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05 KB
- 文档页数:8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模.样(mú)蓦.然(mò)煞.风景(shā)鳏.寡孤独(guān)B.纠葛.(gé)抽噎.(yè) 颤.巍巍(chàn)重峦迭.嶂(dié)C.恣雎.(suī)校.补(xiào)霎.时间(shà) 伐木丁丁..(zhēng)D.诘.据(jié) 阴翳.(yì)绾.头发(wǎn)因地治.宜(zhì)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针砭轻觑陨身不恤川流不息B.恪守忸怩分庭抗礼关怀备至C.拮据戮破出类拔萃矫糅造作D.秘诀糟粕连篇累椟涣然冰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德州高铁“朋友圈”的扩大,使得我们到日照观海、菏泽赏牡丹只有两小时车程。
B.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为目的。
C.《流浪地球》口碑炸裂,广泛在国内外引起关注,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
D.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名轲,字子舆。
B.古代婵娟代指月亮,黄发代指老人,白丁代指百姓;布衣之交指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金兰之交则指亲如兄弟的朋友。
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1.(2020·湖南省永州市·历年真题)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2.(2020·湖南省永州市·历年真题)阅读以下描绘永州山水的语段,完成问题。
文段一:在金洞的晒北滩,一条河里,匍匐着几座大山。
这河流,()了几多年呢?这大山,匍匐了几多年呢?这几座山竟然______地对着这条河流在______地(),充满了()般的感恩之情。
能否懂得感恩的生灵,才会有温情。
文段二:①很多惊艳之美,在人们的习惯视觉里都是不起眼的。
②登舜皇山,不仅要用脚(),而且要用心,一颗最真诚的心。
③用脚爬上舜皇山顶峰,你只能看到四周的自然景色,只能看到你脚下的高度。
④用心爬上舜皇山顶峰,你才会看到那个舜皇山的背影_____,才会看到灵魂的高度。
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流倘膜拜朝.(zhāo)圣攀.(pān)行B.流淌膜拜朝.(cháo)圣攀.(pān)行C.流淌模拜朝.(cháo)圣攀.(pāng)行D.流倘模拜朝.(zhāo)圣攀.(pāng)行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不期而遇真诚不朽B.不约而同真诚不老C.不期而遇虔诚不老D.不约而同虔诚不朽将“因为,这里诉说着舜帝对这片土地的恩泽大爱”一句放入文段二,衔接最恰当的是______A.第①句后B.第②句后C.第③句后D.第④句后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能否懂得感恩的生灵,才会有温情。
3.(2020·湖南省永州市·历年真题)名著阅读。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
古诗阅读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3.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 诗人搬家时,正值秋日,微风轻拂,湖上亭呈现出一派宜人的景色。
B. “系”字形象地描写了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C. “啼”字是指黄莺的啼叫,这频繁的啼叫声,难免让诗人更添烦躁之情。
D. 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地步,故而忧乐与共,灵犀相通。
14. 诗歌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借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明确指出人们悲叹秋日寂寞萧索的看法由来已久。
B. 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对春朝的厌恶来突出对秋日的喜爱。
C. 第四句写出了秋的“神韵”,与前一句诗虚实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融情、景、理于一炉,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
(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3.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B.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 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 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出处是()。
[单选题] *论语孟子(正确答案)大学中庸2、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 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3、25.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彷”徨páng“襁”褓qiáng接“踵”而至zhǒng“振”耳欲聋zhèn B.推“搡”sang苍“劲”jìn 目“眩”神迷xuàn纷至“踏”来tàC.“抉”择jué“拾”级shè轻歌“曼”舞màn不修边“幅”fú(正确答案) D.“漩”涡xuàn“拙”劣zhuō“慢”不经心màn挑“拨”离间bō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5、下列句子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正确答案)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B.鲁智深因三次酒后闹事不容于僧众,携智真长老书信往投汴京大相国寺,路上先在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后又与武松火烧瓦罐寺,杀死了生铁佛。
C.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径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D.孩童时代的保尔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
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
从此,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在今天的全校大会上,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到处拖泥带水....的。
D.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3.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羽一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B.猪八戒一大闹黑风山(《西游记》)C.武松一醉打蒋门神(《水传》)D.达雅一与保尔结婚(《钢铁是怎样练成的》4.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令郎不愧为“省十佳美德少年”,他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在生活上中也友爱他人。
B.老奶奶,您这土鸡多少钱1千克?C.恭喜您,您很荣幸地被邀请为我们的指导老师,我们都很替您高兴。
D.那天分别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眨眼十年过去了,真是久仰了。
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语文中考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绚烂(xuàn)雕梁画栋(diāo)青丝白马(bái)B.喧哗(xuān)殚精竭虑(dān)残羹冷炙(zhì)C.皎洁(jiǎo)谈笑风生(shēng)惊弓之鸟(jǐng)D.蕴藏(yùn)翠色欲流(cuì)落英缤纷(bīn)答案:B解析:选项A中“白马”应读作“bǎi”;选项C中“惊弓之鸟”应读作“jīng”;选项D中“翠色欲流”应读作“cuì”。
故选B。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纸、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由于天气突变,加上道路泥泞,使得救援队伍无法及时赶到灾区。
C.这次比赛,他的表现得到了教练的认可,也赢得了观众们的喝彩。
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模拟出各种恶劣的环境,使得植物在短时间内完成生长。
答案:C解析:选项A中,“发明了”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语意重复,应删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选项B中,“由于”和“使得”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一;选项D中,“使得”应改为“使”。
故选C。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残羹剩饭呕心沥血碧血丹心难熬苦日B. 碧波荡漾隐姓埋名碧血丹心难熬苦日C. 残羹剩饭呕心沥血碧血丹心难熬苦日D. 残羹剩饭呕心沥血碧血丹心难熬苦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
A项中“难熬苦日”应为“难以苦日”,B项中“隐姓埋名”应为“隐姓埋名”,C项中“残羹剩饭”应为“残羹剩饭”。
因此,正确答案为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鼓励科技创新、吸引外资、发展教育事业等。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而且他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2022永州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由于我无法提供具体的试题和答案,因为这些内容可能受到版权保护,并且每年试题都会有所变化。
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个模拟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参考。
2022年永州中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模样(mó yàng)C. 蹒跚(pán shān) D. 迸溅(bèng 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上,麦苗绿油油的。
B.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D. 那座山像巨人一样屹立在那里。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B.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大自然。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
D.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热爱音乐。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B.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C.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D. 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填写上句)7. 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
- 形容事情非常顺利,可以用成语“_________”。
8. 请填写下列名言的出处。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_________》。
9. 请填写下列古文的作者。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湖南省永州市 2011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满分120 分,考试时量120 分钟2.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学校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读书月活的,现请你参加。
一、好读书——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9 分)活动开始,初三(2)办小强同学在校园网上发帖如下,阅读后请完成1-4 题。
(8 分)好书,如良师益友。
清晨,微风轻轻细细地穿过窗幔,舒展一下慵.懒的双臂,随手从床头抽出一本书,或默读或诵读,心,被朝霞笼罩,恍然升起一丝恬淡宁静。
于是,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
读朱自清平淡质朴的散文,我们体悟到生活的每一天就是如此平凡而细琐。
读鲁迅那深刻、睿.智的言辞,我们不时被睿智和哲理启迪,渐渐变得敏锐、成熟,对自身和社会有一个明晰、透彻的认识。
读老舍触摸社会的小说,那诙谐、逼真的描写和信手拈.来的对白似乎就在你我身边,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人物的命运;细细品味,我们就能看到时代的影子,重读一段浓缩的历史....................................................................................好书如人生四季,或()入春,或()似夏,或()如秋,或()如冬,伴着怡.人的墨香,拔响智慧的心曲,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1. 对帖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 分)A.慵.懒yōng睿.智ru ì信手拈.来n i ān怡.人y íB.慵.懒r ōng睿.智zu ì信手拈.来l i ān怡.人d àiC.慵.懒yōng睿.智ru ì信手拈.来zān怡.人y íD.慵.懒r ōng睿.智zu ì信手拈.来n i ān怡.人d ài2. 帖中划横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 分)A.微风轻轻细细地穿过窗幔B. 心,被朝霞笼罩C.对自身和社会有一个明晰、透彻的认识D. 拔响智慧的心曲3.依次填入帖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或()入春,或()似夏,或()如秋,或()如冬A.恬静激烈丰富沉思B. 恬淡激情充实静思C.激情充实沉思静思D. 恬静激情充实沉思4.帖中话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
(2 分)那诙谐、逼真的描写和信手拈来的对白似乎就在你我身边,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人物的命运。
修改:5.你所在班级准备录用周恩来的名言作为读书活动的宣传口号,请你用自己最擅长的字体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分)6.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许多经典名句,但有些不完整,请你将它们补写出来。
(8 分)①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②,欲语泪先流。
③百川东倒海,何时复西归?,。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之四时也。
⑤李白《行路难》(其一)写诗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反映诗人倔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的诗句7.学校要求把经典作品中自己喜爱的人物介绍给大家,请你从以下几个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准备相关资料。
(5 分)尼摩船长保尔武松祥子我选择的人物是:。
他出自于(填作者)写的作品名,与他相关的一个情节是:8.有同学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读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学校准备就此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6 分)(1)假如你班是反方代表,你方观点是:(2 分)(2)假如你是反方代表的主辩人,请简要陈述支撑你方观点的理由。
(至少写出两条,50 字左右)(4 分)你方观点的理由是:二、读好书——阅读理解(共41 分)(一)古诗文阅读(17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 题。
(13 分)《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山间?人不《为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猎.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③结友而.别②安陵君其.许寡人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A.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①②相同,③④不同11. 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2分)1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蒙辞以军中多务。
13.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3 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二)现代文阅读(2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 题。
(10 分)独立思考巴金①读了玄珠同志的《谈独立思考》1,我有点感想。
②现在是不是我们就不知道怎样独立思考呢?现在是不是我们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呢?③我想,绝不是。
④问题在于:有些人自己不习惯“独立思考”,也不习惯别人“独立思考”。
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面,也喜欢硬把别人装在套子里面。
他们拿起教条2的棍子到处巡逻,要是看见有人从套子里钻出来,他们就给他一闷棍,他们听见到处都在唱他们听惯了的那种没有感情的单调的调子,他们就满意地在套子里睡着了。
⑤他们的棍子造成了一种舆论,培养出来一批应声虫,好像声势很浩大,而且也的确发生过起哄的作用。
可是这种棍子并没有打掉人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事实上单调的调子中间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过教条主义者没有听见或者不去听罢了。
有些在套子里住惯了的编辑同志喜欢把别人的文章改来改去,一定要改得可以装进套子才甘心,但是写稿的人仍然要从套子里钻出来。
打闷棍,头一次也许有用处,我再来,别人早已提防了。
谁都知道,教条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教条代替不了“独立思考”。
⑥在中国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他们对大小事情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
他们并不习惯别人代替他们思考,但是他们也不习惯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却喜欢暗地里吱吱喳喳(这倒有助于教条主义者的虚张声势)。
所以“百家争鸣” 的号召对他们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他们需要“鸣”,也应当鼓励他们大“鸣”。
要是他们真的大“鸣”起来,教条主义者的棍子就只好收起来了。
原载《人民日报》1956年7月28日(署名余一)【注】1 茅盾1956年7月3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谈独立思考》一文,署名玄珠。
2 教条:凭主观不加思考、生搬硬套地处理问题。
【相关链接】材料一:亲子活动中,孩子们在一起玩沙土。
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
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剩不了多少。
可这孩子丝毫不泄气,仍一点一点儿地装着。
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装满了。
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
而他的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
当中国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再把沙子从这里灌下去。
” 材料二:在一所学校,一个中国男生和一个韩国男生因一件小事打架。
班主任把家长请到学校认真处理此事。
中国学生的家长到校了解事情以后一个劲地向老师道歉,并把孩子带回家去写检查。
而那个韩国家长只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便自己一个人离开了。
第二天,打架的中国男孩交了一份非常“深刻”的检查,而韩国男孩早上六点半便跪在学校的大门口向全校师生谢罪。
事后得知,这种处理方式是韩国男孩自己决定的。
15.请在文章的第③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要求与上下文连贯。
(2 分)16.文章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简析其作用。
(4分)17.结合文本,联系链接材料,谈谈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4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 题。
(14 分)荷赵文英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
这个夏天,天大早,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
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 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荚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了。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
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变的王者风仪。
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