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10-09T15:03:36.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4期供稿作者:伍光辉刘顺发覃艳惠[导读]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广西龙泉山医院 545005)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075-02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1.7%,显效率65.0%,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比较适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用药。【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是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有多篇报道认为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疗效,且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好。为了解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开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初次发病,未曾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年龄16~60岁;病程≤5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及X线胸透等均正常;排除神经系统及其他精神病、明显的躯体疾病、酒或药物滥用、妊娠、哺乳妇女及药物过敏者。入组对象全部取得知情同意。共入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6~60岁,平均(32.6±12.8)岁;病程1个月~60月,平均(24.7±13.9)月;偏执型36例,其他型24例。

1.2 方法

阿立哌唑初始剂量为5mg/d,此后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最大剂量30mg/d,平均(22.5±7.5)mg/d。疗程8周。如有需要可酌情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及抗胆碱能药。采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各评定1次;同时用副反应量表(TESS)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疗效评定按PANSS减分率评定,≥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8周后痊愈14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6例,无效5例,显效率65.0%,有效率91.7%。

2.2 PANSS评分变化可见,治疗第2周时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分均有明显下降,至第4周时PANSS总分及3个分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P<0.01)。

2.3 安全性及依从性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8周的治疗。有22例现入睡困难,2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但较轻。其他不良反应有便秘、头昏、嗑睡各4例,直立性低血压2例,坐立不安2例,心电图异常2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轻度升高4例,在46U/L~79U/L之间,但无相关症状和体征,继续治疗又有好转。

2.4 合并用药情况

22例患者因失眠或焦虑合并使用了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2例因锥体外系反应合用了苯海索。2例因坐立不安合并普萘洛尔。

3 讨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喹啉类衍生物,具有部分激动多巴胺(D2)和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活性,被誉为“多巴胺-5-羟色胺系统稳定剂”,国内外文献认为其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2,3]。本研究结果提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显效率为65.0% ,有效率为91.7%,与potkin[4]报道基本相符。本研究结果还发现,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时阳性症状最先改善,阳性症状评分在治疗2周末已显著下降,而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在治疗4周末才显著改善。

本研究结果发现,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安全性好,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4,5]。这可能是阿立哌唑主要对突触前D2受体和5-HT1A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同时对5-HT2A受体起拮抗作用,它可根据内环境中相关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来调节它的激动和拮抗作用,从而达到系统平衡状态,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低毒副作用的基础。对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少,对血常规和肾功能也无影响。

总之,阿立哌唑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都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好,比较适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用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2] Kane TM,Carson WH,Saha AR,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ipiprazole and haloperidol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02,63(9):763-771.

[3] 吴仁容,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177-179.

[4] Potkin SG, Saha AR, Kujawa MJ ,et al..Aripiprazole,an antipsychotic with a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with psy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 Arch Gen psycheiatry,2003,60(7):681-690. [5] 俞东山.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04,14(5):304-3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