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社会三大主题,其中 居住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 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居住区的环境 建设——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舒适、安全、健康、 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成为居住区一大亮点。
其次,限定居住区外部空间。
限定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要素可以很多,例如知 道路、植被、水体等等。 居住区水景作为外部空间的限制因素时,居住 区的空间质量直接取决于水体与陆地结合的空 间环境的品质。 由于自然水体多以线性延伸,并体现出边沿的 空间形态,以水景内在的线性秩序为依据以延 长的水体为景线,形成滨水的景观走廊。布道, 岸线,建筑为主的人工设施,是作用于自然景 致的点睛之笔,同时也升华居住区的特色。 以水体限定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如果仅仅呈现 线性结构也会显得单调乏味,在适当的结点进 行重点处理,放大形成居住区的开放空间。
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 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 首先要注意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成高中低各层次, 即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 其次,配置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乡土性、针对性,力 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生态群 落,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和美观性; 最后,植物配置应充分运用形态树种、观花树种、季相叶 树种、管理粗放的、观赏期长的宿根的地被花卉、招引昆 虫的芳香植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生物多样 性。
使用方便 。组团绿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 组团中心布置、两个组团之间布置、组团周边布 置、组团的一角布置。面积不大,绿化应以低矮 的灌木、绿篱、花草为主,点缀高大乔木。 宅间绿地: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室外空间。居室外 种植乔木与住宅墙面的距离,一般应在5~8m ,避 开铺设地下管线的地方。通常以落叶树为好,常绿 树要避免直对窗口。花木配置宜采用孤植、丛植 方式,栽植于靠近窗口或居民经常出入之处,以便近 赏,充分提高花木的观赏效果 。