3、灵便型散货船(三)2008年全球散货船运力供给分析(四)2008年全球散货船运输市场预测五、2008年集装箱船运输市场展望(一)2008年集装箱海运贸易需求分析(二)2008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需求分析1、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需求分析2、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需求分析3、次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需求分析(三)2008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供给分析(四)2008年全球集装箱船运输市场预测六、2008年气船运输市场展望(一)LNG运输市场展望1、天然气需求及LNG船运力需求分析2、LNG船运力供给分析3、LNG船运输市场预测(二)LPG运输市场展望1、液化石油气需求及LPG船运力需求分析2、LPG运力供给分析3、LPG船运输市场预测【图表目录】图1-1 运价走势图图1-2 全球原油需求量及增长率图1-3 全球主要地区/国家原油需求量图1-4 全球原油海运量及其增长率图1-5 全球原油海运周转量及其增长率图1-6 全球原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7 全球VLCC船队发展情况图1-8 全球苏伊士原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9 全球阿芙拉原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10 全球巴拿马原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11 全球灵便型原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12 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走势图表1-1 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数据表图1-13 VLCC期租费率图1-14 苏伊士型原油船期租费率图1-15 阿芙拉型原油船期租费率图1-16 灵便型原油船期租费率图1-17 全球成品油海运量及其增长率图1-18 全球成品油海运周转量及其增长率图1-19 全球成品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20 全球苏伊士成品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21 全球阿芙拉成品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22 全球巴拿马成品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23 全球灵便型成品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24 成品油船波罗的海运价指数走势图表1-2 成品油船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数据表图1-25 中东海湾-日本阿芙拉成品油运价图1-26 巴拿马型成品油船期租费率图1-27 灵便型成品油船期租费率图1-28 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图1-29 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构成(单位:百万载重吨)图1-30 全球五种主要干散货海运贸易量图1-31 散货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32 好望角型散货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33 巴拿马型散货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34 大灵便型散货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35 灵便型散货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36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图1-37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分船型)表1-3 散货船各船型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变化(率)对比图1-38 集装箱货海运量(按吨位)图1-39 集装箱货海运量(按箱位)图1-40 集装箱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41 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42 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43 次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44 灵便型集装箱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45 大支线型集装箱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46 大支线型集装箱船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47 全球集装箱船期租指数图1-48 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期租指数图1-49 次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期租指数图1-50 灵便型集装箱船期租指数表1-4 集装箱船各船型期租费率变化(率)对比图1-51 LNG海运量及其增长率图1-52 LPG海运量及其增长率图1-53 LNG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54 LNG船船队发展情况图1-55 LPG一年期期租费率(单位:千美元/月)表2-1 全球经济增长率图2-1 VLCC油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2 苏伊士型原油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3 阿芙拉型油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4 巴拿马型油船运力需求情况表2-2 原油船运力供给情况图2-5 阿芙拉型成品油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6 巴拿马型成品油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7 灵便型成品油船运力需求情况表2-3 成品油船运力供给情况表2-4 1998-2008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图2-8 好望角型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9 巴拿马型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10 灵便型船运力需求情况(包括大灵便型和灵便型)表2-5 干散货船运力供给情况表2-6 2001-2008年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量图2-11 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12 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需求情况图2-13 次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运力需求情况表2-7 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情况图2-14 LNG船运力需求情况表2-8 LNG船运力供给情况图2-15 LPG船运力需求情况表2-9 LPG船运力供给情况。
2007年国际航运市场回顾及2008年展望报告(下)
王亚辉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08(000)0Z1
【摘要】2007年集装箱航运市场发展回顾及2008年展望2007年集装箱航运市场回顾2007年集装箱运输市场显著回暖。
由于英镑、欧元坚挺加之东欧和地中海地区的经济兴起,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进入2007年春季以后,货量一直强势增长,夏季则有更大幅的运输需求增长,亚欧航线频频爆舱。
同时,大量新运力被投放在亚洲-欧洲、亚洲-地中海、亚洲-南美、亚洲-非洲航线导致的运距拉长,部分港口严重的压港、塞港降低了船舶周转率,集装箱化普及带来的平均箱重提高等因素,都在一定
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可用运力的增长,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相对紧张的实际可用运力,使2007年全球集装箱航运业供求关系从供过于求的局面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的状态。
【总页数】9页(P62-70)
【作者】王亚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51
【相关文献】
1.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2007年回顾及2008年展望 [J], 冯世良
2.国际造船市场2007年回顾及2008年展望 [J], 包张静
3.世界贸易:2007年回顾及2008年展望(上) [J], 王火灿;黄志瑾;张蔚蔚
4.世界贸易:2007年回顾及2008年展望(下) [J], 王火灿;黄志瑾;张蔚蔚
5.2007年国际航运市场回顾及2008年展望报告(上) [J], 王亚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年1-6月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2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努力克服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带来的接船难、交船难等困难,造船完工量保持增长,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但船舶出口同比下降,实现利润在连续11年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
随着全球经济和航运的复苏乏力,我国船舶工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一)造船完工量小幅增长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32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
承接新船订单10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3%。
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58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7%,比2011年底下降16%。
(二)工业总产值平稳增长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63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71亿元,同比增长4.7%。
其中,船舶制造业2999亿元,同比增长0.5%;船舶配套业565亿元,同比增长25.8%;船舶修理业87.9亿元,同比增长9.8%;船舶改装业157亿元,同比增长25.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141亿元,同比增长10%。
(三)船舶出口同比下降1~6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2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承接出口船订单79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3%;6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072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8%。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8%、74.4%和85.3%。
1~6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429亿元,同比下降9.3%。
其中,船舶制造业1315亿元,同比下降9.6%;船舶配套业52.6亿元,同比下降2.2%;船舶修理业21.8亿元,同比增长0.2%;船舶改装业12.5亿元,同比下降10.8%;海工装备制造业9.5亿元,同比增长48.1%。
2012年1~5月份,船舶出口金额167.3亿美元,同比下降2.1%。
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4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向亚洲出口88亿美元,占比59.1%,向欧洲出口30.7亿美元,占比18.4%。
2007年水运形势预测上海航运交易所【摘要】1.三大干散货类需求上升。
钢铁需求量上扬。
国际钢铁协会发表的预测表明,2007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增幅仍然保持在5.2%的较高水平。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全球钢铁需求仍然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10年全球钢材需求为13.19亿吨,增长4.9%;到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增幅仍然保持在4.2%的良好水平。
煤炭需求量强势发展。
2007年全球动力煤需求相当强劲,其煤炭需求量为5.617亿吨,增幅为4.8%。
谷物需求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谷物海运贸易量基本在2.1亿吨上下波动。
2007年,全球的谷物贸易量为2.14亿吨,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世界著名的挪威航运经纪人费恩莱预测。
2007年全球干散货需求量为28.41亿吨,年增长率为3.8%;全球干散货海运周转总量为138780亿吨英里,增幅为4.7%。
【期刊名称】《港口经济》【年(卷),期】2007(000)001【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形势预测;国际钢铁协会;海运贸易量;水运;钢铁需求;钢材需求;需求量;表观消费量【作者】上海航运交易所【作者单位】上海航运交易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3干散货运输2007年国际干散货运输将呈现三个特点:1.三大干散货类需求上升。
钢铁需求量上扬。
国际钢铁协会发表的预测表明,2007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增幅仍然保持在5.2%的较高水平。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全球钢铁需求仍然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10年全球钢材需求为13.19亿吨,增长4.9%;到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增幅仍然保持在4.2%的良好水平。
煤炭需求量强势发展。
2007年全球动力煤需求相当强劲,其煤炭需求量为5.617亿吨,增幅为4.8%。
谷物需求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谷物海运贸易量基本在2.1亿吨上下波动。
2007年,全球的谷物贸易量为2.14亿吨,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船舶市场的机遇和前景
一、现状分析
船舶市场作为全球航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全球经济发展、贸易活动和
技术进步的影响。
目前,船舶市场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燃料成本上涨、环保法规趋严、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等。
然而,正是面对这些挑战,船舶市场也孕育着许多机遇。
二、机遇分析
1. 新能源船舶市场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船舶市场迎来了发展机遇。
电动船、氢燃料船等
新型船舶技术不断涌现,为船舶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2.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航运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大量基础设施建设
和贸易往来需要依靠海运,这为船舶市场带来了发展机遇。
3. 船舶数字化技术
船舶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断推进,智能船舶、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将提
高船舶运输效率,为船舶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前景展望
1. 多元化发展
未来船舶市场将朝着多元化发展方向前进,包括绿色船舶、智能船舶、多式联
运等新业态将逐渐兴起。
2. 环保意识提升
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将推动船舶市场朝着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高效、
清洁的船舶将受到更多市场青睐。
3. 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将成为船舶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船舶数字化、自动化、无人船
和智能船舶等领域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综上所述,船舶市场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的船舶
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环保和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稳定订单是当前形势下保持生产增长的首要任务包张静《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通过采取积极的信贷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并将稳定船舶企业生产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九大主要任务之首。
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航运市场低迷,世界造船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造船市场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订单撤销、新造船合同重谈频频发生,船厂新船交付日显艰难。
“接单难、融资难、交付难”已成为造船企业未来几年面临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我国造船企业生产经营。
在订单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稳定造船企业手中船舶订单,化解经营风险,成为确保我国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
而影响造船企业履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融资。
为此,《规划》从解决船舶工业融资难问题出发,提出了保稳定的政策措施。
一、加大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和蔓延,主要从事船舶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不仅进一步增强了船舶融资的风险意识,而且还大幅提高利率基点,船东与船厂双方融资难度和成本均空前提升,对稳定造船订单,确保造船业生产持续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融资难”不仅使得造船市场仅有的一些订单需求或先前有意向成交的新造船合同迫于船东难以筹集资金戛然而止,而且导致部分现有手持订单的撤销。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1-5月份,我国新船订单撤销数量就达55艘,232万载重吨,远超过同期118万载重吨的新船承接量,其中,大部分订单的撤销为融资受挫所致。
同时,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研究统计,目前全球订单融资金额缺口十分巨大,截止到2009年5月底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金额超过5000亿美元,保守估计超过50%的订单尚未得到完全的融资,融资缺口超过2500亿美元。
如果船东融资难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订单被撤销。
在全球新船订单本已十分稀少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的船舶订单撤销无疑将令造船企业雪上加霜,保持正常的生产增长更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