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15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质量抽测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7.00 KB
- 文档页数:9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2015.4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毕业学校、考点、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对应题号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 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予评分。
4.答题卡要保持清洁,严禁用修改液、胶带纸等涂抹、粘贴,严禁折叠,严禁做标记。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的局面B.“钟鼓之乐”盛行的局面C.“百家争鸣”的局面D.各国相继变法的局面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南朝时,江南地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南迁C.社会比较安定D.经济重心南移3. 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
宋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到重大促进作用的是A.造纸术、指南针B.火药、指南针C.造纸术、印刷术D.火药、印刷术5.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活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扩大了中国的海外影响。
下列对外交往活动,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鉴真东渡日本②张骞出使西域③玄奘西游天竺④郑和七次下西洋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6. 在状元卷中提倡“法治”,同时又提出“天民说”,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潍坊历史名人是A.郑板桥B.赵秉忠C.曹鸿勋D.张择端7. 右图所示人物,有“扬州八怪”之一、“潍县三贤”之一等美誉。
201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与右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这段话反映了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3.20世纪初,有一首歌迅速成为时代歌声。
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A.维新法令的颁布B.中华民国的成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4.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B.日本:沉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当稳定时期5.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
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6.“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A.火车轮船的传入B.大众传媒的兴起C.有线电报的出现D.社会习俗的变化7.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2015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历史试题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2.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里赞颂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舜3.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 子 南宋海船A 、宋代商业繁荣B 、民族政权并立C 、宋代国家统一D 、宋代民族融合 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
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已空前繁荣,那时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 ) ①主食类:北方以粟麦(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②肉食类: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鱼为主 ③饮茶之风盛行④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一位老爷爷出生在19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
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B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C .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D .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7.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右图杂志上发表文章。
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A 、社会需要儒家思想B 、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 、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8.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词,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开天辟地 ②生死攸关 ③星火燎原 ④转危为安 A 、②③①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②①④9.“我们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2015年初中毕业年级复习诊断自测卷历史试题卷(二)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择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近代列强与中国签订的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在一场场战争后把屈辱强加给中国,下列哪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一个世纪受屈辱的开始【】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的一些思想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灵感泉源。
孙中山倡导了洪秀全的前两项原则,而第三项则包含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思想,这部分是受太平天国土地制度和财产公有制的启发。
文中“第三项”指的是【】A.民主B.民族 C.民权 D.民生3.这是一次政治会议而非一场军事会议,有那么多身为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及部队指挥员的军事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这本身就极大地支持了毛泽东对李德的错误军事战略进行批判。
它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4.2015年1月1日日本明仁天皇通过宫内厅发表新年感言时说,日本应该以战后70周年的节点为契机,充分学习肇始于“满洲事变”的这场战争的历史,思考日本今后走向,这是当下极其重要的事情。
日本天皇所说的“满洲事变”指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 D.二二六兵变5.观察右图该照片应拍摄于【】A.北伐战争时期B.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下图是八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A.李鸿章B.荣德生C.张謇D.范旭东7.有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十年为伟大的十年。
焦作市2015年九年级质量抽测试卷历史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1.漫画在历史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形象生动、深人浅出地阐明某个观点,表明某种立场。
结合所学知识,与右图中漫画内容直接有关的那场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战争爆发前,日本已派人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
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
以上内容主要可以说明的是A.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之一B.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C.战争对双方的影响D.战争发生的地理范围3.根据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判断,下列时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B.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C.中国的思想近代化进程D.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进程4. 1930年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王家湾(今属新县)召开,至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这一事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的革命道路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中心城市暴动,进而覆盖全国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开展敌后游击战争5.下图表格反映的战役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淮海战役6.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贡献主要在哪一领域A.经商办企业B.铁路建筑C.思想文化D.反抗侵略7.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被引入到中国。
它最初被用于哪一方面A.传播新闻报道B.方便商品贸易C.传递军事政治信息D.方便亲友间的联系8.下面词语中,最早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的是A.和平解放B.“最可爱的人”C.分配土地 D.赎买政策9.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历史二检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 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内二里头都邑划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功能区:祭祀区、宫殿区、官营作坊区等,形成“多网格式”的宏大格局。
该遗址()A. 提供研究早期都城规划的资料B. 反映母系氏族公社C. 属于较大规模聚落遗址D. 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2. 在中国早期文字甲骨文中,“高”字就像是一种建筑在土台上的房子,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A. 商朝开始建造房子B. 人们共同享有劳动果实C. 贫富差距尚未出现D. 已经开始进行粮食储存3. 在战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地区。
这说明()A. 大一统局面已经到来B. 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 华夏文明向外扩展4. 从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包括河南在内的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
这次人口迁徙()A. 源于自然灾害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阻碍民族交融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 唐太宗时从边疆或域外引进龟兹乐、天竺乐、高丽乐、西凉乐等,乐队规模很大,盛况空前。
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并有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
王维有诗云:“蹴鞠(指足球)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这些说明唐朝()A. 民众非常喜爱唐诗和体育B. 崇尚阳刚和力量之美C. 延续了周代礼乐制度D. 开放包容,充满活力6. 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
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
据此可知,当时()A. 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B. 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C. 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D. 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7. 玉米、花生、红薯等我们今天熟悉的农作物,都是16世纪从国外引进到中国的,原产美洲的物种传入中国的直接影响是()A. 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萌芽B. 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增加了食物的种类和产量8.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如图,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
中考二模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卷上不要答题,请用2B铅笔、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开卷考试,考生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4.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右图文物是2013年3月在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古墓出土,距今已有2300多年。
它可以见证A.战国时的刀光剑影B.三国时的混乱纷争C.东汉时的群雄割据D.隋唐时的科技发达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
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投笔从戎,获取军功B.参加科举考试C.到各地讲学,著书立说D.投靠名门大族3.清末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一次侵华事件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某剧本描述19世纪末期中国一家兄弟四人的不同经历,其中有一处与史实不符的是A.老大到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做工B.老二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老三加入同盟会,参与反清斗争D.老四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5.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步伐呈现加快趋势,下列各项不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临时约法)颁布C.新文化运动兴起D.共和政体建立6.“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例的经济奇迹。
”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7.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在中国近代,右图漫画讽刺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希望。
2015年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试卷历史2015.5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开卷考试。
考生应独立答题,答题时可查阅参考资料。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期间,曾有一个英国资本家预言:“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但鸦片战争后,那些在中国推销棉织睡帽的人,没有想到“远在英格兰人知道有棉织物许多世纪以前,这三万万居民的祖先从来就不稀罕这种东西,”结果是形成了亏本生意。
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包括①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②英国向中国倾销的商品主要有棉织品等③西方输入中国的商品由于不符合中国国情而导致滞销④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没有打开中国市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欢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与“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3.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1937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
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昕天命而已。
河南省焦作市2015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抽测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人题后的括号内。
1.一12的相反数是A.12B.一12C.一2 D.2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3.已知点P(3-m,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4.关于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1,1)B.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C.两个分支关于x轴成轴对称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5.如右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辆的车速(单位:千米/时)情况,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 8,6B.8,5C. 52,53D.52,52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10πcm2 B. 210πcm2 C. 6πcm2D.3πcm27.如图,点P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内,连接AP、BP,并延长分别交半圆于点C、D,连接AD、BC并延长交于点F,作直线PF,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①AC垂直平分BF;②AC平分∠BAF;③FP⊥AB;④BD⊥AF.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8.当-2≤x≤1时,二次函数y=-(x-m)2+m2+1有最大值4,则实数m的值为A.一74B.3或一3C.2或一3D.2或3或一7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计算:(一1)0一(12)-1=_____________.10.如图,已知函数y=2x+b与函数y=kx-3的图像交于点P,则不等式kx-3>2x+b的解集是____________.11.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交于点A,与直线c交于点B,∠1=120°,∠2=45°,若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_______________.12.如图,二次函数y=ax2 +bx+c(a>0)的图象的顶点为点D,其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3,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在下面五个结论中:①2a -b=0;②a+b+c>o;③c=- 3a;④只有当a=1 2时,△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⑤使△ACB为等腰三角形的a的值可以有四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10题图11题图12题图14题图13.某市实验中学从三名男生和两名女生中选出两名同学作为“伏羲文化节”的志愿者,则选出一男一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14.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6,以AB 为直径作一个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15.如图,在一张长为8cm,宽为6cm的矩形纸片上,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cm.三、解答题(本大题8个小题,共75分)16.(8分)化简求值:(1+1a)÷21aa--22121aaa--+,其中a取=1、0、1、2中的—个数。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测历史试卷做好每一份试卷的练习,是对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
所以,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测历史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河南郑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测历史试卷选择题“中国政府……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引自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文件》)。
”后来英国借此得到的“赔偿”不包括【】A.赔偿英国2100万元B.割香港岛给英国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
如下不同史观分析的共同历史现象是【】A.的传播B.新航路开辟C.亚历山大东征D.文艺复兴1837—1901年被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是他们认为的巅峰时期,下面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更加巩固B.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扩张开始进入亚洲D.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
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
……”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时代背景是【】A.资本主义的兴起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确立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西方各国国家干预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焦作市2015年九年级质量抽测试卷历史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1.漫画在历史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形象生动、深人浅出地阐明某个观点,表明某种立场。
结合所学知识,与右图中漫画内容直接有关的那场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战争爆发前,日本已派人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
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
以上内容主要可以说明的是A.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之一B.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C.战争对双方的影响D.战争发生的地理范围3.根据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判断,下列时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B.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C.中国的思想近代化进程D.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进程4. 1930年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王家湾(今属新县)召开,至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这一事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的革命道路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中心城市暴动,进而覆盖全国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开展敌后游击战争5.下图表格反映的战役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淮海战役6.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贡献主要在哪一领域A.经商办企业B.铁路建筑C.思想文化 D.反抗侵略7.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被引入到中国。
它最初被用于哪一方面A.传播新闻报道B.方便商品贸易C.传递军事政治信息D.方便亲友间的联系8.下面词语中,最早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的是A.和平解放B.“最可爱的人” C .分配土地 D.赎买政策9.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这一事件的意义是A.是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开始B.是海峡两岸政府合作的开始C.是海峡两岸人民友好往来的开始D.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11.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
”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由此可见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之一是A.美苏争霸剐刚开始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12.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A.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B.近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C.人民军队的发展过程D.改革开放前后科技发展的历程13.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分别被称为是“人的发现”、“世界的发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是“政变世界的革命”。
如果将这些事件归纳为一个历史主题,它应该是A.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C.步入资本主义时代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14. 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我们的政体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民权基础上,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尊重公民自由,废除奴隶制度,取消等级特权。
”以上内容明显体现了当时流行的哪一思想的核心内容A.启蒙思想B.人文思想C.马克思主义思想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5.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
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国家的是A.美国B.法国C.日本D.英国16.世界遗产中建立了一类“具有警示意义的特殊遗产”,它反映的是人类自身在过去的历史中造成的不可挽回的错误行为,有的甚至是灭绝人性的严重罪行·意在告诫世人不可忘却这些遗产所反映的那段丑恶历史,人类不应重犯历史上的错误。
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是A.塞内加尔的黑奴交易地戈雷岛B.珍珠港亚利桑那纪念馆C.日本的原子弹爆炸纪念地D.奥斯威辛纳粹死亡集中营17.对右表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表A.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各国的发展B.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C.美国的援助促进了日本的发展D.日本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领先于美、英等国18.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B.两极格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9.右图内容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是A.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过程B.政治军事对峙导致跨国公司出现C.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导致两大阵营经济文化交往的隔绝20.他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主要基本矛盾。
他的代表作有①《约翰·克里斯朵夫》⑦《安娜·卡列尼娜》④‘战争与和平》④《复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 B.麦加大清真寺 C.少林寺 D.中岳庙材料二在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套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嵩山地区,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大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拜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绵延不绝,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请回答:(1)材料一图片中内容都与宗教活动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两个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宗教?(2分)(2)河南又称中原、中州,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河南古代文化有何重要特点?(1分)(3)河南省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已有世界文化遗产5赴,请你在材料二之外再举出2处。
(2分)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军固主义者发动对华奎面侵略,曩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络中田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二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句)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t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
军事史牢富勒指出;芙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无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材料三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与会各国做出在旧全山召开制宪会议的决定时,建议中国和法国同苏美英一起,共同作为旧金山会议的发起国。
1945牛6月26日,旧金山帝宪会议圆满蛄束.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
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固为:美、苏、中、英、法。
五天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中国形势的错误认识主要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
(2分)(3)据材料二、三,你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请用一句话描述材料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3分)2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材料二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1)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分)(2)以上探索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何意义?(2分)(3)据材料三,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指标大幅提升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24.(6分)近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读下列6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内在联系,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25.(6分)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英国是一个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特殊地位的国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右图中的米字旗曾经横行世界各大洋各大洲数百年,成为英国霸权与强大的象征。
18世纪后半期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形成。
材料二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耙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墨枣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1)“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历史发展的两大推动力”,结合英国历史的有关事例对此论断做出解释和说明。
(2分)(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与取得“世界工厂”地位有什么关系?(2分)(3)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话,意味着战后英国的地位和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2分)焦作市2015年九年级质量抽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注意事项:1.本试卷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评卷教师要根据参考答案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评分细则。
2.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即可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具体表述。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1)丸基督教(天主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任意选择2个并写出正确宗教即可得分)(2分)(2)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绵延不绝,内容丰富、兼容并蓄I影响深远,价值很高等。
(答出1点或意思相近即可)(1分)(3)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大运河,丝绸之路(答出任意2个即可)。
(2分)22.(6分)(1)认为丑本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I忽视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一致对外、团结抗战的决心。
(答出1点或符合题意即可)(1分)(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牵制了日军}支持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I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为抒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